淘客熙熙

主题:叶永烈挂了 ,西西河没有主贴吗? -- 有型的马里昂

共:💬236 🌺1501 🌵2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6
下页 末页
家园 你是说《江青传》这种奉旨写作的东西叶永烈可以胡写瞎写,

理由是”档案不公开“? 动动你的脑子 ,你这种解释说得过去吗?

家园 确实是公知手笔,没疑问
家园 叶永烈、张耀祠,他们的“纪实”都是有目的的,都有问题
家园 可惜现在是没办法再公开深究下去了

文革中这些执行过程中的荒谬性,比如抄家,武斗之风到底是谁带起来的。文革中的保皇派,造反派,红卫兵等等派系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不过现在有网络倒是真真切切在文革了,谁也不能顺着网线咬人,只能文斗。

方方等人就很不满意了,他们这些文人再也不能把持话语权了。

家园 前面还控诉文革里面的批斗了,这边网上发文章难道比起文革时

的批斗不是进步吗???

抹去泼在主席头上的污水怎么就没良心了?

这文章已经写好了十多年了,只要有人拿出来,那就是十多年前作者的不是???

家园 不谈他故意还是无意,就他写的东西,客观效果你说说看

这种感想流露笔端并不奇怪,也不是故意抹黑。

阅读感受是什么呢?

客观效果是不是抹黑呢?

家园 呃,这个真没想到,这书是90年代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的书。

去百度了一下,网上资料还真少,你前面的网上找不到,大概只能翻当年的报纸档案。

原来《黑影》发表于80年代上半,中期确实被批资产阶级自由化(《中国青年报》批,级别够高的),然后就去写纪实了,我猜是组织上指了条明路。

还有

居然有五本,我今天才知道,还有一本《X-3案件》!!!

家园 你的标准还是需要商榷的:不能说有了采访对象和采访稿就可以

不负责任了。比如,“毛毛”的采访对象是她老爹,那么她的“采访稿”的存在性(哪怕是丢失了)也是不用怀疑的。但是,这种采访稿本身的真实性难道采访人就不需要负责了吗?

家园 马来西亚华人好奇大叔今天纪念少奇同志逝世40周年

结果评论区险些翻车,好奇大叔 Uncle Curiou

年轻人群有那么点矫枉过正的感觉,因为对毛的认识翻转了,所以对刘邓都是鄙视的态度。

家园 人家都反复说了是09年写的,你咋总是纠缠于“活着不请教“

家园 提到胡服同志,就想起我小学时候学校组织看刘少奇的电影了

回家作业写观后感,然后我爸来了一句,这个工贼有啥好纪念的。。。把我听得一愣一愣的。

现在是有点矫枉过正,能不能再否定之否定就看286留下的几个大坑能不能被填上了。

家园 不称你心意都是奉旨写作?

你真的了解叶写文革史的背景?当时叶刚刚被在报纸上点名批判,当作资产阶级自由化,传播精神污染的典型。你告诉我谁会“下旨”让这么个在政治上被批倒批臭的人来写文革史?

由于被批判,叶不但从此不能写科幻小说,而且还被迫离开科协,转到作协。好听的说法是“通过考核,成为第一批专业作家”,实际上就是让你回家写东西自己靠稿费过日子。

人家为了写书,全国各地泡档案室,发现了大量珍贵档案。例如张春桥在安亭事件时给王洪文所签的“五项条件”手稿,是研究上海“一月革命”重要档案,竟在一个与此毫不相干的档案室里收藏着。又如,姚文元之父姚蓬子的档案,在上海市公安局档案室里找不到(在“文化大革命”中已被作为“防扩散”材料烧毁),却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的档案室里被偶然翻到。

再如张春秋的履历到底有没有作假?张自己的叙述不算,叶找到了其妹张佩瑛在1954年所写的一份自传。那时,张春桥尚未“青云直上”,内容大都真实可靠。

而且人家写史书,是对资料和对象做全面研究。例如写四人帮传,他读了张春桥、姚文元、姚蓬子的全部作品。

而且人家做史的态度是很严谨的。例如《毛主席语录·再版前言》是林彪写的。林彪完蛋后,《毛主席语录》保留,但《再版前言》必须从每一本小红书里撕掉。虽然作者当年对这个《再版前言》倒背如流,但严谨起见,他还是费尽功夫找到一本保留了《再版前言》的红宝书以防记忆出错。要知道当时可没有什么万能的孔子旧书网,什么旧书都能找到。

而且他还采访了文革的当事人。不但是四人帮本身,还包括了当时的官员、被文革迫害的对象,当年的红卫兵,普通的群众。有些当事人,还要用破案的方式找到。例如“安亭事件”参与者都有谁?不但当事人记不清了,也没有什么正式的档案留下来。结果他找到一张当时上海市委向安亭造反派发面包的签收单,写着某某厂某某人领多少面包。签收者绝大部分是当时各厂造反派负责人。依照这张名单,便可查找那些当年的安亭事件闹事者。

这样得到的资料是第一手的,全面的,尽量搜集了各方的记忆,而不是单纯的一面倒。如果没有叶的抢救性工作,这段历史根本就湮没了。更重要的是这些史料,包括录音采访记录都捐给了上海图书馆。任何后来者都可以研究。这比司马光写《资治通鉴》留《考异》还要好。至少像你这样的反对者随时都可以去查。这是真正的历史学家才会干的事。

初稿写出后到处找出版社找不到,1986年好不容易找到一家愿意出版的。书都付印了,结果没几天出版社就通知他书停印退稿。你来告诉我一下这叫做“奉旨写作”?

最后初稿到1988才勉强出版。完整版到1993年才出版。最后的修订版要到2009年才出齐。

作为真正经历过文革,在文革中和文革后都多次被“批倒批臭”的专家,看问题当然不会和你是一个观点。但是不要因为人家的观点和你不同就给想当然得给人家扣帽子。

通宝推:普鲁托,北纬42度,假日归客,
家园 是双石纠缠不休

看下面的截图:

点看全图

转的帖子是 2019-04-09 发的。双石过了10年还隔空喊话,这算执念深厚了吧?有这执念,为啥不干脆写封信去问一下呢?十年前就有电子邮件了吧?找不到个人的,上海作协的也行吧?双石号称著名军战史研究专家,新华文轩出版传媒集团编辑,计算机高级工程师。那么你告诉我一下,计算机高级工程师不懂怎么发个电子邮件?

家园 江青传,四人帮传,如此敏感的题材在八十年代是自由写作

”政治上被批倒批臭“的人可以“自由写作”这种敏感题材,并在1983年出版江青宝录,1988年出版《江青传》,《张春桥沉浮史》,《蓝苹外传》等等书籍,好一个“批倒批臭”,“不必奉旨”,呵呵。

家园 很有可能是因为中国不会造

上海冰箱厂1965年生产出第一台窗式空调。。。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