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曾经认真读过的一本书:孵蛋出版社93年出版的《狮城舌战》 -- 七天

共:💬12 🌺3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家园 曾经认真读过的一本书:孵蛋出版社93年出版的《狮城舌战》

刚上大学的时候,由于英语底子差,怕四级考不过没有学位,几乎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门心思背单词”。然而,由于嘴皮子比较溜、加上逻辑比较缜密(但是记忆力很差),被系里赶鸭子上架去组织辩论队。工科系,没有老师指导,当时自学用的“教材”就是孵蛋出版社93年出版的《狮城舌战 - 首届国际大专辩论会纪实》。

国际大专辩论会原来叫亚洲大专辩论会,93年首次邀请剑桥等欧美队参加,因此改称国际大专辩论会。孵蛋代表中国组队出战。

孵蛋曾组队代表中国参加过88年亚洲大专辩论会并夺冠,当时的教练就是王教授。

孵蛋首先在全校范围内选拔出4名正式队员(3男1女)和2名替补(1男1女,比赛要求最少一名女队员),并进行了4个月的半封闭强化训练,组织全校文史哲大拿给辩论队讲课,最终不仅拿下了冠军,还拿下来最佳辩手。

《狮城舌战》由辩论队的诸位师生共同完成:每个学生两篇,一篇侧重于自己的成长、一篇侧重于辩论队(主要是训练)。老师每人一篇。每个人写一个角度。最后是孵蛋三场比赛的文字记录,厚厚一大本。

最终去新加坡参加比赛的公有7人,除外事处的一位老师外,其他6人是:

教练:俞吾金

顾问:王教授。按王教授书中自述,这个顾问是88年亚洲大专辩论赛的副产品。但是从书中记述看,王教授并不是顾顾问问,而是全程参与。

一辩:姜丰

二辩:季翔

三辩:严嘉

四辩:蒋昌建 - 蒋昌建荣获最佳辩手。

两位替补队员的名字不记得了。印象中两位替补队员和季翔、严嘉都是上海人,蒋昌建是安徽人。

通宝推:luguo,
家园 搜了下蒋昌建,我好像偶然间看过这个辩论,当然不是直播。

印象最深的是一个辩手总结说黑色给了我黑色的眼睛,而我用它来追求光明。他们说的是人性本恶,对方是人性本善。原来这个辩手叫蒋昌建。

家园 王教授,蒋昌建

王教授,蒋昌建这些人真是不同的轨迹...

王教授就不用说了,蒋昌建再次这样出现是在主持<<最强大脑>>

不知道有没有看过...

姜丰应该是外国人了吧,前段时间出现在新闻里好像是了..

家园 姜丰在不厚案中大大地出了风头

当年这个组合,俞教授英年早逝,蒋昌健等大部分选手的轨迹中规中矩,姜丰的轨迹有点例外,但也不算很特殊,只有王教授飞黄腾达,成为建国后绝无仅有学而优则仕,而且登峰造极的例子,令人感叹。

家园 决赛对台湾大学队,台大队的教练是林火旺副教授。

裁判有金庸,杜维明。

蒋昌建总结陈词最后一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而我用它来寻找光明。

据说蒋昌建的声音非常好听。

家园 蒋昌建做节目主持人我怎么也

不能接受,说不出太多理由。

家园 难得还有人记得这本书,可能也看过演讲与口才杂志
家园 记得当时很认真地看了这本书

对这几个校园精英羡慕嫉妒不恨,觉得这才是顶尖的人才,真名士自风流。还记得那种自惭形秽的感觉。

那时才知道顾城写的那句诗--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去寻找光明。在后来几年自己的生活变动中,这句诗也曾在黑暗中带给我丝丝光明。

曾看过姜丰在中央台主持的一个节目,好像是个很有名的综艺节目,本来对她期望挺大的,但发现她和前任的女主持们相比比较刻板,缺乏点综艺主持的那种轻松随和灵巧,觉得她可能做需要深度广度较严肃的节目更合适。后来再听说她就是在大案里了。

家园 我只看过前两届亚洲大专辩论会

首届“亚洲大专辩论会”全场最佳辩论员的马朝旭现在已经是外交部副部长了,大概是国内所有参赛选手里出道得最好的吧。

32年前,超帅的北大辩手的雄辩,如今已是大人物了【1986 北京大学影像资料】第一届国际大专辩论赛 1986 辩手

不过我印象最深的倒是第二届复旦的顾刚,刚才搜了一下,好像八平方的时候犯错误了。跟马朝旭比,有点大浪淘沙的感觉。

四分之一个世纪——走下神坛的复旦辩论

家园 风头一时无二。

当年第一次全国人民接触到这么个新鲜事物。复旦的这几个人确实一时风头无二。

然后各大学都开始搞辩论赛。

有传言说,王教授一战成名,然后入了386的法眼。不过三代文胆。 我中华后继无人哉?

家园 下面的天涯连接有

http://bbs.tianya.cn/post-647-35348-1.shtml

看第一轮,姜丰明显逻辑清晰点,后面看下去,两方都是胡搅蛮缠了!看不下去了!这个辩论,感觉意义不大!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