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周五之前 -- 本嘉明

共:💬925 🌺6446 🌵10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2
下页 末页
家园 老本红个毛线

人家自始至终都是站台赵姨娘的好伐。

虽然特朗普这孙子有一股泼皮劲,不过还是比赵姨娘那老不死的看起来顺眼一点。两边都是sob,我暂时支持弱点的那个

家园 中方不承认反悔,都是闯王自己说的

中方不承认反悔,都是闯王自己说的。

家园 副中堂这次没有啥太大压力,就算是有压力,也不知道是哪方的

副中堂这次没有啥太大压力,就算是有压力,也不知道是哪方的。。。。他只是个信使而已。没有“全权特别代表”这个授权。。。。 所以愉快地号称谈了半个小时啥的,进个餐,然后第二天有糊弄个2小时,估计是在商量一下下面怎么暂时收场。。。 结果就是闯王说,谈的结果是 建议性的,要继续谈。。。 然后美帝股市稳住了。。。

家园 这有什么可担忧的。双方打到了现在,都是明牌了。

就是老不中场休息而已。

按照各方面预测,最终结果是一定的。

好的结果,坏的结果都在很小的误差范围以内。

两个大国现在都没傻到,想过对世界负责任;不用考虑猪队友们的利益,会达成实质基本公平协议的。

利益交换,两合才是生意,多赚或少赚点而已。

又不是当年李鸿章的时候了。

就算有些不同意见,也不是翁同和,张之洞那样的了。

家园 似曾相识

看了整个帖子和所有回复,忽然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和洞朗冲突时候的感觉很像,但这次没有大IP助阵。但同样的似乎弥漫着一种“中必输”的论调和情绪。不是跪就是怂,要么误判形势,进退失据。章局的中国崩溃论肯定不是凭空造出来的,因为在中国的各种大大小小的论坛里长期都有这个论调嘛。在推朗普的带动下,整个美国政坛现在都呈现出一种歇斯底里的状态,不光是对中国,对委内瑞拉,对伊朗都完全是一副不要脸面的架势。对盟友也基本就剩下赤裸裸的威胁,但是坚决站边的也不过就是以色列和澳大利亚两个。这一年下来,站边美国的又少了不少国家,英国开始含糊,新西兰也松口了,加麻大更是一口屎吃在肚子里。说难听点,推朗普就像个突然从民间找回来的太子,继位了以后只能靠太监。皇上就没受过什么教育,太监又是一群边缘人物,突然有存在感了,什么脸面的,交情啊都是太监的鸟。跟这些人咋谈啊?他说什么就让他说,一切都可以谈。等他说完了,说爽了,再慢慢回。反正是一群缺东西的,不是鸟就是心眼。又是没皮没脸,说好的事翻脸就不认,跟他认什么真啊。谈是认真的,协议是不存在的。每次谈的时间远远不及飞的时间。关税加就加呗,落不落实,谁也不知道。反正大豆不买。

家园 飞机最多飞15个小时好不好?不会飞3周
家园 凭我们不是资本主义国家

黄文从资本的角度而言,是正确的。但从国家社会的实际情况看,是不行的。资本使用了公共资源,然后又不支付费用,当然很爽,但国家没收入是不行的。

另外一个方面,假设的“我们全面参与竟争,三零是必要条件,”这个目前不存在,一个目前我国工业能力并不能碾压外国,特别我国独立控制的工业能力不能碾压外国,例如华为,说华为现在能碾压三星苹果,我是不同意的,相信很多人也不同意的。第二个金融服务业,规则还是人家制定,更谈不上碾压外国。

三零,不行的。

感谢楚庄王河友给的链接,本来想写写读后感的,写了点,一直没能写完。但总的观感,黄的说法利于资本而不利于国家,且与现实脱节。这是我个人认识。

关键词(Tags): #经济 贸易 国际贸易
家园 姓社姓资那个就不谈了吧,河里有不少楼都说那个

咱们就事论事。我的观察是高薪技术产业中国虽然不能控制产业链,但是也是受益于三零的那些产业。一个例子就是陈王在回我那贴中屡次提到的华为与中移动等一大批中国产业不能进入美国市场的问题。

不论这个现实中的贸易壁垒是中美谁先开始的,实际上在WTO框架下,中美双方一直都有壁垒,只不过不是在法律层面而是各种政策或行政干涉,美国是司法部与军方,中国是国务院但是执行上有更多的台下交易。但是还是有侧重的,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的科技业与金融业落后,所以在进入美国市场上以前需求不大感到阻力也不多,近期才开始遇到阻力因为开始大批对外投资了。而西方的技术金融从WTO一开始就是要进入中国市场而面对中国的各种政策倾斜,但是西方一开始并没在意因为中国原来差距太大了,因此西方在技术泄露知识产权上面放空炮嘴炮的比较多,实际上没有什么做为。

大家一直这样混着享受着经济发展红利直到这两年,美国国内政治局势恶化,1%与红脖开始呛声,然后川普上台才开始揪着这个问题不放。而这段是时期也是中国整体产业实力与资金实力达到一个水平开始向外扩张的时期,对进入美国市场开始有了更迫切的需求。于是大家感到美国似乎是在惧怕中国的实力或者报复中国的WTO表现而改变的政策,其实美国一些领域控制外来势力一直应该就是如此只不过中国现在开始抢滩的比以前多了。但是我相信想富士康曹金旺那种制造业进入美国市场,美国人是不会阻挠的。但是一些中国以国家实力做后盾的各种真假国企,美国是不可能放开闸口的。

但是三零就不一样了。三零就是要求全面开放,产业链全面互相面对国际市场整合,必然带来所有工业领域包括相关服务外围领域的以及相关法规的全面改变。之所有说这是倒逼,就是因为如果说WTO是从国家政策层面开放整合国际市场,因为是人为的,是不可能依赖监管引导所有领域的。而三零的结果是大家彼此直面相向,政策如何反而无关紧要,大家竞争的就是货好人抢手,有些类似邓上台后的改革开放,允许私人资本与经营企业,其他的都放置不争论,结果一松绑之后经济就起飞了。虽然法规跟不上,权力结构跟不上导致各种的乌烟瘴气,但是主要矛盾就是人民的生活水平与国家实力这些方面的诉求则迎刃而解了。

今天的信心爆棚,崛起横行,说到大天去也撇不开改开那一个根本性松绑。中国人的劳动力与创造力一旦施放,结果今天全世界都看到了。而三零就是这样性质的一次机遇,所以黄口中的相当于重入WTO我认为一点不夸张。

至于大家担心的会不会沦为印马泰,我前面说了感谢WTO的机遇期中国早已超越了那个门槛。不错,中国现在科技产业是直接与西方竞争,虽然没有全面赶上,但是我想没有人会认为还是印马泰与西方那个差距。这时反而需要的那个大国崛起的信心却一下子消失的无影无踪了,不是可笑么。

我既没有那么信心爆棚但也没有那么悲观,因为不是做舆论引导员,所以从来也不需要把话扯得那么满。但是客观的讲,中国的整体实力与科技水平现在是最适合三零的时候,关键是中国这些年的产业链成长与技术水平提高,我不认为是完全依赖贸易壁垒与政策保护导致的,虽然各种仿冒,偷学大面积存在,但是中国人的聪明与勤奋才是其中最主要因素,这方面也就日韩台有过类似的经历。放到东南亚,即使有这样的保护政策,对偷学睁一眼闭一眼他们也做不到。

三零的主要优势是可以把中国科技发展中因为技术壁垒而不能跨越的障碍因为产业链的开放而提供了进一步发展的机会。为中美深入彼此市场开放了大门,彼此也不需要再使用各种陈王口中的下作手段阻挠对方。在大环境下,争论谁比谁更黑,谁对不起谁是没用的,炒作那些是为了在谈判桌上争取道义与利益上的优势。但是如果全面开放了呢,还需要谈判么,是骡子是马大家都拉出来溜溜,关键是自己对自己的骡子马有没有信心。

与反对黄氏三零意见相反的是,我对中国的骡子马反而信心要多一些,主要还不是对目前的骡子马的信心,而是对中国人在放开了一切束缚之后的劳动力与创造力的信心。而政府法规等的作用就是保护本国国民不会再国际竞争中吃亏,这一点事情已经谈判到这个程度,是在全世界人的眼皮下制定规则,所以大可放心了。关键还是自己有没有那个勇气与信心。

如果有人还有其他的小九九,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全民族的利益之上,那么这个可以令当别论,因为那个扯得比较远,也远不是贸易壁垒的问题。但是不论出发点是什么,我想谁都离不开国家整体实力提升这个大前提,离开这个什么都别提,谁的个人利益也得不到。所以最后还是纠结在这个三零之后中国是产业升级进一步做大做强,还是沦为49年之前或者印马泰的境遇这个分歧上。

我的观点是西方可能仍然低估了中国人的能量,三十年改开是如此过来的,正好中国成长到有能力面对全世界竞争的火候,这时全面开放西方才是真正会后悔的。所以我的着眼点不在国内各派争论敢不敢接受三零上,而是川普是不是真心实意的敢于迈出这一步。也许川普口中的与中国不谈了并不是气话,也许他可能看到了这一步的后果而胆触了,给中国制造各种阻力让毛衣站谈不下去,给美国各界解释把与中国G2解散而带来的经济下滑的原因推到中国身上。

家园 如果没有有力的领导和组织,开放并没有意义

想一想1945年,签了中美友好通商条约的中国人,不勤劳吗?美国市场完全开放的,多好的条件啊。

可是为什么呢

家园 七十年前的中国生产力水平跟今天怎么比

历史没有假设,这里不是有关一共前三十年与二共后三十年的话题。现在的条件是仍然在二共领导下,一切近三十年的前提条件都没有变,变化的是进一步的开放。

即使按你的意思去说,七十年前的中国换成今天的二共领导,其他条件美国市场全部一样,加上没有那时的二战与日本,加上今天中国雄厚的国力财力,难道还会干的不如凯申了不成,这信心更退步了。

家园 替河友代发回复——致楚庄王陛下

葡萄:开始了

回到之前引用你的话语中顶层设计问题,及其由此带来新一轮大国之间乃至全球化之间的利益再分配问题

这个问题不仅仅是美国的问题,也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试图并正在尝试解决的问题。在解决这个问题中,其实最具有顶层设计可能远见的是引导信息技术变革并到至今为止一直走在世界前沿的美国。但是今天的美国变局,尤其是川普出现的断绝全球化既有格局的倾向或者不假思索的冲动。这既有历史的偶然性,也有美国内部自建国以来孤立主张与发展全球贸易的不同立场始终没有真正彻底解决的衍生。到今天,假使川普成功,那么对于美国引领未来的信息化进程中的再分配的领导能力,无疑是美国霸权一次汉密尔顿的陨落,不存在第二种可能。

这个问题不仅仅是美国的问题,也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试图并正在尝试解决的问题。在解决这个问题中,其实最具有顶层设计可能远见的是引导信息技术变革并到至今为止一直走在世界前沿的美国。但是今天的美国变局,尤其是川普出现的断绝全球化既有格局的倾向或者不假思索的冲动。这既有历史的偶然性,也有美国内部自建国以来孤立主张与发展全球贸易的不同立场始终没有真正彻底解决的衍生。到今天,假使川普成功,那么对于美国引领未来的信息化进程中的再分配的领导能力,无疑是美国霸权一次汉密尔顿的陨落,不存在第二种可能。

在这种指向下,川普的连任与不连任或者说夹杂两者之间的下一轮美国大选能否和平交接的话题(暂时归类为小概率话题)无非在短期中出现两种格局。

这两种格局一个是基于川普的连任,一个是基于他的连任失败。无论哪种格局,对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一个重要影响着在于。这里引用一个朋友的话就是,我们有完整的产业链,但是我们现在受到既有再分配与产业链分工的制衡,长期无法在真正意义的产品终端迈出自主化的步伐。这种自主化的标志之一就是大飞机。而这种自主化,在川普制衡无论美国走那条路。都会出现在全球分工中不同利益共同体的顶级产品终端的自循环。而目前看无非欧盟,中国美国,以及对接欧盟并努力改变自身产业结构迎合中国市场并试图不得罪美国前提下尝试着实现日本国家正常化的日本。这种三分格局目前已经不可逆转。虽然三分格局自身结构既不稳定,长期看也只是再一次全球化过程中的过度。但是这种过度,无论结果如何必然结束美国独霸格局。某种角度说,当2019年5月10日川普无论是恼羞成怒也好老谋深算也好,当买向全面孤立主义的贸易战一开局。美国可以启动开头,但是美国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在他的自身意志下结束。这个开关拨过去了,美国独霸的时代也翻篇了。至于,美国独霸时代什么时候终结,以及这个翻篇谁主沉浮就不是这个篇幅内讨论的话题。后面继续言归正传。

回到开篇的对于未来时代的顶层设计能力,在这个表述中,中国的弱项是在全产业链格局中的终端产品的匮乏。或者说是匮乏中的自我限制与隐忍。而当我们即使不骤然打破既有格局仅仅在中国市场做这种解放自我约束与隐忍的尝试过程中。我梳理的逻辑如下:

1.基于全产业链终端的整合必须放在从5G时代开启的产业升级基础上顶层设计之下

2.中国在现有全球数字化人口中,不仅在本土市场上建立了一个基于数字化再循环过程中的隐含的排他性市场。而且,这个排他性市场中的数字再循环人口,至少占全球数字再循环人口的一半。

3.所以,在这个格局下,中国在基于数字化再循环的产业升级中已经先行掌握了一半份额。美国在以信息安全为借口的围堵中国过程中,看起来是攻击实际是一种无奈中的进性防御。

4.美国在这种进攻性防御中,基于川普主义的一毛不拔与盟友承担大多数成本的口惠而实不至。我们能选择的策略实际比美国要多的多。这里最基本的选择抓住一点就立于不败。既,让美国以外的发达国家建立自身的再循环,尤其是基于他们各自产业链特点的终端产品重建。一句话,只要是基于美国盟友们的自身利益任何产业链重建与与产业链终端产品的重建。我们在一带一路的尝试,那些重建中不可或缺的基建产品,是美国以外任何国家最终都无法拒绝的。这种无法拒绝的基建产品,无论中国提供还是美国提供,最终都会导致前面说的美国独霸时代的结束。并且无论谁来提供这个产品,都是美国独霸不可逆进程的一部分。

在最后部分能说的无非是在这种不可逆的进程中。起码对于中国不可逆的进程中,我们要付出多大代价,以及基于对未来产业变革与生产升级的认知,我们能走多远以及我们能走到哪一步。但是这一步的走下去,无论国内各类人色是否情愿。在川普打了那个响指之后,对这一步要不要卖出去已经没有分歧已经无需共识。这个响指之后,我们需要的共识是,怎么走好每一步的共识,怎么选择各项任务优先顺序的共识,以及我们在实践中基于我们先发优势如何和世界各国包括美国在内如何在合作中发展更好如何达成共识,这不是一场冷战,也不是一场热战。这种共识去幻觉与如何让更多人包括先发优势国家如何引领后发国家让更多人生活更便利更有生活质量和根本国家紧密合作的共识之中。这种共识从来不存在于任何一个国家,一半人无条件歇斯底里对抗另一半人的现状之中。这才是面对未来的发展中陷阱,不是塔西佗陷阱也不是修昔底德陷阱。是一种暂且称为川普陷阱的新现象,一种以随意撕毁任何协议的态度不断索取过程中的毫不犹豫带来的从国家到世界体系的系统性缺陷。就在几个月前,欧盟议会提出这样的决议,既然和川普谈判要冒着以撕毁对所有盟友承诺为前提的风险,而且要承担达成协议随后无法粤苏协议不被轻易撕毁的风险。建议搁置与川普陷阱的谈判。这是对待川普陷阱最后不可逆的共识,无论在美国之内还是美国之外。在这个多变的时代中,大家唯一可以达成的默契,没有之一。

后续补充:

P:欧盟与日本已经站出来争取自己独立自主了,这对我们简单了。我帮别人发展独 立于美国的自主能力,这就是我说的美帝独霸结束的不可逆的进程。

X:这个很像国内改革的部分,建立铁塔公司这汇总基建硬件公司,三大运行商负责 终端产品经营。

P: 我们应该旗帜鲜明的提出川普陷阱,我们挑了这个头就要说出我们主张的依据,不是修底德陷阱,不是塔西佗陷阱,这个世界的问题就是川普陷阱现实而迫切。

关键词(Tags): #楚庄王陛下#葡萄#重启#开始通宝推:梓童,桥上,楚庄王,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重复,删除

重复删除

家园 如果按兄台的设定,无非是以下几种可能性。

1、国内的民族资产阶级战胜了买办资产阶级,并且在和美帝斗争中取得了胜利(至少是平局)

2、国内的民族资产阶级战胜了买办资产阶级,然后在和美帝斗争中失败

3、国内的买办资产阶级战胜了民族资产阶级,并且部分或全面的向美帝投降

这样三个结局,没有一个是马克思主义者的胜利, 因此被左翼反对有什么奇怪呢? 也就是国家主义者认为1还是可以接受, 并且认为1的可能性很大而已。

现实中,不仅2 3 的可能性很大,而且就算是1 的结局也算不上是一个很好的结局,那么为什么要进一步的开放呢?

家园 “三零”真有那么好?

引用一下“但是客观的讲,中国的整体实力与科技水平现在是最适合三零的时候,关键是中国这些年的产业链成长与技术水平提高,我不认为是完全依赖贸易壁垒与政策保护导致的,虽然各种仿冒,偷学大面积存在,但是中国人的聪明与勤奋才是其中最主要因素,这方面也就日韩台有过类似的经历。放到东南亚,即使有这样的保护政策,对偷学睁一眼闭一眼他们也做不到。”

实话实说,这样的解读像是对自己很有信心,实际上站不住脚。百度,腾讯等等到底是因为自己强把谷歌等搞定了,还是因为别的这个大家不用内幕消息也知道,联想到底是为什么死心塌地混在贸工技的路上也很清楚。说中国人勤奋与聪明是确实的,但要说别的国家就没有就很扯了,比如印度裔还在美国一个个接管大公司。三零,我不懂,在经济上如果真这么好,欧洲日本韩国美国怎么不搞,不仅不搞,反而拿关税当武器。他们都蠢,就黄聪明绝顶?

家园 黄文中说的就是欧美日都要三零了

这是个大趋势,也是美国一定要干的,当然干的成干不成有变数,不过走势放在那里,包括毛衣站其实也是这个大趋势的一个环节。

外国企业在华失败不能全部都怪在贸易壁垒上,甚至大部分都不是。谷歌原因比较特殊,有敏感词的问题,是那个行业的特殊性。但是亚马逊,甲骨文,IBM,多了去了,在改开初期的时候不是都很牛么,怎么能说是贸易壁垒限制了他们的发展。

按常理,按欧美历史经验,欧美企业即使对中国水土不服,一是如果有49年之前那样的对外贸易倾斜,他们会有机会。二是如果假以时日,正常竞争他们还是有机会。这其中的变数不是tg比凯申多的贸易保护,这只是一方面,不能解释第二条。那就是中国人的聪明钻营,而且是有组织有计划有野心的行动,这一点美国人没有冤枉中国人,但是同样的条件如果换成东南亚,东欧什么的,他们也做不到。

这第二条缩短了欧美企业在华的适应期,突出了他们水土不服的困难,所以才有今天这个局面。而且对欧美企业来说也是有苦说不出,只能攻击中国人的盗窃知识产权什么的,问题是他们自己也没有严加提防啊,只能怪他们自己低谷了中国人的智慧与野心。

印度裔在美国干得不错,人是很聪明。但是做为一个团体,印度人缺乏东亚民族特有的集体主义精神,说这是儒家也好,说是威权也好,这种有组织的条件下的聪明集合,世界上只有欧美与东亚两个文化身上看得到,虽然来源不同,但是反映在行为逻辑上有很多相近的地方。这方面其实是欧美低估中国人的主要地方,以为中国人老实的想东南亚人一样,容易知足的像东欧人一样,同时胆子小像印度人一样。现在不这样看了吧。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