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整理】朋友的问题:房价消灭中产,房租消灭穷人 -- 彼得格勒

共:💬71 🌺593 🌵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你在影射终身制

一个司局级干部二十年不挪窝(我在西方看到过不少),整个队伍都完了,大家都是混吃等死。

家园 养老方面

女儿比儿子还管用。

家园 你没看到 “司局级” 三个字吗?

到了高层不是一回事,那个升迁有另外一套规则。

家园 如果产业分布更均匀一些,谁会优先北上广?

如果能在环境更优美,生活压力更小的地方找到合适的好工作,没有人会赖在北上广。

至少我不会。

家园 来,给论证一下

我只有儿子,想得女儿不成。

家园 佩服,够爽快
家园 接水和接电其实不难

一个普通的工科毕业生,很容易就上手了。

家园 你也没有理解

怪我没说透。

用有牌水电工,有几个作用。

一,保证质量。水电接头,我们照常识DIY,觉得自己做得很好了,其实不能持久或有其他隐患,是可能的。万一将来出问题,漏水漏电,可能会有很大的损失。

二,水电工有经验,会及时换材料。加拿大的上下水管,哪怕是早年用的铜管,也只有20年以内的寿命(很薄,会蚀穿),修理的同时顺手换掉旧管,是比较合适的。“一刻馆”兄用了旧管子,我觉得这一点其实可以改进的,当然在他当时的情景下,也没有其他更好选择。

家园 确实无可奈何之举

自己做的么,手艺差,只好材料上找补。基本上都是买得起的最好的材料。防水做了两道,每次都厚厚地涂满。我每年会钻到地板下面和天花上面看一下。还好漏水是没有的,漏电。。。。我没有被电到所以不知道。

返工也返了几次,洗手池的水龙头弄了三次才算好用。电路完全没有动所以还没出啥事。

老房子虽然没有维护好,原先的材料倒是不差。上水的铜管切下来一部分,基本没有观察到锈蚀变薄,不知道前房东有没有换过,没有的话用了有40年了.

有牌的水电工那价钱就飞上去了,而且适逢圣诞期间,人家根本就不会接这活儿。实际上支持我做下去的动力之一,就是每天算算省了多少钱。

家园

孩子是婚姻这艘船的压舱石。

劳累一天,回到家,就是为了看看孩子的笑脸或小脸。

所有的人间烦恼,都会丢之脑后的。

家园 我就没这水平了

主要是怕弄错了闯大祸。

家园 看到这句话,眼眶莫名的湿润了~~

你所害怕的事情,都会过去的。哪怕是死亡,也不过是一闭眼的事情。

留下来的,是你努力的结果。

家园 漏电有漏电保护开关

国内一般都装在入户总闸那里,淘宝上的好牌子也就1,2百,原理很简单,就是看零线火线电流平衡判断是否漏电。国外不清楚了,应该有类似东西。

家园 你这话说的挺巧妙的

如果北上广那么轻易(轻易的标准呢?)就能立足,那么全国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愿意(前面说的是能立足,后面说的是愿意,能和愿意之间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在北上广立足,这不算高估吧?

如果轻易的意思是说北京吃饭住店买东西不要钱,何止全国三分之一的人,世界三分之一的人都愿意来,所以,以下默认你认为轻易的标准是和LZ朋友一样。

1.2万已经是一倍半平均工资了,考虑到穷多富少,中位数工资必定是低于平均工资的,LZ朋友收入已经至少超过一半劳动者了。

归根到底,LZ并没有埋怨“我的朋友工资两千三,没法在北京立足”,做个世界范围的对比,宁南山那个贴说“法国人收入中位数是1750欧元,你只要年入16.2万人民币,你就比一半的法国人收入高”,如果中国有三分之一的人工资和LZ朋友一样(以便满足你在北上广立足的条件),赶英超美早已实现。

北京能够承担一个亿的人口? 如果不能,必然要用残忍的手段,强迫想来北上广立足的人,无立锥之地。这跟大多数人考不上北大清华,是一样的。

首先,北京是否会面临“需要承担一个亿的人口”的前景?

这要看北京的定义,如果把北京定义成二环,显然不可能承担一亿人口,但既然刚解放北京时只有420万人,大概是二环里再加朝阳海淀丰台这么大的地方,扩张到现在,为什么不能继续扩张或者改变(至少)六环内耕地性质呢?难道要预防河北省对北京粮食禁运吗?一个人在河南要吃饭,在北京也要吃饭,他到北京来了,固然北京的粮被多吃了点,但河南的粮不就多剩下一个人吗,北京的粮本来就是外地运来的,多运一个人的口粮就是了。

其次,为什么用残忍的手段对付国民?

北京用残忍的手段对付来华洋人了吗?汉人来北京,需要吃饭睡觉,洋人来了就不需要吗?为什么对汉人这么差,对洋人那么好?甚至主动出钱请劣质洋人来留学?

再次,为什么是针对想来北上广立足的人?

北京不是个独立国家,进去了就子子孙孙永世相传,川普可以在美国国境上建墙阻挡墨西哥人进入,但绝无可能在纽约边上建墙阻挡新泽西人进入,因为毕竟他们是一个国家的国民,至少要在表面上是平等的。

北大清华是个流动的概念,上完学也就走人了,北大清华并没有说“我们是北大清华人了,我们的子孙世世代代是北大清华人,其他人来这里劳动供养我们,等他们老了我们再把他们赶走”。

如果北京真的一个人都不能增了,那是不是得加强北京的计划生育?死一个才能生一个?或者开放户口交易,北京人可以自愿地卖掉自己的户口迁移到外地,外地人买了北京户口再住进来?

家园 没事的

没事的,自己做的更放心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