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国务院新闻发布会首度对中国制造2025只字未提 -- veridical

共:💬56 🌺290 🌵1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刘志军还真的是有功之人

高铁没有刘志军还真的发展不到现在这个状况,被弄下去确实可惜。

家园 只能说78年到2000年的高等教育比现在好得多,

至少基本功扎实。

今昔对比大学生

作者:普仁

1.国内多数民营企业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都比较差,机械行业从业人员收入、待遇比较低,学生对从事本专业的工作的前景没有信心,影响在校学生的学习热情;

2.家庭教育有问题,中小学时代在教师和家长逼迫学习,早早耗费完了那点心劲,到大学失去了进一步探索的学习兴趣。

3.大学多数教师忙于自己的所谓“科研”,为了出论文、评职称、申项目、晕银子、在外办公司,没有心思花太多时间与精力在教学上,上课照念PPT,全堂讲下来与学生无交流,学生更没兴趣了;

4.即使到了大学三年级阶段,学生也普遍对自己的专业没有清晰的认识,这个责任在学校和教师,在入学之初就应该开设一些如“机械工程学科概论”这种介绍性课程,告诉18、19岁的大一新生:什么是工程学科、机械工程在工科体系中的地位、机械工程的学科分支以及各分支之间的关系,学了以后能干什么,什么是工程师,科学、技术与工程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相关领域的知名企业及这些企业从业人员的收入,怎么能进入这些企业,自身需要做哪些努力等等;

5.各学校普遍在压缩学时。不可想象,以我们当年经历做对比:00年入大学,高等数学每周6学时,每学期96学时,共两学期,现在是普遍压缩到周4学时,我们当年每周上课六天,周日半天还要参加英语培训,除了周六晚上在宿舍楼前看露天电影,基本没有其他娱乐。现在假期+周末放掉的太多,当然学校是从压缩运营成本考虑,但是这样造成的教学结果,呵呵。。。还有外边世界对学生的诱惑。

6.文凭乱发,没有控制。我们当年只要期末考不及格,就进入重修,没有补考这一说,重修交重修费,累计四年重修16学分取消毕业答辩资格,我04年毕业,有的班一半人拿不到学位(班级规模在30人左右),我们班当年是8人没有学位。现在,放水严重,学生有恃无恐,根本没有任何压力。(当年16学分很容易达到的,高数一学期6学分,英语一学期4学分,大量学生最后只拿了毕业证)

7.物质条件好了,年轻人成长环境比较顺利,普遍不愿意学一些过深、过难的学科。机械专业,别的课不说,拿电机与拖动来说,讲到直流电机的电枢绕组展开图,单叠绕组和单波绕组的绕法,学生就不太想听了。再到后边的电枢反应,电枢磁动势和主极磁动势的叠加造成的气隙磁密的不均匀,学生就完全眼望天花板了,更别说后边的感应电机的旋转磁场。。。工科专业如机械和土木、道桥、岩工等大量学生都是调剂过来的,反而是市场营销、小学教育、汉语言文学等专业报考的很多。参加过今年本省的高招咨询会,很多家长询问表演、播音主持专业的,咨询土木专业的三五个,咨询机械的基本没有。

8.即使主动报考机械专业上来的学生,很多没有逻辑性思维,大一的学生高等数学、大学物理都学不好,这应该是中学教育的问题。

以前高等教育的主要问题是专业划分太细。

家园 你应该区分商业炒作,政治宣传和实锤的不同

我们这里说的是中国人有没有创造力,中国20年前的教育能不能培养出有创造力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和他们的个人修养素质能不能担负起国家发展的重担。我用专利数证实了中国人的创造力,咱们也可以用中国这些年有目共睹的发展证实这些人可以承担这个重任。你不要总跑题。你提的那些也并没有证实国外的教育从创造力和基础知识的角度来看比中国好。我不否认国外的教育在思维方法上前些年比中国要好,那是他们在现代科学的发展上和中国比具有先发优势。但这些年许多海归已经把这些东西带回去了。

我个人认为对于国家和个人的发展,良好的基础知识,勤奋的工作态度很重要,另外维持这些人一个体面的生活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而中国现在已经丢失了所有上面的三个要素,所以说中国今后的发展缺乏后劲,令人堪忧。你看看网上和河里都宣传些什么,"科学研究是有钱人玩的东西",加上上面天天想的就是上层设计。以前为了习的位置巩固,天天要和印度开战。而且还要鼓吹什么和梵蒂冈建交搞好关系。这些说明上层只知道盯着眼前和自己的利益。现在要搞好印度,日本和油太的关系,这些都是权谋,透着满满的中国弱势文化思维。可是人类过去几十万年的历史(参看骨头龙的人类终极问题),人类最近200年的历史和现在俄罗斯的行为表明,只有野蛮才是生存发展之道。中国需要的是几千颗氢弹做后盾,然后和任何敢于挑事的怼。同时用普世的商业行为收购全世界的资源,软硬兼施才行。而不是用弱国的思维玩阴谋,最后被人家利用。人家都不是傻瓜。现在是很劲宰中国的时候。这个政策设计者根本不配当国家领导人,他实际执行的是弱化中国的权谋。这些走题了。

家园 中国这些年的技术进步主要靠的是引进技术和人才。

我用专利数证实了中国人的创造力,咱们也可以用中国这些年有目共睹的发展证实这些人可以承担这个重任。

专利数和创造力并不能划等号。所以我建议你深入了解当代中国科研界和工业界的现状。

家园 专利数很难当评价标准

比如去年山西批准了八百个水泥项目,山东批了七百个,未必山西的水泥产量高。专利说到底是国家各自盖章的事,一门心思增加这个数没啥难度。大量无效的,不光中国,全世界都一样。

科研水平,中国比过去好,但是平均水平跟欧美发达国家还是有非常大的差距。但是我们人多,在个别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也很多。

说到教育,平均水平,中国高考前的教育可以说全球领先,远超过欧美。但是之后的教育要差的多。清华北大跟哈佛MIT差的还是少的。我们省一级大学跟美国省一级大学差距简直天地之别。这个层级培养的是科研部门的普通劳动者,是我们的短板。

家园 刘这铁道部长把高铁搞的有声有色的。。

不搞下台,怎么搞铁道公司,怎么搞私有化?

这就一绊脚石,不搞他搞谁?

通宝推:莫问前程,
家园 我在国外一流大学呆过也教过书

我的感觉最起码他们的学生不如中科院和清华和科大的甚至不如南开,浙大和南大。不是像你说的天地差别。他们是有一流的教授,充足的考研经费(那是20年前)但他们的学生平均比中国那几个院校研究所差多了。

评价一个院校国内和国外有些不同。一般是看这个学校知名教授数量,毕业后找到工作的几率,研究是否跟上最新科技,中国可能还会上文章数等。所以你的说法我不能认同,我也不认同所谓国内外的媒体研究所的结果,因为里面有政治因素。

专利数应该可以是评价创造力的数据。要去除也就是去除外观设计专利。剩下的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绝对是评价创造力的硬指标。

家园 你这个比较不公平

我们说的是教育,你比的是学生。教育是什么,学生进出学校之间的差值。我前面说了,中国有远超欧美的基础教育(高考前),非常严苛的选拔制度。入学学生优秀不奇怪。但是中国高等教育很差,进去的牛人出来大部分成了烂人。随便一个山西大学山东大学的本科生,拿到美国州立大学,丝毫不落后(把英语换汉语)。但是出来就差得多。至于研究生更甚。你要是呆过会有鲜明对比。在美华人理科博士的中等水平回国能当教授/副教授,在华理科博士中等水平在美国连博后位置都找不到。这个中等水平就拿省一级院校郑州大学对标明尼苏达。或者你能想到的类似学校。

中国可以拼全国的力量对到清华追赶MIT,但是不可能各个县城工厂都是清华毕业生当技术员,这个就决定大规模创新很艰难。

至于专利,发明专利比较难。实用新型,只要小学生愿意花功夫,人人都能申请到。

家园 唉,您说得很有道理
家园 刘跨越同志搞得再好毕竟还是犯了错误

但是,他的思路还是可以借鉴的。其他行业完全可以借调他来做编外的咨询!用工作来抵狱中的时间。这样使功不如使过来的好!

家园 我在拿国外一流和那几个学校比。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