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任性解读 -- 多余6569

共:💬189 🌺1293 🌵4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家园 其实都说老年化,但是这些人过世后的确是一个新中华

只是苦了倒金字塔这一代独苗苗,有太多老人要养。但是他们小时候享尽独苗苗的人间奢华也算是公平。

等这两代人过去后,以后就正常了,可以稳定在一个小得多的基数下并有平衡的年龄组成。

以前开始干计生时这个局面就可以想得到,不是都喜欢说棋盘推演么,这个不难想到的。

很奇怪这些年为什么这么多人反计生,手法时粗糙了些,与蔡市长有一拼,但这种事也没有什么更好的法子吧,再有就是开挂打仗了,内战也好外战也好,过程只能更残酷。

家园 人口问题是个古老的问题

中国的实践是一种尝试,虽然当时有点性急了,不过结果还是说的过去的。毕竟人口降下来,没有战乱,经济大饼个人分到的增加了许多。

如果有教训的话,倒是可以说那时有没有必要做。那么很简单,只要对比印度就是了。我才如果中国也发展成印度这么多人口,对今天整体国力来说,对一二线城市的“中产”来说,区别不大。印度就是例子,与今天中国的区别不过是两脚羊的多少,先富与紧跟的各界阶层,同样会占据社会资源与财富的上端,那么剩下的有多少只是看要在多少“低端”人口中分了。

计生的一个效果是中国现在极端贫困的地区与数量与印度要少许多,我猜的,估计也不会离谱。所以国家整体与人均指标应该比较好看。

坏处是劳动力与劳动积极性下降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一个根本保障前提是社会上需要维持一定数量的希望翻身的贫困人口,对他们自己对在出卖劳力的人来说,这些人口的存在是维系资本主义商业活动正常运转的一个很少人会提到的重要基础。

中国谁最恨计生,对年轻贫困劳动力缺失感受最强烈,最痛苦,肯定是各行各业的老板么,从大老板到小老板,每一个都很的咬牙切齿。那么在充满各种老板的人民代表大会上,这个问题一定会被屡次操娘的。而且远水解不了近渴,进口外劳的规模与力度会没有悬念的逐步加大。

刚刚在河里看到大街上对着警察露个外阴的外劳被人惊诧了,警察不会管是因为外劳是老板们请来的,与警察比,哪个对老板的生意更重要不言而喻。

当然先富们也不满,一般人看到的经常是影星名人到国外甚至入外籍就为了多生几个。不是名人的其他先富们这种想当然也很普遍,不为人知罢了。这其实揭示了一个更深刻的问题,就是人奋斗的目标是什么,尽一切努力捞钱,抢男霸女,最终目标无非就是争个生育权。计生的国家战略,人均GDP等对先富们没有感同深受,因为他们是人生赛跑中的赢者,而且要受人均生育权这个国策的限制。那些一二线的中产们日子好过之后也发现,原来什么都可以花钱买到,只有生育权买不到,比摇号买车还难。

然后就不用猜了,计生一定是万恶之源了。

家园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国务院国家特殊津贴专家

[cp]发改委杨宜勇:“计划生育必须常抓不懈,实在不行,可以引进外来移民”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长杨宜勇说:

人口降到七八亿时再放开生育完全来得及,实在生育率上不来,我们还可以引进外来移民。”

杨宜勇,1963年10月出生,湖北宜都人,198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获工学学士学位。1988毕业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系,获经济学硕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获博士学位。2002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做社会学博士后研究工作。曾先后在国家计委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研究所、国家计委社会发展研究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工作,历任室主任、副所长。现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辽宁大学博士生导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博士生导师。现任兼任国家发改委高级职称评定委员会委员、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高级职称评定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高级职称评定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现代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兼职研究员、首都经贸大学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研究院院长[/cp]

家园 呸!所谓的国策只不过是三仟外加一条烟。

讽刺吧?这是2009年某市的二胎生育权买卖行情,当然是具有相关方面的熟人关系作为起码的生育竞争首要条件。

损人不利己,本来作为得利者,不应在这以此为嘈点来乱喷。

实是不愿看到那些年在国策面前上下其手谋私利,却还堂而皇之曰改开正确的这些政策制定者。

家园 现在战争靠人数?

现在战争不靠人数;现在占地盘不靠人数。。。。

如果现在人数大就管用,那么第一的就是中国;第二的是印度!

家园 严厉和手段粗暴不是一回事吧
家园 看来你不是典型的西西河网友

和你说话很累。我从不说,人口是唯一因素。我也从不说生育不该计划。但是这该是谁生谁养谁计划。在建国到现在的中国,人口总是一个正面的因素。

你觉得高考看不看努力,为什么最努力的不是第一?石油最多的国家不是最发达的,所以应该把油井填了?最漂亮的女生老公不是最有权有钱的,所以女生都该去毁容?

家园 一胎化出台 符合二代做事风格

宋健,田雪原当年他们提出: 实行 一胎化政策后 “不会出现老年化,不会 出现劳动力短缺,不会 出现男人多于女人”,

80年代一打开国门,宋建去美国,看了罗马俱乐部写的书(现在年轻人知道罗马俱乐部否?)。于是回来呼吁高层要搞计生,至于要生多少,是让学生田雪原去算的。根據田雪原計算,為了在2000年控制人口在12億,那麼每對夫婦只能生育1.7個孩子[6]。於是,1.7個孩子就成了政策制定者的夢靨。1.7意味著有的人可以生育兩個,有的人只能生育一個,到底誰能生兩個,誰只能生一個? 在中國,這種難題只有一個解決方案:宁左勿右。

二代做事一向简单粗暴。唯操作唯眼前唯实用

不过现在田雪原不太想背锅,说是领导决定的,和他没多大关系。 不过呢,这个事情都是相互需要!

通宝推:老老狐狸,苏仙岭,
家园 【原创】对于人口计划“爱好者”,我一句话就打死!

对于人口计划“爱好者”,我一句话就打死!

百年之前,你在光绪年间,规划今天的人口数量是多少?说什么数字,都是抽你自己的脸。

好多支持计生的,计划着百年之后把中国人口变成几亿。要回到田园牧歌。我就想问一句,你有何德何能去设计百年之后的人口,以你现在的经验?你了解百年之后的生活形态吗?你了解百年之后的社会形态吗?你生在光绪年间,你会设计现在多少人口?说什么数字,3亿,5亿,8亿 都是抽你自己的脸。在百年之后的人眼里 ,你是石器时代的人,知道吗! 你好意思给他们定指标吗?

即便是国家的发展规划,也不敢给百年之后定具体指标,几十年后也不敢定具体指标,只敢说几十年后达到富裕生活。

你去设计百年之后具体指标,名为科学,实为科盲!

通宝推:ING,苏仙岭,
家园 还有学术上的教训,人口学长期一言堂

人口学长期长官意志是从, 学阀不民主, 人口学会会长居然由退休计生主任担任。

放开二胎,前几年,还在忽悠国家,要超生多少?

最终造成不可挽回的重大失误。

通宝推:苏仙岭,
家园 还有行政上的失误,部门利益长期凌驾国家利益之上

从计生部门的历史来看,一个部门是可以把部门利益(含经济政治利益,尤其一票否决大杀器),长期凌驾国家利益的。

举一个事例

2004年,其实胡温已经做过人口是否调整的战略研究,可是委托这些人研究,硬说生育率有1.8。于是不调整。

2010年代,也是在拖延打滚。拖到2015年。

通宝推:老老狐狸,
家园 马尔萨斯的思想是智商试金石

说一下马尔萨斯的思想。

马尔萨斯的思想其实很逻辑自洽,------ 问题是人造成的,减少问题就是减少人。

这个智商上的懒汉很受用,一般跳不出来。

至于怎么辩证看问题,辩证看待人口、社会、技术、...., 那就是智商试金石了!

楼下不少,这些智商的懒汉。

通宝推:老老狐狸,苏仙岭,
家园 不计划生育=人民会狂生,这是计生部门文宣的镇河宝塔

不计划生育=人民会狂生,

这个和事实不符合,也和社会发展规律不符合。

楼下维护计生的,其实就这一张神主牌。

这种逻辑上出不来的人,实在懒得浪费时间了。

通宝推:老老狐狸,偶卖糕的,苏仙岭,
家园 人口总是一个正面的因素?

现在人口是正面因素?现在中国环境很多地方近于崩溃!原因就是人口压力太大。为了糊口,环境问题只能恶化。您可以查一下,北方水资源、漏斗区、北方有多少城市限水。

谁生谁养谁计划?那个家庭能计划得了孩子有多少水资源?这个只能整个社会做计划!解放前,因争水械斗是不罕见的。北方很多地方人均淡水只有500方。个人能计划的了吗?

家园 看现实好了

强制计划生育前不到10亿。现在14亿。这还是在强制的情况下。我国统计水资源充分利用最多支撑16亿。这个时候当然不必考虑环境问题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