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丫头给我提了一个问题:怎么判断价值 -- 给我打钱87405

共:💬53 🌺6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商品生产的唯一价值就是出售,获取利润

主观价值在这里不起作用,取而代之的是市场分析和成本计算,两边博弈的对象就是价格。从某种意义上说,价格也可以是价值的一种“判断”标准。

这又引出另外一个定义问题,什么叫“判断”?什么叫“判断价值”,是为价值寻找一个客观基准?当一个问题被提出来的时候,答案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被隐含在其中了。

家园 我是这么想的

社会对于一个东西的评价,就算是价格吧。完全不尊重这个,不太可能活好。

自己对于一个东西的评价,我都不想说是价值。“价值”这个词好像太高了,容易让人产生“世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我觉得就是喜好好了。我高估或者低估一个东西的价值,是我自己的喜好。我想要尊重自己的喜好,天经地义。试图让别人接受我的喜好,做的手法合适也没问题。

怎么平衡对价格和喜好的追求?我俗人一个,觉得就一个底线,能养活自己,也别把自己搞成精神病。再此基础上,追求什么都行。

另外,老兄,你女儿会不会有点太爱逻辑思考了?有些东西是逻辑推不出来的,只能多看例子,看看历史上大家都是怎么选的,过得怎么样,结局大概是什么样子。然后慢慢感觉。

照我们工程科学的说法,再多的理论往往都比不过一组新的数据。

家园 现在想,叫思考,长大了再想,是荒废
家园 最简单的说法,稀缺程度就是判断价值的唯一标准

中国一句简单明了的老话,高度概括和总结这个道理。“物以稀为贵,货以多而贱”。黄金因为稀少,所以珍贵,能成为货币。天然钻石因为稀少,所以成为女人的最爱。同样的人造钻石,数量无限,没人当回事。其实这东西化学成分是一模一样的。

同理,对人,这个道理也适用:你掌握了世界缺少的技能,你就是有价值的人才。价值随着技能缺少程度成正比。哪怕你是奶妈,只要市场缺少,价格可以远远超过普通白领

家园 钻石兄跟MrAndson

两位应该是河里对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理解最深刻的了。

这里有篇文章:/article/3179563

尤其是这一段:

看不见,摸不着,没法测量。如果你翻一下现代经济学的教科书,没有类似于你提到的关于价值来源的哲学探讨。现代经济学家关心的是现实市场的价格是由什么决定的,怎么解释和预测价格的变化。关于价格我们可以搜集数据,检测理论预测与现实数据吻合的有多好。价值的创造完全是个形而上学的问题,属于玄谈的范畴,没法用数据检验,属于科学的研究范围之外。

我觉得劳动价值论最好是被理解为一些特殊条件下,市场均衡的结果。比如亚当斯密的海狸和鹿的例子,为什么价格比必须等于劳动时间比呢?因为其它的价格会导致市场不均衡。你举得葡萄酒的例子,明显不是市场均衡。假设储藏成本很小,储藏时间不是特长,市场均衡下,10镑的新酒不可能在市场上出现。资本家,或者在今天,hedge fund那些人会把所有的新酒买下来,储藏起来,在不远的将来售出,挣取900%的利润。因此你所说的这种情况在现实情况下是不会出现的。假设酒的价格没有不确定性,那么它随时间的增长,应该等于储藏成本加上无风险利率(如果你学过金融理论的话,这是基本的no-arbitrage条件)。因此尽管我不喜欢劳动价值论,你举得这个例子谈不上是对它的致命打击。我对劳动价值论的抱怨在于它在分析大量现实经济问题时不好用。现代经济学的分析工具要强大的多

不知道钻石兄的看法如何?

如果你跟伯爵过招,应该是很过瘾的一件事,可惜他已上岸去了。。。。。

家园 简单回答下

展开说的话写本书都不够。

1,劳动价值是可以计算的,特别是大生产领域,平均劳动时间的计算并非不可能。这是看得见摸得到的,可验证可证否,不是什么玄学。

2,别的理论当然也能计算甚至预测价格,但都是短期的局部的,流于表面的。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所有其他理论都最多只能解释“how”价格是怎么形成的,目前只有劳动价值论能给出“why”价格是这样的。前者是关于过程的,后者则是关于本质的,孰优孰劣不是一目了然么。

3,劳动价值论的结论是一般性的,作为一个普遍规律,存在于长期和平均意义上。很多针对劳动价值论的反诘呢,则是基于个别和特殊的案例的,这是不成立的。比如气压的概念是实实在在,可以计算的,稳定的(温度体积不变的话)。但只观察一个气体分子的运动,其速度和方向完全是随机的,难道可以用这来否定气压的存在性吗?伯爵和其他很多劳动价值论的反对者,其逻辑大抵如此。

家园 劳动价值作为普遍规律,不全面而已。

劳动价值无法说明进化。一旦认可可以有提升劳动效率的劳动,这个本轮可以无限循环下去。资本家限制工人的自由,就是为了提升劳动效率。金融家限制资本家的融资自由,也是为了提升劳动效率。政府限制金融家,更是为了提升劳动效率。最后全民公选或者革命推翻政府领导人,还是为了提升劳动效率。提升劳动效率(资本-〉利润)成了原罪。

价值是虚拟的, 劳动价值也是虚拟的。教会机器人作事比教会人更经济更简单后,这种虚拟性才会真的体现出来。

家园 个人看法

没学过经济学,没觉得价格和价值倒挂过啊。能举几个例子吗?

家园 你没在超市试吃过免费食品吗?这免费食品就有价值,没价格。
家园 你一个月不喝水会死

一个月喝水用的钱比一部汽车,一台电视,一部手机......少多了。

空气就更别说了。

家园 爱情

结过婚的男人都知道,不花钱的最贵。

这其实是楼主教育下一代人生经济学的很好切入点。做女人怎么办,做男人怎么办。

其实价格是一个点,有许多外在约束条件,否则如果包括隐形价格,长期累积价格,垄断价格,也可以弄出许多不被约束在一个时间点的多重价格。但也就是去价格本来的意义了,而且很难估算。

河里以前有过帖子解释很清楚,价格就是交换基础上反映的供需关系,没有其他含义。

而价值是一个可以张三李四都可以有自己理解的概念,问一百个人有一百种解释,所以没有多少外部约束条件,或者条件是随人而定义的。

前者的优势是量化,后者的优势恰恰是不可量化。为什么总有人要把这两者相提并论,这个问题本身更令人好奇。

家园 我觉得我需要把话从头说起

起因是一条狗。

丫头曾经有过一条狗,A。A是丫头跟我偶尔间得来的,不知是何品种。

丫头曾经对我说,不论A是什么,她都会喜欢A。

A后来丢了,但丫头总是会表达她对A的思念,还是那句话,不论A是什么。

头几次,我没当回事。后来她又说了好几次,我才开始警觉。我问丫头,发生了什么,丫头说,有人嘲笑A,说它是中华田园犬。

基本上到这之后,画风就变了。

最开始丫头困惑的是价值(感)与使用价值有什么不同,当然,她还不知道使用价值这个词,她的说法就是简单的“有用”。我们后来定义,有一种“有用”,相当于一种属性,好比米饭可以填饱肚子,不是拿来洗脚的。能不能把这种“有用”发挥到极致,看怎么用。

大部分时间讨论的是价值(感)和价格之间的关系。

家园 奇怪……不明白……习惯了……

奇怪……不明白……习惯了,

这是许多人学习的心路历程。

我们对学习的热情之所以慢慢褪去,就是因为奇怪的时候很无助。

甚至在很多时候,不允许奇怪,一奇怪就被嘲笑。

从9到10,难道孩子们不觉得奇怪吗?可惜没人去问他们。

我女儿就跟我说,当初老师教写数字的时候,就觉得奇怪,为什么9后面的10,跟前面不一样呢?

后来又觉得这是老师说的,不会有错的,就习惯了。

我们这么一路习惯下来,以为自己学了很多东西,以为自己的大脑重组过了,其实不是,我们只是一群人肉机器。

当我们听说机器人时代即将来临时,我们感受到的不是欣喜,而是恐惧;我们不是在迎接解放,而是在乞求苟活。

家园 这两天又聊了很多

我们聊,“有用”它也包含了主观看法,最开始我们认为石头可以当成武器,后来用来盖房子,作为武器的石头和作为建筑材料的石头——这取决于我们是怎么认知外部世界的(这个外部世界貌似是指客观世界)。

我们聊,我们的价值(感)之所以和价格不一致,是因为我们只是人类社会当中的一员,我们的感觉不正确,这是一种必然,因为我们不可能得到全部信息。所以我们就该无条件服从价格了吗?这令我们很困惑,我们有时候听人说,它不合理,有时候听人说,它合理。看来,这取决于怎么去定义合理。如果我们把合理定义成当前的一种必然,我们就会无条件的去接受它。但什么叫当前?未来不是总是在变化吗?我们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所以我们又聊到了概率,我们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但绝不会因此担心大地会裂开。

我们就说,不如这样,我们阶段性的服从,这样就解决了。

后来我们又聊,为什么我们总是希望找到一个标准呢?我说,那是由我们的生死观决定的,我们怕死,这就是我们最担心失去的东西。一旦我们怕死,就开始趋利避害了,但我们很快就有了经验,我们觉得有利的,经常是有害的。所以我们希望能有一个标准指引我们。

但是,我们又很快聊到了塞翁失马。

我们转回来,再次确认了“阶段性的服从”是有必要的。

……

我不知道丫头烧死了多少脑细胞,我只是觉得反正还会再长出来的,由它去吧。

家园 几千年前易经就在讲述变才是本质

西方的哲人还在终极真理和完全上帝的圈子里绕着。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