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从长江流域的“双抢”说开去(一) -- 外俗内正

共:💬51 🌺422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上页 下页
家园 高难度

在当地搞大农业,想不恵及当地人,很高难度吧?不可能没有人员物资交流,也不可能一点物资都不流出去的。

家园 你脑子里都是啥?

买到的东西, 也要有武力保证运回来。

硬抢的事咱不干, 但也要防止被硬抢。除了价钱买好的东西要防止变卦,签好的合同防止不兑现。 仅此而已。

家园 这是拍脑袋的说法

当然,分田到户的弊病也非常明显:首先,农田水利设施荒废了,许多设施不是被废弃,就是里面的砖石被农民搬回家建房子。

----------------------------------------------------

水利设施一直都要维护的。 因为淤泥等因素,没有人维护很快就会失去功能。 长江中下游地区跟洪水都了几千年了。 除了极少数风调雨顺的年份,水利设施一荒废,立马可以给你来个绝收。

据我所知, 政府在水里方面也不是没有投资。 前些年还有组织农民挖河。 现在机械化了,挖河效率更高。农田灌溉设施早些年都是土沟, 现在都修成水泥的了。 因为老鼠会在土沟里头打洞,土沟每年都会损毁一些。这都是要组织人力修复的。

问题也有, 这些年基层组织涣散, 再也组织不了农民挖河, 挖好的河堤维护也不如以前。 当然现在机械化时代, 工程师还是厉害。 现在有一种很厉害的挖河机, 站在和中央, 两个大铲子挖起一大坨泥巴往两边甩。 又快又好。

通宝推:mopfish,
家园 八九十年代,农业基础设施一直在吃老本

相比较六七十年代兴修农业基础设施的规模,八九十年代基本上算停滞。

八十年代,由于集体劳动的惯性,村里还能将村民组织起来,挖挖沟,修修堤之类的。至于像引水渠之类的大型水利设施,就基本没办法了。

到了九十年代,什么挖沟之类的,根本就没法组织了。

幸好我国工业化成效显著,政府税收稳步增长,有能力进行大规模投入了。

例如,九八年之前,荆江大堤都是农民用扁担一担一担地挑土垒起来的,九八年之后,修荆江大堤就看不到农民了,满眼全是挖掘机。而且,大堤内侧,全用水泥修成一个个格子,用以护堤。

想想也是,在深海填几个岛,几个月功夫就能填几个平方公里,修长江大堤,算得了什么?

工业化的力量,确实让人惊叹。

97年三峡工程第一次截留,那年我国的钢产量刚好过一亿吨,与现在印度的钢产量差不多。而三峡工程总共用钢两千多万吨,平摊到十年,对我国钢铁行业还有一定的压力。

那时,修个三峡,都快搞成举国同心修三峡了。

现在,就是同时修十个三峡,又能有多大的压力?

家园 记得改回来时有说法:三三进九不如二五一十
家园 我只是想确认你脑子里想的啥?

占有这些地方是维护粮食安全的有效办法。

当年鬼子用的动词是“进出”。

家园 强龙不压地头蛇

搞关系是咱们的强项。听非洲回来的人讲,非洲很多国家说是国家,其实就是很多小部落组成,中国企业在那做生意做工程,一般都会千方百计的和当地部落搞好关系,搞不成鱼水情,至少也要把当地有头有脸的搞定,一旦有事,也是自下而上的找关系;白人不一样,习惯从上到下压着解决,效率很低,效果也不好。

至于干涉他们内政,应该没这本意,还是以生意为主,可能有时候关系打着打着,一不小心就打到他们大BOSS那儿。

家园 现阶段没办法学日本

农业的社会效益远大于经济效益,日本的搞法,相当于全国人民大规模补贴农民。而我国农民占人口比例将近一半,如何学日本?

所以,最根本的,还是减少农民。等到农民占总人口的两成,没准可以借鉴一下日本的搞法

家园 我好象记得有这么句话
家园 长江中下游即便三季也是二季稻谷一季冬小麦 的确实行了好久
家园 你说反了

就是因为农业人口多,补贴成本高,才要设置高关税,提高农产品价格,让城里的钱自然流到农村去,缩小城乡差别。如果农业人口少了,什么也别干,国家直接养起来就是了。

减少农业人口,不是城镇化一句口号就可以实现的,兄台应该比我更有实际体会。

家园 减少农业人口,不是城镇化,而是工业化

强行提高农产品价格,让城里的钱自然流到农村,就是在补贴,应该算到补贴的成本里。现阶段,我国还远未到这个程度,城镇化、工业化还需要大量投入,暂时还无力大规模补贴人口数量占一半的农民。

这对农民当然有点残酷,但对于国家来说,只能这样了。

家园 不可能的事

日本粮食自给率是39%,政府补贴得起,相当于花钱养了少数农民,通过粮食关税提高农产品价格又补贴了国家。

中国为了粮食安全,不可能把粮食自给率降下来,我看到的数据好象是口粮100%,总的粮食自给率80%。在目前农民仍然占大多数的中国,从过去农村积累支持工业化,到目前工业(服务业)反哺农业,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但超出工业能力反哺农业,必然导致工业竞争力下降,对国家竞争力是不利的。

中国目前没有好的办法,只有用时间去磨了一些固有顽疾,譬如农村人口自然下降,新的城乡户口一体化,让新出生的不会自然贴上农民符号,等等。

说点题外话:我的表弟,先是在城里买房,把孩子户口转成城镇的。没过五年,又花了好几万把孩子户口迁回老家,保住宅基地和户口田。我有点遗憾的是孩子大学毕业可以解决一线城市的户口,表弟都没有听我的,我担心孩子找女朋友因为户口问题吃亏。

家园 维持不下去还是不让维持下去,这是个问题。

肯定有维持不下去的,这个占比有多少?

至于什么贪污,偷窃,消极怠工什么的,真的不是分田的理由,因为分田之后更多,只是方式变了一下而已。

家园 单季稻产量比想象的高

现在的种子,单季产量比双季相加的产量低不了多少。单季的生长期比双季中的一季要长很多。

从口感上来说,似乎晚稻是最好的,而不是单季的品种。再生晚稻(早稻收割后不耕田,根部再发芽的)好像尤其好。

通宝推:外俗内正,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上页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