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跟马晓力老师聊两句文革和红歌 -- 红军迷

共:💬5 🌺8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跟马晓力老师聊两句文革和红歌

马晓力是我高中时的老师。前些年回国聚会时,听她唱过内蒙民歌。印象还是不错的。我相信她是正直善良的,是希望国家好的。

但这次马老师写信呛文革的事,我跟她的想法是180度。分歧在于什么是文革、为什么要搞文革。我以为文革正是要避免眼下中国社会的这种糟糕情况。简单一句话,就是要防止三座大山重新压在人民头上。现在三座大山不是又差不多压在人民头上了吗?文革前已经有苗头、文革后也应验了。马老师以及她所代表的人们只看到文革的破坏性副作用,而没看到其治病救党救国救民的本质。如同放疗、化疗是为了治癌症一般。现在的种种怪像,活脱脱让人想起1949年以前中国社会的沉沦。难道不是癌症吗?文革有没有起到作用,见仁见智。河友们有很多长篇大论,说得很透。我直觉认为是起了作用的,虽然远远没有毕其功于一役、应该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也许历史的轮回循环往复永远改变不了也未可知。但是,假设没有文革,可以想象三座大山将会比现在更猖狂多少倍!将会多么肆无忌惮!现在起码共产党的名称还在。还有习近平、王岐山这样的人当权。还有红歌会唱。老百姓的平等意识还相当强,尽管比文革时大有倒退。诚然,关于习近平、王岐山们的动机,也是见仁见智。但我感觉他们内心跟薄熙来差不离。不信可以看看王岐山内部讲话的视频。

另外,马老师说也喜欢唱红歌。我不知道她对歌词的含义怎么理解、怎么表达。也许是喜欢优美的旋律,但抽去灵魂地唱吧?没有灵魂的歌曲,是没有感染力的歌曲。好比近来有人演出歌词无意义的合唱。还有什么圆周率歌曲。然而曲调再好听,唱功再棒,也难打动人心。

通宝推:hwd99,蓝鸟,梓童,hullo,脊梁硬,
家园 我觉得很多争论都是基于一种把前后三十年割裂开来

看问题,有时甚至是把前后三十年对立起来看问题。前后三十年肯定是有很大的不同,但个人的生命周期只有不到百年,而国家政权的生命周期一般都是几百年。从几百年的时段看,前后三十年中肯定有更加本质连贯的东西并没有变。吵来吵去不过是拿前后三十年的一些对自己有利的东西做论据,大部分都是先有结论再找论据。

通宝推:蓝鸟,
家园 关键她要当”红歌霸“,别人不配
家园 红歌会网上有篇文章,下面有王蒙对红歌的解读

外链出处

令我对王蒙刮目相看。特别是这段话。大气磅礴。古今上下,一语道破中国革命的本质:

  也许你可以追溯到蒋的1927年的“四一二”血洗,也许你可以追溯到秋瑾与黄花岗烈士的就义,也许你可以追溯到1840年的鸦片战争,也许你可以追溯到窦娥冤、秦香莲、杜十娘直到黛玉、晴雯、鸳鸯、金钏……也许还应该提到《兰花花》与《森吉德玛》,应该提到遍布神州的节烈牌坊与牌坊下的冤魂厉鬼。风暴与渴望孕育了几十年,几百年,上千年,点点滴滴、零零星星、血血泪泪,终于汇聚成了改变中国也改变世界的狂风暴雨。

再看这段:

  王蒙:旧中国城市里的流行歌曲,尽管也颇有可取,如《马路天使》、《渔光曲》里的插曲,但同时也确实与旧社会一起透露出了土崩瓦解、鬼哭狼嚎、阴阳怪气的征候。例如1948年流行的《夫妻相骂》,女骂男:“没有好的吃,没有好的穿,也没有金条,也没有金刚钻”,男骂女:“这样的女人简直是原子弹”,邻居骂:“这样的家庭简直是疯人院。”而解放区唱的是:

  “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太阳出来了,满呀嘛满山红”,“东北风啊,刮呀,刮呀,刮晴了天啊,晴了天,庄稼人翻身啦……”

  “庄稼人翻身啦”一句,离开了旋律调性,它是呼喊,是叫嚷,是霹雳电闪,它唤醒了阶级,带着拼却一身热血的决绝。我始终认为这最后一首东北民歌,是土改歌曲,饱含着感情,也饱含着斗争的严酷。它使我一唱就想起周立波的获得斯大林奖金的作品《暴风骤雨》。当然,有的人读了周立波的小说会浑身寒战。正是暴风骤雨式的土地改革使千千万赤贫的农民走上了革命到底的不归之路。正是农民、工人、知识分子的全面革命化,成为中国革命的特点,也成为中国革命必胜的保证。

通宝推:迷惑不解,
家园 这些个鸟人就是把自己的命运置于民族命运之上。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