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论孙悟空与弗洛伊德 - 如何在西游记中使用精神分析法 -- 总公司

共:💬1 🌺1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论孙悟空与弗洛伊德 - 如何在西游记中使用精神分析法

按照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著名的神话,童话,和小时都会或多或少的反映出人的潜意识。试举悟空的例子:

1.悟空的老师菩提祖师,居住在”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灵台”,“方寸”都是心的代称,“斜月三星”是“心”的字形,一划三点。所以,菩提祖师可能就是指悟空内心的灵性,或者就是禅宗所的自性。弗洛伊德把意识分类成本我,自我和超我。菩提可以算成悟空意识中的超我。超我是指人格的道德价值部分,它代表的是理想而不是现实,要求的是完美而不是实际或快乐,往往超我代表了内化的父亲。对于悟空,菩提祖师是不是正是父亲的形象呢?

2.六耳猕猴,各种技能和悟空一致,经常认为是悟空的心魔。这样说有一定道理,大致可以认为六耳代表了悟空意识中的"本我”。弗洛伊德认为,”本我是人格中最早,也是最原始的部分,是生物性冲动和欲望的贮存”当书中不断提到悟空这个人格化的名字,而六耳一直是猕猴,还是强调他的动物本能。六耳的结局,正是反映了悟空克服了本我中侵略性,和星期大战中天行者在山洞里和自己打架的道理一样。

整个悟空的历程,从修道,大闹天宫,被压五行山,到一路取经,可以看作悟空内心中逐渐整合本我,自我和超我的过程。(初步整合,本我的青春期躁动,成年初期的沉寂,到成年后的成功的整合。)

通宝推:不远攸高,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