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科幻小说】外星难民:结局 -- 不远攸高

共:💬10 🌺2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科幻小说】外星难民:结局

骰子已经掷下!飞船开始进入降落地球的最后阶段,德和发布了“前进,目标:地球”的命令,他很高兴的听着这道命令在飞船中不同声音的回响,给他一种舰队指挥官的感觉,他本来想亲眼目睹整个降落过程,但是飞船刚刚进入地球大气层,他忽然觉得非常困倦,怎么会这样?他清楚地记得事前给米娜打过招呼的,他心头涌起一片疑云,但还没有来得及和苏鲁取得联系,他就和苏鲁一样沉沉睡去了。

为了避免引起地球人类的注意,飞船并没有采用钝头向前的办法,而是由尖头向前,强相互作用膜对飞船机身的保护下,几千度的高温并不算什么。由于飞船的高速运行,对前方空气进行压缩,当空气压缩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爆轰,此时如果太平洋面上有人的话应该听到类似超音速飞机飞过时带来的阵阵打雷般的轰鸣。但是此刻黑夜中有风浪的洋面上没有任何人类船只,太平洋北部这片区域历来风急浪高,不是商业航线,几十年前日本偷袭珍珠港时,也因为相同的原因选择了从这里通过。虽然此时并没有人类在周围,但是并非没有人在关注,为了尽早发布海啸预警,人类在整个太平洋区域部署了几十枚浮标,他们可以探测到较大陨石坠入大洋所引起的天文海啸。

飞船的大小其实并不大,它的速度也早已将降低到安全范围,因此不会造成大规模的海啸,浮标记录下来了这次坠落事件,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并不会就此发布预警,值班人员地球物理学家塞萨罗简单将该事件归档后,就将它置之脑后,毕竟每年他们都会遇到类似的事件,对此并不觉得有任何异常。

据估算,地球上每天都会有三千吨到二十万吨陨石坠入,有测算表明,地球1年间因此增加的重量和地球质量之比,和成人每年手指甲增长量和体重之比相同。几十亿年来地球也一直在长大。有科学家认为,正是彗星这种脏雪球带来的水分累积起来,地球才有这么多水分,变成了一个蔚蓝色的星球。

地球人类浑然不觉,但正是从那时开始,地球上人类社会的生态开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本来他们早就可以采取措施,却一直拖延没有去解决,这还可以用资本贪婪的本性解释;而中国的领导人本来一手好牌,完全可以选择稳坐钓鱼台,慢慢一点点出,却毅然大撒把的行为就跟无法理解了;

2010年,茉莉花革命席卷整个北非地区,整个地区都陷入了混乱;在这片混乱中,没有谁是受益者,包括被很多人指控为阴谋发起者的世界警察美国

2011年,日本东北发生强烈地震,地震引发的海啸破坏了福岛核电站,官方的说法是海啸破坏了核电站的外部电源,造成了冷却失效。但由于辐射的存在,从来没有人检查过,更不会有人注意到,在那里的墙面上有一个非常小的孔洞,只有超高能激光才能做到,正是该激光束彻底破坏了该电源。

2014年更是乱象频发:俄罗斯本来已将没落,就靠手里的核武器和石油天然气资源过活,北约却还非要将他们逼到墙角,要将他原来的小兄弟乌克兰、波罗的海三国纳入帐下,由此两者推动在乌克兰展开了内战;在伊拉克、叙利亚交界处,突然产生了一个ISIS的组织,他们宣扬绝对的伊斯兰教法,不断攻城略地;仿佛嫌这一切还不够乱,在非洲再次爆发了埃博拉出血热,和此前小规模爆发旋起旋灭不同,此次埃博拉来势汹汹,其发病人数曲线也和一般认为的正态分布曲线大不相同,不断有病人家属将病床上气息奄奄的病人抢走,很多这样的尸体最后都变得无影无踪……

在漆黑的太平洋底,外星飞船已经在那里找到了一个富含锰结核的海底,这些沉甸甸的团块含有锰、铁、镍等多种金属,对于外星难民来说,无疑是珍贵的资源。利用这种资源不需要和人类进行面对面的争夺,而最重要的金属这里已经具备。

他们已经开始了行动!

通宝推:史文恭,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一些说明

人物列表:

德和、苏鲁,双主角

米娜:唯一配角,其实是主计算机。路人甲、宋兵乙不算配角的话

看了三体,有话想说,既然人家可以写,咱也可以嘛。为了说几句话写个小说,还不知道是否能写完,我是“文以载道”派的,没人怀疑了吧?

人物太少,情节可能会比较枯燥,现在我理解为何南云北望推荐的小说里一上手十几人组团太空殖民了,不过我都没顾上去看,就怕珠玉在前,跟不好意思写自己的了

我还有个想法,我自己想象力一般,是不是可以仿照众筹的做法,大家一起来创作呀?不过如今西西河人才凋零,愿意出声的人都少,估计响应的人也不会多吧

我在接口处说明一下,感兴趣的就跟,有意见尽管提

我写得慢,更新不定期,大家包涵!

家园 挑点小错

彗星这种脏雪球
彗星上哪来的雪?

家园 没有雪,可以有冰嘛

家园 估计英文是snowball,这iceball没看到这么说

我原来以为冰球会这么说呢,结果不是

从这里看,冻得也不是特别结实,说雪球还是更形象些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园 继续,争取做个讨厌的强迫症

雪是一种大气活动带来的天气现象产物,而且有形状,“雪花”

冰是固态的水

彗星上的不应该是大气活动带来的天气现象产物,

=================

就像雨和水,我们发现外太空某星球表面覆盖大量的水,如果没见到大气活动带来下雨,一般称水球不称雨球吧

家园 老感谢你顶帖了,人造雪你怎么看?

滑雪场现在北方遍地开花,除了东北新疆,估计不少地方都需要人造雪的,这是新事物;可是天上既然能下雪,那么在合适的物理条件下在太阳系边缘,一大堆雪产生为何不正常呢,这是老事物了

岂能以“大气活动带来的天气现象产物”这种半新不旧的眼光孤立静止的去看待?

家园 也捣乱一回

这是对译,雪球是一个词,专指手攥出来的、由雪组成、但其结晶已经发生很大破坏的水结晶物溶化粘结形成的疙瘩。

家园 【科幻】外星难民1:苏醒

苏鲁觉得耳边似乎有着风在呼啸,眼前的一片混沌黑暗中,开始出现一个小小的圆形亮光,就像是从一个管子中望向外面的世界,他感觉身体开始在管子中加速,他冲出了管子,自己成了一个五六岁的孩子,正在院子中玩耍,地上放了一个青花的瓷缸,缸上面有青色莲花。荷叶,比他还高,他在院子里玩得很高兴,索性跑出了院子来到街上,家人没有跟出来,他又跑出了城门,城门外有条护城河,河水不是很清澈,流得很缓,在河边玩了一会儿,他想回去了,可突然之间,脚下一滑,掉入了水中,他张开嘴想求救,但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画面重新陷入了黑暗。不久又是一个黑色的管子,一片白色的圆形亮光,他感到自己变成了一个书生,背着包袱,还带着剑,正在旷野中孑然行走,夕阳下,他的剪影十分孤独落寞,他是去上京赶考吗?是外出游学吗?没有人知道,书生晚上住在一家客店,熟睡后,帐子里突然亮起了灯光,像演皮影戏一样,一个黑影举刀扎向了他,是黑店里的伙计?是跟踪而来的仇家?也没有人知道,苏鲁突然有一种感觉,他意识到,那是他的前世,自己是找回了当年的经历。

随之他听到了悠扬的音乐,前方有一个熟悉的美丽背影,他想去追上她,却发现对方越走越快,情急之下,他跨上了单人飞行器,却依然无法缩短两人之间的距离,飞行器速度越来越快,他似乎又坐到了飞船里面,耳边传来一个声音“各项功能打开,现在开始倒计时,5、4、3、2、1”,一片白光闪过之后,他慢慢睁开了眼睛。刚开始周围很暗,随着光线渐渐地变亮,他再次看到了周围熟悉的舱室。他还没有从完全清醒过来,还在回味着梦中的惆怅,这时舱室的门突然打开,德和已经冲了进来,紧紧和他拥抱在了一起,他俩的触手完全纠缠在了一起,脸贴着脸,根本无法分清泪水和汗水。苏鲁觉得德和的熊抱几乎要将自己勒得喘不过气来,当然了,从母星弋星球起飞以后,在冰冻中经过1000多年的长途宇宙旅行,他们居然还能有机会再次见面,那么无论怎样的热情都是不过分的。

其实事实上并不存在这样亲密的接触,虽然他俩离得很近,但却不可能相互接触到。他俩的两颗大脑分别泡在两个电脑室中,周围与之密切接触的就是液体量子计算机,同时他们也承担着营养师的功能。

星际航行太昂贵了,每一克重量都需要精打细算,宇航员的肉体根本没必要参与进来。弋星球上甚至有意见认为连大脑都是不必要的,带少数细胞的样品就足够了,完全可以和计算机融合在一起。

家园 【科幻】外星难民2:嘈杂的世界

当他俩的情绪平稳下来以后,米娜适时建议他们一起听一下最新的发现汇报。

米娜就是那台液体量子计算机,在两位船长沉睡期间,就是由她这个大副来负责控制整个飞船,对收集到的各种信息进行存储、分析。她的外貌声音都是可以根据宇航员的喜好来定制的,就跟地球上青年历史发明家控制下的历史小姑娘一样。她作为整个飞船大副的形象设计,是苏鲁、德和在启航前就已经共同商量确定下来了。

他俩本来以为这种汇报是不必要的,既然已经唤醒了他们,那就意味着合适的落脚点已经找到了,剩下的无非是从头开始执行既定的殖民方案,一步步重现昔日辉煌就好了。米娜的第一句话就让他俩大感兴奋:我们找到了富含水的星球,而且不是1个还是2个,但这是一个嘈杂的世界。

嘈杂?两人对视了一眼,都觉得不可思议。看到两人的诧异,米娜以为他们沉睡太久,已经忘记了对这个描述外星文明程度词语的含义,因此将相关的说明展示在了他俩面前

借助声音的大小,来描述外星智能生命的文明程度

1、 寂静。没有智能生命

2、 细语。智能生命已经产生,还仅能利用生物能(肌肉、畜力)和化学能(煤、石油等)

3、 嘈杂。智能生命已经可以利用核能,包括聚变和裂变

4、 喧闹。智能生命已经可以利用暗能量及更高形式的能量

对于处于阶段2及以下的星球,弋星科学家早已经准备好了完整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计算机也进行了无数次推演,整个准备工作其实就是基于这种模式做的;而对于达到阶段4的文明,给出的解决办法更加简单,直接作为难民申请庇护。因为如果作为以逸待劳的对方具有了这种能力,那么无论是探测自己还是攻击自己都绰绰有余,根本没有任何必要考虑行动步骤。编制计划的专家们认定他们在能量极大丰富情况下,可以对相同或者较低能量级别的自己给予妥善照顾的。

但唯独对于处于“嘈杂”阶段的智能生命究竟该如何应对,专家们根本无法达成一致意见,虽然他们没有直接将该阶段跳过,一直有专家坚持根本不必设置这个阶段,觉得这个阶段太短,大部分专家认为不会超过几十当地年(弋星定义,当地年指目标行星绕其母星一周的时间)。因此对于面对此类文明究竟该如何采取行动,也就没有提供一个清晰可用的步骤,大家都觉得这种类型的文明很难有一个统一的应对方案。尽管有几个大概可选的步骤,但也都十分粗糙,完全不能和阶段2以下的方案那样清晰明确。给出的建议只能是依据当时情况,综合分析各方面因素来决定下一步的办法。其实这也正是他俩在距离太阳系核心几亿公里的地方就被唤醒的原因:需要两位船长来拍板确定应对方案。

米娜在很多方面有很大的权力,但在最关键决策的时候,还是需要依赖宇航员,这也是当初设计的初衷。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