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从吴清源批评看国人的求全责备陋习兼论金庸文学的多元善恶观 -- 思想的行者

共:💬48 🌺149 🌵1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公平的说他的成功与他多年生活在日本有很重要的关系。

如果他晚生在解放后,他倒也不一定会去日本,而可以留在中国取得聂棋圣的成就或者更高,但是时光不能倒流,历史也无法改写。

他的一生就是与日本密不可分的。

中国人就不要非得往自己脸上贴金了,斯人已逝,让逝者安息吧。

家园 你的理解能力有问题

我是觉得你烦,我怎么会烦我自己写的东西。

家园 几个观点

1 吴清源围棋下得好,和华人的智力水平、甚至华人的围棋水平都关系不大;因为大家公认他是少见的天才,他出现的时代,中国的围棋总体水平很低;现在中国围棋的整体水平远高于当时,但现在却没有人敢说水平超过吴清源了。除了他的弟子之外,现在中国棋手的风格也不是他更接近(他影响了整个围棋的布局思想,大家都在学)。“吴的围棋成就其实说明了一点中国人的智慧更善于纵横捭阖,而日本人则更喜欢精巧。”我认为您的这个观点不成立,因为吴是个非常特殊的天才,而基于中国极其巨大的人口基数,出现超长天才总是有这个可能的,但反过来超长天才却不能证明中国人的整体水平如何——姚明很善于打篮球,不能说明华人的身体条件很善于打篮球

2 吴清源的悲剧是被不恰当的炒作出来的,——因为日本和围棋相关的新闻人士需要他特殊的身份去炒作(之后是中国某些人希望利用这个来精神胜利),在决定谁去向秀哉名人挑战的选拔赛中,吴最后是在决赛中战胜了师兄桥本宇太郎,结果读卖新闻的社长紧紧握住桥本的手说:“太好了,你输得太好了!”,桥本啼笑皆非,认为此话空前绝后 当时读卖新闻并无借此宣扬侵略的意图,但是这种炒作对于当时身为中国人的吴清源其实是极大的压力,我倒是觉得如果他前往日本的时候就直接申请入籍,反而就没有这些无聊的争议了。考虑到当时的围棋界内弟子和师傅通常有父子情谊,当时入籍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吧

3 吴清源对围棋的贡献,属于对世界围棋的贡献,把他扯到为中国争光上极度的不伦不类,才会让他饱受非议

4 吴自己认为:围棋和易经以及天文有着很深的关联。“我从没有把围棋当成胜负去看待。当然,围棋是争胜负的竞技项目,但我觉得不能忘记围棋最开始是来自于阴阳思想的。

阴阳思想的最高境界是阴和阳的中和,所以围棋的目标也应该是中和。只有发挥出棋盘上所有棋子的效率那一手才是最佳的一手,那就是中和的意思。”

但是这种关联,现在已经很淡薄了,对于绝大部分下棋的棋手和爱好者,围棋就是争胜负的竞技项目。即使是历史上兼通天文和围棋的高手 二世安井算哲,他的天文知识和围棋技能也没有互相帮助——他从天文和其他学问上推断,执黑第一手打在天元必胜,结果在御城棋上惨败给本因坊道策(道策的实力极强,他不这么下八成也会输)。

所以围棋和易经和古代天文的联系,对于普通人既不能说明围棋因此比其它竞技项目高大上,也不能因此提高围棋水平,只属于吴大师个人的心得罢了

家园 另外,本身吴的战绩也有媒体故意夸大的因素

如果不计吴在新布局法方面的贡献,单从战绩上看,他的战绩在日本围棋史上并非独一无二;往前看,所有名人在原则上都要达到吴的手合标准-降所有同时代棋手一级,即使真实实力,至少本因坊算砂/道策/丈和/秀策都有这个纪录,秀哉也号称不败名人(他是耍了些手腕,但真实实力绝对很强,当时挑战者是不少的)往后看,李昌镐的战绩也做到了十几年间,同等条件胜率奇高

再说十番棋的残酷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日本人就是喜欢搞得很悲情状,一会儿"献身之名局"啊,一会儿"吐血局"啊之类的.其实只要脸皮足够后,也都没啥,石井千治(中川龟三郎二世)和秀哉争棋五次皆败,被降级五次,小酒照喝,也活了六十岁,并没有吐血而死,也没有因此丢了饭碗

一世安井算哲与中村道硕(第二代名人,井上家的祖师)下了一百数十局,道硕领先四十局左右。中村道硕说:"棋虽胜,命却丢在算哲手里。"最终中村道硕过度劳累而死。(这是败方累死了胜方)

其实吴清源如果十番棋争棋失败,倒是可能比较早的恢复棋院的编制和日本国籍哩(这个算是个人推测)

家园 名人有打挂特权啊
家园 我不知道你指的是怎么回事

名人打挂特权是有的,秀哉就是因为滥用打挂特权而被人批评的,但是名人因为地位高,所以通常都是持白棋,甚至是让子棋

最后秀哉名人的引退棋,是持白不贴目两目败给木谷实,也就是说,按现在规则,秀哉是赢了的(这盘棋在木谷实的要求下,采用了封手制,打挂的优势都大大减弱),那时秀哉年过六旬,木谷实二十多岁不到三十.如果按现在的角度想问题,当知棋手的鼎盛期多在二十到四十多岁,五十岁以上体力下降棋力就走下坡路了

也就是说秀哉的实力不足以压木谷实一段,但如果分先只怕还是秀哉赢面大些呢

另外,道策纯是靠棋力上位名人,其手合号称可达13段,即能让七段上手3子

秀甫/秀荣的棋力基本上也是没有对手,当然当时的棋手人数也少

我的意思是说,仅从打遍棋坛无敌手这一点来看,吴清源既不空前也不绝后(李昌镐差不多也有类似战绩,李昌镐时代已经没有不贴目的棋了,但是在基本相同的竞赛条件下,李昌镐的胜率高得可怕,按老规矩是可以降对手格的-至少降到先相先不成问题)

当然他对新布局的贡献是可以给他的围棋地位加分的,而且大家也都承认这一点,他是曾经被推举到日本围棋殿堂(名人堂)的唯一一个在世者,他谢绝了(2009),这次他没机会谢绝了,所以明年他一定会入选,去和老师濑越宪作(2009入选)师兄桥本宇太郎(今年入选)汇合了-从这一点看,他倒是谦逊的刚好合适

家园 以后不得评论我的理解能力

再有类似的评论那么这就是给你的最后一个回复贴。

我前面一贴的意思是在说,你不能因为你心烦我写的东西,就说我不该写,你心烦我写的东西,就认为我不该写,这与独裁者没有区别。

独裁者看到自己心烦的就会剥夺对方的权利,而你也在试图这么做。

家园 一个民族的智慧本来就体现于“非常特殊” 的天才

例如毛泽东孙武,周文王等人都是非常“特殊”的天才,而这些人也构成了中国智慧的重要部分。

所以你的第一点不成立。

一个人要成为所谓的非常特殊的天才,不仅需要他本人的悟性,也需要整个环境的配合。

中国这个环境就是可以产生纵横捭阖的智慧的

关于围棋的易经应该说肯定是存在着联系,但是这联系是什么,本身易经的奥秘就是非常的精微的,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在棋盘上的阴阳体现为什么呢?棋形的刚性和柔性?还是其他什么?

围棋我不懂,就象棋而言,象棋界的许银川常年都全国第一,他对于以柔克刚就有很深的认识,比方来说飞相局就是柔的局面,或者屏风马也是以柔克刚等等

银川棋路,我稍微看了一下,许银川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确实有比较深的理解。

家园 不过,打挂是很厉害的,相当于不限时不限量的计算

不止五目七目的价值,相当于作弊开挂了

道策当然也是大牛人

家园 集思广益啊,相当于打群架。
家园 非常乐意看到教主主动放弃战斗

这个貌似没有先例,平常不是别人先被你气跑了,就是被你的韧性折服了,然后也跑了。

家园 说实在的标准不高

高标准的是像本猫先辈一样,在日本一流大学读书,出来就可以有很好的前程,但还是要一心反日,恢复故土。

梅等人算比较高的,但至少不用冒生命危险。论地位,高标准里不少人地位和梅相去不远(其实地位高多了,就是名声不及),家里满洲国高官的不少,照样要冒险造自己家的反。

中等的,不会加入日籍。吴自己也说了,很多华侨反对他。

中下等的,加入但不一定爱日本。

至于吴大师,战败还有脸去给日本侵华辩护,说什么同文同种,以至于被奚落出来的,咱就呵呵了。

家园 你这个有严重的逻辑漏洞

从吴清源批评看国人的求全责备陋习

啧啧

家园 吴清源的战绩还是经得起考验的

本因坊算砂棋力不算高强,在日本棋史上算是开拓者的地位,其棋力还不如其弟子中村道硕(井上家始祖)。

道策就不说了,那战绩确实是刚刚的。

丈和的棋力是不错,能不能压当代棋手一头不好说,至少当时的井上幻庵因硕是不太服他的。他当上名人是靠算计当上的,还闹出了棋史上少有的丑闻,最后黯然下课。

秀策和太田雄藏的三十番棋,在四局一升降的规则下,直到十七局才将对手降级,其优势有多大不好说。另外,秀策的时代乃师秀和仍然在世,只不过由于秀策坚持不肯执白与师尊对局,他们之间的比较就无从谈起了。

吴清源先生将对手降级全部在十局以内,算得上一个惊人的纪录了,别忘了这是执黑不贴目的时代,执白战胜对手不是件容易的事。除了一些无关紧要的十番棋(如对藤泽长先十番棋,对桥本宇太郎第二次十番棋),吴先生每次必将对手降级,或者对手因临近降级而中止比赛。

吴清源先生如果十番棋失败结果会怎么样?他本人不是属于日本棋院的棋手,隶属于读卖新闻。正是因为他在十番棋中连战连胜,才让报社得以不断组织以他为中心的十番棋,一旦失败他马上就无棋可下。我觉得兄台说得太轻率了,也罢,反正我们都不是当事人。

通宝推:文青,晴空一鹤,
家园 任何评论我的理解能力,智商等等

我都认为是人身攻击。

你可以对我的观点提出任何质疑,但是不允许对我个人提出任何质疑,除非你怀疑我是违反了国家法律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