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中国崩溃论”屡屡崩溃的根本原因 -- 比的原理

共:💬280 🌺1758 🌵1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家园 不确实,08年的危机是通过QE给导出去了。

现在的阿拉伯之春就是表现。

家园 革命性的新技术即使出现了也不代表马上就能形成现金流

任何革命性的新技术都要经过一段过渡期,使其技术成熟化,成本降下来,才能战胜己经成熟的旧技术。

如果新技术真的无敌,那么在轻武器市场上,AK-47应该销声匿迹才对。

在此,在下大胆预言:现阶段资本主义借助私人投资推动技术进步的发展道路己经走到头了。

家园 多谢补充
家园 -

欧洲政府支出占GDP比例,基本在40~50%左右,还有超过50%的

美国2009~2011年的政府支出占GDP比例分别是26.73 27.02 25.75,之前在20%左右。

中国政府支出最高的年份是1960年,39.3%,改开后从1978年的31%一路下滑到1994年的12%,然后再一路攀升到2010年的27.8%。

家园 【商榷】楼主所谓论述中有几个逻辑矛盾

你反对中国崩溃论,结论是对的,但是论证过程有些地方值得商榷。

1.

国家投资。

既然缺需求,那就强行制造需求呗。所以可以国家出钱,雇人修路。这样呢,工人赚到了钱,必然会拿去消费。生产水泥钢材什么的企业呢,卖给国家产品,也有了活路。总之呢,消费市场被激活了,大家纷纷变得有钱,带动企业赚钱,就业率就上来了。。。如此良性循环,炉子就又点燃了。

话说,上面这个故事里有一点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没有:就是修的路本身似乎没发挥什么作用,换成挖坑也可以?这就涉及到了经济学中更根本的一个道理:只要有需求就行,哪怕这个需求不合理!

国家投资这么好用,为什么欧美国家不天天用,月月用,年年用呢?为什么他们不狠狠地用呢?

2.

失业率高?

先不说是不是真的高。问题是,西方国家失业率高会导致内需不足而崩溃。可我朝需求的提供方不是我朝人民消费啊!是世界人民的消费啊!除非你们都不消费了,才能让我崩溃!况且,这么大的需求拉动着,我朝倒是想失业率高来着~~

中国没有需求不足的原因是他国的需求。等于说我们转嫁了需求不足的危机到他国。如果中国真的失业率高,中国的消费就会下降或增速大大的萎缩。这不符合实际观察结果。中国的进出口顺差并没有迅速扩大,而是维持一定水平,这说明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不是靠掠夺他国的需求。

3.

没有核心技术?

跟原材料道理一样,你有了核心技术也得找人造不是。找人造的过程还是只能找天朝人,因为这成本最低啊~

中国的人力成本在全世界范围不是最低的,南亚,东南亚,非洲都比中国低。甚至低得多。我司在中国聘请的在上海深圳的工程师费用是美国的75%, 已经相差无几了。

家园 需求

1.出口能力及需求

2.国家投资能力

3.国内消费能力

1和2可以拉动3,但要让3爆发,分配方式还要完善,要是1和2导致的是财富更加集中到少数人手上,迟早还是要有问题

家园 与陈王兄讨论一下挖坑和修路的区别

我们都知道,在投入同样的资金以及创造同样的GDP时,国家肯定会选择修路而不是挖坑。原因就在于修路可以提高物流速度,缩短生产周期,反映到价值链末端就是降低全社会产品的成本,提高全社会生产商的利润,至于其他的减少车辆磨损,降低油耗之类的好处就不说了。

这就是国家投资可以带动经济发展的基本逻辑,理论上来说,路越好,物流越快,经济发展越快,但是这种投资带来的收益受到现实交通条件的各种制约。高速公路限速120公里,高铁限速350公里,海运和空运倒是不限速,但是油耗以及成本起到了类似限速的作用。

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尴尬在于,他们的物流速度已经到达了一个瓶颈,上升空间所剩无几。美国在五十年代就建好了贯穿全国的高速公路网,而日本在七十年代就全国通了新干线,这些基础设施在西方的黄金岁月有力支撑了他们的经济高增长。而他们的经济要想再上一层楼,原地踏步是行不通的,借用圣斗士的名言:相同的招数对圣斗士是无效的。

这方面日本的教训比较深刻,日本在九十年代也曾经想通过大投资来带动经济走出泥潭,结果导致高速公路过剩,许多道路根本就没有汽车经过,反而成了狗熊的便道。这种重复修路本质上和挖坑已经没有区别了,是无法带来实际经济效益的。

中国之所以可以这么做,就在于中国起点低,上升空间大。从九十年代到现在,中国经历了五次铁路大提速,速度从50公里提升到了120公里,每一次都相当于给中国经济注入了一针强心剂,而后来的第六次提速,或者说换了高铁,起步就是250公里,更是让中国经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日本受困于新干线300公里的速度无法提升,开始修建速度超过500公里的磁悬浮,估计也是想给经济找一条出路:

运营东京至大阪第一条高铁线的公司现在有意修建一条新铁路线,将这两座城市之间的旅程缩短至略超过1小时,不到目前的一半。

  该项目预计耗资约900亿美元,可能将是迄今世界上造价最高的铁路线,也将是首条使用磁悬浮列车的城际铁路线。磁悬浮技术让列车以超过500公里的时速行驶,比目前最快的新干线高速列车的时速还要高近200公里。

  外界普遍预计,该项目今年将获得安倍政府的最终批准,并于2015年初开工建设。安倍表示,这一技术将成为日本下一批重量级出口项目之一。他已经向美国总统奥巴马介绍了这一技术。

中国的这种优势可以称之为“后发优势”,得益于中国的巨大面积,这种红利还可以继续吃一段时间,比如未来五年,高铁还要再修1.4万公里,以及要把速度从现在的250和300统一提升至380公里,最终目标是实现全国八小时生活圈。

最后补充一下,我也觉得楼主有一些地方只有观点而没有论据,略显苍白无力,您的后两点质疑我是赞同的。

家园 有意愿有钱才叫需求

有意愿没钱那叫YY。

分配是另一个话题。即使是因为分配不均导致了需求不足,分配不均也仅仅是需求不足的一个原因。经济危机的核心还是需求不足。

西方解决需求问题的时候有时候也会考虑改变分配方式。但,这不是唯一解决方案。其他方案解决了需求一样可行,并不一定要分配均匀,参考天朝。

-
家园 是啊,国家投资一直都有
家园 回复

1. 体制问题。美帝不是也要造高铁么,结果扯皮了几年也没造成。

人家资本主义的核心思想就是自由,怎么能整天搞这个呢?

2. 我的意思是:我朝失业率很低。说我朝失业率高本来就是个谎言。不过我还是用让步的说法表示:即使真的失业率高,也不算啥事。

3. 强调了好几次,是“人的成本”,不是人力成本。你说的那些国家人种不行,指望他们造东西是扯淡。即使上海工程师费用是美国的75%,你在非洲东南亚能找到这么靠谱的工程师?

家园 中国其实不是最低成本,叫做最经济成本

你要算上基础建设,治安,配套能力,电力,物流,道路,工人教育水平加在一起成本,完爆全世界。很多去越南建厂的一些公司,早几年就圆润的滚回来了,除了那些只要劳动力的

需求
家园 总是要扯到分配上。。。

我不是很喜欢讨论分配这个问题,因为一涉及到政治就会出现“政治正确”的问题。一些很错误的观点在“政治正确”的大前提下也能博得满堂彩。

我朝的分配没什么问题,贴一下以前的话

我朝真的是全民致富。事实上没哪个实业国家可以做到只让少部分人富。

因为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过去的小资产根本没多大用,很快就会被更高的产值所稀释。比如过去万元户,放现在就是逗比。改革开放初期发起来的部分人,如果没有跟上时代,也很快就会被淘汰。比如那会百万富翁算有钱人了吧,如果不能与时俱进现在就是普通人。

高速发展中,普通工作人员的工资也会高速发展,即使你过去受穷,现在收入上来了很快就改变了。发展红利永远都是分给努力工作的人。

作为一个实业国家,尤其是创业阶段,就别想着不干活了,努力干活才是王道!

家园 你如果去过美国就知道了

美国的州际高速公路已经破旧不堪了,许多地方需要修缮,扩建,本身的总行驶里程已经不如中国;

美国有危险的大坝有几万座;

美国移动网络在国土上的覆盖率远不如中国;

我们可以列举若干美国在基础设施上的落后。除了机场建设遥遥领先,美国需要在许多地方投资改善环境。

但是美国没有钱。

为什么美国没有钱,而中国有钱。两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大致相当,甚至美国还要高一点。你不觉得奇怪吗?

以起点低作为原因是不能自圆其说的,因为世界上起点多的国家太多了。但是巴西,印度,巴基斯坦,菲律宾,土耳其等国家可以复制中国的成功啊,事实是都没有。

中国崩溃论已经唱响了几十年,从毛时代到现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也深信不疑,曾经放弃3块钱港币买中国移动的机会。对其中的原因众说纷纭,楼主的帖子不过在众多的说法中增加了一个不太令人信服的说法而已。

家园 挖坑论是凯恩斯说的啊

他这个说法其实真没啥缺陷,很有道理的。

日本的问题是当时人均产值高,人的成本高于美帝,所以自然制造业流失。

再说,日本那能叫泥潭?现在也是人均产值跟发达国家一个水平。只不过是之前过高现在回调回去罢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拿日本分析,你能得出n多经济崩溃的结论:诸如新技术没跟上啊,投资失败啊,债务过高啊,光我在这混的一小段时间,就看见好几条,但我想说的是,这都是观局部不管全局的结果。

家园 所有成本,最终都要落实到人的成本上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9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