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中国崩溃论”屡屡崩溃的根本原因 -- 比的原理

共:💬280 🌺1758 🌵1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与陈王兄讨论一下挖坑和修路的区别

我们都知道,在投入同样的资金以及创造同样的GDP时,国家肯定会选择修路而不是挖坑。原因就在于修路可以提高物流速度,缩短生产周期,反映到价值链末端就是降低全社会产品的成本,提高全社会生产商的利润,至于其他的减少车辆磨损,降低油耗之类的好处就不说了。

这就是国家投资可以带动经济发展的基本逻辑,理论上来说,路越好,物流越快,经济发展越快,但是这种投资带来的收益受到现实交通条件的各种制约。高速公路限速120公里,高铁限速350公里,海运和空运倒是不限速,但是油耗以及成本起到了类似限速的作用。

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尴尬在于,他们的物流速度已经到达了一个瓶颈,上升空间所剩无几。美国在五十年代就建好了贯穿全国的高速公路网,而日本在七十年代就全国通了新干线,这些基础设施在西方的黄金岁月有力支撑了他们的经济高增长。而他们的经济要想再上一层楼,原地踏步是行不通的,借用圣斗士的名言:相同的招数对圣斗士是无效的。

这方面日本的教训比较深刻,日本在九十年代也曾经想通过大投资来带动经济走出泥潭,结果导致高速公路过剩,许多道路根本就没有汽车经过,反而成了狗熊的便道。这种重复修路本质上和挖坑已经没有区别了,是无法带来实际经济效益的。

中国之所以可以这么做,就在于中国起点低,上升空间大。从九十年代到现在,中国经历了五次铁路大提速,速度从50公里提升到了120公里,每一次都相当于给中国经济注入了一针强心剂,而后来的第六次提速,或者说换了高铁,起步就是250公里,更是让中国经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日本受困于新干线300公里的速度无法提升,开始修建速度超过500公里的磁悬浮,估计也是想给经济找一条出路:

运营东京至大阪第一条高铁线的公司现在有意修建一条新铁路线,将这两座城市之间的旅程缩短至略超过1小时,不到目前的一半。

  该项目预计耗资约900亿美元,可能将是迄今世界上造价最高的铁路线,也将是首条使用磁悬浮列车的城际铁路线。磁悬浮技术让列车以超过500公里的时速行驶,比目前最快的新干线高速列车的时速还要高近200公里。

  外界普遍预计,该项目今年将获得安倍政府的最终批准,并于2015年初开工建设。安倍表示,这一技术将成为日本下一批重量级出口项目之一。他已经向美国总统奥巴马介绍了这一技术。

中国的这种优势可以称之为“后发优势”,得益于中国的巨大面积,这种红利还可以继续吃一段时间,比如未来五年,高铁还要再修1.4万公里,以及要把速度从现在的250和300统一提升至380公里,最终目标是实现全国八小时生活圈。

最后补充一下,我也觉得楼主有一些地方只有观点而没有论据,略显苍白无力,您的后两点质疑我是赞同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