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贴一下我写的节目稿,求指点,有关于工业条件下日本历史浅说 -- UKSAS

共:💬1 🌺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贴一下我写的节目稿,求指点,有关于工业条件下日本历史浅说

   第三期,从甲午战争到日俄,日本二战发疯的源头。

  随着李鸿章悲愤的在日本马关签下了对中国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马关条约,日本取得了甲午战争的胜利,从亚洲一个小国一跃而成为一个新兴的列强,这种成绩的取得让所有人为之目眩,日本也从此开始迈出了通向列强之路的第一步。

  有关于甲午战争的细节材料,网上有很多,我在这里也不一一赘述了,但我们从生产力和工业化角度来剖析一下,为何当时的中国在纸面数据略占优势的情况下,为何还败给了日本。

第一, 规模的问题,这场战争严格意义上来讲是日本国对李鸿章为首的北洋集团的战争,而不是对中国的总体战争,在当时已经处于封建帝国周期律低谷期的清朝政府,内部乱象丛生,倾轧严重,而这也在很多方面掣肘了北洋的军队建设,就拿北洋舰队来说,在后来,慈禧为了制衡北洋,故意拖欠北洋舰队的薪饷,北洋舰队都是李鸿章一人在苦苦支撑,更不要说日常的舰炮射击训练和新型战舰的购置了,而在日本,因为工业化建设所带来的财富和积累的矛盾以及种种因素的综合,促成了日本这一国家在对外问题上的统一性,因此,我们在诸多的相关作品里都看到了日本天皇下令从自身做起节衣缩食来购买军舰大炮,因此,李鸿章一人对日本一国,想不败,很难。

第二, 对工业化态度的问题,从时间的起点来看,中日对于工业化建设的起步基本上是差不多的,但在中国,无论是作为统治者的满族贵族还是作为基层的汉族乡绅民众,对于工业化所带来的诸多新生事物还是抱有极大的抵触情绪,就比如火车,李鸿章在1880年铺设唐胥铁路之后意图引进蒸汽机车,但被地方的乡绅们反对,理由是火车声音过大,震动陵墓,喷出黑烟,有伤庄稼,直到1882年才恢复了使用,在当时的中国,天朝上国的思想虽然遭到列强枪炮的无情摧毁,但仍然在当时的主流阶层中占有统治地位,社会整体仍然只是将工业作为奇技淫巧来对待,整体上仍然还是仁智为甲,理义为兵的认知,对于工业建设并没有形成一个正确的认知态度,,而在日本,由于兰学的传播所形成的基础和大量外国商品的进入,早已习惯了舶来品的日本民众对此却没有抵触,反倒以好奇和探寻的态度来对待,因此,同样是火车,在日本就出现了广大民众趋之若鹜,车票一时洛阳纸贵的场面,两相对比,中日两国在当时工业化的民间基础就已经拉开了巨大的差距。

第三, 行政体系上,从近现代历史上的重大革命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革命都是先进生产力对落后的旧有体制的淘汰,是真正的进步式的革命,旧有体制要么被推翻,要么就进行自我革新改变,以适应新的生产力,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虽然留有了很多的封建残余,但是却破除了诸如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征兵谕令,四民平等),地方诸侯分封制度等旧有的封建体制(废藩置县,版籍奉还),将行政体系真正的通达到了基层,通过军队和财阀,一方面武力镇压旧有阶级的反扑,一方面通过经济手段统和日本的国内资源,将其集中在工业建设和相关体系的铺设上,因此,日本才有了对抗当时中国的基本条件,而回过头来看当时的中国,由于已经处于封建周期律的下坡路,清朝政府已经显露出了衰败的征兆,虽然李鸿章左宗棠等人力主以洋务运动来进行工业建设,但在中国内部,却因为其对在清朝就已经至臻完善的封建农业帝国体系构成了挑战而遭到了从上到下的掣肘和反扑,虽然在当时已经有了亚洲最大的汉阳钢铁厂和兵工厂,但其单个规模的巨大无法弥补整体系统上的缺失,而且因为旧有的体系无法将行政命令传达至社会的各个角落,也使得在有关于战争的动员方面,社会体系的建设方面以及人才培训和使用方面,都远不及当时的日本,可以说,日本是以全国之力对中国一隅。

第四, 建设手段上,日本和中国的工业一样,都以仿效和引进西方的工业建设体系为开端,但是日本因为其自身的资源条件和历史因素,将工业作为安身立命的基本,在积极的聘任外教和引进外国技术的同时,自身的教育体系也在积极努力的培养相关的人才来代替外国专家的位置,努力实现自身的独立发展,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而在中国,工业建设完全是以来外国人来进行,如同柏杨在他的著作中写到的那样:一个衰老的拳师换上了一副新的拳套,就站在拳台上跟人打,结果是什么不言而喻。中国的各个阶层在当时对于工业化建设基本上是两眼一抹黑,完全是处于一个无知的状态,对待当时属于先进生产力范畴的国内民间资本的私营企业也多加限制也剥削,再加上引进的外国技术专家有意从中破坏,使得中国的工业建设在当时根本就没有走上一个正常合理的步伐,更何谈发展。

  纵观近代历史上的海战,无不是工业技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黄海海战也是如此,北洋舰队在当时虽然拥有着亚洲主炮口径最大的战舰,但其勤务保障能力比起日本来说差了远远不止一点,就拿战舰打出的炮弹来说,甲午海战中,北洋水师在弹头里装填的是黑火药,这种火药作为战斗部装药时附带毁伤效果很差,黄海大战时,北洋海军的大口径火炮曾多次命中日本军舰,但是从未能直接使得日本军舰造成大的损坏,甚至如排水量不足千吨的浅水炮舰“赤城”,在接连被“定远”舰305毫米口径巨炮炮弹击中后,都能侥幸逃脱,黑火药炮弹的破坏力之弱可见一斑。发射药是经过水蒸制作的钝化黑火药,称为栗色火药,栗火药作为发射药的时烟雾浓烈,燃烧时温度过高,容易烧蚀炮膛,而且燃烧后产生的火药残渣附着在膛线上不易清除,每次发射后都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来清洁炮膛。另外,黑火药燃烧时还会产生大量刺鼻的白色浓烟,发射后必须等待浓烟散尽才能重新瞄准、发射。受这些因素制约,在黄海海战时,北洋海军旧式火炮本就不快的射速更形滞涩。

而日本这边,得益于完整的工业体系,在化学方面,日本引进了法国的苦味酸火药,从而研制成功了著名的下濑火药,下濑火药的最初使用并不是对马海战,而是甲午,1893年开始,日本所有战舰的炮弹都开始更换成装填此类火药的弹头,这种炮弹的特性十分惊人,首先炮弹的敏感度很高,号称命中细小的绳索就能引发爆炸,而且不仅有着跟黑火药炮弹一样的爆破和冲击性能之外,还会引发中心温度达到上千度的大火,日本人号称此种火药“就是遇到钢铁也能点燃”,而且其燃烧时的流淌特性能让被命中的舰艇处于被燃烧时所产生的火焰和毒烟笼罩的状态,即便是遇到水也能燃烧很长时间,对于当时的战舰来说这无疑是致命的,甲午海战过后,无论是中国方面,欧洲方面以及日本方面的记录材料中都出现过日本舰艇使用下濑火药炮弹的迹象。而在发射药方面,日本联合舰队火炮使用的发射药也具有极大的优势。日本联合舰队发射弹头的药包内,包装的是白色的棉火药,或称棉花药。这种将棉花沉浸到硝酸溶液中而生成的混合火药点燃后不会产生烟雾,即是一种无烟药。这意味着日本联合舰队的炮手发射完一发后,无需等待硝烟散近,可以立刻进行下一发的瞄准、射击,与采用栗色火药作为发射药,发射完后需要等待浓烟散去的北洋舰队,差距不可以道里计。

我们在追寻这些细节的时候,都不可以忘记一点,工业是一个体系的建设,是要社会各个生产部门进行联动,在一个产品的生产到使用,会有不计其数的部门的技术在其中发挥作用,尤其是军火武器这类直接体现工业水平的产品,更是需要全体系的动员,从士兵在战场上的衣食住行,再到决定真理的大炮的射程,甚至到天上飞的飞机以及海中的舰艇,都是数十个乃至上百个工业部门的协助,可以说,工业的生产能力决定了战争的模式和胜败,我们不能苛责于先人对工业社会的认知欠缺,但到现在仍然有人以体制论胜败,以为民主之后就一切水到渠成,那我只能说,21世纪的人还抱着19世纪末的思想的话,说他蠢都是对其极大的夸奖。

  在甲午战争胜利之后,日本在国际上一战成名,虽然当时和现在的人们往往惊叹于日本是如何取得的胜利以及鄙视清王朝如何的无能腐败,但我认为,对于工业化态度的不同早在先期就决定了这场战争的胜败,日本国土小,资源不丰富,大名分封制使得日本的封建统治始终处于一个较为低层次的水平,但这为日本社会的迅速转向抓住工业化这个机会创造的条件,而当时的中国,农业封建帝国体系已经在发展的非常完善,抛开民族的因素,清朝的皇帝虽然能力上参差不齐,但在前期和中期总体上还是符合一个普通皇帝的标准,在他们和广大士绅阶级所组成的官僚集团手上,中国的封建帝国体系已经发展到了极致,虽然经历过鸦片战争等一系列的变故,但其深厚的根基仍然存在,在加上中国国土的广袤,导致了各个地区间的巨大差异性存在,使得中国相比于日本,在工业建设上往往要付出更为巨大的成本,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在当时,中国的工业建设的探索是在完全依赖外国的基础上两眼一抹黑进行的,而西方显然不想看到一个拥有广袤国土和工业力量的中国出现,因此西方除了在引进技术方面多以掣肘和欺骗之外,对日本的扶持和纵容也使得中日的力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导致了甲午失败,使得中国开始了被列强瓜分的半殖民地时代。

  这里不得不说一下有关于甲午战争的赔款的去向,在大多数人的眼中,恐怕会想起有名的2E两白银全部投入教育,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在这笔费用里,4成左右的钱成为了日本海军的建设费,1成5投入了陆军,2成左右作为临时军费,皇室抽成了5分5,教育基金和预备灾害防备的钱则各占2分7,余下的要么是作为国营八幡制铁所的准备金和其他费用,而且其投入的教育部分也多为工业门类的学科,跟一些人所想的所谓自由民主根本搭不上边。

  当初岩仓具视在探索到了西方发展的诀窍后,有了“始惊,次醉,终狂”的感叹,而日本上下当时是差不多的这种氛围,多年的辛苦终于有了回报,而且是上亿的白银也让日本的工业化发展取得了充足的资金来源。对于民众来说,从朝鲜台湾运来的廉价大米,片面最惠国待遇带来的产业扩张,也因此使得赋税降低,日本的内部矛盾得以真正意义上的缓和日本明治维新算是取得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开门红,日本人一下子觉得自己的腰杆子硬了起来,军国主义思潮也在此刻开始破土而出,正在日本人志得意满的按照丰臣秀吉的路线图吞并朝鲜后向中国东三省进军时,西方的列强们出手了。

  首先是沙皇俄国,日本在甲午战争后吞并了朝鲜,并要求清政府割让辽东半岛,这在意图吞并中国东北的沙皇俄国看来是对其利益的巨大侵犯,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批准了财政大臣维特的意见,通知了德国和法国,一起在外交上对日采取行动。德皇威廉二世通过外交渠道与俄法一起要求中国不要接受日本的媾和条件。日本方面得知这一消息后,一方面缩减了赔款数额,并要求李鸿章3天内答复,清朝政府在4月17日签订了马关条约。这个消息一经出现,立刻引起了俄国的反应,4月23日,俄德法三国公使向日本外务省提交了备忘录,要求日本放弃辽东半岛,日本此时积极压迫清政府尽快履行马关条约,重压之下的清政府在5月8日在烟台互换条约;与此同时,日本请求英国介入,但英国答复日本说英国采取中立立场;日本驻俄国公使与俄国方面交涉,说日本虽然占领辽东半岛,但不会危及俄国利益,俄国方面则没有撤回劝告,反倒有了积极运兵的迹象,日本借此认为俄国极有可能干涉日本在辽东的行动,同月,日本政府召开了重臣阁僚会议,接受了三国干涉的条件,并开价5000万两白银,经俄法德磋商之后将数额调整到3000万两,后来李鸿章经过一系列的谈判,于9月22日签订中日辽南条约,以3000万两白银赎回辽东地区。

  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一事件证明与真正的列强相比,日本无论从各个方面都无法与那些老牌列强相提并论,即便日本已经拥有了工业基础,但在水平上还是无法与其他大国抗衡,因此在利益博弈上也不得不受到西方列强的制约,这一时期的日本高层对世界的认知和局势的判断把握上还是非常清晰明白的,在得到了3000万赎辽费的前提下,日本忍气吞声的退回了朝鲜,但日本跟沙皇俄国之间也埋下了冲突的导火线。

  沙俄自清朝衰落以来,对中国东北一直抱有十分巨大的野心,意图将整个东北吞并进俄国的版图,日本崛起之后对中国东北权益的攫取在沙俄看来是日本人将餐刀伸进了自己的盘子里,早在甲午时期,在沙俄支持下的一些朝鲜人就不断的对日本在朝鲜的殖民进行破坏和反抗,而当日本取得了马关条约里对中国的特权之后,更是被沙俄认定是对其远东战略规划的直接威胁,而且在这直接的背后,是欧洲殖民国家之间的对抗所产生的外延,英国在这一时期对日本进行了扶持,也就是英日同盟,日本是作为英国“平衡”亚洲局势的一块砝码而存在的,当时的英德之间冲突矛盾已经逐渐明显化,作为德国同盟的俄国,与作为英国盟友的日本也自然而然的走向了对抗。

  如果单纯在实力上来看,日本并不是沙皇俄国的对手,当时的沙俄王朝已经拥有了完整的军工体系,可以自行制造诸如大口径火炮,主力战舰等装备,其资源和人口都数倍于日本,单纯看这些,日本似乎没有赢的可能,但战争并不是如打扑克一样一张管一张,而是诸多必然因素和偶发因素的综合,其实就战场选择来说,胜利的天平反倒朝日本这方面倾斜:

第一, 后勤补给,正所谓一等的战争打后勤,后勤条件的成败往往决定着战争的主动权,沙俄地处高纬度的高寒地带,地势广阔,但却总被阻绝在欧洲经济圈和亚洲经济圈之外,其远东的建设受制于环境条件的限制,比起其面向欧洲的精华地区来说显得非常的滞后,再加上由于西伯利亚大铁路在当时尚未完全通车,其铁路运力根本无法满足大兵团的后勤补给需求,其从补给地到战区的成本过高,在运输量上无法做到及时的补充,而日本由于地处东亚,离东三省较近,可以通过其发达的海运将物资补给送至战区,其成本和运输量在单位时间内比沙俄显得更加高效,而且在甲午之后经过数年的建设,日本的后勤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良好构架,这为日本取得了十分重大的优势。

第二, 情报保障,日本在明治维新的同时,也开始模仿英国等工业强国情报机关的模式来展开自己情报队伍的建设,早在甲午时期,日本的间谍就开始四处刺探北洋水师的情报并开展破坏活动,当时著名的石川伍一间谍案就是日本间谍在华活动的一个典型案例,虽然清朝接连破获并处决日本间谍,但日本间谍的情报工作非常的高效,从高升号被击沉到威海卫的陷落,日本情报机关的成功活动可谓居功至伟,在日本和俄国进入战争状态之前,日本的间谍已经在中国东北这块土地上开始了活动,从延边到呼伦贝尔草原,几乎都能在日本的相关材料中发现日本间谍活动的踪迹,日本间谍的高效率工作为日本的战略决策提供了良好的保证;反观沙俄,由于对自身实力的盲目自信,使得其对日本的相关情报搜集并未达到一个良好的程度,其情报机关并非没有进行工作,但多数搜集的有关日本军力真实数据的重要情报仅仅被高层审阅之后整理归档而已,根本就没有派上用场,种种因素下来,使得整个战场环境对日本有利起来。

第三, 战略决心,俄罗斯的国徽是一头长着两个头的鹰,这形象的说明了俄罗斯必须同时面对东方和西方的压力,而俄国当时的战略是以西线为主要方向,远东地区由于环境和交通的限制被放在了次要位置,在当时沙俄遗留下来的有关于当时的档案中我们可以看出沙俄制定的作战方案除了种族歧视之外别无他物,将这次作战视为一次对劣等种族的武装游行,而日本在取得英国等国的支持后,统一了开战的决心,其国家机器为战胜俄国这一目标而全力运转,无论是陆军的扩编还是海军的66舰队计划,都是以击败俄国远东势力为目标在努力营运,日后英国的史学家评论日俄战争时说道:“俄国人是以处理边境冲突的心态在与日本人进行战略决战”两相对比,日本的胜算又添几分。

第四, 工业体系及水平,在当时的俄国,虽然经过了一系列的改革,但俄国在所有欧洲国家中实力是靠后的,由于冶金和采矿行业的落后,使得重工业发展的非常缓慢,还拖累到了至关重要的机械制造业,由于过度倚靠外国公司,使得外资在俄国获取了极大的利润,平均每年达到3800万金卢布,而这些利润根本就无法拿来对俄国的工业建设进行提升,沙俄还大举借债,每年的利息就高代1300万金卢布,严重的影响了俄国的工业发展,单拿铁路修筑来说,1903年仅仅修筑了435俄里的铁路,跟日本同期的全国式铁路建设根本无从相比;反观日本,由于日本政策明确而坚定的采取了学习西方技术,抵制西方资本的政策,再加上甲午赔款作为基础,日本的工业建设在战争准备期内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如横须贺海军兵工厂,大阪炮兵工厂等日本军工企业就是在这一时期内得到了提升和发展,以航海奖励法为标志的海运业刺激政策让日本的交通和工业水平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

第五, 外部环境,曾经在网上看到过一个不知是不是拿破仑说过的一句话:“无论你的敌人有多少,你只能面对一个将其尽全力打倒,或者想办法将他孤立出来让他陷入失去外援的困境”日本人显然的做到了这一点,在欧洲方向,由于英国的努力和当时日本外交天才明石元二郎的出色工作,使得俄国的在战争准备上陷入了相当的被动,让俄国为战争筹备资金的工作无法进行,另外,日本还取得了英国方面贷款支持,以此开始发展日本军工的相关产业,这让日本工业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而且欧洲诸国和美国十分忌惮俄国一旦成功扩张后所带来的实力提升所引发的力量失衡,在诸多方面对日本进行支援,其中美国就是当时日本债券最大的买家。在国际形势上,日本也明显好于俄国。

  这场战争进行了1年零3个月,日本方面伤亡8万余人,俄国方面阵亡3万左右,沙俄波罗的海舰队和太平洋舰队被打沉在海底,虽然俄方单纯的伤亡数字比日本少,但远东的俄军在整体上已经崩溃,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行动,面对这个结局,沙俄方面只能弃子认输,日本这个亚洲第一个拥有工业体系的国家瞬间成为世界列强俱乐部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但日本的高层头脑十分清醒并未如日后那样的疯狂,日本在战胜俄国并签订停战协议之时,国内的财政已经到了极限,而西方国家出于“平衡”远东局势的考虑,也不赞成日本继续打下去,日本与沙俄签订了朴茨茅斯条约,除了割占南库页岛和巩固加强在中国东北的特权外并没有要求沙俄进行赔款,这个消息差点让日本全国上下掀起了暴动,好在日本挟战胜俄国之威对孱弱的中国进一步的敲诈勒索,将日本的在华权益进一步扩大,才将事态平息下去。在取得对中国东北的特权之后,日本转头开始排斥美国资本进入中国东北,通过攫取中东铁路的相关特权以及对东北市场的倾销,日本的垄断资本成功的将美国的资本驱逐出了本地市场,日本与美国日后矛盾的种子,就此埋下

  在这场战争之后,日本的工业企业开始将开拓中国市场掠夺中国资源作为第一要务,凭借着日本的军力和中国内部无法收拾的混乱,日本财阀开始纷纷在中国投资兴建企业,从我们耳熟能详的的三井三菱,到在中国近代史上最为抢眼的日本的南满铁路株式会社,日本逐步扶植并开始大批量的对重工业企业和外向型企业进行投资,从1905年到1907年,日本此类企业的投资总额达到了6.7亿日元,相当于过去10年的投资总额的2倍,钢铁,煤炭,电力,化工,机械,造船等相关领域得到了提升和发展,日本的工业开始脱离国内市场,逐渐向依赖对外扩张的军事工业为核心的重工业倾斜,而这个转变,就是日后日本帝国主义形成的物质基础。

  这一场战争让日本的海军名声大噪,使得日本举国上下对巨舰大炮开始了如同着魔一般的迷恋,日本海军在英国的扶持教导下逐渐的向主力战舰舰队决战的道路迈进,而日本陆军却不可思议的将在攻打203高地时因炮弹用尽而不得不采取的肉弹猪突战术当做了圭臬经典,在这一时期内,随着日本在战争上的接连胜利,以山县有朋一手架设的陆军参谋本部开始对日本整个社会施加影响,并深深的根植到了整个社会中,随着他推行的军部大臣现役武官制的推行,日本的军事力量越来越游离于日本政府的管控之外,反倒逐步开始对政府进行控制与掌握,依照普鲁士政治体系所构建的施政机关让日本的军阀和财阀更加紧密的融合在一起,军国主义思潮开始泛滥,所谓一阔脸就变,以福泽渝吉的脱亚入欧论为基础,各种日本为亚洲救星论,满蒙为日本生命线以及征服中国制霸亚洲等等充斥着疯狂的论调绑架了日本整个社会,将日本逐步的带上了一条发疯的道路一去不回。

  红楼梦里有这么一段话:“若目今以为荣华不绝,不思后日,终非长策.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日本迎来的鲜花着锦之盛便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而这也为日本二战前的急速掠夺和扩展埋下了伏笔。下一期我们将着重讲述一次大战期间到二战前日本社会的光与影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