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元朝是中国正统王朝——兼论日本征服中国也可能是正统 -- 飞鸣镝

共:💬73 🌺217 🌵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家园 宝推并补充两点:尊孔、汉化

尊孔包括形式和制度两方面,元朝和清朝都无一例外地给孔子大上封号、大兴科举,前者是形式,后者是制度。

汉化主要指语言和文字方面,还有认不认祖宗等精神层面的同化,至于衣服发型什么的,属于肢节问题。

家园 常遇春暴死
家园 常遇春吃猪肉,是汉族。朱元璋杀回回,也是汉族。

马大脚马娘娘也是汉族。唯一的回族是在云南被沐英阉割了三万回回儿童,其中一个就是马三保,还有一个名字,更响亮,郑和,后来信的佛教。

家园 我觉得还少一个条件,得说汉语,包括日本本土
家园 那还不简单:日文搞文艺复兴全用汉字,日语算中国方言

日文就不用操心了,直接全用汉字就行了,一点障碍都没有。而日语的单词单拿出来读,70%以上和汉语直接对应,只是加了点修饰,不信读读日语的数字,从一到七都是和现代汉语直接对照的,其他的与古代中国某朝某地的口音(如唐音、吴音什么的)应该更接近,只有日语的语法比较特殊,是从当地猿猴老母那里继承的,而那是很好校正的,从小学就必须改,不改就煽耳光。

家园 本来元朝搞尊孔是要驯服汉人,结果自己被绕进去了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学问很大,但目前为止能被挖掘出来,解释清楚的,连九牛一毛都不到。比如孔孟之道吧,过去只宣传儒教保守驯服的一面,其实它也有刚猛宏烈的一面。所谓天人感应是辩证统一的。一个王朝能击败另一个王朝,说明天命有归,老百姓就应该驯服于新的皇朝,这是元朝搞尊孔的目的,即,驯服广大汉人,让他们好好为上层蒙元阶级做奴隶。其实蒙元各部自己是无所谓尊孔的,他们有自己的原始信仰。但这么一尊孔后来就把自己给绕进去了,你只要干了任何有背于孔孟之道的事情,比如弟娶兄嫂啦,子娶父妾啦,这本来在草原民族的文化中不算什么,不娶未亡人难道让她们都配葬或饿死吗?可这都成为蒙元堕落的标致,所谓:天道循环,轮流作庄,让你来过把瘾就下庄吧。所以朱元璋在北伐蒙元的檄文里并没有过多地痛斥蒙元是外族入侵,而说蒙元是应天而来,所以也要应天而退。朱元璋的檄文一开头是这么说的:

自古帝王临御天下,皆中国居内以制夷狄(是一家人里的统治与被统治关系-典型的孔孟儒学),夷狄居外以奉中国,未闻以夷狄居中国而制天下也。自宋祚倾移,元以北夷入主中国,四海以内,罔不臣服,此岂人力,实乃天授(蒙元入主是天意)。彼时君明臣良,足以纲维天下,然达人志士,尚有冠履倒置之叹。自是以后,元之臣子,不遵祖训,废坏纲常,有如大德废长立幼(以前的蒙古哪有立长废幼一说?),泰定以臣弑君,天历以弟鸠兄,至于弟收兄妻,子征父妾,上下相习,恬不为怪(这就是蒙人的文化特色,有啥奇怪?)其于父子君臣夫妇长幼之伦,渎乱甚矣。夫人君者斯民之宗主,朝廷者天下之根本,礼仪者御世之大防,其所为如彼,岂可为训于天下后世哉! 及其后嗣沉荒,失君臣之道,又加以宰相专权,宪台抱怨,有司毒虐,于是人心离叛,天下兵起,使我中国之民,死者肝脑涂地,生者骨肉不相保,虽因人事所致,实乃天厌其德而弃之之时也(人家一直就那样,怎么原来没被弃?)。古云:胡虏无百年之运,验之今日,信乎不谬。 当此之时,天运循环(这是本文关键),中原气盛,亿兆之中,当降生圣人,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今一纪于兹,未闻有治世安民者,徒使尔等战战兢兢,处于朝秦暮楚之地,诚可矜闵、、、、、、

当然,朱元璋的北伐檄文最后以儒家大一统的观点声明, 在新朝之下民族平等,团结共进:如蒙古、色目,虽非华夏族类,然同生天地之间,有能知礼义,愿为臣民者(作孔孟之徒),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故兹告谕,想宜知悉。

所以本来元朝搞尊孔是要驯服汉人,结果最后自己却被绕进去了,不被驯服也不行了。何为文化力量?此处可见一斑。

家园 德川庆喜是水户藩的,也是御三家之一,但属于吃里扒外的主

从他后来的行为看,不排除是出卖德川家的内奸。水户藩之前就搞过樱田门之变。

简单的那样划分是有问题的,公卿乃至天皇也有支持幕府的,如孝明天皇,后来有人怀疑他根本就是被维新分子暗杀的。各地大名也有很多支持天皇的(当然,也是为了自己藩的利益)

家园 郑和到底信啥只有他自己知道,貌似佛道儒伊斯兰都有
家园 语言的区别主要在语法而不在词汇,日语仍然和汉语相去甚远

其语法中有大量复杂的词形变化的说

家园 日语是效率最低的语言,又臭又长又缺乏内涵

听日剧对白往往是费劲吧啦讲了一大串,可翻译成中文却是很短一句,翻译成英文也不长,交流效率十分低下,还巨难学,规律性很差。

本来词形与时态的变化应该是辅助用来提高语言的交流效率的,好比英语一样,可日语不但体现不出效率,反而最没效率。其根本原因还是龙眼过去分析的,日本文化一切的不可思议的矛盾现象来自于倭族是两伙代差在几万年以上的人种混合而成的民族,即,新近来自大陆(两千年左右)的华夏人种-黄种人,与当地几万年前就有的棕种人结合混杂的怪种,因此很多东西很难调和与同化,于是就乱七八糟地搅在一起了,把倭人给搞得在各方面都精神分裂,包括语言。

好比一大堆破旧的286电脑非要拆了和一堆奔腾机的配件混搭,能不抽疯搞怪都见鬼了。

家园 正统是偏好没错,但中国有资格也有能力使用这样的偏好。

其他国家还真就说不得。另外你举的例子不对。秦朝是扩大的疆域,至于说他的疆土有没有宋大,并不能做为秦不如宋或只能与宋齐的评价。这就如同你爷爷赚了五百万,你爸又赚了五百万,你家有一千万一了,可是到你手中却败五百万,你就没资格与你爷爷相提并论。

另外宋为正统的观念更多是近代‘汉族’党大兴之后的民间认同,至少国家方面可没有把宋当成唯一的正统,而把辽、金视若外族蛮夷外来政权。何况辽国在当时也没认可宋继承唐的正统地位,在辽国人看来,他们更有资格成为继承唐的中原正统。萧氏还自称是大汉萧何后人呢,宋可找不出来一个这样自称又如此具有权势的家族。

家园 日语现在好像根据石碑发现可能跟高句丽语更接近

跟韩语关系要远一点,但它们都特别重视细微的语态,使得语言非常繁复。我想这可能跟他们所处的环境和人群有关,特别对于日本而言这个情况更严重,封闭割裂的地形使得封建制度发达,统一王权衰落,使得人群划分的复杂性得以固化下来,否则汉族来源同样混杂,为何语言不那样繁复?这些语言重视的是细微的情绪差别,本来就不重视效率……

家园 你这是典型的嫌贫爱富,趋炎附势

也算是传统文化综合症的表现之一。秦朝那疆域在长江以南绝大部分地区除了保有交通线和军事据点以外,也能算有效统治?

两宋本身就是汉民族主义观念最强的朝代,无他,就是面临着列国林立的民族国家格局。如果不是元朝混一天下,后继南宋的朝代会替辽金作史吗?

至于大汉萧何之后前不论真假,有啥了不起的?匈奴还自称夏后呢,刘渊还自称刘邦之后呢。至于赵家,人家可是神仙后裔,祖宗比秦朝小吏高贵五万倍以上。

家园 说句实话吧,老婆再漂亮,被别人抢走了也没什么用。

宋朝就是这样一个时代。经济发达是真的。文化繁荣也是真的。只不过都不是自己的。一开始是钱不是自己的,后来是尊严不是自己的,再后来是老婆女儿不是自己的,最后就是江山不是自己的。

所以,就算元朝和宋朝比根本就是一个文盲,但是元朝是正统,而宋朝不是。因为最起码成吉思汗当年把自己的老婆抢回来了。

两宋本身就是汉民族主义观念最强的朝代,无他,就是面临着列国林立的民族国家格局。

光观念强顶什么用?常凯申的观念更强,地图开疆、日记强国,仿效先贤写日记反省内心,可是有什么用?

如果不是元朝混一天下,后继南宋的朝代会替辽金作史吗?

你也别把话说的那么满,明朝不就替元朝修正史了吗?

家园 你老的两条是末流!

第二条更重要,就是这个少数民族王朝必须垮掉,老家必须贡献出来,作为入主中原搞大一统的陪嫁,所谓:来得走不得。

最重要的是奉我大中华文化为正宗,由夷入华,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不追究出身什么的,只要皈依华夏文化,就是我华夏人,天运来了,做做天朝皇上,也未尝不可。当然既然已经合为一家,想分家另过,那是不允许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