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请转回帖湘潭曾侯家族势力很大 -- 老知青

共:💬9 🌺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请转回帖湘潭曾侯家族势力很大

http://www.talkcc.com/article/394675

湘潭曾侯家族势力很大

那位曾满女,后居上海,老来被称为沪上第一福气老太太。好象她有一个女儿,曾与南粤老帅叶剑英有缘,生育儿子叶选宁(岳枫)。

此处不实,见聂系亲族图

http://quzefang.nease.net/niezun.htm

家园 佩服!佩服!

老兄此贴资料详实。

我凭记忆一提,有误。不过,记得叶帅有一子(次子)是来自曾文正公的血脉。

还有,上海另外一大家族盛氏,闻名于盛宣怀,起家更早,也是枝蔓广泛。盛杏荪的儿子,颇多纨绔,但是家族势力还是挺大的。

家园 叶帅有一子母亲乃曾宪植,确实是曾氏后代

全国妇联副主席。曾国藩的九弟曾国荃的玄孙女曾宪植

http://www.xiangjun.net/rzxz.htm

曾宪植,清宣统二年(1910)生。6岁入长沙古稻田附小读书,13岁考入古稻田师范学校(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受校长徐特立的思想熏陶,决然投笔从戎,1927年2月,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学生队。同年随叶剑英率领的第四军官教导团南下参加广州起义,失败后转入香港开展地下活动。翌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被派往上海地下党留守机关,并就读于华南大学。1929年5月,因参加示威游行活动被国民政府逮捕,经地下党组织营救出狱后留学日本。在日期间,被人出卖入狱。在狱中镇定自若,神情傲岸。有一次,日本人找来一个"中国通"提审曾宪植,问她是不是共产党人,机敏的曾宪植用湖南话反问他们是否晓得中国的曾国藩,并说她是曾国藩九弟曾国荃的玄孙女,弄得"中国通"疑信参半,曾宪植又如数家珍地把曾氏家族说了个遍,"中国通"冲着这位大清帝国的名门之后,鞠了个九十度的大礼。第二天就被日本人恭恭敬敬地请出了牢房。1931年回国。1937年调武汉新华日报社,不久与叶剑英结婚,并且上了《大界曾氏五修族谱》:"曾昭和,配李氏,长沙李佛肩女。……生女四……次宪植,湖南省立师范学校毕业。从广东叶真卿。"叶真卿即叶剑英。1938年秋,曾宪植在香港做地下工作时生下爱子叶选宁。次年,将未满周岁的儿子辗转送回了荷叶大夫第,独自来到桂林八路军办事处。叶剑英在南岳游击训练班任教官时,曾下山到大夫第看望儿子。1950年才将儿子接到北京。叶选宁在荷叶住了11年,受到了良好的曾氏家塾教育。"文革"中因得罪"中央文革"的一位大人物,以"反革命罪"坐了两年牢,后被送到渤海湾边一所农场劳改,在一次往粉碎机里送料时,不幸被机器轧断右臂,落下终身残废。叶选宁90年代在总参工作,中将军衔。1941年,曾宪植赴延安,入马列学院学习。后来根据党组织的分配做过妇女统战等方面的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她一直在全国妇联,先后任副秘书长、书记处书记、党组副书记、机关党委书记等职。在北京椿树胡同全国妇联机关大院东北角的一间小屋住了几十年,一张屏风隔在两张单人木板床之间,里面那张是曾宪植睡,外面那张是留给儿子的。屋里陈设极为简单,四只小板凳围着一张小矮桌,用来吃饭会客,一个小蜂窝煤炉,取暖烧饭兼而用之。对同志真诚相待,帮助她们排忧解难。"文革"中造反派批判她是一把"大黑伞",还罗列出72个"小鬼"在这把"大黑伞"下受到庇护。"文革"伊始,曾宪植最先受到冲击,后又被送到位于冀中衡水县疙瘩头村的全国妇联"五?七"干校,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受到了非人的待遇,还被作为"专政对象"假枪毙过。1974年,叶选宁从北京去衡水看望妈妈,妈妈疾病缠身,憔悴不堪。回到北京后,饱含着对母亲的爱,用左手给毛主席写了一封长信,请示毛主席批准他母亲回京治病。两天后,毛主席收到了这封信,当即批示:"似应同意他的请求,请恩来同志予以安排。"当日晚,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安排下,一辆卧车载着军代表驶向衡水,次日,曾宪植被接回北京,住进阜外医院。1978年9月,在全国第四次妇女代表大会上当选为全国妇联副主席,并再次担任妇联党组副书记。1989年10月11日在澳门病逝,20日在广州举行了向遗体告别仪式。告别仪式上有一幅挽联是曾宪植一生的真实写照:

为党想为人想,把荣誉推出去,把责任揽过来,斥骂赞许不顾,志比泰山胸若沧海;

不计得不计失,是真理拚命干,有意见当面提,上下亲疏弗论,情同白玉气贯长虹。

家园 这都被挖出来了?

厉害

家园 烦请songhua将曾宪植转到英雄本色原贴

http://quzefang.nease.net/mainl.htm

聂家\曾家的关系见上连接.

原外交部章文晋大使和两家有点拐弯关系。

http://www.edubridge.com/erxiantang/library/shengxuanhuai.htm

盛宣怀的子孙们

家园 请转章文晋家世揭秘

因为还没有资格在那里发言。转贴

http://quzefang.nease.net/2003/zhangwenjing2.htm

章文晋家世揭秘

[编者按] 这篇文章亦刊登于台湾《传记文学》第六十七卷,第二期。作者名叫宗道一。(外交部官员)

章文晋出身亦官亦儒的书香世家。乃祖系清末翰林、京师大学堂提调。父亲是北洋政府代理国务总理的“乘龙快婿”、周恩来的南开同窗,风华少年,优孟衣冠,多次同台演剧。

章文晋少时曾去国万里,负笈柏林。成仿吾为其亲授数、理、化课程。他在马克思主义的故乡虔诚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最初启蒙。“共产党宣言”第一个油印中文译本就是他和成仿吾合作的结晶。在成为德共中国语言组最年轻的成员之前,章文晋还是该组织青年外围组织“弗里德(体育小组)”成员。在柏林东北区菲得利西林公园的一家普通住宅里,他有幸一睹青年时期的周恩来的丰采。

当著名“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浪潮席卷华北大地时,已成为“民先”队员的章文晋,出现在清华大学的队伍之中。卢沟桥事变爆发翌年,他经前驻马尔他大使程之平先生介绍在长沙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英语译技获赞赏

抗战胜利前夕,章文晋辗转自西南来到“陪都”重庆南方局周恩来身边。因乔冠华夫人龚澎力荐,他继黄华等人後成为周恩来的第三任英语译员。章文晋由此而参加周恩来与马歇尔元帅谈判的全过程。也许这是他五十年外交生涯中对美事务的一个“滥觞”。这位日後在外交部英语比赛中夺冠、译技深得基辛格博士嘉许的“高级译员”,还曾得到甫抵渝州与蒋介石谈和的毛泽东的赞赏。

一九四七年花好月圆的元宵夜晚,章文晋和後被誉为“延安明星”的南国姑娘张颖,在山城重庆开始的浪慢之旅,在“红娘”周恩来的促成下,终於在六朝古都南京画下了圆满的句号。当中共元老董必武在梅园新村为这对新人赋诗祝贺燕尔之喜的时候,美国驻南京大使馆著人送来了礼物:一只龟状的玻璃烟灰缸。...

六O年代末,在主管亚洲事务十年後,章文晋出任外交部西欧美澳司司长。他是中美关系开始解冻以後最早与美国人打交道的资深外交官之一。在伊斯兰堡查克拉拉机场巴航那架波音飞机上,基辛格第一个看到的就是“看起来像艾尔?格雷科油画中的西班牙红衣主教”的章文晋。基辛格後来饶有感慨地说:“章文晋改变了我对新中国外交官的看法。”

十二年後,邓小平力排众议,亲自点将,年近古稀的章文晋、张颖伉俪於一九八三年三月二日自北京启程飞赴华盛顿就任新中国第二任驻美大使,在此以前,章文晋於六、七O年代还曾先後出使拉瓦尔品第和渥太华。他是已故国家主席刘少奇从巅峰跌入低谷前夕任命的最後一位特命全权大使。

乃祖系清末翰林

章文晋祖籍浙江三门海游镇(今三门海游第一小学即章氏祖居旧屋),世代书香。乃祖章?v,一名山耀,字立光,号一山,清咸丰十一年(一八六一)生於浙江宁海县东南乡小蒲村(今三门县)。

章一山十六岁时受业於宁海县城望族龚老先生,深得恩师赏识,故以长女配之。两年後,十八岁考取秀才。至光绪二十八年(一九O二)中举,已是不惑之年。过了两年,又登进士殿试,选授翰林院检讨,遂得瞿鸿队(时任军机大臣,外务部尚书)、徐世昌、张之洞等人赏识,出任国史馆协修、纂修,功臣馆总纂、德宗实修馆总纂(均相当於编辑)。作为著名的近代教育家,一山老人在辛亥革命前後曾先後担任译学馆提调、监督(相当於校长)、邮电部传习所监督,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经、文两科提调(相当於系主任),北京女子师范学校(北平女师大前身)校长。

章一山极为关心家乡教育事业,曾在故乡创办小学,招收农家子弟入学。除免费提供书簿纸张笔墨以外,还给每个学生发两件蓝布长衫衣料。教师工薪皆由章氏宗祠产支付。唯一让学生破费的是春秋两季黄鱼上市之际,由家长馈赠教师黄鱼两尾,聊作“束修”以示学生敬意。未几,章又慨然将祖遗楼屋、平房二十余间捐赠学校。

章一山後来先後执教青岛大学和哈同夫妇创办的仓圣明智大学,民国初年还应老友张元济先生之聘,出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并和挚友王国维等人发起续修浙江省志(原稿现存浙江图书馆古籍部)。但是就其政治思想而言,这位泛游川、晋、苏、湘诸省,广交海内士人学者的老先生却是一个顽固的清室遗老。

一九二四年十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清逊帝溥仪被冯部鹿锺麟逐出宫。三年後性格内向、寡言冷峻的国学大师王国维投身颐和园昆明湖自尽。昔年章一山曾与王国维大师同在仓圣明智大学执教,气味相投。物伤其类,章闻讯大恸,终日郁郁,不思茶饭,几欲步王後尘,赴故宫後门御河投水一死了之。

章一山对清廷忠心已到了“大义灭亲”的地步。其长女章以保(即章文晋大姑,嫁北洋政府总统府外交顾问唐在章,後旅美,已故)在天津北洋女子师范毕业後离家出走,入同盟会後和反清志士共图大计。章闻知大怒,竟派人持以保相片交警厅以缉拿归案。诅料巡警亦倾向革命党,反将相片交还本人。一九二八年南京国民政府宣告成立後,章以保被聘立法委员,不就,自宁来沪省亲。章老先生仍以讽喻口吻讥刺女儿:“大革命,以汝之观察,南京政府如何?”以保坦然答曰:“以我之见,既不似亡清,也不若北洋军政府。”章一山方无言以对。

但人总是会转变的。一九四九年一月天津解放,章文晋夫妇随部队入城。未几,出任天津外侨事务处处长。此时长曾孙章百家刚满周岁。缠绵病榻的章一山在杭州获讯,大喜过望,赋诗庆贺。虽已年届九十,病入膏肓,居然精神为之一振。他屡以豪情入诗,认为共产党胜利,国家太平有望,儒家向往大同,可以实现矣!一九四九年二月,怀著无限复杂心情的章一山撒手人寰,与世长辞。

一九七三年春,章文晋被任命为驻加拿大大使。临行前周恩来约见章夫妇及四个孩子。这是一次真正的家庭聚会。身患绝症、自度将不久於人世的周恩来极力掩饰内心的怅然,天南地北,谈笑风生。周恩来提起民国初年的往事,从章一山谈到了另一个著名的保皇党人杨度,并以其晚年加入共产党的例子,来说明一个人一生的思想是可以有很大变化的。令人惋惜的是章一山先生刚刚开始转变便溘然去世;不然,他老先生也会跟上新中国的步伐。

章一山病故之际,杭州尚未解放,局势动荡,家人便匆忙入殓,移柩去沪,合葬於万国公墓龚氏右侧。及至“文革”浩劫即被毁。

父为周恩来同窗

章一山有子三:长子章以蜀,早亡;三子章以燕,火殇;次子章以吴即章文晋之父。

一八九七年生於三门海游,四岁时随生母龚氏迁上海。稍後即入澄衷学校就读(系沪上富商叶澄衷创办,章一山曾应叶之聘,就任该校校长)。嗣後,龚氏携以吴举家北上。

章以吴十二岁那年曾报考清华官费留学生未克录取。因兄长以蜀天资聪颖,勤勉笃学,不幸患肺病亡故,年仅十八岁。章一山痛惜之余,每每自责督促过严,故对以吴管教日渐松懈。不过,这倒反而使其有机会与周恩来结识订交。两年後,章以吴考入仿照欧美近代教育制度而创办的天津南开中学。这一年春天,年方十五岁的周恩来随伯父举家迁至天津。八月中旬,周恩来亦考取了南开中学,恰与年长一岁的章以吴同班。这种同窗之情一直延续了整整六十年。直到一九七三年秋,周恩来约见章文晋一家时仍念念不忘对章说:“这次没能请你父母一起来,等他们回来我还要请你们全家来吃饭。”彼时,周恩来亲切地称章为“以吴兄”,章则尊周为“老学长”。周恩来与章以吴是在话剧舞台上相识的。南开中学因校长张伯苓的积极倡导,话剧(时称文明戏)演出活动一直比较活跃。周恩来、章以吴入学不久,在张伯苓胞弟、曾在美国系统学习过欧美戏剧理论和编导的张彭春一手策画下,成立了南开学校新剧团。周恩来和章以吴差不多同时加入剧团。那时演戏不兴男女同台,故而章以吴常扮演女角。

没有多少时候,家中一再催促章以吴回北京完婚,便只好由周恩来“救场”,接替章以吴所演女主角。周恩来该时适为南开新剧团的布景部副部长。周恩来扮演的孙慧娟(“一元钱”)、范裴娘(“仇大娘”)不仅在天津传诵一时,且在北京也获好评。正因为有如此一段同台演戏的难忘经历,周恩来一直对章以吴记忆犹新。说来也真有趣,三十年後,周恩来又在舞台上与章以吴的长子章文晋相识。

一九四五年八月底,毛泽东应蒋介石之邀,到重庆参加国共谈判,初下榻红岩村。为欢迎毛泽东抵渝,荣高棠组织重庆八路军办事处(中共中央南方局)的工作人员排了一个戏。新到重庆不久的章文晋也被拉去充数,饰演一个小角色。这是章文晋一生中唯一的一次舞台艺术实践,恰巧被周恩来碰上。所以次日早晨他笑著对章文晋说:“我结识你父亲就是在戏台上,我们曾在南开中学同合演戏;现在看到你也是在戏台上。”

母为代总理之女

章以吴匆匆迎娶的新娘子(章文晋的生母)是北洋政府代理国务总理、中国现代市政建设的创始人朱启钤老先生的二千金朱淇筠。一年前,章、朱两家就订了亲。

与章氏祖孙三代都有密切关系的朱启钤,字桂莘,号蠖园,也是举人出身。他的出众才华深得袁世凯的器重,故而南北议和时任北京总代表。在此之前,朱启钤历任京师外城巡警厅厅丞、蒙古事务督办等职。民国初年,他复任交通总长、内务总长,直至代理国务总理。朱启钤是京师大学译学馆任监督时与章一山相识订交,终成莫逆,堪与春秋时管鲍之交媲美,一时传为佳话。

章以吴庶母吴氏即系宣统年间朱启钤在京师任上赠与章一山。辛亥革命後,章一山有殉清之念时,即将章以吴托付给好友朱启钤。所以,章以吴自小在朱家度过的时光远远多於章家。盖因章朱两家为至交,双方父母便很早为儿女订下亲事,章以吴成家立业全仗朱启钤与其继室于氏的资助。一九二七年于氏故去,朱启钤遣诸儿女独自成家,章以吴夫妇亦独立门户。其买房及稍後章文晋留德费用皆为朱启钤所赠,朱待章以吴胜似己出。

还需顺带指出,章以吴和张学良胞弟张学铭还是连襟。张学良与朱启钤一家亦颇为熟稔。

除了北京东四八条故居(後院一度由章士剑先生居住)外,朱启钤在天津英租界也有一处寓所,恰与北洋时代交通系首领梁士诒麾下三大将之一的赵庆华为近邻。一九二一年梁士诒在奉系军阀张作霖支持下出任北京政府内阁总理,赵即被遴选出任交通部次长。赵庆华娶有一妻二妾,其大妾所生幼女名绮霞(又名一荻),家中排行为四,此即为闻名海峡两岸的张学良将军的夫人赵四小姐。早在张、赵相爱之前,赵与朱因是近邻,故两家儿女常有往来。该时,赵四小姐先後就读於天津浙江小学(今河北路小学,赵祖籍浙江兰溪)和教会学校中西女中(今长征中学),恰与朱家五小姐朱湄筠、六小姐朱洛筠为同学。朱家姐妹八人,恰八妹夭折,不知情者还以为不时出入朱家的赵四小姐就是朱家八小姐。昔日广西名流马君武曾作尖刻抨击张学良与影后胡蝶“九一八”之夕共舞(其实纯属空穴来风,子虚乌有),自翔堪与明末吴梅村“圆圆曲”比肩的“感时近作”(即“哀沈阳二首”,仿李义山北齐体),其起句就是“趟四风流朱五狂”。这里“赵四”不言自明,“朱五”就是朱湄筠。而那位六小姐朱洛筠亦即章文晋六姨,後来成了张学良的胞弟张学铭的夫人。

与赵四小姐熟稔

赵四小姐生於一九一二年,仅长从小久居天津外祖家的章文晋两岁,彷佛姐弟。孩提时代的印象是很难忘却的,所以章文晋一九八九年三月底宴请老朋友陈香梅时,曾深情地说:赵四小姐时常到外祖父家来玩,我们从小便很熟悉。在那次宴会上,章文晋真挚地对翌日将飞台北的陈香梅女士说:“张学良将军是我六姨丈张学铭的亲哥哥,请你到台湾後,一定代我问候张学良夫妇,我十分想念他们,祝他们身体安康,颐养天年。”六年倏忽过去,张学良将军依然健康如初。“鹤有还巢梦,云无出岫心”,他给一东北军故旧後代的题词表达了自己盼望还回故乡的夙愿。但是,曾经思念著他们的章文晋却已经作古三年了。

父获周恩来关照

章以吴後来在上海从事金融证券事务,并以此为终身职业。一九四二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後,美国股票暴跌,章以吴亏损二十余万,倾家偿付後辗转去了西南。就在那个时候,章以吴曾到重庆八路军办事处拜访“老学长”周恩来,并表示希望把章文晋调到办事处工作,当一名公开的共产党人。

五O年代初期,章以吴自愿放弃上海金城银行的高级职务,到甘肃平凉人民银行当一名普通职员。一九五六年因精兵简政,章以吴退职返回北京。此时章文晋生母朱淇筠已病故,章以吴续娶护士罗婉容。罗前夫曾定夫大夫是周恩来故友,在重庆曾为周的老父看过病。一九五O年罗婉容还曾随上海口腔专家韩文信大夫到北京护理过周恩来,故两人亦熟。一九五七年深秋,周恩来过访东四八条朱宅。听说章以吴、罗婉容结为秦晋之好,非常高兴,打趣地说:“你们两人非常匹配,能结合到一起是件大好事。”“你们一个姓章,一个姓罗,你们是『章罗同盟』啊!”言罢大笑。盖因当时正值“反右”高潮,章伯钧、罗隆基路人皆知矣!接著周恩来又笑著问道:“你们结婚为什么不请我喝喜酒?你们哪一位愿意请我吃顿饭啊?”耳闻目睹周恩来平易近人的谈笑,章以吴夫妇不知如何作答。“您是一国总理,我们怎么好随便请您呢?”他们在心里想。周恩来见章以吴夫妇笑而不语,好像猜透了他们的心思,便说:“好,你们不请我,我请你们,我来做东吧!”几天後,周恩来、邓颖超夫妇果真请章以吴夫妇全家到中南海西花厅吃了一顿饭。席间,周恩来了解到章以吴返京後生活拮据,便根据章在解放前的资历,指示中央统战部会同有关部门商议解决此事。最後章以吴被安置到中央文史馆任馆员。每逢提及此事,章的遣孀罗婉容仍感叹不已。章以吴於一九七八年去世,那时周恩来已去世两年了。

周恩来也十分关心朱启钤。解放前夕,章士钊先生以李宗仁和谈代表团正式成员抵平。周恩来即请章写信给朱启铃,力劝其留大陆万勿去港台。函由著名话剧演员金山派员送至沪上朱宅。上海解放不久,周恩来闻知章文晋夫妇拟去沪探望父母,即召见托章传话:“朱启钤先生是个实业家、建筑学家。他可以为新中国服务。”“请你们转告他,人民政府欢迎他回到北京来。”不久,朱启钤就离沪抵京,还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

像章文晋这样的家庭背景、社会关系,“文革”中自然在劫难逃。经过几番批斗,便带著“地主资产阶级孝子贤孙”、“国民党特务”的帽子,分配到江西一个“五七”干校去耕田,以期“脱胎换骨”。

“文革”结束,“四人帮”垮台後,章文晋复出,再次活跃在外交舞台上。

家园 多谢老知青

这就对了。我记得读过此文,但是细节忘记了。原来岳枫(叶选宁)果然是曾九帅后人。

看到曾宪植的名字,又想到那个在香港卖领带的曾宪梓,还有长他一辈的中国足球队前教练曾雪麟,可都是曾文正公家族的后裔啦。

家园 送花敦请老知青快毕业

到底如何转贴啊?在下外行愚鲁,这么好的资料不该埋没,请版主帮忙!

谢谢。

家园 老知青转的好文

那章文晋与生俱来的高贵血统连和他同期出使在美国的台湾外交代表,台湾四公子之一的钱复都感慨不如。

其外祖父朱桂莘(启钤)先生也算多朝元老,历清,北洋,民国而共和国,得享天年。同期可比的有如此漫长经历的老辈寥寥无几,诸如萨镇冰,叶恭绰,章士钊,张元济(菊生)而已。可是,还有那个五四运动中遭了暴打的章宗祥,居然也活到了1950年代,暮年也是被供养起来了。

其实,早年风流的还不止章文晋的五姨妈朱湄筠,他三姨朱三小姐也很有名。

和这些世家交往,周恩来正是个合适的人选。他自己出身的绍兴周氏就小有名气。论辈份鲁迅(周树人)还要长周恩来一辈,听说在政协会议上周恩来呼许广平为婶母。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