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路上的风景 -- 北斗

共:💬12 🌺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路上的风景

这是一些江湖夜话,就是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或许是路边的野花.多和功夫沾点边,随便看吧.

1 越宽,越高

一个目标,常常被形容为一个金字塔.塔低越宽,塔顶就越高.建筑学里不知是不是这样说法,但我以为,似乎大抵是不错的吧.

有一位学者说了,三十岁,或四十岁前,知识面越宽越好,而四十岁一后,就越深越好.

老夫我很赞同这种说法.

老夫我现在,不知不觉养成了习惯.任何事情,资料等,先看,能不能和功夫扯上关系.

拳论说,手指向对手的中心,手不能指,以意指之.这是个技术问题.说得也很对.所谓串起对方的中心.

同样,也可用在学习和研究上,比如老夫我就把练功夫看成了做学问.这可能有点抬高自己.但老夫也有这个自信吧.做学问得有个研究方向,有课题.练功夫也应该这样.所有的资源,都指向功夫这个中心.你的功夫不长能行吗?

比如我现在在网上码字儿,让大家开心,其实也整理了我的思路.让他更清晰.更快.这就是练意啊.

2 感应 感觉和创造力

我在二十岁时对艺术没感觉.在国内,有两本刊物的水平很高,一本是英语世界,一本叫读书.

说实话,英语世界的翻译水平,真不是盖的,那些名家的笔下,真是出彩,把我看得发楞发呆.当年就是只看了译文,英文就基本不看了,所以我的英文是烂到家了.但是,也有收获不是.修养高了.可是现在,这本杂志不知能不能说最好,有疑问了.

至于读书,那是越来越堕落了.虽然他的学术水准依然很高,但是看着那篇篇嘱名作于芝加哥,或者洛杉矶的文章,心里还是很感慨的.尽管有一些新的思想,但是支离破碎是难免的了.

所以中国人,学术最好不提吧,否则,我的脸都会羞红的.那可多不容易.

但老夫自己,总是骄傲.咱和外国不比其他,比传统功夫的研究,老夫,以为,老夫就是在前面的.嘿.这个叫优势,也是垄断啊.因为人家就根本不研究所谓的国术.所以老夫便宜是占大了.

扯远了.当时,英语世界的封面,登了一幅凡高的画,叫蓝色的弋(下面有一个鸟字,怎么读,那位大师指点一下)尾花.

看了封面,心里咯噔一下.咦!怎么回事,这么感动,查查.这一查才知道,原来是大师凡高啊.

从此后,老夫我就开了一只眼,第三只眼,艺术的眼.

对一副画有反应,进而对艺术感兴趣,我觉的是个好事吧.起码,提高了老夫的生活质量嘛.

在研究功夫时,有时也会有这种现象,突然,对某一个动作感兴许,来劲了,越练越顺,越好.

这时,要抓住感觉,继续下去.后面,很可能意味着新的突破来了.

当好的感觉来临时,应该想办法固化下来,如果成为自然,这就叫提高.所以,好的感觉非常宝贵,抓着它,练着练着,突然,一个灵光,大悟,非常快乐,兴奋.这样,你就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一步一步.走向了金字塔尖.

元宝推荐:老叶,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嗯。 和我看过这段差不多^_^

一本书读一遍一个味道,再读一遍又一个味道,可能读十遍十个体会,对一句话的理解也可能每遍都不一样。有些话好象上次读没看着,其实是看到了但脑子里没有引起共鸣,没起到信息效应――一种共振的效应。我在这里讲课,说不定那句话你听了觉得“唉!真对!”脑子里一激灵,好了,你赶紧捕捉住身体里面那一瞬间的感觉,能捉住那是一个很好的身体变化,从精神到肉体的整体的变化。有这种感觉,这堂课别的都不听都值得。还有时在练功中会突然出现身体异常舒服的感受,这时马上把动作停住,原式呆着不动,认真体会这种舒服的感觉,体会全身的整体性,内、外的整体性,把形体和其它都忘了。这就是过去讲的“得意忘形”。“得意忘形”出于《庄子》,不是个贬意词,练功就是要“得意忘形”,得着这个意念、这个精神活动状态,把形体忘了,把别的什么都忘了,就体会身体里面这个感觉。《庄子》一书中很多语言是从练功高度讲的,是对那种状态下的状况的一种描述,而人们是从一般的世俗的语言去体会的,如“呆若木鸡”,是说斗鸡在一时间出现精神非常凝定,凝而定就表现出非常冷漠,这是形容练功的一个层次。

家园 很好.是一种共振效应.
家园 广义来说,人人都是有机会练功夫的。

换个角度,广义来说,人人都是有机会练功夫的。譬如技术和学问做到极致了就和诗画拳技一样归到了“艺”的境界去了,到这个层次的人大多有意无意都会“养气”了,原因很简单,得“真趣”了,再往上奔就是知“命”了。

有一开始就直接奔“知命”这个目标的,大和尚们就是了;但大多的是由“真”入手,以“善”为径,合以“美”,达于“知命”,古往今来,“知命”为圣,从这个意义上说,

只是路径不同,到底是殊途同归,万法归一。

家园 鸢尾花

yuan wei hua

有一首歌,关于这个的,很好听的.

家园 多谢,花.
家园 你怀旧么

你说的是八十年代的英语世界吧。我也有这种感觉。那时候用的都是名家的散文,小说,报刊文章等等。原文译文都是上品。

后来发现不行,这么沉浸于古典文艺,越来越看不惯现在的文风。可是人总归是要和现实打交道的。

家园 那时候名家都还活者,大多是精品啊.我现在还收集最早的几期.
家园 嗯,我向来喜欢他的鸢尾花多过向日葵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家园 烦请找来听听。。。

IRIS

家园 三妹妹在龙门贴了一首诗

和花有关:

http://www.cchere.com/article/402366

家园 鸢是几声?

YUAN(2)?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