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有个来美国已经五,六年的同事,爱喝洋酒, -- 完颜陈和尚

共:💬165 🌺56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家园 莱顿学费是其他大学两倍
家园 seriously?!

每个系都这样?

我有个同学大二转莱顿读荷兰语系,本科一年学费才340欧,是的,我没写错,而且是外国学生也能享受这个政府补贴的价格。而我那会还算是低学费时期呢,一年也要3500欧。那是08年的事了吧。现在本科基本7000起步了。我同学说,他们系09年开始新入学的外国学生就不享受补贴价格了。他是最后一拨。

以前我对瓦大没有什么印象,后来遇见几个瓦大的学化工的研究生,素质高呀!学术应该没问题,而且荷兰语个顶个都B2!我了个去,我自学了3年也才A2!伤心呀,你们都是人才呀!

家园 看来西班牙还是有发展潜力的(拐弯鄙视一下)

其实西班牙旅游资源多多呀,人文,自然,要什么有什么,开发的就是欠火候。你问国内的人,想去欧洲哪呀?无论什么背景的人都说:法国,意大利,德国。我勒个去,法国意大利我能理解,为什么是德国呢?!要我说伊比利亚半岛比苦寒的日耳曼土地旅游享受多了。我不理解,我现在一想荷兰就是:大风,下雨,kaas。而西班牙在我印象里就是:音乐,海鲜,阳光。但是你问一个荷兰人度假,那一定是地中海国家,德国?只有shopping才会去。

家园 洋酒一般都没有自然的香味

洋酒里能出自然香味的恐怕只有白兰地一种。其中又以法国干邑白兰地的香味最为浓郁。

其他的洋酒要有香味就只有采取“偷香”的方法。有些采取放香料或药材的方法例如杜松子酒和朗姆酒。有些如苏格兰威士忌则采取用旧橡木桶的方法。例如很多苏格兰威士忌把酒放在雪利酒桶或波特酒桶里来增加其风味和口感。而法国威士忌呢,呵呵,自然就地取材用的是装过干邑白兰地的桶。

至于各种各样的Liqueur,一般是第一种的变种。BAILEYS也是这样。BAILEYS一般不单喝,加冰或加在咖啡里喝。也多用来调制各类鸡尾酒。

家园 说实话,我喜欢洋酒还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白酒太香了,尤其是浓香型的,香味太重。我之所以喜欢伏特加和威士忌就是因为它们相对来说它们的“酒味儿”更纯粹。

当然,茅台我也是非常喜欢的,哈哈。

家园 自己做葡萄酒,最好了。。。

我个人对什么酒庄之类的名酒,不太感兴趣的。。。工业化的,对不对。。。哪里有自己做的手工酒好呢? 橡木桶之类,我不知道,我认为没啥的。。。很多东西都是智商税。。。我不想交这些税。。。。

1)选皮尽量黑的、尽量甜的葡萄.....但我的经验以及一些自己酿酒的酒友们的经验,再黑皮的葡萄,酿出的葡萄酒,也是淡红色。。。所以那些成品酒,很深的酒红色,我们真地搞不清怎么回事。。。没掺啥东西?我们不信。。。

2)用剪刀把葡萄一颗颗剪下来,不能破皮,所以蒂的位置,要留些枝。。。净水里泡一下,清洗一下。。。一颗颗分开晾干。。。很多酒厂酒庄啥的,可能象我们这么一颗颗地手工活么?绝对不可能,肯定是机械弄的,肯定有很多葡萄开裂的,烂的,统统都用,没法挑的。。。

3)我是用果汁机,就是刀片飞快地转的那种,不是果汁果肉分离的那种,把一粒粒一颗颗葡萄打成汁。。。。和砂糖一起打成汁,砂糖越多,将来的酒精度越高。。。我是这么理解的。。。

4)发酵用的大玻璃坛子啥的,我洗了之后,晾干,再用紫外线消毒灯照射15分钟。。。对了,第3)布的果汁机的容器,也是这样消毒。。。

5)把葡萄汁倒进发酵的坛子里去,盖上盖子,千万别密封,甚至不用盖子,就用保鲜膜把坛口给封死就好,多封几层。。。。这样发酵起来,气体可以跑出去的,灰尘其他细菌啥的也进不去。。。。

6)夏天就放到阴凉的地方去,不要太热了30多读不行。。。。25度之类的差不多。。。反正就开始发酵,冒气泡。。。。到了漂在液面上头厚厚的一层都“消化转化”差不多没了,不怎么冒气泡了,就另外准备一个玻璃坛子,洗净晾干紫外消毒

7)弄一个过滤网,有一种日本做的多孔陶瓷,黑乎乎的,本来是用来滤茶和咖啡用的。。。。我拿着来过滤发酵好的葡萄酒汁。。。。会过滤出很多死掉的酵母和葡萄残渣。。。。。

8)经过过滤的葡萄酒汁,其实仍然比较浑浊。。。。大不了,再过滤一两次。。。。千万注意不要碰水啊碰脏东西什么的。。

9)过滤好的葡萄酒汁,也是把坛子口用保鲜膜封几层,就放着,二次发酵。。。

10)发现酒汁的底部,又沉淀了一大堆,酒汁变得比较纯净清澈的时候,再过滤。。。。再放一段时间。。。。

11)发现酒汁的底部,沉淀的不多了,OK,找干净的瓶子啊(橡木桶之类的,太贵,也不知道用了啥胶水,反正你也搞不到酒庄专用的桶,干脆就用喝过的红酒瓶软木塞),分瓶罐装,软木塞塞回去封死。。。。

12)新做的酒,比较强劲,好象个年轻小伙子。。。放了一年之后,耶,就绵柔不少。。。。一般去年夏天做的酒,我今年夏天打开喝,都蛮可以的。。。。

13)做一个红酒瓶那么多的红酒,要耗费相当多的葡萄,起码堆起来一脸盆。。。基本上,我有亲戚种葡萄的,我去他田里,他说哪些葡萄肯定甜,我就挑哪些,基本上我挑的肯定都是最甜的。。。。每颗都看过,都是OK的,不破皮,差的直接吃掉了。。。。

14)和超市里一两百块,和饭店里三四百块的红酒相比,自己做的酒,葡萄味儿浓郁,酒精浓郁。。。。但是色泽达不到那种深深的酒红色,只能是淡红色。。。纯净清澈度方面,也达不到,只能相对而言比较纯净清澈。。。。我自己酿的,除了砂糖,我什么杂七杂八的东西,都没掺进去的,喝起来很放心,而且口感确实还可以。。。。。。

通宝推:乔治·奥威尔,盲人摸象,老老狐狸,途人,广宽,
家园 比利时啤酒的特色

主要还是在发酵工艺和酵母的选择上。比如比利时很多地方都采用天然酵母,会有很多杂菌掺和进去,再加上独特的发酵工艺,口味自然非常特别。蓝比克就是代表。比利时啤酒多采用ale酵母,高温发酵工艺,发酵度高,口味非常丰富。有些酒精耐受度高的酵母看上去甚至更接近红酒酵母,成品酒酒精度可以达到11、12度以上。

通宝推:陈王奋起,
家园 可乐兑干红的味道好?

我不会喝酒,曾经作弊用可乐兑过干红,可以说那是我喝过的最难喝的东西。

家园 香料的问题

可能是一种误解。某种程度上,做啤酒很像做红烧肉。我们都知道,红烧肉好不好吃最重要的不是香料而是火候,炒肉时火候大了肉颜色发黑,肉质柴;火候小了脂肪太多,香味也不够。啤酒也是,香料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啤酒好不好最重要的是糖化和发酵,这两个工艺不好无论加什么香料也做不出好啤酒。而比利时啤酒在发酵上恰恰是非常独特的,我听说有些修道院啤酒主酵阶段甚至达到了非常惊人的29℃。高温下酵母生长旺盛但是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影响口味的生青物,林啤酒难以下咽。至于他们如何在发酵和后熟阶段解决这个问题,可能就是比利时啤酒的核心秘密了。总之认为香料主导了比利时啤酒的口味,真的是一种误解。

另外,我作为一个自酿爱好者对德国的啤酒纯净法真的不以为然。纯净法的大概意思就是做啤酒只能用水、麦芽和酒花这三种材料。于是瓶发时甚至连蔗糖都不能用,德国啤酒瓶发时只能用麦汁。更不用说放蜂蜜了。这个法还有很多值得吐槽的地方,德国人太刻板,几百年的法了,现在科技这么发达了,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丰富啤酒口味,改进工艺提高工作效率是很容易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家园 葡萄品种很重要,是不是?

还有葡萄园的location。

家园 不加砂糖,行吗?
家园 不加砂糖?应该不行吧。。。

因为以我个人能弄到的葡萄而言,还是农家种的用来吃的,不是专门用来酿酒的葡萄,含糖量应该不会很高,不是那种吃到嘴里象蜜似的。。。。

糖含量低了,酵母发酵起来,酒精度就低了。。。。

说是专业酿酒,有很多门道的,比如葡萄里的糖含量和酵母含量要般配,最好是糖被酵母发酵完毕,酵母也正好死光。。。。我个人是无知者无畏,我加糖。。。。网上有说法,10公斤葡萄加1公斤白糖(好象不推荐冰糖,说是溶解速度慢)

加糖与否,应该都是小问题,细致一点,小心一点,初步自己玩玩,可以弄3个玻璃罐子,不同重量的葡萄,配比不同重量的砂糖,酿一批次出来看看。。。

大问题是一定要干净,对器皿要消毒,烂的破皮的葡萄要挑出来。。。。杂七杂八的细菌混进去了。。。发酵酿出来的,能否称之为酒,能不能喝都不晓得了。。。有一次酿,长白毛了,不是薄薄一层霜粉似的,就是象长了白色的毛,。。。据说这个是醋酸菌。。。。

通宝推:老老狐狸,
家园 嗯,今年试试!
家园 实践出真知啊~~

花了~~

家园 澄清几个酿酒的基本概念

首先含糖量高是酿酒葡萄的基本素质之一,最后成酒的酒精度就是由这个糖转变而来。

所谓含糖量和酵母般配这个说法是错误的,专业酵母添加量是根据葡萄总量计算出来的,并不考虑葡萄的糖分,如果不用专业酵母,葡萄皮上的一层白霜就是天然的野生酵母。只要葡萄浆液中有养分,酵母就是成几何倍的生长,当养分(主要是糖)耗尽,它们自然就饿死了。野生酵母和专业酵母有个区别是耐酒精度,酒精度达到一定程度,酵母也会醉死,专业酵母一般可达到12度以上(最高能耐受16度),能等到残糖都反应完再饿死;而野生酵母这方面就差许多,也许8-9度就大大失去活性了,最后酒中残留大量糖分。

糖与酒精度的关系是每升溶液17-18克糖可以产生1度。

用葡萄皮上的野生菌酿也不是不能喝,多加糖只能是最后酒很甜,对酒的品质而言没多少区别。且由于杂醇多糖分高,这样的酒不宜多喝。

消毒是要的,不是专业的话,相关容器用开水烫再家太阳暴晒即可。烂的、甚至破口的都要挑出来,长毛绝对是坏了,醋酸菌的反应是结一层白白的薄膜,不会有毛的。

酿酒成不成醋的关键是一发结束以后密不密封,变醋是要在有氧的条件下才行。

通宝推:陈王奋起,晨翼,年青是福,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