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关于三国决战、军事后勤等话题的一些思考 -- 一剑南来

共:💬37 🌺6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正好反过来,吕蒙不过是继承了东吴历任的共同点

道理很正常,被敌人控制中游,下游的东吴政权是不可能安心睡觉的,从鲁肃开始就已经不止一个人提出过夺取荆襄的隆中对翻版,只不过曹魏威胁偏大才让双方暂时结成联盟,在荆襄之战前曾经双方发生过激烈武装冲突,东吴强行攻取了荆州两郡,连孙权都出动了,那时候还是鲁肃执政,在和关羽的谈判中双方几乎扯破脸皮对骂,最后因为曹魏进攻张鲁才以刘备形式上割让三郡收场,东吴对荆襄的野心并不少数人的突然决策,孙吴把孙夫人偷带回娘家实际上已经是分裂之始,如果不是荆州方面警觉,连刘禅都可能成为人质,攻打三郡是分裂的公开化,刘备集团根本没意识到这一点还在用盟友的角度来继续欺侮东吴,被激怒的东吴集团对荆州下手是很自然的举动。

家园 道理很自然

蜀汉在控制蜀中以后实力已经可以和东吴并驾齐驱,即使不能灭掉东吴,收复荆州还是有可能的,皖南时期tg虽然有发展,但还没有足够的力量独立对抗gmd加日军,何况还是被日伪顽给分割在不同根据地里,陕甘宁更是被几十万胡宗南部队看着,跟gmd完全决裂主动出击的结果各块根据地很可能会遭到三家的共同围剿,那才是真自杀了。

家园 前面以前说过几次。。

蜀吴两者实力相加,也不如曹魏实力一半。夷陵之战,前已详说,蜀吴两败俱伤,曹魏顺利渡过接班危机。这已经是历史明证,得不偿失的行动。即使刘备夷陵得胜,还得继续面对魏吴夹击。到时损失估计比夷陵失败更惨。为之辩护又有何用?

就如抗战时期,民族矛盾始终排在第一位。国共双方最高决策者有清醒认识。双方争地盘搞摩擦,始终没有最终决裂。根源在于认识到双方不联合再无法应对日本。再大的仇恨都忍住,觉悟比贾诩还高,更别说刘备。CCP在华北山东苏北当时都实力占优。如果开战,CCP可以把山东沈鸿烈、苏北韩德勤连根拔起。但最终都还是忍住。这就是最高决策者是否高瞻远瞩的表现。

家园 觉悟是靠硬实力说话

国民党在抗战期间搞过三次反共高潮,如果不是tg打退了的话国共合作是维持不下去的,39年以后国民党不止一次发布反共的秘密文件,残杀tg的伤员,大批部队曲线救国的参加剿共,从皖南事变后国民政府就不再提供八路军新四军薪饷,这些都是已经公开的事实,这能算是靠谱的盟友么?八路军新四军能在敌后立足靠的是自己发动人民群众建立的根据地,而不是国军的支持。另外,韩德勤是被新四军一路反击打成光杆俘虏离开的苏北,接替山东国军霍守义部的李仙洲也在山东八路军反击下被迫放弃进入山东,沈鸿烈41年就已经离开山东,到抗战结束山东境内除了日伪军已经没有国军,唯一坚持一切经过统一战线路子的王明在38年以后就已经没人信了,因为国民党的所作所为不配合他呀。

家园 严格来说,在处理蜀吴关系上

不单关羽过于简单粗暴,即使是刘备等最高决策者也是如此。从双方联盟开始,其中的利益关系没有真正协调好。赤壁及之后战役战斗,孙吴作为主力发挥重要作用。特别是荆州精华,南郡、西陵、公安等地,都是孙吴一刀一枪打下来的。

鲁肃时期,为共同对敌,答应借给刘备。这是借而非送。这一点,蜀方也是没有否认的。结果,“(建安)二十年,孙权以先主已得益州,使使报欲得荆州。先主言:‘须得凉州,当以荆州相与。’权忿之,乃遣吕蒙袭夺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双方争荆州,严格来说,刘备方说不上理直气壮。

而刘备帅五万兵下荆州,时机更是把握得不好。总体而言,刘备战略眼光严重不足,战略布局一塌糊涂。

如汉中鏖战一年,荆州不动;荆州鏖战半年,汉中不动。两边几乎没有战略配合。而镇守荆州的方面统帅也没有一点协调安抚东面盟友的观念和举动。

就如廖立批评:“昔先(主)不取汉中,走与吴人争南三郡,卒以三郡与吴人,徒劳役吏士,无益而还。既亡汉中,使夏侯渊、张郃深入于巴,几丧一州。后至汉中,使关侯身死无孑遗,上庸覆败,徒失一方。是羽怙恃勇名,作军无法,直以意突耳,故前后数丧师众也。”

既然关羽丧败,就应反思战略布局问题。而不应只顾着报仇夺回荆州,双方中分荆州之后,也就南郡、零陵、桂阳三郡,即使夺回数郡,但如果损失过万,再与孙吴兵事不解,对蜀汉战略态势没半点缓解。

“战争无非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政治是事关利益的计算,需要理性和冷静的现实主义,某种意义上,政治就是妥协。不懂得妥协的统治者,不是合格的政治家乃至战略家。

换句话,抱着“你的就是我的,我的还是我的”观念来行事,不是政治家,而是黑帮大佬。

家园 首先要明确,是国共双方需要对方配合才支撑双方合作抗日

而不是CCP打得KMT屁滚尿流才支撑双方合作抗日。

实际上,双方争地盘搞摩擦,好几次让双方合作濒临破裂。是对抗日本侵略这最大需要,才让双方领导者明智选择继续合作,而非破裂。否则,天下事未可知也。

抗日战争,没有正面战场的抵抗,敌后战争就无法支持;同样,没有敌后战场的牵制,正面战场难度将急剧上升,未必能支持到抗战胜利。另外,敌后战场,长期都是国共双方部队参与,即使到日本投降时,敌后战场还有25万左右KMT系统游击部队。

蜀吴关系类似,合则两利,分则两伤。拿盟友的不可靠、双方利益冲突,不是想法弥合,不是把双方战略配合放在第一位,而是打算放弃合作,拿对抗来替代合作,是没有战略头脑的体现。就如孙权称帝,蜀汉群臣几乎个个义愤填膺打算拒绝,甚至断绝盟约,孔明于是很冷静客观为大家分析——

“权有僭逆之心久矣,国家所以略其衅情者,求掎角之援也。今若加显绝,雠我必深,便当移兵东(戍),与之角力,须并其土,乃议中原。彼贤才尚多,将相缉穆,未可一朝定也。顿兵相持,坐而须老,使北贼得计,非算之上者。昔孝文卑辞匈奴,先帝优与吴盟,皆应权通变,弘思远益,非匹夫之为(分)者也。今议者咸以权利在鼎足,不能并力,且志望以满,无上岸之情,推此,皆似是而非也。何者?其智力不侔,故限江自保;权之不能越江,犹魏贼之不能渡汉,非力有馀而利不取也。若大军致讨,彼高当分裂其地以为后规,下当略民广境,示武於内,非端坐者也。若就其不动而睦於我,我之北伐,无东顾之忧,河南之众不得尽西,此之为利,亦已深矣。权僭之罪,未宜明也。”

家园 像美国军力高度依赖空军尤其是海航,是不是也很脆弱?

空军飞行员,但尤其是航母飞行员,和古代的精兵比,恐怕培养更难。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