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铁娘子》观感:强硬的民可使由之主义者 -- 无心之云

共:💬12 🌺4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家园 【原创】《铁娘子》观感:强硬的民可使由之主义者

  影片《铁娘子》是一部使用意识流手法拍摄的电影,其手法来源于小说的技法,具体的说,这个技法名为“马蒂尔德的小蛋糕”,由普鲁斯特在《追忆逝水流年》中首创。

  按导演劳埃德对本片的阐述:“我们在拍摄电影的过程中,严格控制着所有情节的真实性。因为作为传记片,情节不真实就失去了公信力,也会引来很多人的批评。但是在一些历史过于复杂,而且至今依然真假难辨的地方,我选择了省略和压缩。这样整部电影的时长就能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其次可以使影片的情节更清晰,更准确。而且这种简略,甚至可以使人物形象更突出。所以我们一点也不担心会有人就影片讲述的史实来批评我们,因为我们已经在这上面做足了功课。”

  之所以大段引用劳埃德的阐述,是因为要强调这部影片,是一部客观上来说准确的历史人物传记片。这是必须要有的基础,不然,本文因之而对撒切尔夫人所产生的感觉就成了错对空,或无中生有了。这是我看了许多国产历史人物传记影视之后所产生的余悸,相信这种感觉不是我一个人有。

  说到感觉,《铁娘子》有一句台词:现在的人行事依靠感觉,而原先的人依靠的是思想。可喜的是,为了能将影片的时长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并使情节更清晰更准确,制作方选择了省略和压缩,亦即全用感觉表达。整部影片时序打乱,以步入晚年的撒切尔夫人开镜,此时的她,已有严重的幻听幻视,不由自主地陷入对逝水流年的追忆之中。侍女为她开门,手触碰到铜锁的圆钮时,就使她忆及许多年前参加一个宴会时当时的门被打开的场景,她进入了一个男人聚集的房间,里面有她的丹尼斯,彼时她还未婚。她因电视的一个新闻(一个有关她的新闻)忆及一段往事,她严厉驳斥同僚对她现行经济措施过于严厉的指责,报出不同黄油价格,听到同僚小声议论她是“杂货商的女儿”时,复忆及当年在父亲商店前受到的类似嘲讽,彼时她是唐宁街10号的主人。等等,类似的镜头,无不是因现时感受到的某种程度的凉热(视觉,味觉,触觉,嗅觉,幻觉)而忆及往时感受到同等程度凉热的某个片段,而这种感觉,可以顺藤摸瓜,可以如俄罗斯娃娃,在往时复忆及更久远的往时。

  此之谓“马蒂尔德小蛋糕”,用这种手法确实能省略和压缩撒切尔夫人八十八年的生涯,使她的形象更为突出。而且,也能规避撒切尔夫人丰富多彩的政治生活中的一些“至今依然真假难辨的地方”。因为影片中的撒切尔夫人,已下台,已致仕,已年老,幻听幻视,有足够的理由去往事的后花园中,只撷取能让自己扬眉吐气,让作为“杂货店老板的女儿”而自豪的“有意义”的往事。比如和丹尼斯定情,结婚生子,第一次成功当选议员,成为教育大臣,决定参加首相选举,成功当选首相,以及在11年的首相生涯中的数次艰难的决策,顶住狂风暴雨的反对和批评,然后守得云开见月明:经济好转,马岛战胜。小小的不快只有,当她获得牛津的录取时,只得到父亲的祝贺,母亲却以手是湿的,没有接过她递来的那张通知书,马上转身回到厨房。而最大的不快则是,她最后的任期,她的内阁成员的集体哗变。影片给了个蒙太奇,老年撒切尔夫人身穿睡衣打开当年她的阁僚们议事的大厅,边听他们商议倒阁,边骂他们:“叛徒!”

  影片规避了撒切尔夫人一九八二年九月二十四日,在中国人民大会堂与一个被她称之为“真残酷”的人的国事谈判。另外模糊了撒切尔夫人在结束冷战,肢解苏联所起的“决定性作用”,也许,都是因为“至今依然真假难辨”。

  但影片对撒切尔夫人对她的“真残酷”的决策的强硬倒是很正视的,第一个强硬,打压工会,全面私有化,有史以来最严重的失业,贫富严重分化,引发大规模游行抗议,警民对峙,示威人群包围撒切尔夫人的轿车,骂着“你不是个母亲,你是个怪物。”并且有镜头特写,示威的人拿着的丑化为吸血鬼的撒切尔夫人的布偶。影片给的撒切尔的最后的强硬,就是不肯动摇让穷人和富人缴一样的税的政策,这一次,不仅引发街头群众狂潮,还引发其内阁成员的倒阁。

  我不知道撒切尔夫人的第一个强硬的效应是否如电影所给出的结果:经济好转,也不知道第二个强硬政策后来有没有取消,电影没有给出结果。但我深深震惊于影片接近尾声时的一个镜头,也就是撒切尔夫人递交辞呈,走出唐宁街10号,回到家中后,对丈夫丹尼斯抨击那些逼她下台的政客:温室里的花朵,优柔寡断,奴颜婢膝,追随民调。发泄完了之后,她痛苦地望着丹尼斯说了一段话:他们不知道,如果你做出艰难的决定,是的,他们会恨你一时,但他们会感激你几辈子。

  如果你作出艰难的决定,他们会恨你一时,但他们会感激你几辈子。这句话我不知道是编导写的台词还是撒切尔夫人确实说过的话,回到开头,我说过我愿意相信导演劳埃德说的,这部影片严格控制所有情节的真实性。所以,我愿意相信这句话至少是撒切尔夫人的真实心声,即便她不曾说过一字不差的这句话。

  那么,影片至此,我感到,撒切尔夫人这一心声似乎有点熟悉。

  春秋子产在郑国作封洫,作丘赋,被国人憎恨,骂道:取我衣冠而褚之,取我田畴而伍之,孰杀子产,吾其与之!三年之后,还是郑国人,开始颂扬子产:我有子弟,子产诲之,我有田畴,子产殖之。子产而死,谁其嗣之?

  战国时期魏国的西门豹治邺,发民开凿十二个水渠,民觉得烦苦,不愿意干。西门豹说:民可乐成,不可以虑始。今父老子弟虽患苦我,然百岁后期令父老子孙思我言。后来水渠凿好,引邺水灌田,邺人受其利。

  中国古典译成西文的,论语是其中一部。我不知道撒切尔夫人有没有读过论语的译本,《铁娘子》中她说的那句他们会恨你一时,但他们会感激你几辈子的话,其理念与子产和西门豹的业绩何其相似。只不过此理念在影片中更像是撒切尔的心愿,在子产和西门豹,则是入了史,已经盖棺论定了。

  孔子在论语泰伯第八中将这种行政理念总结为: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当然,这句话有不同的句读。如果撒切尔夫人真说过那句话,或表露过相似的意思,那她就是一位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主义者,本文的句读。

  四月八日,撒切尔夫人去世。英国不同阵营对她作出不同的评介,有赞扬她扭转英国的经济衰退,使英国重新赢得举足轻重的国际地位。有批评她拆毁了原有的福利制度,鼓励自私贪婪,导致社会动荡,公众分裂。在这一日,伦敦的街头,许多人举牛奶庆祝撒切尔夫人的去世。而这一天,离她递交辞呈已经二十二年过去了。“他们”的恨,远不止“一时”。民可以乐成,但“他们”没有得到他们乐于接受的成果,所以“他们”拒绝原谅当初强硬干涉他们虑始的人。

  这就是影片《铁娘子》带给我的对撒切尔夫人的直观感受,斯特里普入木三分的演绎让我更增这部影片所表现的撒切尔夫人就是真实的撒切尔夫人的感觉——似乎可以一言以蔽之,又那么的一言难尽的铁娘子。斯特里普是无与伦比的,她饰演的影片,我所看过的,除了《妈妈咪呀》不喜欢外,其余的全都喜欢,包括这部《铁娘子》。如果用时下流行的豆腐花之争来形容,《妈妈咪呀》是甜味的豆腐花,《铁娘子》则是咸味的豆腐花。

  为什么这么形容呢?因为这两部电影的导演都是劳埃德。

  

家园 撒切尔夫人是小三上位,抢了别人的老公

她进入了一个男人聚集的房间,里面有她的丹尼斯,彼时她还未婚。

彼时她还未婚, 但是他已婚。

话说半句,属于有选择的真相,给人造成的印象跟事实真相就南辕北辙了。从如此浪漫的场景描述中,谁能想到后面隐藏着如此丑陋的现实呢?

家园 这个还真不知道。不过,以撒切尔夫人这样级别的历史人物

这样的细节,对她有如东风射马耳,这是极细的因素。所以影片《铁娘子》也不在这里纠缠,可以理解。这部影片的最值得赞赏的地方就是并不过分聚焦撒切尔夫人的家庭,没有那么浓重的好莱坞的味道。甚至,连英国味也不是很浓,斯特里普的表演将这部电影变成了真人秀,太可怕了,她的每一个眼神的转动,如果你不是时刻记得自己是在“看电影”,那你只能跟着她走。正因有斯特里普的演绎,我看电影时有注视着撒切尔夫人的感觉。

所以,我还是比较满意于影片《铁娘子》的编导演所剪辑给我的撒切尔夫人的。

家园 不光彩的事情不提也就算了,但是讲述一半的真相

不光彩的事情不提也就算了,但是弄成那么浪漫的场景,讲述一半的真相,还自吹"严格控制着所有情节的真实性",我就忍不住要帮他揭示另一半的真相,让大家看看什么叫做他追求的"真实性"。

我还是比较满意于影片《铁娘子》的编导演所剪辑给我的撒切尔夫人的。

所以你看到的只是电影里的铁娘子,是艺术形象,是电影,不是记录片,别把它当成真实的铁娘子。其实就算是记录片,都未必是完全真实的铁娘子,电影就更不用提了。

家园 个人感觉,政治人物,不必太过于世俗强之

如果要八卦撒切尔,那只有拍电视剧了。所以,我认为,《铁娘子》真的比较好了。

家园 电影和电视剧有啥大区别啊?

电影和电视剧有啥大区别啊?一个编得更紧凑一点,另一个编得细节更多一些,如此而已。本质上都是编剧写出来的剧本啊,都跟事实没有必然的关系。

难道刘亦菲演的四大名捕是电影,就比孙俪演的甄嬛传这样的电视剧更真实一些?

家园 呵呵,其实这之间的区别你是知道的

只不过你现在将自己处于辩论之中……

家园 若拍个铁娘子电视剧,一样可以不提她当小三的事情啊。

若拍个铁娘子电视剧,一样可以不提她当小三的事情啊。我还真不知道电影和电视剧有啥大区别。

N久前就有刘晓庆这样的电影演员曾经看不起电视剧演员。刘晓庆回忆她拍电视剧武则天的时候,说她做为电影演员,刚开始不愿意拍电视剧,我还很奇怪。不过她拍了电视剧武则天之后,发现拍电视剧也很好啊,后来就一直拍了很多电视剧。

反正我从来没觉得拍电影的演员就比拍电视剧的演员高明。更不觉得电影和电视剧有啥大区别。更何况在关于编剧的真实性方面,电影还是电视剧那就更是毫无关系了。

家园 紧凑和细节确实是鱼和熊掌

即便是电视剧,有时长的优越性,但要想纤毫毕露也必会挂一漏万,要么就会走上八卦和编造的不归路。

我想说的是,我并不认为《铁娘子》就是对撒切尔夫人的盖棺论定,只是觉得此片对铁娘子的政治形象以及生活形象有深于皮相的东西在。

或者,我没事先给予讨论,此片是否是西方世界对撒切尔夫人的西方式观照?自然,有取有舍。我不敢说,编导会特意取舍撒切尔夫人横刀夺爱的这段。只不过《铁娘子》这部片子所着重突出的是她的政治面貌,这其中其实已经无可挽回的包涵了她的生活面貌。

这样一部电影,从取材到取裁,及至兢兢业业的演绎,都是我们必须尊重的。

我们对自己的历史人物,在影视上除了戏说,强加,扭曲,有没有尊重?或是诚诚恳恳的研读?清以前我们的人被糟蹋成什么样子:《孙武》、《鸿门宴》等等。清时期的人物被美化成什么样子?

毛泽东很喜欢看历史传记片,他喜欢拿破仑,但在电影中,是绝对看不到这样的细节:拿破仑远征意大利,凯旋之前,马弁前往巴黎送信,叫约瑟芬不要洗澡,因为拿破仑就想念她的这种味道。还有,其他等等的很八卦的东西……

如果毛泽东在他所看到的拿破仑的电影中没看到这些八卦,就能结论为他并没从中了解到拿破仑,那也是荒谬的。

即便是电视剧,如拍拿破仑——他现在是人蓄无害,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历史人物,ta的历史性格是很突出的,而且越久远,ta的历史性格就越突出,ta的世俗性格就越淡化——要么就会因为世俗的需要而被大肆想象和编造。自然,上面所说的拿破仑的世俗生活你也可以做如是解。

家园 这就是我揭露他这个电影不真实的原因

这样一部电影,从取材到取裁,及至兢兢业业的演绎,都是我们必须尊重的。

我们对自己的历史人物,在影视上除了戏说,强加,扭曲,有没有尊重?或是诚诚恳恳的研读?清以前我们的人被糟蹋成什么样子:《孙武》、《鸿门宴》等等。清时期的人物被美化成什么样子?

你并不知道铁娘子是什么样的人,不光不知道她的私生活是什么样子,也不知道她的政治生活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这个导演吹自己的"真实性",就是希望把一个他试图树立起来的铁娘子形象给你,让你接接受她就是这个样子的。你凭什么就相信他了?就因为他这样吹牛?就因为他会烘托气氛?

其实我原本并不介意一个政治人物的私生活,但是他对她抢别人老公这段经历不仅仅是为尊者讳,不提,反而更过分的是截取半截真相,对事实进行修理,美化。而我从这个跟事实不符的片段,就知道他这只是编出来的一部电影,跟事实无关。我就是这样简单就能把他的这个"真实性"的吹牛给揭穿。

我揭露他对这样一个细节的处理手法,难道不能让你明白,他这个电影不真实么?你尊重他什么?中国的N多戏说啊什么的电影电视剧,人家至少会告诉你,我这是戏说,不是历史!这才是真正的做电影做电视剧的娱乐精神,这才是值得尊重的,因为他告诉你,我是拍电影,我是拍电视剧,我不是纪录片,不是写历史书!这才是诚实的态度。

他这样一边编剧一边裁减事实一边不告诉大家事实真相,一边还要说我如何如何"真实性",那才是真的要被鄙视的。他如果从开始就说我这部电影是"我想象中的铁娘子",那我也不说他什么了,反而可能觉得他也是一部不错的电影。注意是电影,是属于娱乐业的,不是纪录片,更不是历史书!

家园 电影化妆不错,从未想到过斯特里普会这么像撒切尔。

看了下面的争论,我感觉楼主被误导了。

她进入了一个男人聚集的房间,里面有她的丹尼斯,彼时她还未婚

这是楼主对电影场景的描述,并有补充---彼时她还未婚。

而小白龙的批评:

从如此浪漫的场景描述中,谁能想到后面隐藏着如此丑陋的现实呢?

难以看出是针对楼主还是针对电影的。(当然,后面是针对电影的了)

但楼主直接把它看成了是针对电影的批评。

结合后面的争论,我怀疑小白龙是否看过这部电影。

家园 斯特里普的表演只能用实在太像了来感叹

特别是老年撒切尔夫人,斯特里普能将这样一个特殊人物表现出既有老年妇女的共性,又有特殊人物的特殊性,羚羊挂角,出神入化。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