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茗谈(98):三说“三铁” -- 本嘉明

共:💬97 🌺594 🌵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家园 能不能设想类似这样一个方案

把现铁道部分拆为铁道一部,铁道二部,铁道三部。这3个部的部长是“大部制”后的交通部党组成员,行政为副部级。

铁道一部是现有的9个路局:

哈尔滨铁路局

沈阳铁路局

北京铁路局

呼和浩特铁路局

兰州铁路局

乌鲁木齐铁路局

青藏铁路公司

太原铁路局

西安铁路局

铁道二部是现有的另9个路局:

郑州铁路局

济南铁路局

上海铁路局

南昌铁路局

广州铁路(集团)公司

柳州铁路局

成都铁路局

昆明铁路局

武汉铁路局

铁道三部,是现在的铁道部直属单位和"南北车"等铁路系统支援型单位的集成。同时,三部在一部二部的对口协助下,负责出境铁路项目和“三铁”(县级铁路)项目这两大“新事业群”。这两大“新事业群”属于“增量”,可以摸石头,打破现有体制的框框,借鉴国外私营铁路经验,寻求一系列突破,而又不影响“存量”(铁道一部,二部)的既有体制内作业。

2013年春,新内阁成立后,铁道部开始分家,铁道三部的部长兼任大交通部的一位副部长(一部和二部的部长暂不兼任),在交通部部长指导下,独立工作。计划在5年内(19大前),铁道三部完全并入交通部,取消铁道三部。铁道一部和二部一起分管的国铁系统达到既定规划目标(中国国铁营业里程在2020年前超过12万公里)后,原则上在20大前,铁道一部和二部也并入大交通部,具体时间表待定。

这样梯次推进,渐进改革,可能会平稳一些。这样,大交通部嘴里嚼一个,筷子夹一个,碗里看一个,比较不容易噎着是吧?

家园 和我的经历差不多。我过去半年之内乘过七八次飞机几乎次刺晚

最短半个小时。最常两个多小时。见过两次因延误过长乘客闹事。我还算幸运没赶上。怎么没见什么人喷航空公司?中国铁路够可以的了。

家园 就应该铁道部吃交通部,以铁道为核心搞交通

交通部屁业绩没有,高速公路收费永久化,他有什么资格管理铁道?

刘跨越真是可惜了,你积极支持两部合并,然后争取自己坐第一把金交椅不好吗?不过他在郑州铁路局事情上得罪了小强,这确实没戏

家园 老本你对铁路真是外行

电气化和内燃机相比最大的优势是各节车厢可以加装辅助动力/制动系统,这是内燃机蒸汽机都无法办到的事情。好比四轮驱动和前轮驱动,汽车四轮驱动都比前轮驱动带后轮好,火车至少也是个四十轮驱动对前两轮带三十八轮,你说哪个操控性能更好,明摆着的事情。电气化以后有发展余地,内燃机蒸汽机早就到尽头了。而且电气化铁路是AI系统,air independent,好比核潜艇对常规潜艇。别小看这个,一千多米的海拔上因为空气稀薄内燃机就能感受到效率下降,而电力机车不受影响。按你的方案恰恰是海拔更高的中西部需要电气化铁路。至于电力转化为动力的效率,现在电力机车总效率大于82%,功率因数大于85%。而现在最好的内燃-蒸汽机组,把内燃机排放的蒸汽送进蒸汽机循环利用,也不过47%,还不是能放在机车上的。而且电力来源广泛,除火电外,水力,核电等等都可以利用。这些能源除了电气化你怎么往铁路上搬呢,难道非要铁路依赖煤炭石油。

才看到你下面说少量保留蒸汽机车?你还举了日本的旅游蒸汽机车?说句老实话也许有,但我在日本生活10年没见过。保留到这个程度,我不反对。

至于你说的连云港到汉堡,这个现在看是远了点。但现在中国往东南亚修铁路新加坡已经在叫嚷看在党国......不对,炎黄子孙的份上拉兄弟一把了。

通宝推:strain2,李根,西安笨老虎,大熊甲,赵沐浴,
家园 不只是懒

一次从北京到上海,因为大风天气,北京机场停止起飞了一个半小时,当然大家都晚点一个半小时。五六级风,北京冬天常见,高铁显然不会被挡住。据说北京机场因为大风无法起飞的最长记录是4个小时。

另外一个旁证,芝加哥作为美国一个重要的航空中转站和风城,也是美国航班1/3晚点的原因。

家园 刑部你莫举板子

这打坏了不好配原装零件了。

1)日本真是有蒸汽机车,比如说在北海道。那个高仓健拍<车站>的时候,总不是到中国拍的吧?

2)“三铁”的列车编组,可长可短,每天都可以调整,有时候不需要太大的动力,太好的操控性。性能么,凑合够用就行,太好了嫌贵,全寿命维护要多少钱?换个表可能就半吨煤钱木有了。

3)海拔高的中西部发展“三铁”,不必选用蒸汽机车,这也没有硬性规定。

4)我喋喋不休推广的,是“三铁”。假如蒸汽机车阻碍了三铁,你把蒸汽机推出去斩了吧,我舍得。

5)我对电网供电不放心。任凭你是核电火电水电,冰灾一来电网一垮,我不是啥都不掂?留个后手,每个三铁公司准备几个蒸汽机车,内燃机车,总可以吧?公家规定一个最低比例,达标就可,往上走多少,各家自定。

家园 北京 - 汉堡这个距离正是国内建高铁客运的原因之一

这点你说对了,国际长途客运,目前没有其他手段能取代航班。而一个城市机场的调度能力是有限的,增加国际长途客运就势必削减国内中短途客运。我记得去年春运高峰北京机场有个客运统计,整体上升,但国内客运下降,国际航班客运上升幅度更大而补偿了国内客运的下降。

我估计国内将来的铁路客运会采取大城市之间主要以高铁为主,大城市周边以轻轨为主的模式,均为电气化。既有线路则会转移到以货运为主。电气化客运有一个好处,繁忙时节加挂两节车皮很容易。这个我在日本乘坐轻轨时就发现了,正常6节车厢,站台足够容纳8节的情况不少见。这个风格不正好适应春运等罕见却又繁忙的高峰。轻轨也可以简单负责一些周边货运,比如日本的客运轻轨晚间会有三十多吨的油罐车运营。机场腾出更多的运力负责国际客运。

家园 冰灾一来电网一垮,麻烦比这个大多了。

铁路因为无法超车,统一调度一向是大问题,这些东西如今全靠相关电子设备系统。如果真有这种情况发生,沿途调度通讯设备无法运转,蒸汽机内燃机车也只能停运。

我岳父就是铁路系统专门检查沿线调度通讯设备的,干了二十几年了,全国各省除西藏外他全去过。你撞枪口上了。

家园 刑爷你把小手再放低一点

我说的,是在“三铁”上用蒸汽机车。

“三铁”在初期,只有少数县市能搞,每家总共70或80公里复线,是个孤岛状分布,每家的信号系统没那么复杂,遇突发情况,当场趴窝的编组也少。冰灾(或磁爆弹)一过,手机,ipad,北斗短报文,都能联系上司机。还不行,人武部把5瓦电台送上车。再不行,征用沿途有线广播站,大喇叭可劲造;儿童团送鸡毛信;沿铁路线修烽火台,海军退役旗兵打旗语。等各个趴窝司机都整明白了,王庄总站里打起三颗绿色信号弹,大家一起匀速走;红色弹,大家统统停。我这蒸汽车至少还走得起来,是吧?

家园 老本你怎么越说越抽抽了?

说得我都糊涂了,你想在多大范围内保留蒸汽或内燃机车?中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如果你想在万一的情况下,九百六十平方公里的范围内保有?你主贴给人的感觉可是全国范围内的主张哟。而且这种用法铁路已经失去意义了。

你那种走法还不如有意外走公路呢。作为万一如何如何的举措,我不反对小范围保有。但作为将来国家建设的铁路网主力,蒸汽机和内燃机显然要让位给电力机车了。

家园 这么说吧

每个“三铁”公司负责一个县范围内的“民办铁路”,自筹(资)自管理,委托(专业公司)建成交钥匙。假设国家规定,每公司有机车8部以上的,必须准备一台蒸汽机车,以应急维护为主要用途。

全中国大约3000个县,其中只有东部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县,西部资源开发大县,中部位置咽喉县,再加部分旅游特色县,值得办“三铁”,假定总数是1000个县左右吧。这1000个“三铁单体网”能大体上互相衔接是最好,否则能接到多大就接多大,不足的关键“过路线”,国家日后设法补助地方建起来。

这些公司拥有的蒸汽机车,只在三铁线上使用。但万一国铁遇到大灾难,全线瘫痪,紧急时可以征用这些蒸汽/内燃机车,因为大家都用标准轨距,上国铁没有问题,只是动力偏弱,可以多个机头联用。

家园 我现在也不太明白你的县级铁路是个什么概念

简单点,铁轨按照什么级别建,运营里程多长等等。如果就是负责县级内部周边运输,150 - 200公里级别,那么我认为对地方而言最合适的是建轻轨,好像前面你也有类似的设想。你保留蒸汽机车是为了主要干线事故做备份,而不是平时作为运输主力?这个不如让铁道部干算了。否则真出事故万一备份的蒸汽机车种种原因不能出动,光一个责任扯皮没准能装一车皮。铁路原比你想像的被重视,全国任何地段铁路停运8小时就要上报国务院。地方上出动得慢了点连带铁道部挨总理的板子(比我刑部的板子块头总看着大些吧),挨两次铁道部就不干了。

地方铁路搞起来,就要让它成为公交主力。规模运输铁路比公路成本低,可以做到。如果你真要效仿什么,在日本所有企业事业单位,员工乘坐轨道交通公交上下班,报销月票,没有例外,自己开车可不管。这一来一去每月能差别四百美元。减少拥堵,汽车尾气排放等等,这是我一直认为国内应该效仿的地方之一。真是大地方,比如东京号称白天三千万人晚上一千万人,每天往返两千万,大都在上下班高峰的两个小时运动,不靠铁路怎么办得到。同时铁路大站都是超市等集中的地方,东京的东京,上野,新宿,池袋,品川,以及横滨车站你不出车站能转的商店就不比西单少。上下班顺便买东西本身就很正常。日本有的是地方小线路本身运输不赚钱而靠这种商店赚钱。老本你有空去日本的话不妨看看这种轻轨的枢纽。这么干铁路本身是亏不了的,但挤占了多少其他的零售业就难说了。

家园 我们从日本的情况说起吧

这样你比较熟悉。

(一)

东京市内的铁路,分JR,私铁,都营这3类。

JR(Japan Railway),旧称“国铁”,原来是国营铁路,因为长期亏损,于1987年私有化,改称JR,并分拆成JR东日本,JR北海道等地方分公司,成功扭亏。

JR擅长长途客运,车辆宽大,车站面积大位置佳,容易辨认。

民营铁路就叫“私铁”,东京的私铁中,以Tokyo Metro 规模最大。

地方公营(在东京都的,就叫“都营”)是市级公交,由东京都交通局经营。

“私铁”和“都营”,车站规模小,有些入口隐蔽难寻,站与站之间距离比JR线短,并且专找JR通不到的地区经营。

列车的分类,有普通车,各站都停(简称“各停”);还有“大站车”,小站不停,这在不同的公司,分别被称为“快速”,“急行”,“特急”。上下班高峰时段,有“通勤特急”,停站极少。

每一列车里的细腻服务,包括有“女性专用车(厢)”(这个就不解释了);“弱冷房车”,就是在一列的中段,全年常设一节冷气较弱的车厢,供体弱怕寒者使用;很多车厢里有行李架,因为背包很占空间,放在行李架上就能多挤几个乘客进来,所以日本乘客都自觉把随身比较大的包放在行李架上,以免妨碍他人,挤占通道,乘短途也是如此。

以上这些名词,都用中文字显示在铁路系统的指示牌里,大家去日本旅游,可以自行辨别。

(二)

说回我们的“三铁”。

我们之所以要鼓吹“三铁”,第一是因为“急”,等大铁照顾到你这犄角旮旯?猴年马月吧。第二是因为“细”,大铁能有这么多灵活细腻的服务项目?第三是“激发社区意识”,以具体的一个个工程,来把本地居民凝聚在一起。

建这类“民办铁路”,技术指标的范围可以很广,由各地按需搭配定制,比如有的地方有钱,就搞“金山卫线”式的快速客运,车厢豪华,车票较贵;有的可以是绿皮车,最高车速慢于100公里/时,票价较低;有的以货运为主(拉矿石),以重载为设计要求;有的是爬山铁路。等等。

建设的进度,则是各地自愿,量力而行,因此第一阶段可能只有10来个项目,到第二阶段有几十条开建,第三阶段才能上百(否则各地的人员培训也跟不上)。其中有些项目是县级,按平均一个县3000平方公里算(东部地区远远不到这个面积),每个项目也就80公里以内。有的是地级市这一级,把下属几个县的线路一次规划好,分期开工。

这些民办铁路的总里程,最后能达到5万公里以上,就是一个巨大的成就了,可以减少多少废气污染?

至于说蒸汽机车,这是枝节问题,您直接无视好了,就当没说过。我的态度很简单:一,要有非电动的备份机车。二,内燃机车不是最佳选择,因为一旦有战争,燃油都要集中供应军队和大铁。而煤,中国是永远都有的,实在等不及,先把各家的家具劈了,小火车还是能走起来。

你说的“围绕客运车站建商业区”,这我们不劳费心,县长们要想不到才怪了。

家园 中国式西进运动

首辅长卿以交通线为突破口,市场化,开放低空空域,铁路沿线,实业铺开,资本流入,带动经济发展,百姓欢悦,齐夸长卿:请告知相公*长卿辅佐圣明天子于亿万年也!

家园 “三铁”一定能成功

因为“三铁”是个筐,很多内容可以装。

而最首要的,是“都市裙边城轨”,也就是“电子赵括”兄,“西城铁”兄,“镭射”兄等各位洞见的广阔市场前景。这些“县营(乡营)城轨”,以大都会区为圆心,向周边幅射布局,同“都营”轨道交通相衔接,或同“大铁”站相衔接。“三铁”的性质,既可以是县(市)营,也可以是私营,也可以是混合股权。

这一批,至少可以开发数百条,近万公里,是“三铁”整体成功的坚实基础。

所谓“城镇化”,某种程度就是“母鸡孵小鸡”,一只老母鸡孵出一圈小鸡。原来一个个大都市区都是孤岛状巍然屹立,是某一个地区的人材高地,资金高地,技术高地,开放高地。现在,就要引导这些高端资源“自然溢出”,流到“乡下”,以实现“中国是平的”。纯客运的城轨也好,客货混运的“乡间铁路”也好,能起到“以线带面”的作用,给高端资源下乡,一个依托平台和着力处,等于是引水的沟渠。

这个沟渠,坐等国家立项投资,就太保守了。不等不靠,自己上嘛。

这等于“大铁”是正规军,负责构筑主阵地;“三铁”是民兵,拾遗补缺,挖挖交通壕散兵坑猫耳洞;“二铁”只负责自家门前三分地,挖挖老百姓的防空洞。这三家齐头并进,合作共赢。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