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茗谈(97):ID专营局 -- 本嘉明

共:💬12 🌺3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茗谈(97):ID专营局

习总近日在中纪委全体会议上连发警句,其中“老虎、苍绳一起打”、“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尤其引发赞扬。

忙总说过句大实话:“刀削不了自己的把”。那么,能不能造出一个“笼子”,来关住无法无天的房叔表嫂X霸天们呢?

能的。因为中国社会具备造笼子的社会基础。

这基础,一,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君轻,社稷为重”,“民为水,君为舟”,“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样一种朴素而不可侮的人民的觉醒。

二,是新中国建立后的前30年,工农当家,“牛马”翻身的社会现实。以主席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于中华文明的贡献,是不可替代的。这是中华历史上,劳动者唯一一次成为“贵民”。我本人虽然对于十年动乱中对于“贱民”的打击株连不能苟同,但对于工农成为“贵民”,轮流坐庄一回,则毫无意见。大多数人是“贵民”好,还是少数精英是“贵民”好?这个没有定论。这两种社会形态,都可能推动文明发展,也都可能造成停滞,动荡,折腾。

既然有了很好的基础,那么“笼子”的样式,又会是怎样的呢?

这我们就不能预测了,但至少知道一点,“舆论监督”,会是这个“天网恢恢”的大笼子的重要部分。

(一)

舆论监督,同现在被热炒的“新闻自由”,是完全不同的。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新闻自由”也是如此。西式的“新闻自由”,我给大家介绍过,就是“合法的狩猎执照”,扛上枪在市中心的人民大道上晃荡,百无禁忌,影影绰绰看哪个的个儿大,砰一枪放倒。打对了,社会英雄,良心喉舌;打错了,算你倒楣,我索性再加几刀,激情杀人。

这不是我们要的东西,这是前门驱虎,后门进狼,是另一种放出笼子的无法无天。

所谓“舆论监督”,是在“党管媒体”的现实下,一方面“老报老办法”,坚持党的领导;一方面在个别领域适当放宽,鼓励“老报纸”们发挥主动精神,协助党的工作。

目前找这个“试水领域”,可以考虑“反腐败”。

就是说,这个领域大家可以主动出击,抓老鼠,穷追猛打,但有案说案,不要曲里拐弯往“制度,宪政”上靠。妈拉巴子,难道美国就没有贪污受贿,任人唯亲,无法无天?

而对媒体的“舆论监督”,我们也不能太指望他们,毕竟是个组织就可能被收买。我们还要依靠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罪犯不可能同时收买1000个人。除了“中纪委”,我们还要有“下纪委”。

这“下纪委”,就是网络。

(二)

发挥“下纪委”的工作,我们要“两手硬”。

第一手,是“平均发声”。这包含两方面,一,全国公民中,让尽可能多的人能非常方便地发表对某事的意见。二,网络活跃分子,则要适当制衡,让他们少吵吵。就是“单个分子不要发太多的声”。

第二手,是取消呆板的现有“实名制”。一个人不愿意在网上用实名,无可厚非,他/她或许只想在现实生活中保留一份宁静罢了。这不必然代表他在网上的发言一定会谎话连篇,无所顾忌。正相反,反而是很多人在网上,活得更真实。比如说忙总,他在集团开大小会的时候,能那么说吗?

其次,反腐败大潮中,爆料人的勇敢,是有限度的。正义感不能捍卫家庭安全。匿名爆料,也是帮助净化社会。

网络世界真正的问题,是每个人可以毫无限制地换新马甲。这助长了那一小撮信口雌黄小人的气焰,反正“马甲无限,用臭就扔”。

所以,真正完善的“实名制”,是“有限笔名制”,就是鼓励用户只用实名,如果一定要用化名,可以,但有限制。

(三)

所以我的建议,是在全国设立统一的“ID专营局”。

“ID专营局”,类似于商标局。任何持有身份证的公民,可以亲自前往,凭身份证免费登记一个“实名ID”,专营局发给你一个密码。

考虑到重名,假设说全国有50个“王宝强”,那么按登记先后,编为“王宝强1”,“王宝强2”,每人的密码不同。

登记完成,柜台小姐发给你一个小牌。你可以转到下一个大厅,凭牌登记“非实名ID”,总数不得超过9个,头2个免费,其余每个收费150元到300元(视当地发达程度)。二次登记完成,小牌收掉,你就可以走了。这个小牌上没有你的个人信息,只代表你今天有登记“非实名ID”的资格,所以这些“非实名ID”是不可追踪的ID。如果你不想登记“非实名ID”,就缴牌走人,不过今后就没有机会了。

回家后,你可以在任何网站,新浪,人人,饭否等等,去注册,填入一个ID后,输入对应的密码。“ID专营局”设有数据总库,只供各网络公司核查,私人不得查询。网站核对你的ID和密码无误,就往下走流程,允许你在该网站注册(就跟在美国枪店买枪,先查犯罪记录一样)。注册完成后,在网上显示此马甲“加V”(已认证)。至于你注册的是实名还是“非实名ID”,或者今天注册实名,下月再来注册一个“非实名ID”,自己捧自己的臭脚,那就悉听尊便。

这样全国推行3年后,国内运营的各网站上,非认证的ID全部作废,或限制功能。

同时,“ID专营局”每年推出少量“非实名ID”名额,网上拍卖,供以前没买够现在后悔的网民找补回来,办法是参照车牌拍卖,价高者得,货款汇到即发送密码,不必出示身份证明。

(四)

这个办法的意图,就是“正本清源”,为中国网络文化的稳健发展打下一个扎实的基础。

这种制度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品牌”:已经是你的了,别人拿不走;别人创下的名头,你也抢注不得。在“ID专营局”登记的ID,全国所有网站通用。你自己的ID,你没去人人网注册,那别人也不能去注册,因为他不知道你的密码。

而另一方面,任何人手里的ID资源都有限,你贵为富二代,可以有10部跑车,却不能有10个“非实名ID”。这样,你用臭一个就少一个。言为心声,就拜托你好好打理自己的“品牌”,可是跟着你一辈子的喔。

链接出处

家园 前些年听说韩国搞网络实名制,现在怎么样啦?能说说吗
家园 不通不通。。。爱爱乎?仙霞乎?
家园 废话太多,尤其是刀那段。“刀经常割烂厨子的手”才是真理。
家园 用臭一个少一个好
家园 这不是鼓励贪官污吏黑心资本家建立水军吗

这不是鼓励贪官污吏黑心资本家建立水军吗

最简单的,手下员工,注册马甲甚至实名马甲等上贡

至于“网络活跃分子,则要适当制衡,让他们少吵吵。就是“单个分子不要发太多的声”。”

取消网络算了

另外建议从你开始,以后换马甲来西西河

家园 好想法。但是现有的技术不行,ID很容易失窃

而且,现有的技术框架中,很容易联系各种ID。

Google正在打这方面的主意:外链出处

全部实名是绝对不可行的,没有实名也是不可行的。两者要灵活结合才能满足需求。都需要适当的技术手段来支持。你的这个基本上就是实名了,不过还没有和爹妈给的名字一一对应而已。还需要更虚一些的才好。

家园 这段写得很仓促

抛砖引玉,希望大家多多批评。

1)首先,我要引用一下肯尼迪总统的名言:“不要问国家为你做了什么,先自问你为国家做了什么。”

TG做得很不好吗?那超级工程们是怎么回事?G2是怎么回事?歼-15总设计师罗阳是怎么回事?

而网上的那些乱象,各位网友就没有责任吗?目中无人,惟我独尊,天下都是残的,TG就更残了,烂到芯里,国将不国。至于网上的粗鲁无礼,这些小节就不说了。

一个巴掌不响,这些方面的改进,要从每一位网友自己做起,那才能理直气壮要求ZF改这改那。

所以,要求政府与时俱进,在管理方式上跟上时代的潮流,是对的;要求网友个人也与时俱进,在自我管理方式上跟上时代的潮流,也是必要的。

2)ID的不可追踪,要达到哪种程度,这是很难拿捏的。比如说儿童色情狂,网上欺凌者,触犯了实质的刑律了,逼人自杀了,要不要追索?

我这个模式下,“非实名ID”的黑市交易,是必然的。比如说一位网友走进上海的“ID专营局”,出示的是兰州的身份证,实名登记后,就拿到一个黄色小牌。转到第二大厅,这个黄小牌就表示他有权按“西部价”(150元)登记7个“非实名ID”。登记完成后,大厅里有一排电脑,供你验证密码无误,就可以走了------因为无记名,出门才发现密码问题就没有售后服务了。

回家后,他可以在网上以220元私售“非实名ID”。一个持上海身份证的网友,要花300元才能买到正版“非实名ID”,因此有人会买黑市货。但黑市货有风险,因为原主人也知道这个密码,等于可以跟你“分享”注册权(但无法侵入你已注册于新浪的帐户)。

而黑市货多次转手后,就非常难追踪了,这跟犯罪分子用偷来的汽车作案,道理是一样的。铁了心要爆猛料的朋友,可以买黑市货,一次性使用。当然,这里面肯定混有诬告,但主流还是有利于反腐的。

3)至于说豢养“水军”。首先,ZF宣传部门的5毛,你是挡不住的,他可以从“ID专营局”大量批发到ID,只许州官放火嘛。但一般网友,很容易从这些ID的“稳定活跃度”上辨别出来,到时候草民自己做几个APP,免费供大家手机下载就行。

其次,低层官员和民营机构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而豢养水军,经济成本就大大上升了,毕竟现在注册新马甲是零成本,是个混混就敢号称能调动5000水军,到那时就不行了。

4)海外华人,怎么在国内登记?这大家再想想。

5)至于说ID容易失窃。ID如同菜刀,菜刀要有人握着,才能砍人。某个帖子有问题,找发帖人。如果是用买来或偷来的ID,原ID持有人只负次要责任。找发帖人,如今专政部门已经很拿手了。

6)总之一句话,这个马甲稀缺了,大家自然就珍惜了,穿上了也多说人话了,维持一个品牌美誉度嘛。大多数人用实名了,风气就扭转了。FACEBOOK是可以用化名的,但太逊了,没人敢用------大家都坦荡荡裸泳,就你一个穿马甲,算神马?

至于我本人,这一个ID已经足够了。当然,被别人抢注也就换掉算了,毕竟你抢不走我这一脑子民科是吧?

家园 相信按照楼主的意思,将来id的买卖将会是一条发家之路。
家园 一般群众

有3个免费ID(一正二副),实名的参加同学会,校友网。一个“非实名ID”拿来翻翻墙,发点怪声,放浪一哈。第三个ID先冷藏着,将来扒墙出杏了再用。

正正经经说话过日子的主,哪里需要那么多花花草草,日常生活里柴米油盐惯了,这虚的顾都顾不过来。

特别贪玩的,那就花钱置办点行头嘛,打游戏还得买装备是吧?既然有人肯烧包,卖ID得的钱,国家拿去造航母好了。

我们以中国8亿网民算,人均3个ID,已经是24亿马甲满天飞了。最主要的,一小撮人就无法在网上就某些议题造声势。你再怎么到各个BBS点火,跑来跑去就那么几个ID,全国人民心里门儿清。到那时,你微博打个喷嚏还能有20万人转,那才叫“人生导师”呢。

家园 海外华人可以去就近的使领馆登记购买,流程与发放签证相同
家园 茗谈(97)-2

(一)

我们从“雷案”说起。

新华社“中国网事”2012年11月25日发布消息称:11月23日重庆市委决定对北碚区原区委书记雷政富立案调查后,市纪委调查组正深入开展工作,调查结果将及时公布云云。武汉大学互联网科学研究中心统计显示,该事件的“第一季”在最高峰时,在腾讯微博上有483,000条。既然说最高峰时段,我们不妨假设这48万条是短短数小时内发出的,那么,谁能告诉我,这48万条的背后,是几个人在发呢?48万个?24万个?5万个?2万个?

最笨的办法,当然是一个一个追踪IP地址。一个地址上,跑出来15个马甲,转发了60次,那专政机关仍可以认定只是一个嫌犯。

问题是这样高端的追踪,只有国字号搞得,运算量很大,况且这还只是腾讯,那么新浪呢?人人呢?

而网上的民意反应,有时候是很草根的,某县要不要开个小化工厂?消息一走漏,县级论坛上吵吵开了,那么不论正方反方,到底能代表多少位居民的意见?这点屁事,难道也去惊动省厅?

我们现在说的“有限笔名制”,就是起这个“可靠估算”作用。“ID专营局”同国税局一样,业务由中央统管,地方不得过问。多少网民持身份证来办理?免费非实名ID发放多少?付费非实名ID又发放多少?拿到新ID后一般顺延几个小时后就出现在网上使用了?

根据全国各局汇总上来的以上数据答案,以一系列的精算和事后(参照实际值)修正,就可以做出统计模型,并取正态分布上的最大概率数值,内部通报到各级政府,并随时更新数据,与天气预报同步。

这样,一个县长就大致知道,既然反对建化工厂的有5200条帖子,涉及3000个ID,那么估摸着得有900-1300个本地网民(其他是外地的公知来搀乎)。至于支持建厂的,那就不用统计了,都是驼部长的人马。根据上级下发的最新“情况通报”和这些帖子的言辞激烈程度推算,1300个反对者里,可能有1000人会鼓动散步并亲身实施------如今90后的细伢子,胆比谁都粗嘞,几百人一上街,围观老百姓再跟着一起哄......葱鸟酱鸟,不如蒜鸟,这厂子先缓一缓吧。

所以,“有限笔名制”的最大作用,是防止基层当局误判形势,说安啦,才5000帖子嘛,老子晓得,肯定就是黄四郎他们,小猫两三只,还真给他们吓住不成?听说他们每人都披了200来件马甲呢。麻匪县长要这么一说,大家也不敢说他一定是太姜文了,毕竟在当下,一宿整个200马甲,也就是花点青春,不花钱撒。

“有限笔名制”把全国的ID,控制在一个极限数量(比如说30亿个)以内,并且可以追踪每个ID的活跃度(比如说:从来不用的;只拿出来注册过一次的;已在5个以上网站注册的),从而推算出:总体而言,比如说,每2.2个ID,可以折算为一个鲜活的真实的网友。那么,在网上每2.2个欢乐就是现实世界中1个真实的欢乐,每2.2个愤怒就是现实中1个真实的愤怒。当领导的也不傻,谁愿意专业捅漏子?有时候就是不接地气,刚愎自用,才办了蠢事,而且越弄越大嘛。

(二)

网络,不单单是爆些隐私,整些八卦,那太小儿科了。网络,也是民意的“气压表”。

但这个气压表,得准,不然,“一表各读”,等于废物。如今这表准不准?根本不准。因为“一个人能注册几个ID?”,这个预设值,从1到无穷大,根本没法建立稳定的数学模型;或者说,平时还能平稳连续地显示一个和谐面貌,一旦风吹草动,立刻严重失真扭曲。好比杭州湾的潮头,1米高是通常的,1000米高也是可能的,你怎么设计杭州湾大桥?

现在我们用“有限笔名制”把这个预设值约束住,大多数情况下是1到10,多数人同意有个上限,那么较准确的模型就可期望了------至少比以前要准确多了。民意反应准确了,那么对突发事件的预警就准确了,对固执的市长们有说服力了,领导们肯放低身段事先疏导,就不至于酿成群体事件了,维稳维在萌芽里,岂不更好?

而反过来说,网上表达的民意也更真实,更理性,不是少数人能呼风唤雨虚张声势的了,不是少数人可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