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清朝时蒙古人和汉人的收入(转贴) -- 虎式坦克

共:💬6 🌺1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清朝时蒙古人和汉人的收入(转贴)

清朝统治者为了拢络蒙古人心,蒙古的亲王至四等台吉,与清廷一般官员相比执政的官高,不执政的禄厚。以品级和俸禄为例,清廷的一品官,正一品有内阁大学士,六部尚书和理藩院大臣是从一品,他们的年俸是一百八十两,俸米一百八十斛。七品知县俸银四十五两,米四十五斛。蒙古的一般亲王,年俸二千两,俸缎二十五疋,科尔沁亲王年俸二千五百两,俸缎四十疋。扎萨克台吉塔布囊俸银一百两,俸缎四疋。内外扎萨克蒙古一、二、三、四等台吉塔布囊的顶戴、服色和坐褥,与内地一、二、三、四品官的官服坐褥相同.

  我再讲讲本地的情况,清时扬州最大的一家广陵书院,主讲(只讲课,不负责行政事务)的年薪是四百两,伙食费是三百两,总共七百两,而院长(讲课兼行政)年薪加伙食费总共四百两,当然,地位较低的书院的主讲年收入则大约总计在四百两左右.扬州政府里的衙役或狱卒的年收入是六两银子.

  以大米为量物,则当时的七百两银子约合现在的九万多块钱,而当时相当于现在市府秘书长地位的官员的年薪则约相当于现在的七千多块钱,当然,此类人等的灰色收入也和现今一样是难以计算的.

  当时,皇后的月银是五十两(记不清了,所以这一点不敢太确定).

家园 不能光看俸禄

清朝自雍正朝后,合法收入大头是养廉银,而不是俸禄。

督抚的养廉银上万两,知县的养廉银每年也能达上千两,加上各种灰色收入就更多了。“3年清知府,10万雪花银”,不是虚构的。

家园 正是如此

另外蒙古等地不如中原繁华。清朝的边防力量也不如内地强。其实还要靠蒙古人来打仗。所以如不特别对待很容易造成当地首领离心离德。

家园 知道了!
家园 基本工资不高,奖金补贴高
家园 这么算,衙役岁入还不到1000块钱?

扬州政府里的衙役或狱卒的年收入是六两银子.

  以大米为量物,则当时的七百两银子约合现在的九万多块钱

---------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