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青铜时代的蜗角战争 第五章 今年祖龙死 10 -- 潇水

共:💬7 🌺5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青铜时代的蜗角战争 第五章 今年祖龙死 10

安置完老爹的body,秦二世惊诧地发现,他毕竟不是秦始皇,光凭一道伪造的诏书,是不足以踏实当皇帝的。

据《史记》上说,秦二世继位之后,因为名不正、言不顺,大臣们并不服气,追星族和马屁精很少,秦二世狂不起来,甚至有被打下去的危险。

开大会的时候,只有赵高一个人帮着秦二世吆喝。赵高嗓子又尖,唱出一些高调,因为没有人应,摔落在空荡荡的朝堂上,好像失势的飞机,被高射炮打下来了。总之大家都不应,好像一班死人。气得赵高事后骂道:“这帮人因为我出身卑贱,突然被提拔了,并不买帐。表面上没反我,骨子里都不服。”

秦二世说:“我的处境一点也不比你好啊。朝中大臣不服,地方官吏尚强。这种危险的局面持续下去,其他公子爷看见了,认为咱俩是软蛋,非挟了一些大臣来抢我的位子不可。”

“是啊,”赵高说,“您爹有二十几个儿子,您是其中最小的。如果您有资格当皇帝,您的二十几个哥哥,个个就都有。您凭着的只是沙丘密谋里伪造的一份诏书,但公子和大臣们对此原本就是怀疑。诸公子和大臣心中怏怏不服,连您自己都看出来了。所以,现在一旦有某个公子比较贤,或者比较有野心,想过过当皇帝的瘾,就拉拢了一些大臣,也捏着一份假诏书站出来嚷嚷,那您就麻烦大了。大臣们原本对您就怏怏不服,没准儿竟会去支持了他。而且蒙恬将三十万大兵于外(当时蒙恬还没有死),随时可能爆炸。如果他们里应外合,你我就完蛋了。所以我天天战战栗栗。”

形势确实严峻,秦二世和赵高一致认为,只有诛杀了所有的公子和怏怏不服的大臣包括外边的蒙恬,才能避免他俩挨揍的命运。险峻的环境,促使他俩必须杀人。

潇水曰:秦始皇生前,从来没有提起过胡亥继位的意思,而胡亥作为秦始皇最幼子,手里平白无故冒出来一份继位诏书。这份诏书到底能有几分是真的呢?公子、大臣怀疑并且不服,是必然的,也是史书上的记载。

早在沙丘密谋的时候,秦二世就讲过:“我不要继位。因为,我作为弟弟,跟哥哥抢位子,属于不义。我爹死了,我窜改我爹的遗命,属于不孝。我本事一般,才能谫薄,勉强当皇帝,属于无能!我这三者逆德,天下不服!”

他自己已经预见到了天下人会“不服”,事实也确实如此。在《史记》中,赵高和秦二世的对话中,都分别说道了当时诸公子与大臣不服。

那么,不服怎么办呢?不服就要发生冲突。不是秦二世杀了“不服”的诸公子大臣,就是诸公子大臣迟早可能一齐起哄,杀了秦二世。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这里没有妥协的地方,也没有让时光倒流,回到沙丘悔改的可能。在公子大臣“不服”最严重的时候,秦二世也许竟会埋怨当初赵高怂恿他造假继位,落得现在这样“战战栗栗”,朝不保夕,骑虎难下。

但,开弓没有回头箭,他俩当初在沙丘伪造了诏书,撒出了第一个谎,就等于站在了杀人的起跑线上――他们需要在未来道路上杀掉众多的不服者和反对者。关于这一点,不知当初他俩预想到了没有。否则,一旦被不服者扳倒了,皇帝当不成了不算,还得为伪造诏书的事抵罪掉脑袋。

以往我们总把事情简单解释为秦二世、赵高品德太坏,或者血管里充满嗜血基因,喜欢杀人取乐,所以要大杀群臣和公子。其实,我们往往忽视了环境压力的因素。我这里并不是想替秦二世接下来的杀人事件开脱罪责。我只是想说,一旦你干了一件坏事(伪造诏书),就必须继续干更大的坏事,以保证前面所干坏事得到的利益不被丧失,或者避免为前面干的坏事偿付责任。形势有时候会引导人性发生变化,而不单单是秦二世本身有没有嗜血基因。

总之,不管是品德败坏,还是形势所迫,秦二世杀人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了,否则自己就要被杀,连想两股“战战栗栗”都不能了。但是,想杀人也不是那么容易的,特别是杀大臣。赵高分析说,大臣们都是始皇帝任命的,个个名高功大,都是天下“累世名贵”之人,敢于耍大牌,根子硬,党羽多。你杀了其中的谁,保不齐大家要合起来杀你。秦二世和赵高毕竟是朝廷中的少数派,势单力薄,拥护他俩的大臣少,所以他俩不敢妄动。那么杀公子呢?若不事先把大臣们搞定,杀公子风险将更大。闹不好,也许公子们带着大臣倒把他秦二世杀了。

想来想去,还是先从下边最可怜的郡县大吏们杀气吧,于是他俩开始打各地郡县大吏的主意。

赵高就此进言说:“天下各郡各县的第一把手和第二把手,你认为‘不可’的(意思是不跟您一条心的),赶紧找些罪名把他们杀掉。然后把一些低贱的家伙提拔起来,顶他们的缺。这些人被您抬举得大富大贵,必然感恩戴德。逐渐地,您再把远在地方上的人弄到中央担任要职。这样,您就从地方到中央,都有了一帮铁杆追随者,从而皇位牢不可破了。”

秦二世对这个地方人事大换血的主意拍手称善。

赵高其实说出了当领导的诀窍。俗话说一朝天子一朝臣,上一届留下的文吏武将我都摒弃不用,而着意去培植新人,办法是迅速提拔他们,使他们感恩戴德地效忠于我,我也就从此倚赖他们。他们给我办事,我的命令也就贯彻下去了(为政的道理说白了也就这么简单)。他们必然千方百计地拥护我,扶持我的地位,因为我倒了,他们的富贵也都没了。

于是秦二世听了赵高的话,先从基层动手。他像他老爹那样巡行了一次天下,一边走一边诛杀大臣,

注:《史记》:“乃行诛大臣。”

。朝中的大臣们来不及联合起来谋求对策,秦二世已经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把地方大吏们(即各郡县第一第二把手们)各个击破。凡不与秦二世一条心的,都被捏造了罪名,脑袋纷纷搬下了岗,然后换上秦二世的亲信。秦二世的这次杀人之旅非常决绝和迅猛,前后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基本上把基层搞定。朝臣们从此像断了线了风筝,没了地方的人呼应,他们显得有点头重脚轻。

不久,朝臣们就不觉得头那么重了,因为秦二世帮他们搬了下来:秦始皇留下的大臣,如蒙氏兄弟、冯去疾(右丞相)、李斯(左丞相)、冯劫(将军),都陆续被秦二世逼死或灭族了。而且从赵高和秦二世对话的口风上看,被杀的朝廷大臣还不止这些。

注:赵高:“尽除去先帝之故臣。”

看见朝臣大员和地方官吏们都被换作了自己的亲信,秦二世的盘子稳了很多,可以开始对自己的哥们动刀子了――这是他的最终目的,因为被杀的那些朝臣、大吏倒未必有什么反心,诸公子却有继承老秦江山的合法基因和可能的欲望。

于是,秦始皇的众多儿子中,有公子十二人被戮死于咸阳市。所谓咸阳市,就是咸阳的农贸市场。农贸市场自古是个杀人的好地方,这里群众演员很多,客流量大,观众云集。因为朝臣们都是秦二世的亲信了,公子们成了孤立无援的待宰鸡。他们被当着这么多匹夫匹妇的面除掉贵族的礼服,扒光膀子,按在案子上砍头,实在是很没面子啊。观众们观看了杀人全过程,看见秦二世对自己的弟兄们都毫不手软,纷纷表示深受教育和振动,哪个还敢造次。

注:《史记》曰:杀完诸公子以后,“黔首振恐”。

秦始皇还有六个公子,则被戮死于杜县――没有选在咸阳,大约是也想给杜县老百姓一个学习机会吧。另外的公子将闾弟兄三人则似乎很

难寻出什么罪名,或者是他们党羽太多,或者他们跟秦二世关系不

错,总之秦二世没有去公众场合杀之而是诓骗囚入皇宫中,派人逼迫

他们自杀。将闾仰天大呼者三(反复呐喊):“我们哥仨实在是没有

罪啊!”使者说:“我是个哑巴,说不出话来,所以没法转达你的意

见给皇帝。”将闾哥仨听到之后,只好哭着鼻子拔剑自杀了。

这样算来,秦始皇的二十多个儿子,死了二十一个,加上扶苏就是二

十二个。他们的家产,都没入官府,其家属和党友受连坐者“不可胜

数”。

最后还剩一个公子高。公子高从前比较受老爹秦始皇宠,进门跟老爹

秦始皇一起吃饭,出门跟老爹秦始皇一起坐轿,开着老爹赏给他的宝

马车,早把秦二世气恨得鼓鼓得。秦二世杀光诸公子,就来寻公子

高。公子高一看就剩自己这么孤独一枝了,恐怕要比别人死得都惨,

于是想到了逃跑。但是他跑了的话,家里人要代为受过,闹不好还要

被灭族。于是这个很有团队精神的人就不想活了,他上书秦二世,请

求到地下给老爹秦始皇当冥府保镖。

秦二世读罢申请信非常高兴,大呼过瘾,笑着把书信递给赵高说:

“这个人真是走投无路了啊,被逼到了这个份儿上了,自己来求死

了。”

赵高也说:“这些人整天绞尽脑汁想得就是怎么能少死一点、晚死一

点、不死一点,总之天天在跟死神捉迷藏,能免死、少死、晚死就开

心得要死了,哪有还奢想作皇帝的心思。”――意思是,人们对生活

的期望值已经非常之低了,只在马斯洛需求台阶图的低端“生存安全

“等处徘徊,没有“自我实现”――妄想发达当皇上的需求了。说白

了,赵高的意思就是,制造白色恐怖,让人们每天在死亡阴影里徘

徊,就不会吃饱了撑得整天作皇帝梦了。白色恐怖确实有助于巩固您

秦二世的皇位啊!

当然,为了避免有人铤而走险、狗急跳墙,谋杀秦二世,秦二世把皇

宫警卫队的原大队长、中队长、小队长(中郎、外郎、散郎)都给逮

起来,撤换成了心腹人。

既然公子高已经被吓得只想求死了,表现出的觉悟也比较高(知道主

动请死),秦二世遂非常开心,还对他进行了奖励――给了他十万钱

的丧葬津贴,让他体体面面地去死――没有去农贸市场光膀子。

而公子高的全家,居然得到幸免。

公子高牺牲了他一个,幸福全家人,也算是天赐洪福了。

秦始皇还有一些女儿们,下场也很可怜。秦二世觉得女人也会想当女

皇的,于是就把公主十人磔死于杜县。磔死就等于后世的陵迟――几

百上千刀地切割而死,直到变成碎块块儿。不知道为什么秦二世对姊

妹们格外用心,杀得如此无微不至。难道他认为女子可以无性生殖,

利用身体组织细胞长芽抽穗,再生出小秦始皇来?据说,未来人类是

可以无性生殖的:利用一小块组织繁殖出子体,说白了也就是克隆。

如果是那样的话,以后要彻底杀死一个囚犯,还真必须把他细细切

碎、磨碎不可。

赵高也和秦二世展开了杀人比赛,那些从前和赵高有仇的人(比如吃饭的时候在食堂排队插在了他前面),赵高都利用职权,打击报复,“所杀甚重”。这些被杀的人实在太多了,赵高担心苦主家属跑到朝堂上揪着赵高的鼻子骂他或者向秦二世告御状(当然,秦二世是会给赵高撑腰的。但是老是被人告状告久了,也会影响到赵高在二世心中的形象――赵高一直以一个忠心耿耿为秦二世谋划,苦心积虑为二世坐稳皇帝宝座而设计、奔走的形象而出现,虽然手段不甚光明正大,但那是为秦二世的政治利益服务,秦二世并不认为赵高是坏蛋。秦二世一直到死前,都以赵高为“忠”、“信”、“精明廉洁”、“洁行修善”的“贤人”,是正直可信可以依赖的人。现在若让秦二世知道了他赵高也会欺负人、不讲理、不信不义、公报私仇、品质恶劣,是个小人,秦二世免不掉也要疏远他,乃至提防赵高),于是赵高必须遮拦住那些告御状的人,办法是劝秦二世从此不要上朝。秦二世居然还就听从了,这是后话不提。

潇水曰:

赵高劝秦二世杀大臣、公子,固然是为了秦二世能坐稳宝座着想,客观效果上却也为他赵高专权扫清了竞争者。赵高遂成为了权倾朝野的大权臣,他的损益表上全是净赚。

而秦二世是赚了还是赔了呢?

秦二世干掉了自己的二十三个公子哥哥,哥哥们无法与他争位了,这

是好事。但皇帝实在是个很高危的职业,诸公子爷不来争了,权臣却

可以来争。赵高权力无限扩大,一样可以夺秦二世的玉玺。未来发生

的弑君惨剧,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失去了宗族公子羽护的秦二世,

皇权孤弱,遂成了独夫一人,眼睁睁地被赵高杀了。

幸亏,还有一个叫子婴的皇室宗亲事先残存下来了。子婴居然能杀了

赵高,算是客观上为秦二世报了仇。若是早多些类似子婴这样的宗亲

庇护着皇权,哪里容得赵高在那里指鹿为马。汉朝皇帝,譬如汉武

帝,多使用皇帝宗亲,授以朝廷重臣之位,譬如卫青、霍去病、魏其

侯无不是宗亲来的。而秦始皇不封王子,子弟为匹夫,无功不得为

官,秦二世又尽杀宗亲,远疏骨肉,终于二世而亡。从秦汉两朝国祚

对比来看,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任人唯亲,也有任人唯亲的好处啊。

那些被秦二世干掉的朝廷大臣和地方大员,可怜的家伙,其实有很多

是忠贞守职、作风清正、干练有力之辈。我这么说的证据是,当初赵

高想平白给他们捏造个罪名杀掉还真不容易,于是赵高说:“我们可

以修改法令啊,把法网变得细密苛刻,这样就好寻他们的过失了。实

在不行就实施连坐,比如,只要有一个小吏犯事被抓(比如他偷了仓

库里一把扫帚),通过诛连,就可以把最大的县长给法办了。同样的

办法也可以适用于郡守。”这大约就是现代话所说的“整人”吧。于

是赵高成了整人专家的祖宗。

这一方面见出了赵高的阴狠毒辣,也见出了那些掉脑袋的大吏往往都

是正路直行,少有瑕疵,否则当不必如此苦心费力罗织罪名方能扳倒

他们。秦王朝卸掉这些正直人的脑袋,算是自毁长城。

秦二世为了巩固自身地位,杀掉了老爹留下的朝臣,郡县长官,另建

忠于自己的班子,原也无可厚非。只要他能找到合适的人选就行。但

秦二世趁巡游的机会,前后三个月就完成了对地方大吏们的洗牌,如

此仓促之间,他能找到几个人才换上去呢?他所换上去的人,不过是

他的亲信罢了。

注:《史记》:“更置陛下之所亲信者”。

而他从前又不曾从政,只是个皇子罢了,他的亲信应该都没有实干经

验,也许竟只是他的跟班侍从而已,现在全都跟着秦二世巡游而下

凡,纷纷留在了各地当地方大员,一跃而居于要津。

这些人工作表现怎么样呢?史书上没有专门记录。总之,旧的骨鲠的

杀了,新的又没有政治经验,秦王朝地方大吏们的质量迅速堕落。不

论新换上去的,还是老的因乖顺而暂时未被杀的,史书上描述他们

说:“这些人只会对秦二世的指示嗯嗯哈哈,混工资而已。

注:《史记》:“大吏持禄取容。”

剩下的大吏们(郡县第一把手),摸摸自己的脑袋,各个吓得战战兢

兢,从此而按照马太效应(也叫武大郎开店原理),一旦地方上的第

一把手是个混蛋或者窝囊废,那下边就“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了。秦王朝的吏员总体素质开始明显下降,法家政府的那套赏罚考核

的体系和细密的约束官吏的法令,可以想象,也就束之高阁了。原本

干练高效的法家政府,从前五六代君王和法家先贤辛苦经营的清明吏

治,也就算彻底完蛋了。时间只在前后三个月的杀人之旅之间。摧毁

一个东西总是比建立起来容易很多啊。

不是法家思想和法家政府搞坏了秦王朝。恰恰是秦二世破坏了法家政

府而亡国。

难道不是吗?从前秦领导人如秦昭王爱护法令严肃性,好比爱护自己

的眼睛。而秦二世为了除掉中央及地方大员,就随意捏造罪名,任意

调窄法网疏密程度,史书上还记载他专门应赵高建议修改了法律,加

大处罚苛刻度,以迫害那些他想迫害的人,法律成了随他的意志被任

意揉捏的面团,这是对法家思想(“信赏必罚”――即维护法令尊

严,赏罚公平)的巨大践踏。

秦二世不是执行了法家而亡国,而是不执行法家而亡国。

一场杀戮和洗牌,固然转变了秦二世和赵高作为朝廷少数派的命运,

却也一并消灭了秦王朝原本高效的法家政府中的骨干分子,换上一帮

惟命是从、持禄取容派,把一个好端端的政府葬送了,把原本还凑合

的法令体系,修改得毛骨悚然(例子后面再举)。

为了保住自己来路不正的位子,他把国家上下搞得一团糟。

这是秦王朝国运的悲哀,也是他个人未来悲剧的种子――因为,一旦一个王朝走向乱遭遭的末路,首造混乱的最高统治者,又怎么不以悲剧结束。

秦二世在沙丘密谋夺位,一念之差,注定了后面一系列的杀戮和纷

乱,最终造就了王朝和他个人的悲剧。

元宝推荐:香山居士,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几个月前兵马俑来日本展览,才第一次看到

在兰州生活过几年,也多次途径西安,就是没去过.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去实地看看.

家园 既然老秦不想让秦二即位,又不怎么喜欢他,为什么只让他跟班?

结果弄得他有机可乘,当时哪怕有第二个公子跟着,秦二和赵高也不能一手遮天了。比如公子高当时哪去了?

当时应该刚实行专制主义,大臣们的骨气怎么就没得这么快,后世哪怕到了明清,皇帝敢杀这么多老臣么?

家园 潇水的这句话很经典

“一旦你干了一件坏事(伪造诏书),就必须继续干更大的坏事,以保证前面所干坏事得到的利益不被丧失,或者避免为前面干的坏事偿付责任。”

-------这句太经典了,不说别的,就这几十年,国内国外,就不知有多少这样的例子。前两天看了电影downfall,又回去翻了翻日本最后决定投降的经过,突然觉得,抛开日本的战争罪恶,在那种情况下敢于“投降”,也算是不小的勇气呢。

家园 投降的“勇气”出于广岛长崎

有卑劣的勇气而没有赴死的勇气,或者说日本是理智的禽兽。因为他们没有正义。

家园 不需要勇气

原子弹爆炸后,日本进入恐惧状态。

日本不知道美国只有两颗,当时已经丧失

了制空权,如果让原子弹一颗接一颗来,

日本整个民族就灭亡了,所以投降是当时

最好的结局。这是天皇原话的大意。

当时军方打下去的呼声很高,甚至有打算

放弃本土到中国东北继续打。但原子弹一

爆,就基本全shut-up了。

这不是什么勇气,而是求生的本能。

家园 稍有异议,最后不是还有未遂政变么?

那也都是在原爆以后啊。

第一次作出投降决议后,由于盟军的回答不够“清楚”-----当时的军部还打算杯葛呢。

另外德国也是早就输定了的,但还是打到最后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