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从江西游记闲扯到张天师、隋唐史与明史 -- 云峥

共:💬7 🌺3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从江西游记闲扯到张天师、隋唐史与明史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江西一行,两天回来。先去资溪大觉山漂流,后去鹰潭龙虎山。

资溪的漂流是同学大学时去过的,回来一直喊着要再去一次。而今六年之后,终于成行。而此次也是我第一次迈入江西的地界。周五晚上四个人开车过去,一路上是狭窄的”山路十八弯“。江西的饭菜貌似普遍比较辣,想吃顿合胃口的不容易。我们是所有的都要最不辣的,中间还吃了一次肯德基,一次东北饺子。

资溪的漂流确实很刺激,一路下来许多险滩,完了还不尽兴,最后又下到水里玩了半天。而这么折腾的后果很快就出现了,出水以后经过强烈的阳关照射,每个人都黑了一大圈,然后皮肤慢慢变得有点黑里透红, 动一动就觉得疼。

漂流完了周六中午到了龙虎山。龙虎山大体来说没有漂流好玩。不知道是不是刚申请上5A级景区,门票套票要225,这周末正好赶上有优惠150。龙虎山是道教的道场。我们先去的是天师府,因为早上漂流太累后面的大上清宫没去,中间的正一观也一直没去。游览车的司机师傅说这两个都是后来新修的,没什么意思。我们是太累也就偷懒了。龙虎山号称是张道陵也就是俗称的”张天师“在此炼丹。算是中国道教最早的根源了。不过看网上信息,似乎龙虎山是张道陵的曾孙张盛开始,才到此。当时道教最兴盛的,应该是巴蜀吧。后人说张道陵是汉初开国功臣张良的后代,所以龙虎山有个留侯府第。张良出家”从赤松子游“应该是在终南山。而龙虎山的真正作为道教道场的兴盛,应该是元初正一教兴盛时,作为正一教的总部所在。道教的种种传说,总是附会太多。

龙虎山一项吸引人的,是悬棺表演。今人用固定滑轮,模仿古代的样子,把棺材放到崖壁上,寓意”升棺“。而崖壁上那些古代的悬棺,对于现代人来说,仍是一片谜团。悬棺表演旁的崖壁上,有明代首辅夏言题写的两句。夏言是张居正之前的首辅,他们俩和另一位首辅徐阶之间的相互倾轧倒真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不过这三位都还算是有能力的贤相。明朝时政局如此,无宰相,相权分与首辅与司礼监,而司礼监太监有实权,而此三位不得不与太监合作。这里离抚州不远,不知道王守仁平定宁王的宸濠之乱是不是就是在这里,回头仔细查查资料。

我印象中悬棺是重庆附近巴人的习俗。没想到在这里见到,真是孤陋寡闻了。听介绍说,葬在这里的是春秋战国时的干越人。而我们也在博物馆见到了曾在棺中的两具干尸。战果末到汉初,东南沿海最强的力量是东越、瓯越和闽越。东越的东越国、东海国在今浙江北部。瓯越国在温州附近,温州附近现在还有一条江叫做瓯江。千年之下的传承仍可见。闽越自然是在今天的福建的一部了。只是没听说过干越,不知道是什么情形。

东南的吴越等族,已然消失在历史长河中。而他们的血脉,则融合在华夏民族之中。民国诸多史家以为,中国古代史可有三段:中原诸族与吴越等,合而成为华夏族。商周为华夏族诞生初创之期,而春秋战国为精神魂魄铸就之时。秦汉则是鼎盛之期。魏晋时五胡乱华,鲜卑、匈奴等胡人逐渐与中土华夏族融合,合而为汉族。唐朝乃此时之盛世,而唐朝之血脉即为胡汉之混杂,而也许由此而有对外兼容并蓄之慷慨。

单以唐之王室而言,”天可汗“李世民就最少有大于二分之一的非汉族血统。李氏先祖,有人认为也有胡人血统,但证据不足,多不采信。而以李世民祖父李昞为纯汉族血统而言。其妻独孤氏为鲜卑独孤信之女,生李渊。(独孤信长女嫁北周皇帝宇文毓,另有一女嫁隋文帝杨坚,前后三代王朝皇帝之皇后为同胞之姐妹。而李渊是夺了他亲表兄弟隋炀帝杨广的江山)则李渊有二分之一血统非汉族。李渊妻窦皇后生李建成李世民,窦皇后之母为鲜卑人(宇文泰之女)。而李世民的皇后长孙皇后与其兄长孙无忌,亦是鲜卑后裔,其先乃鲜卑皇族拓跋氏。那么唐高宗李治的血统就更加说不清了。所以唐以后,胡汉混杂,而形成了今天统称之汉族。\

而此汉族,到近代与满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统称为中华民族。

而历史上许多有名人物,皆非汉人。唐由盛转衰关键点为安史之乱及由此形成的藩镇势力。唐朝所谓”胡人“,亦不是五胡乱华时的鲜卑匈奴等。而更多的是指粟特人。他们是起源在中亚的两河流域的所谓”昭武九姓“。昭武九姓是九个部落:康国、安国、石国、史国、米国等。安国的人姓安,石国姓石,以此类推。而安史之乱之安禄山是安国人,史载其”通六番之语“。而后起之史思明为史国人。

晚唐五代割让幽云十六州于契丹的,则是石国的石敬瑭。当然,其时这些国家或已灭亡,而国人流落于中原。

家园 送花成功。恭喜:你意外获得 16 铢钱。1通宝=16铢

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15。本帖花:1

家园 张天师、五斗米教、《水浒传》《三国演义》与金庸小说全真教

去龙虎山回来对中国道教感觉很混乱,晚上看了凤凰卫视的一期关于龙虎山的节目,加上之前的以前观点,总算把中国道教发展的一部分梳理了一下。

五斗米教之建立与教徒起义

张道陵是东汉人,举孝廉而为江州令(重庆县长),后辞官,居于四川青城山。传说梦中得太上老君授予符箓和法剑,创立道教。实际上,当时流行瘟疫,张道陵在青城山附近以符水、巫术治病,获得百姓拥护,后建立起一个教派,分设职务。教众入教需交五斗米,又称“五斗米教”。五斗米教以老子《道德经》的思想为主,整合了蜀、楚、齐等各地当时的巫术和信仰,成为一个大教派。由此而对后世影响深远。五斗米教的形成过程中,并非消灭了其他信仰,而是吸收为己有,是一种包容的气魄,也因吸收了更多的因素才有更深的根基,影响巨大。鲁迅先生说:“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

张道陵临终传为与其子张衡,并规定天师之位必须以血脉相传。后张衡传子张鲁。东汉末大乱,张鲁在汉中建立政教合一的割据政权。后投降于曹操。这些在史书上都有记载,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也有体现。

张鲁投降曹操后被软禁,命其子张盛回张道陵曾炼丹呆过的龙虎山传道,遂有龙虎山天师道相传下来。而曹操把五斗米教众分散到各地,或许反到促进了道教信仰的传播。

其间,张角的黄巾起义与张鲁的五斗米教的关系暂时未知。而据陈寅恪先生魏晋南北朝讲演录中考证,魏晋后诸多历史事件与五斗米教徒有关。如晋八王之乱核心人物司马伦为五斗米教徒,五胡乱华后李特以五斗米教徒起兵,并最终在蜀地建立成汉。(《三国演义》中有孙策与以符水救人的于吉之争,亦可见当时该教派之影响,只是不知于吉、张角与张道陵的五斗米教有何渊源关系)

敕建天师府与正一派的形成

龙虎山天师道一脉相传下来,但影响不大。直到宋徽宗时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发扬光大。张继先被徽宗召入皇宫,并在龙虎山敕建天师府,从此后天师府成为天师办公生活之地。之后历代天师被皇帝敕封。张继先也就是《水浒传》第一回“张天师祈禳瘟疫 洪太尉误走妖魔”里的张天师,小说中说洪太尉受宋徽宗派遣,前往龙虎山请张天师入宫,未找到张天师,而打开了三十六天罡与七十二地煞的封印,梁山108好汉由此而出生。

到宋末元初,北方出现了王重阳创立了全真道。后因弟子丘处机受成吉思汗恩宠,全真道发展鼎盛(金庸小说有对全真教描写)。为应对全真道的迅速崛起,原龙虎山天师道、茅山上清派、阁皂山灵宝派合并为正一道,尊张天师为正一教主,从而形成了道教北有全真派,南有正一派的格局。全真派弟子要出家修行(《射雕英雄传》里全真七子都是出家没儿没女的),而正一派则一般可以娶妻生子(张天师自己都生小天师了);装扮上,全真派道士戴的道帽是圆形的,叫混元巾。正一派的帽子叫庄子巾,像个小房顶。

家园 演艺书场里有梦飞的《张天师的兴起与没落》,很有意思
家园 从来就是按父系,按母系算就搞笑了

要是按照母系,那就算算北魏皇帝。看看北魏岂不成了汉族政权。

李世民连母系都算。那么李世民的母亲就不算算她的母系了?她到底是多少的鲜卑血统?

家园 这个是但从血统上说的

大都是按父系来说的,所以没人会说李世民不是汉人。但从血统上来说,李世民的鲜卑血统的确不少,这给人看到当时胡汉的交融程度的另一角度,以及胡汉交融对政权的影响。

李世民的母亲长孙氏父系之先为拓跋氏,母系是汉人。说她是鲜卑人没有什么问题,当然她不是只有鲜卑的血统没有汉人的血统。这其中反映的是当时胡汉交融的程度之深。少有所谓纯粹的汉人,也少有所谓纯粹的鲜卑人,他们抟成了一个新的民族,鲜卑人消失了,而各少数民族也影响到了这个新民族的精神状态与文化。以原来的华夏族为主,但并不是原来的华夏了。

家园 嗯,有空看看。

哈哈。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