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文革和改革的之间的联系 -- 真理

共:💬21 🌺201 🌵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文革和改革的之间的联系

在天天向上A老兄的楼里面提出了对于文革和改革之间联系的若干问题,

对后文革时代的若干疑问

我的核心问题就是文革和改革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因果联系? 如果文革期间的很多措施行之有效的话,为什么后来会改弦易辙?仅仅是权力斗争的原因?

为回答这个问题,我有一个假说:

文革沉重打击了“动物庄园”式社会主义中的封建性,终结了以“革命”为名的暴力专制,为改革开放中的自由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

新中国工业建设速度很快,但是教育发展速度更快。城市提供的就业机会远远不能满足大量毕业的中学生的需求。所以为了保证自己的地位,干部家庭开始利用革命的名义打击其它阶层。如葡萄所说,50年代新中国就出现了干部子弟学校。宋彬彬回忆60年代文革前夕,胡耀邦主持的团中央积极要求学校“优先培养干部子弟”。这样的封建传承在社会主义国家很普遍。苏斯洛夫认为应该把权力交给在自己眼皮底下长大的孩子。陈云同志认为把江山交给自己的孩子,起码他们不会掘自己的祖坟。朝鲜就更不用说了。

以四清里面“一个县下去一万五千人,还嫌不够”的压迫力度,中国爆发新一场革命只是早晚的事情。土地革命摧毁了一部分封建制度,就使其残余令人厌恶百倍。刘少奇和邓小平采取压制革命的做法,即便一时成功,也只是把革命的时间推后。使中国和苏联一起灭亡而已。

毛主席把这场革命命名为“无产阶级的文化大革命”,发动无产阶级打倒当权的走资派,这其实只反映了毛主席的意图,而并非这次革命的实质。这次革命的实质是,有着小资产阶级倾向的城市知识青年在毛主席的旗帜下痛击了封建官僚试图使自己江山万代的企图,然后试图建立属于自己的城市政权(上海公社,杨曦光的宣言),然后被追求更高目标的毛主席当作传播文化的种子撒向了农村,是农村教育得到了大提高。一度走向农村的知识青年们重新认识了自己的世界,学会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同时也开始怀疑社会主义本身。他们后来纷纷张权之后,改革开放时一边价值观混乱、一边倾向自由资本主义也就不可避免了。于是改革后,自由民主思想开始广泛传播,并被刚刚经历了文革的受教育阶层广泛接受。比五四时期范围更广。

为了让自己子女返城的官僚们为了收买民心,只能让知青无序返城。就业压力迫使他们允许无业人口自谋职业,导致了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由于革命,中国的封建官僚们感到了自己的政权的不稳固。于是只能停止了以革命为名的暴力行为、废除了终身制、减少了接班、实行了不论身份的高考、为提高体制内活力而采取了包税制(实际是失败的)、允许小资产阶级的出现。一部分反动分子还开始寻求和封建势力合作 ,导致很多封建主被平反,民族政策倒退。

讽刺地是,尽管自由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导致了权力寻租和两极分化,使社会主义时代的道德规范无法维持,但是它同样也使资本主义世界陷入了不可自拔的危机。面对这样的危机,重复文革前的政策是没有出路的,继续走自由资本主义的道路是必定完蛋的。某些人希望把自己的权力和财富固化,重做文革前某些人用九品中正制统治中国的旧梦,也是必定失败的。

通宝推:呼呼噜噜,西瓜子,龙战于野,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消除零回复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家园 临门一脚。哈哈,没想到在这儿又开一楼,俺回错地儿了

送花成功。有效送花赞扬。多谢参与:这个新发候选主题有效得花数量已达标准,随后将自动转入相应内容版面。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0。你,乐善:1;铢钱:-1。本帖花:1

大头大头:一点回答,欢迎讨论,谢绝跨省

你的总结,目的性太明显,我做这个这个,是为了什么什么,结果又是如何如何。文革其实除了一小部分高层,从全国来看,跟风盲目的多,基本上都是按自己的理解行事,按对自己有利的行事。你的很多目的和结果,都是过了很多年,回头去看,哦,原来是这样。

向楼下i兄致以革命敬礼。

家园 老兄说的是
家园 一个问题,不知楼主怎么看

(知识青年)然后被追求更高目标的毛主席当作传播文化的种子撒向了农村,是农村教育得到了大提高。一度走向农村的知识青年们重新认识了自己的世界,学会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同时也开始怀疑社会主义本身。

为什么有着小资产阶级倾向的城市知识青年在毛主席的旗帜下能痛击封建官僚,但是到了农村后,在极大提高农村教育的同时却丧失了革命性,学会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甚至反过来怀疑社会主义本身呢?

家园 阶级本性吧,有觉醒的个人,无革自己命的阶级
家园 楼下的解释挺好,我加几句

在城市里,小资产阶级需要和官僚们争夺体制内的好处。小资们站在被统治者的立场上,面对官僚组成的统治阶级,把自己当“无产阶级”,把批判对象打作“走资派”,因此一提革命奋勇争先。

可是下了乡,不仅原来的批斗对象变得天高皇帝远了,而且他们还见到了真正的无产阶级。等接受了“贫下中农再教育”,他们也就明白自己的位置在哪里,自己的资产阶级意识也就觉醒了。既然知道了自己的阶级成分,那么平均主义大锅饭就变成了批判对象。”市场“就变成了他们的追求,因为这对有学历有知识的他们”更加平等“、也更加自由。

家园 现在大部分的改革不就是右派的文革么?不过是人民群众被革了

国资集体资产私有化,普通人下岗,再在头上新安上几座大山,官不聊生换成民不聊生而已,所谓改革程度上比文革更狠更彻底,群众被革的毫无话语权了

家园 这让我想起了延安整风

为什么四十年代跑到延安的城市小资产阶级可以转变到无产阶级思想立场上来。并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但是60年代的城市小资产阶级到了农村却造成其资产阶级意识的觉醒呢?

我能想到的解释是,知青下乡是在接受思想改造。但是之后文革的中止打断了这一进程。文革后的思想潮流乃至知青回城潮流是在从上而下地唤醒小资产阶级自身的思想意识。

那么是否可以说文革和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工农阶级和大资产阶级(或者民族资产阶级?他们毕竟不是买办资产阶级)对处于中间的小资产阶级的争夺呢?文革,是打倒当权的大资产阶级并以工农阶级团结并改造小资产阶级。而改革,是大资产阶级解放小资产阶级的思想并与之结成同盟打倒了工农阶级。

家园 上山下乡不是那么单纯

高层之所以要推行上山下乡,有几个原因,一是解决初、高中生的出路,当时城市里聚集了好几届初高中毕业生,考大学的路又不通了。不下乡怎么办?二嘛,主要是主席思想,反修防修啦,锻炼啦,再教育啦,这些是属于台面上的。就是你们现在讨论比较多的。当然这也是上层对下层动员的主要精神。

上山下乡本身也经历过两个阶段,早期是“扎根农村”,也就是说,你下去就是当农民的,当一辈子农民。后来是“再教育”,也就是锻炼一下,今后还是要回城市的。其实你想啊,在城乡二元体制下,这也是必然的。谁真正愿意当一辈子农民呢?有门路的进工厂、当兵、病退,知青在农村都是浮在上面的,你天天修地球,跟农民争粮食争土地,你设身处地为知青想想,你的前途在哪里?就这么干一辈子?换了你愿不愿意?“回城”的路并不顺畅,都要评定啊,推荐啊这些,人事太复杂,还不如老邓高考一刀切来的痛快。

普通人,到最后,都是从自身的实际利益出发的。这个千真万确。别看你的帖子动不动阶级斗争,反修防修,这些都是大话,你到了那个份上,也一定是这么做。

你看看李庆霖的信,就知道,上山下乡是搞不下去的。后来就是硬着头皮撑了,最后的崩溃是理所当然。

给你几个例子。后来知青也发钱了(下去的前两年)。每安置一个知青,国家要提供安家费,要提供布票棉花票(到东北的),要提供木材。然后,比方上海某区或某系统到贵州(或其他落后地方)的知青多了,上海方面就要向对方提供经济技术等一大推援助。国家财力有限,这么玩是玩不下去的。

宁鸣空格二位老兄,你们所谈论的东西,离实际情况差的太远了。制定政策,决不能仅仅从政治出发,从大道理出发,否则就还要摔跟头。

家园 老兄联系到“制定政策”有点高抬我的帖子了

我只是试着用这种角度来看历史而已,本来YY和脑补就很多。目的只是给自己一个看历史的角度而已。一种角度给人一种看法,本来就没哪种能全面。试的角度了,了解的也就越多点。

家园 文革前也没啥话语权吧,几座大山是没有,可也没钱啊。所以

WG是要为人民谋利益,改革只是走回历史周期中。

家园 这个不好比

三、四十年代的战乱环境下到延安的大多都是有些觉悟和理想的。而且相对于全国的小资来说,比例也很小的。六、七十年代虽有运动,但太平日久,又是人数众多,良莠不齐。让自诩高人一等的小资们吃苦受累,效果不佳可想而知。

家园 您说的也有道理,不过我不觉得我的想法是大话或者单纯

知青运动是一次不成功的实践。对这个实践的经验教训的总结非常重要。而且,这样的总结必须在科学社会主义的思考框架之内进行,才会对共产主义事业有益。

您说的情况反应了当时的实际情况。确实从这些情况看。前面我的说法并不合适。但是我觉得不应当停留在这个层面上而应该深入考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上山下乡的解决方案中出现的问题,在之后知青回城后是如何解决的?而且更重要的是,我相信在这个问题的理解和认识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尤其是阶级分析的方法是可以找到合理的解释的。虽然在78年之后,再没有人试图做这样的工作。但是并不能因此而说这样的尝试是“说大话”。

如您所说

别看你的帖子动不动阶级斗争,反修防修,这些都是大话,你到了那个份上,也一定是这么做。

我也承认很可能会这样。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在那种环境下人的反应,为什么会像苹果熟了一定会往地上落一样成为钢铁般的规律。这背后难道没有更深刻的规律吗?您对这一切的解释是

普通人,到最后,都是从自身的实际利益出发的。

我承认您对事实的描述是有道理的,但是我对这个解释很不满意。我更愿意将其表述成这样“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 或者可以再啰唆一些“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此出发,您所坚信的事实

你到了那个份上,也一定是这么做。

就可以表述为,“只要是人,处在那样的社会观念背景之下,处在那样的社会阶层背景之下,处在那样的社会生产背景之下,就一定会那样去做。”

好了,有了这一点认识我想我可以继续了。我把您所说的情况这样概括“知青运动之所以难以为继,经济上的和日常生活中的困难是一个重要方面。”那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困难?仍然要从知青的普遍家庭背景,社会物质生产中所处的地位及这样的地位下所形成的思想观念来考虑。考虑到“人在一定的社会生产中所处的地位和相互关系的不同是阶级划分的标准”这样的提法,我这里将我对上面问题的思考称为“阶级分析法”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知青阶层大体上属于小资产者这个阶层应该没有很大异议。这个阶层的生活生产方式与工农阶级有很大不同。他们的经济活动是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城市化的生活的。而且,由于这个阶层的不稳定性,很容易分化,富裕者或有机会者上升为大资产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贫穷破产者下降为无产阶级。由此形成的小资产者的阶级意识就将从事工农阶级的生产方式视为没有前途的失败者的标准。知青下乡务农,等于是大规模地将小资产阶级人为改变,使之从事工农阶级的生产方式。而这样的改变在小资产阶级本身的意识中又是作为失败者的意识被定义的。这必然会在这些小生产者那里引发强烈反弹。由此引发怠工,逃跑、等等。都是反弹中所会发生的现象。而且,无论是谁。出身那样一个阶层处在那样一个状况下,都会有相同的反应。我理解这是您的一系列发问

谁真正愿意当一辈子农民呢?你设身处地为知青想想,你的前途在哪里?就这么干一辈子?换了你愿不愿意?
的底气所在。

在另一个方面,官僚资产阶级敏锐地把握住了这个机会,利用小资产阶级的不满,通过回城政策极大地争取了人心。并通过在城市放宽小生产者和轻微剥削的限制。使这部分人群可以以他们最熟悉的生产方式(或经济方式)工作并积累财富。稳定并扩大了小资产阶级对这一系列政策的支持。在得到了这样一个有力的同盟的基础上、才有了之后官僚资产阶级对国有(确切地说是工农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共有的)资产的瓜分狂潮。工农阶级在这一轮斗争中全无还手之力。

在这样的理解基础上,我仍然坚持我前面的观点:事情的本质是工农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对处于中间的小资产阶级的争夺。文革,是打倒当权的大资产阶级并以工农阶级团结并改造小资产阶级。但是,上山下乡所代表的工农阶级对小资产者的改造非常不成功。相反引起了这个阶级的极大反弹。在工农阶级与官僚资产阶级严重对立的情况下,失去这样一个同盟的后果对工农阶级来说及其严重。它使官僚资产阶级有机会解放小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生产方式并最终打倒了工农阶级。

最后再重复一下,我相信在对知青上山下乡问题的理解和认识上,是可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尤其是阶级分析的方法的。类似的方法在初期可能很笨拙乃至得到一些看上去很傻很像是“说大话”的结果。这就像世界上第一个火车头还没有马车跑得快一样。不过我相信,基于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方法如果可以正确运用。一定能达到对人类社会纷繁芜杂现象的正确认识。

上面的分析如果有不得当的地方,仍请您继续指出。

通宝推:路远无轻,
家园 猜猜这十宗罪是给谁定的.

1、进行分裂党、篡党夺权的阴谋活动,妄图架空毛主席。

2、破坏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3、妄图打倒XXX同志和一大批中央和地方的党政军负责同志。

4、打击和诬陷XXX。

5、在领袖毛主席病重期间,丧心病狂地迫害毛主席。

6、阴谋推翻党中央,实行反革命复辟。妄图使中国共产党变为修正主义的党,使无产

阶级专政变为资产阶级法西斯专政,使社会主义的中国重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

7、篡改毛主席关于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伟大理论,篡改党的基本路线,颠倒社

会主义历史阶段的敌我关系,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推行一条极右的反革命的修正

主义路线。

8、是一伙资产阶级野心家、阴谋家,是一伙彻头彻尾的极右派。

9、他们是地主资产阶级在我们党内的典型代表,是蒋介石国民党在我们党内的典型代

表。他们的社会基础是地富反坏和新老资产阶级。

10、XXX是国民党特务分子,XX是叛徒,XXX是阶级异己分子,XXX是新生资

产阶级分子。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