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好像想明白苏-27的两个问题 -- 晨枫

共:💬46 🌺13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晨大其实早就想通了吧,歼十那个导流片都分析出来了

Mig-29发动机推力没有那么大,速度也没有那么快;Su-27那两个设计主要是在保证2.2Ma以上的时候发动机能有足够的效率,Mig-29其实一般就飞到2.2Ma。

2.0是个坎,2.2又是个坎,都需要设计的。F-15毕竟是6、70年代的设计,当时对流体力学的认识还没到那个程度,就和F-22的傻逼固定进气道一样,毕竟是80年代中期的设计。

同样就好比J-10进气道,那六根杆子一样的导流片,就是为了2.0Ma以上减小阻力。

家园 Su27的机头下反似乎是配平问题

应该不是设计之初所希望看到的结果,下反的机头大大增加了低速飞行时候的阻力,这个效果应该比进气效率更明显。机头这么大角度下反,很有可能是为了抑制某种状态下的抬头趋势。

家园 su27这个系统的任何一个设计都不是单一目的的

他们在那个时代有最好的风洞体系,能够率先模拟出各个气流速度下的动力环境。测定出这些数据后做成数字模型,苏联人就能够把机体的每一个部分都利用起来优化气动。

于是这个机体的最终外形确定既有配平考虑,也有优化气动布局的考虑,而且可以肯定还有其他考虑。

家园 AL31比RD33直径大的多

最大直径大出25%,而且看这张图,虽然不是很细节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Mig29

但还是可以看出(或者见连接说明)米格29的进气道更成凌型(DIAMOND SHAPE 见连接)因此进气口处相对较宽。较宽的入口和发动机比较小的直径,因此有相对较小的外弯。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米格29的边条比苏27边条相对宽而更有曲线,苏27的进气口因为更向前倾斜,所出的边条位置处相对更窄,因为要完全容纳在边条以下,外边到外边的总宽度定了,为了有较宽的发动机间槽型结构,因而苏27的进气道口则是长宽比较大的矩型,入口处相对较窄,加上较大的发动机直径,外弯看的比较明显。

家园 F15比苏27最大速度更高啊

2。5+对2。35,高速下更有效率的还是F15吧,或者至少不低。

家园 发动机不是同一推力呀,美国人靠发动机直接飞2倍超音速去了

这是我觉得,等晨大来了让晨大再点评一下。

家园 SU27和F15的发动机推力相当啊

AL31甚至比早期的F15发动机推力还大些。

家园 一个问题,亚音速时会产生激波吗?

如果不行,这只能在超音速才成立吧。

家园 不会,激波是超音速时的专有现象
家园 那米格-29的进气口为什么是菱形而不是矩形呢?
家园 那应该把机头锥适当扁平才效果更好啊

可以用同样的迎风面积达到更大的配平力,或者同样的配平力而更小的迎风阻力。

家园 老大好,旱鸭子哪个窝你还在吗?

第一个问题俺知道点,有两个原因,

1.鹅毛雷达技术烂,必须一个大号口径的雷达才能勉强做到符合作战要求,最终做到的也是超级粗大,安装重量号称超过950kg,F15的才300多些,机头太大,同时要满足向下视野的要求,只能低头,这个低头,F15也有,但是角度较小,su27雷达天线直径好像是超1m了,F15的明显小很多,即使这样,su27的前方向下视野也没有达到当年的鹅毛标准。

2.su27 的机头下垂看资料介绍,好像是8度,确实很大,综合了机头机身的构型,大迎角时候比较稳定,相比之下哪个小弟mig29,就要差些。你考虑的哪个角度,有点偏颇的是,哪个是地面的角度,正常战斗机巡航机头要稍微抬起来一些的,比如5度或者8度这样的,这么弄了,好像就不全是多大问题了

家园 谢谢

或许我想得太多了,其实就是雷达尺寸问题。鸭子窝搬家了,搬到航空老筑,我常去那里,不过那里比较冷清,人不多。

家园 无责任继续猜一把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米格29的前起落架在进气道口前,米格29作为前线战斗机,有在简陋机场起飞降落的要求,虽然主进气道有挡板,但从这个图上可见,档板上也是有孔的,把进气道下部做成稍微外偏,离前起落价远点,多少能减少点较小沙石和泥水被渐入进气道对维修和清洁带来的麻烦。

SU27没有这个要求,因此无须外偏。。。

家园 会不会是为了机载雷达的所需容积考虑?

雷达的安放毕竟也是机头锥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扁平的机头锥或许容纳能力会变差?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