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箍 桶 匠 -- 老光

共:💬43 🌺18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看过汪涵的一本书里写过箍桶,也是感慨老手艺没人传承
家园 《有味》
家园 是的,个人认为很好看
家园 市场还是有的。

以前洗澡买浴缸淋浴房,现在买木桶的也不少,一两千一个。

只是这木桶像个饭甄,周围不是象以前水桶那样的收口的曲面而是个圆台,明显工艺简单多了。

家园 我们这边以前叫箍匠,也叫博师;做方形器物的只叫木匠。

有个村子叫博师湾,还有铜匠湾铁匠湾甚至道士湾的,估计都是以村民特殊职业来称呼的,祖传手艺。

家园 木桶做成收口形状,那得要花费不少功夫才行滴!……

况且,如今的人急功近利,也懒得动那番闲心思啊!功夫花费一多,成本也高昂,所得自然无几,又何必啰!倒不如三凿子,两斧头,随心所欲,直捅捅的,且又快当至极!好爽呵呵!

家园 既然称:湾,想必会这手艺的诸多匠人,数量也不少吧?
家园 很早以前确实不少。

只是解放前不景气,活路少,传承就少了。七几年那个湾子里还有7、8个人做博师,最近几年没见人做,只见木匠了。

家园 是啊!象此类凭手艺吃饭的匠人,在现今这种潮流社会内……

的确是无法生存下去了!一者是需求越来越少,欣赏它的人又寥寥无几,再者,资源日渐短缺,物本以稀为贵,一件极普通的日常家用业什,将个萝卜盘成肉的价钱,谁个又肯掏钱去买呢?于是乎,上下一夹击,再来个左右开弓,岂还有生存的地盘?更加现今的年青人,谁又肯心甘情愿去学这‘劳什子’的传统?我等便只能眼看着它随水流舟,渐渐灭亡去也!

家园 可能,葡萄酒用橡木桶贮存一段时间味道更好,所以酒企用橡木

桶。如果有成本更低更有炒作价值的方式,他们也会放弃橡木桶的。

家园 看过几次了,依然有味道

只是,送花时才知早已送过了。

淡淡的乡愁滋味。

童年时对新世界的那种发现,对种种神技妙艺的惊叹,是伴随我们成长的基石,或者说价值观人生观,羡慕老光的是,他发现了从木头到鲜亮嫁妆的整个过程,将整个工艺过程和人生的饮食爱情嫁娶完美的结合起来,这是人生的财富。

不知老光是干什么的,但这种细致的解剖和思考,对我们的人生,工作,依然有借鉴的,那种就地取材,规划,精益求精,精巧的工具,漂亮的外观,风摆杨柳的花衣妹子,嫁妆和生活必须品,加上儿女精壮的身子,一起构成了和谐美好的世界。

我们都曾活在那个世界里,活的很好,所以有如此温馨的回味。

如果交给你一个公司,一个家庭,一件事,你能如箍桶匠那般做的就地取材,化平庸为神奇吗?

我们不高兴,失去的是什么?

生活比教科书教给我们的更多,只是你爱多少,就能享受多少!

发自肺腑的话,感谢老光叔!

家园 我非常欣赏你于生活的见解!人只要热爱生活,便能时时……

发现他人所不注意的地方,并从中领悟到对于生活的那一份执着与坚守。其实,我是个极为平常,也很普通的工人,小时候,因为家庭的种种原因,读书不多,知识也很浅薄。但对生活始终充满追求。即便是每日干再繁重的活儿,累得精疲力尽,都要看上几页书才能睡得着。几十年下来,从生活中学到了不少东西。现今所写的一些,都是平日里自己的所见所闻。至于你提到的:”交给你一个公司,一个家庭,一件事,你能如箍桶匠那般做的就地取材,化平庸为神奇吗?”,我想,后面的二件事基本上可以做到,头一件,恐怕不行!因为,凡事都得有亲身体会,才能去做好它,没得体验的事情,这话儿就不好说了!

家园 抱歉光叔,那句话是问我自己啊

您是好样的,相信您会做到的,因为这些已经凝在您的血液中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