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箍 桶 匠 -- 老光

共:💬43 🌺18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也许可以在哪个旅游城市搞个手艺一条街,以沈从文为号召
家园 台湾做得不错

观光农业,精致农业,传统土特产现代化包装行销。这个是学日本和欧洲的,但是借两岸三通的地利找到了活路。看看台湾茶销售的如何火爆。现在又加上文艺作品媒体炒作,如“海角七号”带动南管音乐和原住民小米酒。

这是所谓“台湾主体意识”中比较正面的一面:灌输年轻人爱乡爱土和普世价值的有机结合。年轻设计师下乡找灵感,然后出国参展得奖也是常有的事。

确实小地方也没什么其他的路好走。全方位产业升级只有TG玩得起。

自由行了欢迎河友来看看。抛开政治,小家碧玉还是挺清新可人的。

家园 其实,箍桶匠不光是制作水桶,还制作其它桶形用具……

譬如:主妇们用来洗衣服,洗被子之类的大盆子,本地叫作:脚盆;还有专用来洗脚的小盆子,唤作小脚盆;此外,本地嫁女,时兴送一套房内用具,统称作:围桶脚盆,包括:大脚盆,小脚盆,刷马桶,提桶(也是马桶之类)等等一套。嫁女之前年把时间里,娘家的父母兄弟便特地到这箍桶铺内,向老板提出围桶脚盆的样式,油漆颜色,上桐油的道(次)数,厚薄,大小,多少等等,议定之后,便交下定金,约定好时日,到时候钱货两清。这出嫁的“围桶脚盆”,油得黄澄澄的,刷得亮爽爽的,漆得红哈哈的,出嫁时由几个人一担挑起,晃晃悠悠,夹在迎亲队伍中间,特别的醒目,甚是出彩呢!新娘子娘家的富饶,人便从这围桶脚盆的打发上,瞧见出有个几分呵呵!

家园 我设想的要更专一点

现在的旅游景点被没啥文化又急功近利的官僚一弄,就容易搞得不伦不类,往往会显得非常廉价。甚至反过来损伤了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

我在想,不如走高端,打品牌。先从要求独特的富有小众开始。然后带动起来大部分人的关注。但最传统的必须保证是门槛最高,也就是最高价也盈利的。

家园 估计现在他们最少做的就是桶了

前几天差点搬一个大脚盆回家,不过错过了

家园 除了木桶,木盆,马桶……外,还能做蒸饭的饭甑等等……
家园 现在我们这里销量最好的就是甑子

各种桶是没市场了

嘿嘿,元宵节那天我才提回家一个小甑子

家园 给光叔上图

[提示:原图站已失效]

家园 把这些东西做成mini版本的

但是还是用老工艺老材料,够结实,所有的东西做成手掌大小,配成一套。

一套一套的在旅游市场上卖,应该有市场吧。

家园 你可能看过桶怎样箍的吧?不然,这图何以画得如此传神呢!…

木桶正是如图上所画的形式,一点不差哦!谢谢你画的这图,若配上它,便可做到图文并茂呢!!!

家园 用手工做成MM版,肯定能做得出来滴!问题是越细小……

做工越难,耗费的工时也多,东西虽小,可工价不低哦!卖价高了无人问津嘛!

家园 你这一提起,倒让俺想起个事来:大概是现代人很为怀古吧……

我看到市场上有许多用旧木头裁成板材制作成的饭甑桶子,大小不等,各式各样,买的人也有。却很少看到用新板材做成的饭甑蒸桶儿。从前人家,家家户户都有这东西。过年的日子里,便用这甑桶

蒸上满满一甑饭,合家人能吃上好些天。老人讲究:大过年的,啥事儿得讲个吉利,图个喜庆,三十,初一,总得有吃有余的才好啊!故而,此地留下个歇后语:三十日借饭甑——家家都在用!

家园 CCTV7的农广天地经常有此类手工艺工匠介绍

包括详细的制作过程,前天看了一个做马鞍的,从挑木头到最后成品,一步一步的制作过程,非常详细。不知道CCTV有没有把这个节目制作电子档,放到网上应该会有不少爱好者下载,使得这些手工艺能继续流传。

家园 对于这些,国家想必是组织专人,拍录下来,当作资料……

保存下来的滴!就像京剧一样,虽然市场渐渐萎缩,可这是“国粹”,不能失传哦!这些手工艺品及制作过程,各地的电视台只怕是作了些作料,保存下来滴吧!?况且,这录制成本也不大,花费也不多啊!

家园 哈哈,我们这边到都是新木头

不过绝大多数是杉木的。主要是饭馆用,不过家庭也有买的。

估计是本地馋虫多,所以这东西销路倒是不错的样子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