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文摘】“公公,搭船则个!”这人评论写得真好 -- 石之轩

共:💬14 🌺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文摘】“公公,搭船则个!”这人评论写得真好

“公公,搭船则个!”

□ 骑桶人

  《警世通言》里面,最好的要算第三十二卷《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还有第二十四卷《玉堂春落难逢夫》,然后就是第二十八卷《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了,不过只能算前面几段,后面的就不堪卒读了。

  之所以说它好,是因为写得从容。先是说了两则杭州的传说,一则是关于涌金门,一则是关于飞来峰,然后再说到林和靖的隐居,白乐天的筑堤,和苏东坡的最后的修补,――那就是苏公堤的来历了。

  跟着许宣出场了。“许宣离了铺中,入寿安坊,花市街,过井亭桥,往清河街后铁塘门,行石函桥,过放生碑,径到保叔塔寺。”看这一路的地名,杭州街景历历在目,这且罢了,后面看他从寺里出来,“过西宁桥、孤山路、四圣观,来看林和靖坟,到六一泉闲走。”依旧是地名,却已是西湖景致,跟着便落笔写西湖的雨了,“不期云生西北,雾锁东南,落下微微细雨,渐大起来。正是清明时节,少不得天公应时,催花雨下,那阵雨下得绵绵不绝。”许宣上了张阿公的船,要到涌金门上岸,这时,便听到岸上有人喊道:“公公,搭船则个!”

  想象当时的许宣,大约会有类似于耸然一惊的感觉吧!那样娇美的声音穿过初春绵绵不绝的细雨,直飘过来,仿佛是一只乳燕掠过了他的额头,又直往天上飞去了,只留下翅膀扑打在脸上的光滑的感觉。

  如今的白娘子们站在路边拦的士,大约是只会伸出手去,翘一翘兰花指,而不会出声的了,不过她们上了车之后,总要说出一个目的地来,于是这白娘子会说:“投箭桥去!”但许宣那时是不会在车上的吧!车不像船,呼啸着就过去了,谈不上“因风吹火,用力不多”,自然也就搭不上白娘子这么一个素衣的美人。

  然而后面的故事又从何而来呢?

  “可白娘子是妖啊!”某某人说。是哦!她其实可以坐着一辆奇瑞QQ过来,司机当然是小青,嗯,车穿过清明的细雨,缓缓停在正站在公车站里避雨的许宣跟前,然后车窗摇下,白娘子探出头来,道:“蝈蝈,上车吧!”

  当然她不会穿着一领白绢衫儿,而是穿着吊带。

0:53 2004-8-21

家园 三言两拍是戏本子,多少戏文从此而来:杜十娘、玉堂春、白蛇传、占花魁。。。
家园 恩,我觉得这文字有一种奇特的魅力

“不期云生西北,雾锁东南,落下微微细雨,渐大起来。正是清明时节,少不得天公应时,催花雨下,那阵雨下得绵绵不绝。

........

这描写一句废话都没有,也没有现代白话文里“的”“地”还有关联词过多的弊病。

以前有人评价黄宇仁的《万历十五年》,少不得举出第一段一个关联词都不用的例子。其实我觉得那位仁兄明清小说看太少了。

家园 金庸文字即大得明清小说文字之妙

所以说,苦习文字,不如怡然于诗词曲文,再益以红楼之繁密铺陈,水浒之精简质朴,想不有所成都难啊。

家园 齐姑娘说的甚有道理

不过“怡然于诗词曲文,再益以红楼之繁密铺陈,水浒之精简质朴”

这三大条件在今天都很少人能做到丫。以前喜欢一个在网络上写武侠叫做盛颜的,改天再贴上来观赏观赏。

PS:我也是绫波零FANS也。

家园 【欣赏】

其实,最有劲道的文字还是开始描写许仙行走路线的那一段,其中的动词用得甚是洁净,好生了得,后来的<儒林外史>,还有现代的<孩子王>,都能看到同样的风格.

家园 张五侠西湖遇素素一景

尤深得明末小品之妙.寥寥数笔而意境全出.尤其张伞一看,"斜风细雨不须归".江湖风雨,儿女情长,尽归于此.

家园 对头!对头!
家园 那时候三言二拍是当作情色文学来读的

看到那么多空格,激动莫名

家园 嘿嘿

那你看废都得激动成什么样儿啊

嘿嘿
家园 看废都是在三言以后了

抵抗力大大加强了.齐妹妹,还是把你升级成妹妹吧.

家园 升级成姐姐偶也不会不答应的

反正你也是版主呢

家园 如果非要在做你哥哥和

做版主中选一个的话,我宁愿做(以下删去500字)...

家园 同感同感

那躁动的青春啊。后来看废都倒是没什么感觉了。就像某些人说的,穿衣服的女人比不穿的还要吸引人,呵呵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