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儿时.美食.印象(1)--越黑越好吃 -- 混天球

共:💬37 🌺31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儿时.美食.印象(4)--食堂的饭最香

住大院的孩子从小吃食堂,对“堂食”的感情那是参差不齐。俺这种住大杂院的孩子,对食堂就很向往了。我去父亲单位很少,但暑假期间去母亲单位的次数就多了。估计在北京工作和上学的同修们都去过我妈单位,中科院力学所。不是因为仰慕力学,而是因为新东方的大楼(现在可能有好几处了,那时只有一个新东方大楼,老俞在中关村二小时代之后就在那发达的)就是力学所的地产,在所门口。

力学所食堂的美食首推烧茄子。母亲用白色的大搪瓷茶缸打回一大份茄子,再加两个大白馒头。我会如此专注的把馒头掰成块,就着茄子和浓浓的芡汁,迅速吃光,连汤也不剩。这个菜的优点:一曰黑,我的黑菜情节前边已经讲过了;二曰味浓,咸味够,甜味也足,味精估计也没少放;三曰茄子软芡多,我长期喜食菜汤泡饭或者蘸馒头,和这个菜有挺大关系,当然这个吃法十分长肉;四曰香,最后扔进去那一把蒜末很是提味。现在回想起来,这真是那个时代穷菜富做的典范。茄子夏天吃鲜的,冬天晾茄子干,是一年四季可以供应得上的食材。茄子必经油炸,是富做的第一道。然后放入大量的酱油和糖,是富做的第二道手续。最后加大量水勾重芡稀释,回归节省的本色。

我对食堂的记忆就和烧茄子美好的连在了一起,所以我对大学的食堂也很有好感,常令同学们感到奇怪。回忆这段经历时,我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母亲当时吃的是什么呢?挖掘记忆的边角,我才想起当时母亲是每天用一个铝饭盒从家带饭(我家住东四,她上班很远的)然后用办公室的电炉子加热,这样省钱。即使是我到访,她也是吃带的饭,烧茄子这等好菜只是招待我的。

现在很少能在家里吃到烧茄子了,嫌油炸麻烦,油烟太大。

通宝推:虹桥湾11号,
家园 你说的这是老美的东西

欧洲国家大部分都是很有美食传统的,不逊中国的也有不少呢。Subway的那类东西,在欧洲根本就没有市场。

其他历史悠久的国家,像阿拉伯,东南亚估计也有不少传统美食,只是我就不是太了解了。

家园 同意,我们这个地区有 Wegman

号称全美最好的食品店,有欧洲来出差的人,宁可住的旅馆差点,也要离Wegman近点,说Wegman的面包,还算能入口。

  • -- 系统屏蔽 --。
家园 写得太有趣了

大黄酱哭着找到本尊了 - 笑倒

从一看到四,然后乐颠颠地一路花回来,结果提醒说:“送花太过频繁!至少看一下贴再操作。”冤啊,我真的有看!

家园 某次卧谈会的惨剧

那时正流行吃苹果减肥,寝室里一帮姐妹们都已经饿了48或72小时了。

结果有人好死不死地谈起“肉怎么烧更好吃”。这下饥火中烧,黑暗中一堆绿莹莹的眼睛。问题是宿舍已经锁门了- 通常是十点半宿舍锁门熄灯,然后卧谈会胜利召开,--所以此时此刻大家只能尽力搜罗火腿肠和方便面。第二天早上起床全部冲向肉包子铺,那几麻袋的苹果就送人了。

家园 儿时.美食.印象(5)-- 《法庭内外》,陈佩斯, 罐头

《法庭内外》是1980年文化部的获奖电影,所以在八十年代总被不停的重播。我早就忘了这部电影的名字,但依靠着对情节的深刻印象,俺不到一分钟就放狗找到了。为什么呢?这是陈佩斯演的少数非喜剧类反面角色之一。另一个是1978年反特电影《猎字99号》,陈佩斯演一个低级特务,在一个大雨的夜晚,进入一个国营饭馆接头。这是他和朱时茂89年春晚小品之前的另一次吃馄饨,好像还被这碗馄饨毒死了。我总觉得寒冷的夜晚和下雨天很适合吃馄饨,就是受这个电影的影响。

回到《法庭内外》这部戏,陈佩斯演一个市委书记(革委会主任)的儿子。该衙内当着老爷子的面十分老实,背后强奸妇女搞流氓活动逼死人命加谋杀(三十年后,同样情节,绝不过时,媒体和人民也喜闻乐见,呵呵)。罪行败露后,自绝于人民,当着溺爱自己的母亲的面跳了炼钢厂的高炉,这在当时是相当于final destination的震撼死亡场景了。谈吃之前,又想起该片中一个有意思的段子,陈佩斯买了个录音机,他的市委书记爹教训他:你是不是也要拿这个听黄色歌曲呀,那个什么邓丽君?陈佩斯很委屈的撒娇说: 爸,人家是要学英语嘛。难怪邓丽君痛恨大陆至死不休,呵呵。

说吃。陈佩斯闯了祸,让人家姑娘进了医院,你懂的。他妈拎着“这么多礼品”上门平事。 那个时代送礼的标配是,浓缩桔子汁一瓶,各色水果罐头几桶。罐头即有玻璃瓶的,也有铁桶的,内容(仅限北方地区啊)一般是桔子,菠萝,山楂。偶见梨和桃子。象现在的荔枝什么的见也没见过,山竹,火龙果,榴莲什么的听都没听说过。罐头是那时电影常见的送礼场景,管道具的人大概也觉得挺方便吧。电影是超前于生活的,到了八十年代中期,人家上门送礼或者父母去探望病人,才将将赶上这个标配。所以能吃个水果罐头是挺奢侈的事,相当于现在全家饭后上一个高级甜品(就是西河九哥儿做的那种怒小资,怒腐败那类)的感觉。电影的场景加上儿时的记忆,让我至今对水果罐头颇有好感。新鲜的水果有时懒得洗或者削,开个罐头反而挺积极。

后来有了肉和鱼罐头。经典的包括午餐肉,茄汁沙丁鱼,茄汁鲭鱼,凤尾鱼,以及至今风范犹存的豆豉鲮鱼。当时还有特殊的罐头,曰“处理”的,也就是过期的,我吃过的有牛肉的午餐肉。曰“出口转内销”的,我吃过猪肉蛋卷,印象极佳,除了口味新鲜外,还能幻想着和“外国友人”品尝同样的食品。当然后来咱整明白了,这个和其他“行销五大洲”的土特产一样,都落脚在五大洲的唐人街了。沙丁鱼和鲭鱼,放到现在的观点,都是口味很差的“猫鱼”,很腥。我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想回味一下那个感觉,但吃到嘴里,已经是大不如前了。但别管俺呆在国外多么偏僻的角落,梅林牌午餐肉和豆豉鲮鱼总能象鱼线一样,一头勾着俺的嘴,一头连着咱中国,已经是俺“故国衣冠”的一部分了。

罐头食品营养被破坏,热量高,含盐和防腐剂多,是典型的不健康食品。其流行程度和生活的贫穷程度成正比。现在生活好了,大概小一辈人对它早就没什么感觉和热情了。我的一个亲戚刚刚来美国当小留(中学生),打电话问候时,告之周末上街时应该自己买点爱吃(平时吃学校的自助)的解解馋。她告诉我说已买了,是寿司和熏三文鱼。几多欣喜,几分感慨。

家园 有新鮮蔬菜的速度午餐盒子在辦公樓學校

附近都很流行呀 食飯速戰速決 談話都在pub crawl

家园 小时候生病

小时候生病了,不是特别重的话,老妈就给我买瓶罐头当药,一般是梨或者桃,如果没有,苹果也行,桔子不喜欢吃,山楂更是吃不了。也是奇怪,一瓶罐头进去,病基本就好了,难道我得的是馋病,天生就是一个吃货?

家园 是的,基本上就是馋病

我从来就没见过苹果罐头,好奇怪呀。

家园 太阳牌

啦啦啦啦啦啦

家园 华北口味的红烧肉大料的香味较重,但甜味不足

和湖南四川的比起来又缺乏辣味

家园 贼婆肯定不是黄宗英演的

因为在最后一场

她和赵丹

打了场酱油

家园 查了一下,果然不是,居然发现钱理群演了个角色呢。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