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天下纵横谈9月18日: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将出人预料 -- 千寻铁锁

共:💬1 🌺17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天下纵横谈9月18日: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将出人预料

1、人民币国际化,世界大势的选择

=========================================

人民币昨首破6.38创汇改以来新高

本报综合消息:9月17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首次升破6.38。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17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3797,在前一交易日基础上继续走升,并再次创下汇改以来新高。

分析人士称,欧洲央行联合多国央行向欧元区银行提供美元流动性,对市场风险偏好形成提振,以致国际汇市美元大幅下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则继续上行。

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加速发展

据《人民日报》9月7日报道:南非标准银行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称,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稳步推进,到2015年,中非贸易中至少有40%,即1000亿美元将使用人民币结算,这一数字接近2010年的中非贸易总额。报告还说,同期至少有100亿美元的中国对非投资也将以人民币结算。近年来,在非洲、东南亚和拉美地区,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规模迅速扩大。在人民币国际化以及人民币在这些地区的应用过程中,当地金融机构起到了关键的促进作用。

评:====

在1月19日的《天下纵横谈》中,评论员曾专门就人民币国际化的问题,做了一篇题为《人民币国际化今年加速》的点评,其中谈到,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提速,是因为当前国际政治和经济大势十分有利于中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在此基础上,2011年,中国将在人民币国际化方面出台的更多的组合政策,其中主要是拓展海外人民币的贸易结算范围和建设人民币离岸市场,以增强海外持有人民币的信心。

目前看来,中国相关部门在这两方面都下了相当的功夫。但是,评论员也认为,中国在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方面的政策力度还是非常谨慎的,相关政府官员对人民币国际化的表态,仍然是中国“不着急”。评论员认为,这一公开态度是合适的,它在实际上有利于减小人民币国际化的国际政治阻力。

而人民币国际化趋势,之所以在当前突然加速,评论员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还要归因于当前美欧经济的突然恶化趋势。2011年下半年以来,美国和欧盟的债务危机突然加速,美国的主权信用等级被下调,而欧盟成员国的债务危机则是“大底之下,仍不见底”。实际上,当前的美元和欧元已经到了相互比烂的地步,这一比烂可害了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普遍以美元或欧元作为储备货币,因此外汇储备资产大大缩水。当然,中国也蒙受了损失。不过,中国若在这一过程中,部分完成人民币的国际化,将在很大程度上,抵销外储缩水的损失,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货币,基本没有这一可能,因此,它们的损失将没有一点挽回的可能。

因此,它们比中国有更强烈的愿望,追求相对安全保值的储备资产。人民币作为唯一一个独立于美元和欧元的世界政治、军事和经济大国的货币,在此时刻,即使不主动推动国际化,也会被那些追求保值和安全的其他国家的资本,推上国际化的世界舞台。

评论员认为,只要美欧的经济形势一天不好转,人民币国际化的加速趋势就不会改变。下面再看两条消息……

2、人民币国际化,在发展中国家星火燎原

============================================

尼日利亚宣布将人民币纳入其外汇储备

据路透社9月6日报道:尼日利亚央行行长拉米多·萨米西9月6日在北京宣布,尼日利亚已决定继续推进其外储多元化进程,将人民币纳入该国央行的外汇储备之中。至此,尼日利亚将成为非洲首个将人民币纳入外储的经济体。萨米西强调,“目前是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的最佳时机之一”,该行正考虑将自身外储的5%至10%转化为人民币资产。目前,尼日利亚外储规模约为320亿美元至360亿美元,其中美元资产占比约为79%,而余下的21%则包括英镑、欧元、瑞士法郎和黄金。

印度政府允许企业进行人民币贷款

据《上海证券报》9月16日报道:印度外部商业借款高级别协调委员会15日做出决定,允许印度企业借入总额不超过10亿美元的人民币贷款,以帮助企业以更低成本融资。印度财政部经济事务局秘书高帕兰说:“我们首次允许人民币作为外部商业借款的币种之一,主要进行基础设施和资本货物有关的融资。”他表示,这一措施将有助于解决印度国内借款成本较高的问题。

评:====

评论员认为,人民币国际化的“星星之火”,将首先从发展中国家“燎原”起来。目前,越来越多亚、非、拉国家央行已经选择将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尼日利亚等与中国有密切经济往来的国家已经宣布将人民币纳入储备货币;韩国和蒙古国也表示有意增持人民币资产;在南美地区,向中国出口铜的智利以及中国石油企业进驻的委内瑞拉等国均在考虑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此外,巴西、阿根廷和玻利维亚也表示原因购买人民币国债。

目前看来,人民币在这些国家国际化的方式,主要包括使用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货币,接受人民币贷款,发行人民币债券,接受人民币直接投资等等形式,其中最具象征意义的则是将人民币纳入其储备货币。评论员认为,发展中国家未来将人民币纳入国家储备货币的现象,在不久的将来,将呈现“爆发式”的发展,使得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大大快于预期。

评论员之所以有这样大胆的判断,原因有三。第一,中国当前已经是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世界第二大进口国家,并将可能很快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进口国。因此,从世界经济现实上而言,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与中国的贸易往来,将成为其对外贸易的最主要部分,因此,将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和国际储备货币,是有着非常合理的需要和现实基础的。

其次,发达国家的债务危机正在陷入无解的困局,美元和欧元汇率的剧烈变动在未来可能成为常态,相比之下,人民币将是一种风险更低的贸易结算货币,更何况,用人民币来结算各国与中国之间的贸易,将免除兑换其他货币来进行贸易结算的手续费用和风险,不仅如此,人民币将必将是更安全的储备资产。第三,也是更为关键的是,与美欧相比,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其产业链处于中国的下游,因此,人民币本身对他们来说,就意味着更高产业链和生产力的代表,因此,接受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是天然可行的选择。

下面再看两条消息……

   

3、人民币国际化,突破发达国家不是神话

=============================================

伦敦将成为人民币境外交易中心

据英国《金融时报》9月8日报道:英国官员指出,英国金融机构积极争取伦敦成为人民币境外交易中心的努力即将开花结果。随着人民币在外汇及债券市场的交易量快速增加,英国的银行与金融机构努力推动伦敦成为人民币的境外交易中心,目前中国对外贸易约有7%是以人民币进行,比例高于12个月前的1%。

  新加坡有意申请人民币离岸清算位置

据中新社9月14日报道:作为新加坡最大的商业银行,星展银行13日在北京举行媒体发布会,对其在中国和亚洲的业务和近些年来取得成绩做出报告。鉴于近期关于新加坡争当人民币离岸中心角色的消息,星展银行表示,如果未来有机会,星展银行会很有兴趣申请作为新加坡的离岸人民币清算行。作为新加坡人民币离岸业务的领军者之一,星展银行虽然现阶段只能辅助香港离岸中心业务,但近些年来,星展银行已经在香港取得约20%的离岸人民币外汇市场份额。

评:====

有利润的地方,就一定会有资本存在。这句话放在今天的国际货币市场上,是一样合适的。人民币在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星火燎原”,必然会导致海外人民币循环圈的出现,也就是说,必然会出现人民币离岸市场。

评论员认为,对已经拥有世界货币的美国或者欧元区国家来说,它们如果为了维持本国货币的世界地位,从而无视一定程度的利润诱惑,抗拒任何人民币离岸市场在本国金融市场的存在,或许是可以预料的。

但是,相对于那些其货币并非世界储备货币的发达国家来说,建设人民币离岸市场就没有那么难了,相反,这反而有可能成为一种一箭双雕的好事情。它一方面可以使本国通过人民币离岸市场的极大的金融交易利润,并加强本国作为世界或者地区金融中心的地位;另一方面,还有助于加重本国在美元或者欧元区的地位。英国和新加坡要发展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动作,已经显示出这一倾向。

即使在美国和欧盟,它们也难以成为反人民币国际化的同盟。因为,在重建世界货币秩序方面,中国与欧盟是有着很多利益一致的地方的。相对于美国,欧盟更容易接受人民币国际化,因为,事实上,人民币国际化挑战的是美元的地位,这将有利于弥补欧元所面临的美元的不对等的压力的。

评论员认为,随着中欧合作互信水平的提升,以及欧元区债务危机的深化,欧元区对中国资本渴望程度的加深,欧元区很有可能率先接受人民币的流入,比如接受中国以人民币来购买其成员国的债券,如此一来,人民币的国际化,将完全可能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在欧元区获得突破。

评论员认为,随着人民币成为发展中国家储备货币的可能将出现爆发性增长一样,人民币的离岸交易中心,也极有可能出现出人预料的增长,德国法兰克福、法国巴黎出现人民币离岸市场,也并非不可能。下面再看右边两条消息……

4、人民币国际化,不一定走西方设计的道路

============================================

中国不着急加入SDR

据《21世纪经济报道》9月9日报道: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8日在伦敦参加第四次中英经济财金对话期间说,中国没有“特别着急”让人民币加入IMF的特别提款权(SDR)。周小川说,中国认为,只要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随着人民币日渐强大,被纳入SDR是“迟早的事”。因此,并非是中国要求加入SDR。

日本不急于将人民币纳入储备货币

  据共同社9月16日报道:目前,日本等发达国家对将人民币纳入储备货币的态度仍然较为谨慎,因为人民币在交易方面仍受到了某些限制。例如,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仍然不可以自由兑换,而且人民币汇率也没有实现自由浮动。在目前条件下,人民币很难成为发达国家的投资对象。

评:====

那种一提到人民币国际化,就想到人民币应该开放资本项目下可自由兑换的思路,是典型的美欧国家给出的的人民币国际化路径。评论员认为,这或许是美元或者欧元国际化的路径,但不一定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然之路。

在这方面,评论员认为,日元国际化的失败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应该说,日元的国际化,是严格按照西方那一套国际货币理论来施行的:进入SDR,完全可自由兑换。但是,我们看到,日元国际化了这么多年,依然难以成为今天的世界货币,即使是他国与日本之间的贸易,也是用美元结算,而很少用日元。

评论员认为,这充分说明,一个国家的货币能否成为世界货币,决定性的因素,其实不在于其货币是否完全自由兑换,而在于该国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综合力量。日本经济虽然发达,但其仍然处于美军的变相占领之下,其政治也不完全独立,因此很难逆美国意志而动,其中一个最突出的标志,就是日本央行的货币政策,完全是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应声虫,日元从根本上来说,是美元的影子货币,因此,对任何一个有着基本常识的国家来说,储备日元的话,还不如直接储备美元省事。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无法撼动的独立性,才是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最根本保障,而其他资本流动政策,则是人民币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非必要条件。如果说,当前仍然处于美欧经济主导世界的环境之下,人民币国际化,或许是要更长的时间,以达到与美欧货币相匹敌的各种功能。但是,在当前世界经济大变革的情况下,人民币也许并不需要万事具备,才能国际化。而有可能在具备最重要的贸易和投资功能之后,便可迅速完成国际化。

所谓势易时移,今日的世界已经发生了有利于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重大变化,人民币国际化完全可能走出一条“前无古人”的道路。君不见,人民币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的货币,竟然在不完全自由兑换的情况下,已经逐渐成为世界贸易的结算货币之一,并正在成为不少国家的储备货币、投资货币等,这样的先例,在世界货币史上,不是一样从没有过么!

http://blog.sina.com.cn/raystone11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