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中国人信仰手册》前言 -- 镭射

共:💬41 🌺30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家园 同意!自卑是一种恐惧,没有一个是真理的神自然多一点恐惧

有一个是真理的神自然少一点恐惧,至于这种不自卑应该叫自信还是愚昧就见仁见智啦

请看里<<给你看我的两个老帖子,也跟大家交流交流>>我的帖子

家园 没有五六千年

二里头文化被认为是夏文明,也就四千多年;甲骨文不过三千多年历史;“正式記載”的话,留存下来最早的应该是西周时的书了。

家园 建议的回答是这样的:

“请问你来自哪里?”

“中国。”

“哦,中国……请问你信什么宗教?”

“我不信宗教。”

“那么你根据什么来判断对错,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下面要回答了====

“我根据经验和常识行事”

“可是经验和常识是有局限的”

“同样的,神也超越你的认知,你不是神;而且,神也是基于你的经验和常识的神。”

“不是,神有启示给我们,说他自有永有、万能……”

“嗯,我给你说我就是神给你的启示,我也自有永有、万能……你最终也离不开经验和逻辑的,至少在这个层面上,我和科学站在同一立场上。请问您站在哪个立场上?听说您的信仰者以前烧死了很多科学家?”

家园 你怎么知道人家信神呢?
家园 当有人问你,你反问一下就清楚啊,

如果对方没有信仰,作为中国人不妨打个哈哈,灵犀一点通啊,呵呵。但这个比例相当的低,以前查过,现在懒得查了。

如果对方有信仰,那么多半不怀好意。那么不妨问他是哪种信仰啊。这时候,西方还能有几种信仰?无非是犹太、天主、东正、伊斯兰,及无数支系。而且这几个,都是崇奉神的,虽然曾经杀的你死我活,但还是同一本源。印度婆罗门教也信仰神灵,但是印度教很难融入西方;但是从教理上,那可是能把前面那个能甩开几条马路。佛教也开始进入西方,当然,但佛教是唯一的例外,是宗教,但不信仰万能的神;而且佛教是小众,而且一般不强势。

作为中国人,不能做到对西方有神信仰的鄙视,却被人讥笑甚至自卑,这有失身份,呵呵。

家园 我的意思是:没有必要知道对方信什么

只要向他展示“自己”就可以了。言下之意:你的那套,我根本不感兴趣,也不想了解。

家园 您说的是《中国人信仰手册》,

我发帖子,主要不是为了楼主或具体某个人感不感兴趣;如果任何人有这种意图,他最好不要公开发帖。争议本来就在所难免啊,任何一个论坛,也不会规定:请不要就楼主不感兴趣的内容发言。对不对?

这里说到了“中国人”“信仰”“手册”。从题目看,好像中国人有自己的信仰,并且可以总结为手册。

一些最简单、众所周知的事实:

(1)中国人总体上,在解放之前谈不到信仰。然后TG生生的把GC主义带进来,然后要求所有Party成员把这作为信仰。好吧,我说实话,我承认一个真正具备GC主义信仰的人,是值得尊敬的,我也衷心的表示尊敬;但是根据常识,Party成员中,真正有这种信仰的,估计用九牛一毛来形容,也许并不夸张;而这所有这九牛之毛,却几乎都是举着拳头发过誓,言之凿凿说这是他的信仰。

(2)不论现在的GC主义或者唯物主义,这不是来自本土的文化传承的。来自谁?主要是来自某个商人和犹太人吧?你懂得。如果说中国人的信仰,怎么可以略去这个源流?

(3)在本土的文化传承中确定中国人的信仰,首先大概要承认中国人总体上缺乏信仰。那么只好说中国人的主流世界观了,但是中国人的主流世界观,基本上就两个半:儒家、道家、佛教(算半个)。前者的代表人物是孔孟、朱熹、王阳明;后者的代表是老庄、道教(比如丘处机)。在各朝代的影响力上,很多朝代外相尊儒、内奉黄老,特别是唐代因为姓氏的原因,外相上也捧了一下老子。另外在历史上留下影响力的,就是佛教,但是这和唯物一样,是外来的,非本土的。

如果忽视所有这些不谈,却谈个荀子……有几个人中国人知道他说过什么话吗?毕竟,题目是《中国人信仰手册》;如果老外不傻,也许直接会问:你们意识形态不是唯物无神论,老马那个犹太人创造的吗?也许这才是令人尴尬的地方吧……

家园 拜託基督徒退散退散
家园 “神”的意思很简单

从字形上看,“神”字由“示”和“申”构成。“示”是祭祀/崇拜的意思,“申”是“电”通假字,“电”是闪电,指代大自然的力量。因此,受到崇拜的大自然的力量,就是“神”。

家园 这种神跟基督教的神不是一类神
家园 这个真是说中了

我的泛易哲学,就是按照你说的主线对各色哲学和信仰进行了整合。

中国过去对于细节的专研精神的确有所欠缺,现在吸收和总结西方科学的劲头还是比较足的。吸收以后,中国的精神一定能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把对细节的专研精神也包容进来。

中国精神最后会是最有普世价值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