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关于“无生命体征”这一说法的追踪 -- bayerno

共:💬79 🌺336 🌵2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消防队一直在工作,不过我那个原帖确实是误解了.

我修改一下.

救出小伊伊前 陆续抬出了7具遗体

"事故第二天(24日)下午4点左右,在吊机把撞毁的D3115次列车16号车厢吊起来之前,我们再一次搜救。这是我第三次到16号车厢了。

  车厢已经被压扁了,像纸一样。我们知道,两车追尾,后面的动车撞击到前一辆动车,掉下去的三节车厢都是压过了16号车厢然后掉下桥去的,而那节悬挂在桥上的车厢也相当于压过了16号车厢滑下去的。

  我们都是三四个人一组,一点点搜救,手拿液压机、进口的切割机、双向的异向切割机等工具。"

"遇到小伊伊前,我想可能没有希望了。我只亲手从这堆废墟里救出过2个生命……我觉得很难过,也很无奈。"

http://www.chinadaily.com.cn/micro-reading/dzh/2011-07-26/content_3310184.html

家园 还是帖全

这个新闻太长。

开篇第一段是这样:

差点被放弃的奇迹

  ■特别报道

  这是一个被放弃之后发生的奇迹。

  他们已经几度宣布“没有生命迹象,停止搜救”。

最后是:

特警队长坚持原地清理 这个坚持等来了奇迹

  我是下午接到指令说要用吊机把车厢吊起来的,放到桥下来清理。我不同意,坚持在铁轨上也就是原地清理。

家园 经典重温: 我们都被宠坏了

想起了几个月前的一篇得花数百(636)的帖子...

链接出处

【整理】我们都被宠坏了 [ 副将 ] 于:2011-03-18 02:56:32 主题帖

从别的地方看到一篇文章,觉得有点意思,转过来一下:

“ 我们被TG宠坏了…

当我们面临着地震、洪水灾害的时候,我们习惯性地眺望天际,我们知道,那里一定会出现如潮的红旗,上面写着“攻坚第一团”、“上甘岭英雄连”之类的字样。每当看到这些红旗,我们就踏实了:解放军来了,一切都会好的。

当我们因为雪灾被困在路上,甚至因为一个莫名其妙的谣言而买不到盐,我们会心平气和地等待,因为我们知道,政府不会坐视不管的,事情很快就会解决。

我们习惯于总理总是出现在最危险的地方,我们习惯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们习惯于在遇到任何一点不顺利的时候下意识地问道:TMD,当官的哪去了,怎么还不来!

我们习惯于这一切,因为几十年我们就是这样走过来的,政府就该干这些事,百姓出了事就该由政府罩着——这是我们从来不需要思考其理由的事情。

直到有一天,我们的邻居发生地震了,发生海啸了,发生核泄漏了,我们才知道,原来我们习惯的一切,在其他地方并非如此:

我们第一次知道,原来国家领导人在灾难发生的时候并不总是要去第一线的,他可以坐在首都不断地说着“大丈夫大丈夫”,充其量来几个90度鞠躬以示自己关心灾民。

我们第一次知道,原来军队并不总是冲锋在前、舍生忘死的,他们可以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如闲庭漫步一般在灾区游荡一圈,与其说是救灾,不如说是看笑话。

我们第一次知道,灾民原来是需要自己拣木柴取暖的,他们在被冲毁的房屋中寻找幸存的食物,没有人给他们空投方便面,76岁的老人甚至于想多要一床御寒的被子都会被拒绝。

我们第一次知道,血原来并不总是浓于水的,50多万灾民缺吃少穿的时候,近在咫尺的同胞没有人当志愿者去灾区送物资,更不用提成都广场上那种排成长龙的献血队伍。

我们第一次知道,信息透明的含义就是每两个小时召开一次新闻发布会,不断地告诉大家核电站不会有事,哪怕话音未落又是一声爆响。

我们第一次知道,军队国家化的本质就是军队不再属于人民,也无需再谈什么为人民服务,士兵都成了拿工资的政府雇员,最危险的时候他们逃跑的速度比任何人都快。

我们第一次知道,民主政府在灾难来临的时候谈论得最多的是支持率又上升了几个百分点,那些嗷嗷待哺的灾民既然对于选票毫无价值,那么在官员心目中也就同样毫无价值。

我们曾经抱怨过救灾帐篷采购的价格高于市场的最低价,从而怀疑其中有官员的腐败。

我们曾经批评过满身泥浆的封疆大吏接受记者采访时居然露出笑容,这是对遇难者的不敬。

我们曾经因为救灾官员与志愿者发生冲突而口诛笔伐,勒令他赔礼道歉。

我们曾经因为这点点滴滴似乎很不起眼的缺陷而反思我们的体制、借鉴别人的经验、高呼“我们和别人差得很远”!

……

直到这一天,我们才知道,原来,我们真的被TG宠坏了”

文章有点煽情,但却是也写出了一些真实现象,那就是:无论任何灾害,只要人民解放军来了,人民群众就安心了。同时,任何大事出现,人民群众也知道,政府不会不管,比如说没盐买;

(台湾某年,发大水的时候,全台湾人民在电视机前眼睁睁看着几个灾民被洪水冲走,此为“八掌溪事件”)

其实,联合国250多个成员国,TG政府真的算不错。至少就我所见,比南美那些个国家好太多(我去过墨西哥);

至少,我们国家的街上,没见背枪维持治安的军人,也没见被毒贩吓得辞职的警察。

也许我们比不上发达国家,但比一般的发展中国家,我们真的好很多,比如和菲律宾比。。

民主社会的问题,有个很常见的现象就是,没人负责,比如新奥尔良事件,死几千个人,就没见个领导辞职,更别说“双规”,真好!

我喜欢民主社会!

管理推:月色溶溶, 通宝推:Alarm,威武,海底鼠拨土,二至,李根,酸酸,渡泸,紧箍奏,mezhan,lucase,饭饭之辈,诸葛神候,nighter,桥上,hnlhl,黄土高原风,船长阿道克,一无所之,fumachu,muiaao,非为,西电鲁丁,云中飞,cctothere,企鹅,越青,四道口,老树,foundera,黑翼炽天使,大井故事,霜迹板桥,raphsody,straw,照山白,佛门孤雪,契毖何力,

家园 几度宣布没生命迹象停止搜救

我只找到央视的凌晨四点的新闻出处, 而宣布的东西并不是事实. 事实是搜救一直在持续. 这也是我之所以发这个帖子的原因.

特警接到指令要吊到桥下清理, 但由于担心二次伤害,所以坚持原地清理, 然后获得同意, 这是正常的工作互动.

特警并没有表示,因为生命特征消失所以接到指令停止搜救.

"记者:当时的探测结果已经是没有生命了。

邵曳戎:我们这种仪器,实事求是讲也不是万能的。

当时他们做了非常大的努力,当时确实没有探到有这种迹象,确实没有看到,因为后来我们从小孩子救出来的位置上,认识到这是一种事实,因为他上面发了好几个尸体,尸体上面还有一些碎片,从探测的角度来说是非常难发现的。

记者:有没有人宣布说,停止生命的探测,我们开始进入下一个程序?

邵曳戎:我们没有接到,我们只接到要争分夺妙,绝不放弃,要找遍所有的机车,每一个角落。"

http://news.ifeng.com/mainland/special/wzdongchetuogui/content-3/detail_2011_07/26/7957322_0.shtml

家园 看了网友跟踪拍摄一整天的照片

我的突出感觉是,除了趴在铁轨上、严重变形的D3115次16车厢,其它事故车厢的搜救工作都比较容易,尸体或者伤员被卡在隐秘角落的概率很低。24日早上8点过,在一节事故刚刚发生就掉到桥下的车体下发现了一具尸体,这是整个拍摄过程中、在桥下的车体中,唯一出现的一个发现遇难者尸体的场景。

所以,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后来关于搜救的新闻报道,都集中在16车厢上;为什么16车厢会一直搜救、直到20小时以后;为什么到了最后,还能在16车厢救出一名幸存者。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搜救接近20小时的时候,指挥部和一线搜救人员会为了是否先把16号车厢吊下高架桥而出现意见不统一。而在把16车厢吊下来之前,挪动、清理其它车体的工作已经在做了,却并没有发生这样的争论。

家园 我分析了网上的那组照片

除了D3115的16车厢变形严重,其它变形不严重的车厢,特别是已经跌落地面的车厢,天亮后已经基本上不再有搜寻工作,唯一的例外是早上八点钟,挪动一节事故发生时就出轨跌落桥下的车体时,发现了一具尸体,估计是被车体压住的。

从画面上拍摄的,早上六、七点钟那些疲惫得倒在泥地上、靠在消防车旁边酣睡的军人和消防队员看,他们显然从头晚上开始、连续干了一夜。

从正常的人力调配情况看,后来的新闻报道中对16车厢进行反复搜索的消防队员,要么是头天晚上参加过搜救、天亮的时候轮班下去休息了几个钟头,要么是天亮后调来的有生力量。而且后者的可能性大得多,因为他们接受采访时,丝毫没有涉及头天晚上的搜救情况。

家园 24日早上8点在桥下发现的那具尸体应该是被车体压住了

之前没有挪动车体,所以没有发现;等天亮后、桥下车体的搜救基本结束的时候,把车体挪地方,就发现了那名死者。

家园 同一个新闻,你相信一部分,不相信一部分

你试图引用新闻的一部分来证明你的观点,却总是在同一新闻里的另一部分恰恰是你想要否定的观点。

并且,这另一部分是写得实实在在的,你想要的那部分,不过是你自己的臆测。

你的主帖本来是要声讨央视的新闻,最后又弄个央视应对网络舆论压力出的新闻来证明。

你既然早已经有了结论,又何必需要找新闻链接来证明呢?

家园 这新闻用的是"宣布救援结束"

这新闻里面也只是指出曾经宣布过救援结束, 而不是说, 救援结束了, 实际上这个新闻自己在证明救援一直在持续.

确实央视在凌晨宣布过救援结束. 但是它宣布的不是事实.所以我说央视通过宣布救援结束误导了很多人.

如果你说因为央视做过错误报道,所以它的所有新闻都不可信,那我也无话可说了. 两次报道的内容矛盾了, 相信哪个, 救援到底什么时侯结束的, 大家自己判断吧.

家园 以后不能因为晚点误点扣除司机奖金

而且但凡有个误点就得扣全年奖金

不管什么原因,不能给高铁司机精神压力。这事关行车安全。

家园 你一改再改,到底想要怎么个分析法?

你就别在这里臆测我什么如果了。是你自己在一会儿信一会儿不信的。

你现在的改过的主帖内容第一段臆测:

但是这个新闻本身是误导,在报道当时,搜救既没有结束,也不是说全部现场没有生还者,而是指的坠落车厢经过多次搜救,未找到新的幸存者。

前面我让你帖全的帖子已经指出了不仅仅是坠落车厢

你再改一次再说吧。

家园 解释的非常好,确实除了16车之外,其他车厢的搜救并不困难

刚才在凤凰网看了照片,基本上可以得出一些判断。

坠落到地面的几节车厢大体完好,那么多人十几个小时基本上足以保证不会有疏漏。立在空中的第四节车厢救援主要是担心坠落,但困难也不大。从照片上看,15车也很完整,除了它和16车连接出有挤压变形。5车基本上完整。最惨的是16车,可以看到约有三分之二都被压扁,从第二天白天16车的照片来看,确实可以说车厢后半部乘客生还的几率很小,能够生还确实可以称得上奇迹,也要感谢最后一刻发现小女孩的特警官兵。

事故当天夜晚的救援其实非常迅速和及时,可以说是没有任何耽误。而且当晚有很多媒体记者就在现场。

很奇怪为什么第二天早晨要清场,夜里那么多媒体在也没耽误救援工作。如果至少放两三家媒体进入现场,实时报道进展,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争议。

另外,到现在还搞不清楚为什么要把车头砍断打碎埋起来,这个举动简直莫名其妙。即使从环保的角度来讲,也不应该就地掩埋,而且还打的稀碎。

总之,救援工作还是非常及时迅速和有效的,至于现在的一些争议,希望能早点有结论。

家园 请指出哪里提到生命特征消失,2点半停止搜救?

那个帖子是针对全局的, 但既没有提到生命特征消失, 也没提到停止搜救工作.

在当时有关无幸存者,搜救工作阶段性结束的新闻,较为翔实的来源是针对坠落车厢的. 所以我说央视报道的生命特征消失,两点半的时侯停止搜救只针对这个.

http://news.163.com/11/0724/05/79N3QRTL0001124J.html

家园 不会有结论的

大多数人都认定了,如果铁道部不按照认定的说,肯定是有意推脱,再被狂轰;如果按照认定的说,网民下一个问题肯定是谁来负责,草菅人命的牌子该给谁挂上。

已经进入死循环了

家园 你自己的说法漏洞百出圆不了了。想转换话题了?

不能证否 不等于 能证明。

这么基本的道理都不懂?我还是要问,你用的是哪门子分析法?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