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三峡到底应该蓄多少水? -- 悠然见南山

共:💬160 🌺808 🌵2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家园 好吧,那为什么6月4日水位还是148.03米呢?

下游都干了,三峡的水位连145都没有降到。

这个也可以叫做为抗旱做贡献?

家园 写的好,

扒掉了TG宣传口的皮.

可惜是在国外.国内不能能传播.

家园 前几年冲击175没成功还有两岸崩塌的原因

土壤含水量的急剧变化容易引发泥石崩塌,记得三峡蓄水引发的崩塌规模以千万立米计算,这也是不得已停止增加蓄水原因之一

雨季,湖南是4月、6月雨水集中,中间的5月份基本不下雨,7月8月靠台风雨量补给,其他省份不清楚(这个是以前呆工地天天写晴雨状况留下的映像)三峡定5.25到6.10放水这个应该是根据历年晴雨状况定的,只是今年反常--湖南4月基本没下雨,其他省份不清楚,看新闻,湖南还不能算最坏的

145米应该是发电库容吧,现如今这没水的时节,如果再没电了怎么活啊,万恶的zf也只能两害取其轻了

家园 找忙总,移民、水土流失、对下游水资源损害都有一手资料
家园 额。。。貌似还木有炸这个规模水坝的技术。。。除了核平。。
家园 黄万里反对所有的大坝不过是别有用心的人给他扣的帽子。

你能从他的谈话中找到这方面的证据吗?水利工程中,要是没有大坝或者堤防,那90%的工作都无法开展。他是水利工作者,他很明白这一点,怎么可能反对所有的大坝呢?如果他仅仅是因为小资被整,那他文革后的待遇又如何解释呢。

家园 啥?炸不掉?那就慢慢地凿...
家园 其实网上大多数人就是发泄愤怒

国务院发个文让三峡兼顾中下游啥啥的,到网上现在就变成国务院承认三峡建成是错误的。很多人根本不会在意事实,只在意宣泄情绪。

家园 惨不忍睹的阅读水平,俺都没法说了。
家园 忍不住想讲几句

1、冬季水不够。汛期结束后开始蓄水,但是此时长江流域进入枯水期,三峡在短时间内大量蓄水,下游的水就少了。三峡第一次冲击175米水位的时候没有成功,只蓄到172米,因为下游水位太低,严重影响航运。因为三峡冬季蓄水引起的长江下游水位降低,导致洞庭湖和鄱阳湖的水位高于长江水位,等于两大湖为长江补水。如果没有三峡,今年的两大淡水湖不会这么干旱。这也是为什么要在鄱阳湖上建坝的原因。

三峡蓄水是在秋季,冬春七个多月水位一直在消落(桃花汛除外),水位要消落,出库就要比入库大,相当于是将145-175米之间的库容水量调匀了附加在自然来水上放给下游。所以没有三峡,下游来水会更少。

2、夏季水太多。三峡确实有巨大的防洪库容,但是三峡的运营部门可不喜欢这个防洪库容。因为水库运行的原则是“蓄清排浑”,通俗的讲就是水清的时候蓄水,水浑的时候放水。不发大水的时候水是清的,发大水了,水就是浑的了。所以实际上要想水库寿命长,就要在发大水的时候放水,把泥沙冲下去,可这样就不是防洪了。

傻子才会不喜欢动用防洪库容,汛期来水大,短期蓄高水位可以取得更低的发电耗水率。像去年来了大洪水,发挥拦蓄作用,一则减轻下游压力回馈社会,二则获得更高发电效率赚到实惠。现在的情况是三峡汛期蓄洪还太保守,洪峰最大流量一过,就得赶快加大下泄回到145汛限水位。应该借助预报手段,看看来水情况再决定,急着防水浪费水能太可惜了。

三峡水库的放水期是5月25日至6月10日,这期间,三峡库区水位要从155米降到145米。10天之内,库区水位要降10米,这意味着将有50亿立方米的水量泄到下游,除排泄上游正常来水外,一天要增加3000多立方米/秒的流量,增加了下游的防洪压力,这时鄱阳湖正好进入主汛期(鄱阳湖4-8月是汛期,5-6月是主汛期),三峡水库增加这么多流量下去,鄱阳湖泄洪压力大大加重。

现在呢?鄱阳湖泄洪压力在哪?人是活的,三峡有库容,下游防洪有需要,集中消落期的水库调度计划就可以调整,哪回消落误了下游干流的防洪?

虽然南方系的调门很高,但是战略忽悠局的功力也不可小觑。前几天媒体报道三峡加大下泄流量,为下游补水。潜台词这是三峡的功劳一件。实际上按照运行方案,5 月25号到6月10号正是三峡每年例行放水至145米的时间。然后又有新闻,三峡调节库容即将用尽,未来将无水可补,这又是个忽悠,145米要是没水,三峡还怎么发电?实际上水位限制是139米,因为三峡船闸的底线是海拔139米。如果水位降到139米下,船闸用不了,发电也受影响,但是你说没水就太过了,当老百姓好糊弄。

官方讲的都是调节库容还剩多少,无水可补是哪个龟儿子编出来的?还不是摇笔杆子的妓者,这帮龟儿子要的是眼球,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通宝推:Climb,铁手,
家园 依据你对我的话的理解能力,我解释一下:

名词解释:对于水库水位的调度(只对水库水位的调度,用在其他地方会有不同),可分为:

1、蓄水期,大坝放水小于来水,使坝内水位升高。

2、平水期,大坝放水基本等于来水,使坝内水位基本不变。(这个平水期如果用在自然河流上,是指流量处于汛期和枯水期之间,不太多也不太少)

3、放水期,大坝放水大于来水,使坝内水位降低。

  从你的帖子看,你对这三个词的理解与我没有区别。区别只在什么时候蓄水。冬季与秋季蓄水当然是大大不同的,正常年景下,秋季处于汛期末尾或长江平水期,这时流量还比较大,合理的截留下一部分不会影响下游航运。冬季是枯水期,流量很小,截留下一部分可能就会影响下游航运。

  关于鄱阳湖要建坝的问题

当下南方持续的干旱使人们又把目光集中到了,以“调枯畅洪”为设计思路的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这个总投资超过100亿元的项目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但目前还未获批。有观点认为此工程将引发诸多生态环境问题,被指是江西版的三峡大坝。

关于冲沙问题:你说的是

要在发大水的时候放水,把泥沙冲下去,可这样就不是防洪了
  我说冲沙与防洪不矛盾。

关于滑坡问题,我从来没有说与三峡没有关系,我说的是主要原因是原始河流造成的亚稳定地质,水库蓄水只是引发,不是造成。没有原先的亚稳定地质,蓄水也没法引发,周围没有山坡的水库怎么蓄水也不存在滑坡问题,中国这样的水库也不少。

最后一个问题,我上面的帖子已经说的很明白:

所谓的到145米时三峡将无水可放,是指到那时三峡无法给下游增加放水,只能来多少放多少或者放(水)小于来(水)。
  我还特意把增加两个字加红,怕你看不懂。

  如果是为了发电,应该是尽量维持高水位,而不是在5月25日以前就早早往下增加放水,大幅降低库内水位。

  在现在一万多流量下,水全部从发电口走,不需要使用溢洪口,所以现在放水就是发电。

家园 消落是按计划走的

按计划10日降到汛限水位(其实是145上下一米多的一个区间)。没有改计划,是有多个因素的。主要是因为日水位变幅有限制(每天半米多,剩下6天放三米就到145),大了会对库岸稳定、航运安全造成不利影响,而且从决定开始支援抗旱就基本上一直是贴着限值走的,已经是正常情况下的最大下泄水平了,怎么不是为抗旱做贡献?

如果按你讲的大把放水,下游水位一时是提高了,可又能在高位保持多久?放水的关键是要调匀了放,不能寅吃卯粮。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根本不用炸

泄洪底孔的海拔高度90米,坝下水位83.5米,直排就行了。

家园 根据大坝建成后运行实践,将来水位调度计划可能会调整。

  比较现实的是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蓄水期可能会提前,尽量利用汛期末尾的洪水。

  二是有人提出下游不发生干旱的年份,放水期适当推后。近几年大洪水都发生在七、八月,六月的洪水不大,不一定要在六月十日就腾出全部防洪库容。

  不过这些调整都会增加一定的冒险性,不那么会轻易实行。

家园 现在上游天气观测网点还不够,需要大大增加才行。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