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站队了站队了,贬江朱的站我这边啊(1) -- 达雅

共:💬503 🌺4967 🌵5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34
上页 下页 末页
家园 小强的确已经开始擦那两坨...

房产那一块擦的时候疼,资本一个劲叫唤;还是转基因擦的时候容易些,老百姓拍手称快。

家园 非常可乐

非常可乐啊。朱上台时是什么局面。三角债问题让温家宝搞现在国家就完蛋了。对比一下4万亿,水平高下立刻就能看出来。治国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就是好总理。表面上温家宝干了很多好事,朱拥挤干了很多坏事。一个摘子孙的桃子,一个给后代打基础。当年给我父母这样老同志涨工资时我就说,现在涨的将来肯定肯定用通膨给你拿回来。

总结一下,广大群众还是很好骗的。

家园 我站在你这边

作为一个在很多观点上和你一致的人,这次不潜水了,站在你这边,虽然前几天在经济管理的帖子批评了温,但我不喜欢影帝这个称呼,对温的评价我比你更高一点,我觉得在解决农民问题这个事情上,他的功劳可以说很大,说挽救社稷都不为过,当然功劳不是他一个人的,我爸退休前是大别山地区一个小镇的派出所所长,老朱当政那几年说民不聊生一点不假,那些年头,围攻政府的行为天天发生,X州事件搁在当年根本就翻不起个水花,基层公务员发不出工资,然后就想各种方法比从他们更穷的农民身上弄钱,各种匪夷所思的办法,改天有空写写。至于你说温的两个遗留问题,一是高房价,我想虽然网上声音很大,但是我其实一直觉的问题不是很大,其实对全国50%以上的人来说这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城市居民大都有房子,有问题的大都是后来跑到大城市的受过大学教育的人,举个例子说明吧,我表弟,08年大学毕业留在厦门,这几年面临结婚买房的问题,我姨夫姨妈在朱当政的时候一个下岗,一个是副乡长连续几年每个月只有一两百的收入(我知道这对很多人来说匪夷所思,但是我发誓这是真的),表弟04年考上3本,4年学费加生活费,就把姨父姨妈家底掏空,姨夫姨妈当然现在很发愁房子的事情,但是绝不像10年前那样,原因很简单,吃不起饭会死人,买不起房不会。更何况姨夫现在每个月有2000左右的工资,姨妈后来也通过某种手续补办了社保(这绝对是温的德政),每个月也有1500左右的退休金。老两口若干年节省惯了,一个月连1000元都花不到,儿子在厦门现在每个月也有5000块了。我姨妈已经想好了,如果这几年积蓄还买不起房子,那就把老家的房子卖了,托地产党的福,他们的房子现在也值30多万了,首付钱就有了,儿子工作上升空间不错,还年轻,在厦门买个小三居。一家人住。我觉得食品安全问题,了解不多,不敢置评,但感觉这种事情总比解决农民问题简单呢。

通宝推:Emyn,
家园 邓版延缓了资本主义体系的灭亡

邓版的资本主义,是最原始最落后的资本主义。让美帝重新回到了依靠粗暴的手段就可以压榨更多剩余价值的年代,当美帝不用玩技术革命的时候,说明资本主义就倒退了。资本主义不发展,就不会灭亡。

家园 要比较二个人,就应该想想面对相同的问题他们会如何做。

比如朱,面对高房价他会如何做?

肯定是雷厉风行,左一个政策右一个政策,到最后估计还是一大批人骂,但房价估计肯定能压下来。而温呢?和陈水扁差不多了,陈水扁年年喊拼经济,事实证明是个笑话。温年年喊调控,越调越涨啊。

领导人能做到那个位置,从能力方面来说,不会差得太多(老毛例外,他明显比其他人高一截)。区别在于他们对待问题的态度。朱是迎难而上,说笑话就是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上。而温呢,就是和稀泥。设若二个人换个位置,朱在2002年后不会比温差到哪,而温在1994年绝对干不了朱干的那些事。

家园 我后面会谈这个问题

我赞同你的看法,朱要是想降房价,他一定能把房价降下来,但是造成的问题一定比房价要严重 N 倍。

朱就是一个你让我治驼背我一定治好你驼背,但是你死掉我不管的大夫。

家园 你这个就是诛心之言了

我承认朱解决问题可能有后遗症,或者说解决得不够好.但说要比原来严重N倍,那他辅政5年,当政5年没把中国搞坏,反而越来越好就真是个奇迹了.

你推崇的温在朱当总理那5年可是主管农业的副总理,粮食产量下降难道都是朱的责任?

对朱来说,如果有10个问题,他去解决,可能的后果是5个更好,5个更差,但只要持之以恒,不断地对问题进行修正,终究问题都会解决的.而对温来说,10个问题,他会挑能涨名声的,好解决的进行解决,同样也是解决了5个问题,但剩下5个他就不管了或者拖延.

家园 我举出几个例子都是后遗症比病情本身严重的

1,国企脱困。国企本来是困,老朱让国企直接死掉。

2,中央财政紧张。老朱把中央财政搞好了,代价是地方只能搞卖地财政了。

3,保护环境。老朱搞了个“退耕还林”,结果地方上把很多好地给种上树了,给粮食减产贡献不小。

另外,你要搞清楚,我并不推崇温,他还不配我“推崇”。我只是觉得评论历史要公道而已。

我认为你最后一段对朱、温工作风格的把握是很准确的。但问题是,你凭什么说“只要持之以恒,不断地对问题进行修正,终究都会解决”?我认为这只是你的一厢情愿。问题能不能解决,是很多因素决定的,有些时候就是无解。比如,朱企图精简部委,结果根本就减不了,一个经济高速增长的时代,事情越来越多,你却想把干事的人数减下来,怎么可能。而朱把问题搞得更坏的例子我已经举过了。

我认为,如果用医生来类比,温是平凡的医生,治他能治好的,治不好的就随它去。而朱是那种杀人庸医,他只要消除你的某个症状,把指标降下来,你死不死他不管,好在当时中国人民够坚强。

通宝推:俺老孫,
家园 粮食产量下降确实是朱的责任,就是他折腾粮食收购体制的后果
家园 这句话说得太好了

我认为,如果用医生来类比,温是平凡的医生,治他能治好的,治不好的就随它去。而朱是那种杀人庸医,他只要消除你的某个症状,把指标降下来,你死不死他不管,好在当时中国人民够坚强。

家园 你应该年纪也不小了,对事实怎么和我理解那么不同

1、国企在当时来说,有一个词叫做“大面积亏损”,不知你有没有印象。这种现象不是一下子就那么严重的,而是一年年温水煮青蛙,亏损面越来越大,到最后这种亏损不但拖死了很多国企,还把很多银行也带进了不良债权超过50%的险境,以至于朱后面把银行的不良债权全部划出才救了银行。

当时国企只有二条路,要么搞好要么死。如果拖下去的话,不但自己要死,连银行也要拖着一起死。当然朱选择让国企死并不是最优选择,但要救活国企,在当时要在国企内部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不要说当时,看看现在的国企吧,前不久审计部门对国企的审计结论不知你有没有看过)基本不可能(也许朱能力和权力再大几个数量级才可以)。

2、财政紧张不单是中央财政紧张,地方也一样紧张。全国财政收入最低时占GDP的比例只有10%稍多,而现在光税收就已经占20%强,不用说其他卖地收入了。对地方来说,卖地收入是锦上添花,而当时如果不改的话,中央就是揭不开锅了。

3、至于退耕还林。不管是从新闻上还是实际上,温搞的更多。我就弄不懂了,如你所说农业搞得非常不好,那温是主管农业的,为什么他非但没一点责任反而因此而高升总理了呢?

至于精简部委,你不要倒因为果。不是朱想精简,而是中央实在没钱了,养不起那么多人了!从2000年开始,从中央到地方再没有听见过精简机构这个词。

最后我把你的评价改一个字。朱是杀人良医,他的药可能副作用较大,也可能导致人死亡,但总体上是有效的,证据就是他上台前和下台后中国整个经济形势的根本好转。

通宝推:一只黄鹂鸣翠柳,
家园 关于国企的困境多看看忙总的帖子

很多所谓的亏损是制度不平等造成的,国企要承担社会保障的义务而政策反而对他们不利。即便如此,还有相当部分国企能维持甚至盈利,却被杀死了。另外,国企的生产力水平是普遍高于当时的私企的,无论从设备、管理还是人员素质上,缺的只是经营的灵活性和市场头脑。

家园 所以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你所说的都是实情,但那是朱的责任吗?基层公务员发不出工资,朱要从哪里搞钱来给他们发!当时财政收入只占GDP的10%稍多。

就是现在的欧洲,希腊等国为什么游行?还不是政府没钱了。有钱能花钱当然能卖好。温解决了什么农民问题?无外乎就是免税和发补贴。

所以我对民主是很抱有灰心的态度的。假如有二个候选人,一个许诺上台后发钱;一个承诺上台后集资发展经济,以当今选民的认识,哪个会上台是不言而喻的。

家园 国企能搞好那是肯定的

但那是在微观层面上的,在宏观层面上,当时的朱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也没有推动这种方法的行政力量.

以我母亲当时所在的一个厂为例,先是政府把该厂作为提款机,然后某些厂领导开始贪,接着采购人员销售人员开始打自己的小算盘,最后广大工人都不把自己当主人翁,产品质量大幅下降.最后工厂关门,工人下岗.在这整个链条中,朱如果下命令要搞好这些国企,他能依靠谁????

即使是当前,除了垄断国企,其他国企搞得很好的有多少?

家园 人家是来搞宣传的,你还那么认真,你傻呀你,CGAN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 34
上页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