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聊聊当今医生生存现状,说说我知道的情况 -- fleurrriste

共:💬177 🌺818 🌵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家园 医生辛苦或许是真的,讲他们收入低就是笑话了

讲讲我知道的情况,都在江浙某省会城市:

1.一个朋友83年的,在省会三甲医院工作,还不是临床医生,仅负责给病人拍拍CT什么的,每月工资奖金各种补贴收入加起来实际能拿一万多一个月。如果他去搞IT想一个月净挣5000恐怕都不容易。

2.另一个87年的,省会三甲医院护士,年入5~6万。这个具体情况不清楚,可能只是税前收入。

3.一个朋友最近剖腹产,光送红包就花了5000.

4.据我一个在三甲医院工作的长辈讲的:前段时间政府试图在医院仿照公务员制度推行绩效工资遭到坚决抵制。

5.医生的人脉关系一般较为广泛,因为别人看病求医会找他帮忙,这也是一种隐性收入,而且是IT界人士远远不能望其项背的。

家园 招不到民工是因为给的工资太低,

城里的劳务市场每天都能看到许多找不到工作的人,但同时张贴着大量的招工信息。

  美国从事农业的人口只有5%,中国是多少?即使降低到10%,这里面有多少劳动力可以解放出来?

  至于农村土地抛荒,只是记者这样说说而已。你真到农村去看看,除了被圈入开发区的,抛荒的土地并不多,我今年到苏北淮安看过。

家园 我当然经常到农村去

一些很肥沃的山沟沟已经完全被放弃,长满了野生植物,包括大片的覆盆子,51的时候,去这种地方可以轻松摘到几篮子覆盆子(野草莓)。

很多山区村子,人口已经很凋零,因为壮年人口基本都到城里去定居。野生动物多起来了,野猪群经常出没,蛇也多起来了。

家园 中国从事农业的人口比例远远超出发达国家,这你无法否认吧?
家园 如果这样讲道理的话,老师的收入岂不是更高?

如果只看省会城市的重点中学、小学的老师收入,还用得着讲提高教师待遇?

三甲医院占多大比例?

家园 你是指农业人口还是指农村户口?

按照中国的农村户口来看,城乡比例确实是对半开的样子。但是,这几十年的打工文化,大多数的农业人口是靠打工为生对吧?真正的农业人口有多少?

知道中国为什么要搞转基因吗?我到过宁波一个县,那户农民家里有数控机床,子女都跳出了农村。他们如今播种的叫“懒人稻”,随便把谷中撒到田里就是,没有了播种插秧的过程,播种后也不太需要护理。以前要插秧,是为了除虫除草,如今这样就意味着,那个是抗虫害抗杂草转基因稻种。

如今的农村年轻人,基本上都不务农了吧?中国传统的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后继无人,不搞懒人稻还能搞啥?

家园 这么爽,是哪家医院啊?

我认为的一个朋友,也是江浙省会城市最好医院之一做B超的,怎么没那么爽啊?虽然托人情的人倒是真多。他们做B超,做一个可以得到“提成”7毛多,大概是1%。

至于剖腹产送5000红包,这么好的事情怎么没碰上啊?不过温州那边倒是有生孩子送红包的风俗的。

医生人脉广倒是,红包不敢收,土特产之类的倒是不缺的。

不过,听说南京的一些医院,连护士收入都很不错,据说都到香港买化妆品了。我领导很是羡慕啊,可惜做医生的,换工作没那么容易。

家园 不解,我的帖子跟老师有什么关系

首先,绝大多数人看病都是去三甲医院的,小医院只是用来开药,或是看很小的病,所以我认为三甲医院最具代表性。

其次,收入比较只能是大城市的医务工作者与大城市的IT工作者比较,大城市的IT工作者与县城的医务工作者有什么好比的呢?生活成本差的也太多了。

第三,我原帖中前两个例子中列举的收入都是单位下发阳光收入,不含任何灰色的部分。

家园 什么叫中国传统的精耕细作?不就是多耕几遍地,

多除几回草吗?机械化就不能多耕几遍?如果一定要靠人工操作才算精耕细作,那么你这个一个人只能种几亩地的精耕细作怎么能提高农民的收入使之与城市工人平衡?靠把粮食价格升到天价?

  另外,中国传统的精耕细作不就是为从地里多找些粮食?为什么要多找粮食?不就是人口太多耕地不足吗?

  中国农村的现状是大部分农民一家只有不到十亩的土地,如果把一家耕作的土地增加到发达国家务劳动几百上千亩,能腾出多少劳动力?

  俺还没算城里那么多下岗职工和找不到工作的大学年呢。

家园 俺倒是很同意画眉mm的结论

目前医患矛盾原因之明显几乎可以看做是一种精心的“制度安排”了。

医患矛盾根本来源还是“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和社会能提供资源之间的矛盾”。人寿命的延长不是没有成本的,问题是这个成本谁来承担。

政府想通过涨价来支付增长的医疗费用,群众自然不干。让政府从其他地方挪钱过来给医疗,政府不干。所以矛盾永远得不到解决。那么总要有人来承担未解决矛盾的骂名。谁来承担呢?让群众承担??当然不行。让政府承担?更不用提。正好有现成的医生来背黑锅,何乐而不为?群众稀里糊涂大骂医生,政府时不时出面打击一下不良医生,为群众出口气。皆大欢喜。

世界各大国的医疗制度几乎没有让所有群众满意的,几乎没有群众不骂政府的。就是在天朝,群众骂医生而不骂政府,所以政府毫无动力去改变这个制度。

一方面医疗费用会随着治疗手段的进步不断增长,另一方面政府一旦提高医药的“名义”价格,必然引来愚昧的媒体和民众的疯狂痛骂。所以政府乐得把医生推到台面上当靶子。

政府不能说大家没钱就少活两年(实际上这是一条千真万确的事实),也不能说因为我政府没钱大家就担待些大不了少活几年就当给医保减负了。所以医生这个黑锅还得背下去。背到什么时候呢?背到天朝没有医生的时候,民众会痛哭流涕请医生回来。那时候政府会再次“顺应民情”,大幅提高医疗收费,理顺关系。

所以问题的一方面是政府的精心制度安排,另一方面是民众和媒体的愚昧。这两样都不是短期能解决的。

家园 这个方向非常非常正确

吾友,投资人士也。听说长沙有个做试管婴儿的诊所是个好项目,马上联系人家,说投资两千万帮他们上市。人家一听就乐了。他们一对夫妇受孕成功收费6000元,加上检查啥的能收入近万。人家一个小诊所一天能做50多例,一天的流水就是50多万,一个月上千万。每天患者还要排队,怀孕成功后送钱送的那个主动热情。成本呢,就是从美帝那里引进的成熟的技术,做一例的成本一两千元。所以人家笑俺的朋友说我要你的两千万干嘛呢。

快让你家领导转方向吧。

家园 哈哈,如果以制度而论。。。

医院系统和铁路系统一样,都是国有大型服务型企业在市场环境下必然遇到的问题啊。。。

尤其是医疗系统,之前的国家包治的大前提下,现在低收入群众对其的怨言是同样是必然的。

俺觉得如果从社会资源并没有被国家政府有效调节这个角度看,用医疗问题来批评政府是言之成理的。

但是如果从政府为了故意把脏水泼到医院系统的话,俺倒是觉得似乎应该不至于“精心制度安排”吧。。。。当然,这可能和不同地区有关,俺所看到的情况是,几乎没有不收红包,不收药扣的医生,当然,在收回扣的医生里面,有一些对贫困的病人有同情心,而且医德不错。比如有一个曾经花了三个小时在手术中找不见了的一个“小钉子”(具体什么东西俺不知道啊。。),后来是在手术床底找到的。

另外一些医生,商业意识比较重。至少俺在酒桌上就碰到两次,做伽马刀的医生告诉我们,介绍一个病人给他们,回扣是上千的。(话说,伽马刀可是治疗肿瘤病人的,这种做法,兄弟俺确实腹诽啊。。)但是各地的情况或许确实不同。所以俺的看法也是一孔之见罢了。供渡泸兄一笑。

家园 画眉老婆很生气

当医生护士的同学日子也就一般,还特累

显然用于医疗的转移支付被中上层截流了,而一线的医生护士成了替罪羔羊

家园 明白人啊

外科大夫能到一助月入2万的比例很高了

主刀的话器材加药品,再加红包(很多主任不屑与收红包了)上5万很轻松吧

肿瘤科室的更不用说了,咱听说后都伤不起啊

家园 做试管婴儿还有一个好处

就是往往能够生双胞胎,50%的概率是龙凤胎。

因为为了保证成功率,要植入两个以上。

但是,好像不是随便什么医院都可以做试管婴儿吧?应该获得卫生管理部门的许可吧?不过百度了一把,发现有一些名声不怎么好的民营医院也在发有关试管婴儿的软广告文,吹嘘成功率全省前茅云云。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