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开贴慢慢讲太祖建国以来军事文稿(一) -- 天煞穆珏

共:💬79 🌺1016 🌵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家园 问几个问题

加上程潜,陈明仁,李先念的,已超过一百万

记得有个材料记载,程潜,陈明仁的部队在二人起义后大部叛逃了,应该没有多少人马,李先念的地方部队能有近二十万人吗?

这样的说法,显得很轻松,对于带兵打仗的人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鼓励,虽然半个字也没有提到鼓励二字,但是对于一支军队来说,掐小虱子,难道还做不到吗。

这些虱子可将近有100多万,比tg长征后各地留下的坚持部队条件好太多了,居然被短期内肃清,这着实不易.要知道tg在南方的红军残部,梳子梳过三年后,居然还剩下一万多漏网的,可见信仰这个东西,还真不是虚的。

我赞成张文白先生的提议,组织个国防研究小组

这个小组建立了吗?后来起了什么作用?还是一个安慰性组织。还请赐教,谢谢啦!

家园 太祖最早的建议是用土共的地方部队

编一个军加入陈明仁的兵团,使他有三个军。当时陈明仁任四野第二十一兵团司令员,湖南军区副司令员。他们起义后是逃了不少人,但是陈明仁一见到太祖,就向他要人要枪,所以太祖说了上面的话。当时陈明仁还积极请战,但是太祖就说要他整编好了之后再出战。

那个时候已经建国,土匪虽然很多是正规军流窜而来,但是没有了正规的指挥,光是靠武器是没多大能力的。至少对于土共来说,他们绝对不会比国党的正规部队难打。有一本书叫《开国大镇反》,是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的,作者白希,主要写的就是肃匪的事情,可以一看。

后面这个我也不是很清楚。因为当时,他们都还各有重任在身,比如李涛,当时组织了会务工作,后来中央军委决定以军委作战部各局为基础,组建军委总参谋部机关。李涛在聂荣臻领导下,参与研究了总参谋部所属机构的设置与职责划分等问题。而张治中在12月就随同彭德怀赴新疆,任西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去了,那时他这个副主席,不可能袖手不管西北地区的事吧。

这个要请土共军史高手解答了。

家园 谢谢天煞

呵呵,陈司令真不拿自己当外人。

家园 所谓弃将请战情结
家园 这个俺想过,不过,也还是可以用仁厚一点的目光看这个事儿

陈明仁算得上是一个勇将悍将吧,当年陈明仁以少数兵力坚守四平,巷战19昼夜,令土共撤围,这份功力还是少人有的。

而且他也不是弃将,他是主动投奔起义的。

对于传统中国人来说,主易天不易,国党离开,土共上来,但这个天还是中国人的天,既然决定效忠新主,自然要为新主效忠,以陈明仁的悍勇性情,请战也是很正常。

我想并不是所有旧朝的大臣,在新朝都是惶惶恐恐,瑟瑟缩缩的吧,这类人,我觉得多数可能是比较小肚鸡肠的文人。

所以我在下笔之时,并没有评论陈明仁的这种行为。

“是员悍将,是头狮子”——四平攻坚战后东北民主联军将领评价陈明仁

这是我方当年对还是敌人的他的评价,这个评价是相当之高的,我认为这样的人,即使是在土共治下,也大多是能做到性情合一的。

家园 很赞!

俺是看连续剧《解放》,里面明仁好像是被陈诚排挤,抓住一点小事打击,然后回去养病了。所以说是弃将。

家园 【原创】开贴慢慢讲太祖建国以来军事文稿(六)

这一贴决定从近往前讲,这样才能首尾呼应。俺第一贴就是从近往前讲的。第一个讲话就是《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问题》。这一贴呢,从一九七0年十月十日的《对抗美援朝决策的回顾》讲起。

这是太祖会见金日成说的话,开头就是说朝鲜败阵退到北边,损失相当大。然后说到我们这边的反映。

那时候,我们虽然摆了五个军在鸭绿江边,可是我们政治局总是定不了,这么一翻,那么一翻,这么一翻,那么一翻,最后还是决定了。你不帮助,怎么办啊?不仅你们没有发言权,我们也没有发言权了。

随后太祖说曾经同跟着朝鲜军队去过南朝鲜的中国新闻记者谈过话,问美国的炮火和空军杀伤力哪个大?记者说主要杀伤力还是陆军。太祖就说这就好办了,因为我们没有空军,只有陆军。

然后,太祖说:

再有呢,那无非是进去了又被美国人赶了出来。那我总进去跟你打过一回了吧。被你们赶出来回到鸭绿江以西,那以后你美国人占领了鸭绿江以东,他总是不放心,我们总还可以进去嘛。以后我们两家合起来,组织游击队,再可以钻进去占领鸭绿江以东嘛。你如果按兵不动,以后就没有理由了。

你不帮助,怎么办啊?不仅你们没有发言权,我们也没有发言权了。你如果按兵不动,以后就没有理由了。就可以看出,太祖考虑事情是全盘考虑的,不仅考虑到当前军事胜利的把握,还考虑到日后政治上的主动。毕竟,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最本质的还是政治之间的较量。

随后太祖谈了当时我国军队内部的思想状态:有二成愿意打,二成不愿意打,六成随大流。

我说这就可以了嘛。因为有百分之六十可以随大流,可以赞成打,再加上百分之二十愿意打,这不是百分之八十了吗?就可以打了嘛。又把国际主义跟爱国主义结合起来;叫“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你如果不提“保家卫国”,他也不赞成啊。他说,只为了朝鲜人,不为中国人还行啊?所以我说,是为了保家卫国嘛,就是你要保家,你要卫国,要到那个地方去保,那个地方去卫。

这个提法,现在有些JY是肯定不认同的。但是仔细想一想,这是一个非常高明的办法。把战火控制在别国的土地上,同时保得了二个国家的安全,而我们国家还因为抗美援朝而拉动了一个热火朝天的建设国家的高潮。把民心都凝聚起来了。把那些日本战犯,国党俘虏都教育改观了。按广东人的说法叫做:一家便宜,两家着数。

你不去支持朝鲜人民保卫朝鲜,还能保自己的家,卫自己的国?这样战士就能理解了,加上头一仗又打胜了。所以事情总是这么弯弯曲曲的。

你不去支持朝鲜人民保卫朝鲜,还能保自己的家,卫自己的国?这句话对于现在的人来说是不是比较难理解?但是有了对比之后也不难理解。当一个国家次次都在联合国投弃权票,看着那些大国强国对弱国搓圆搓扁不出声时,这个国家的政府在面对大国强国对自己国家的强取豪夺,有没有胆量反抗和反击,能不能保卫人民的利益?

失去了侠义之心的中国人,不能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中国人,对自己的同胞,对身边的亲人,真的能做到爱护珍惜?在残暴面前不低头?

最后太祖提到当时苏联的态度:

在那个时候,因为中国动动摇摇,斯大林也就泄了气了,说算了吧!后头不是总理(指周恩来)去了吗?是带了不出兵的意见去的吧?周:两种意见,要他选择。我们出兵就是要他的空军支持我们。

  毛:我们只要他们空军帮忙,但他们不干。

  周:开始的时候,莫洛托夫(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赞成了。以后斯大林又给他打电话说,不能用空军支援,空军只能到鸭绿江边。

  毛:最后才决定了。国内去了电报,说不管苏联出不出空军,我们去。我看也还是要感谢苏联,它总帮助了我们军火和弹药嘛,算半价,还有汽车队呀。所以亚洲人同美国人打,可以说是有了一些经验的。至于苏联那时候不想打仗,也是有理由的。他们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间损失太大,单是壮丁就两千万。恐怕不单是壮丁,因为妇女不包括在壮丁之内

苏联虽然跟我们国家有很多摩擦,苏联虽然后来倒了台,苏联当年的卫国战争也是损失很大。但是不得不说,那个时代,苏联对中国的帮助是非常大的,尤其是那种国家对国家层面的帮助,真是很伟大的。这种支援和帮助,不是光靠利益关系就能做到的。我们国家在后来的亚非拉事物上,也是采取国家帮助的形式,以致于河友子玉还发贴子感慨:我们真的这么好吗?

链接出处

这个世界,利益虽然可以连接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是在利益的基础上,有着真诚的感情付出,是能令人类更加幸福的。

俺记得有个故事,是说苏共和中共一起到越南参加会议,当时胡志明主席拉着两位党代表的手说:“老大哥,老大姐,你们不要再吵架了,和好吧。”

好像是出自《胡志明传》,记不清了。但是看看现在的俄罗斯和中国,也不知两家关系能有多好,不过呢,只要两家不互相打仗,两家人民能互相往来,保持住这样的关系,这个地球已经安稳一半了。

一九七0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太祖做了《关于部队进行野营拉练的批语》,在这个批语中,太祖希望全军在冬季实行长途野营训练一次,每批二个月,实行官兵团结,军民团结。还指出大,中,小学(高年级)学生也可以利用寒假实行野营训练一个月。工厂也可以抽少数工人(例如四分之一,但生产不能减少)进行野营训练。

太祖说:

如不这样训练,就会变成老爷兵。

这是和平时期军队最大的隐忧。变成老爷兵之后,就可能变成兵痞子,最后可能变成某个人,某个集团的打手,人民的军队就没有了。

所以,军队应该一直成为人民的战斗队,生产队,工作队,才能保证不变质吧。学生和工人的拉练,可以凝聚力量,也可以锻炼意志体魄。

说到这个野营拉练,就要说到《军队要统一要整顿》这篇文稿,是一九七一年八月——九月,太祖到外地去,与各地负责人谈话的节录。这里面就讲到:

过去我们部队在军事训练中有制式教练的科目。从单兵教练,到营教练,大约搞五六个月的时间。现在是只搞文不搞武,我们军队成了文化军队了。

太祖是担心这只军队有变成‘纸上谈兵’的危险吧。

太祖又说: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现在就是有几条记不清了。特别是三大纪律的第一条,八项注意的第一条和第五条。……三大纪律的第一条,就是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步调不一致,就不能胜利。再就是八项注意的第一条和第五条,对人民,对战士,对下级要和气,不要耍骄傲,军阀作风坚决克服掉。这是重点,没有重点就没有政策。我希望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教育战士,教育干部,教育群众,教育党员和人民。

太祖这样说,是希望这只军队永远不变色,希望这个国家永远不再城头变幻大王旗吧。

家园 80‘Euro超級賽還在唱Dschinghis Khan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4WdFede2wE

看來記得莫斯科的沒僅限索額圖一個

沒燒石油的古代人為啥出征捏,大概是農僩時候伛偻提携為觀光旅遊吧

家园 每年一次大拉练对部队对地方都是一个考验

送花成功,可取消。有效送花赞扬。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恭喜:你意外获得 8 铢钱。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16。你,乐善:1;铢钱:7。本帖花:1

家园 毛主席那个按兵不动理由,如果真是决策之初就筹谋的,真神啦

如果这些看来,毛主席是属于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谋略型高手。

同时,又是能够决胜战场的军事干将。

还是走一步看三步的军师型人才。

智勇严仁信,这几个领域都算得上是全能中的全能。似乎在他的生涯中,看不到他能力上的短板——指军事与政治上!

家园 广西兵能打仗,广西人悍勇

这种观点,还不如古人

秦人劲,晋人刚,吴人怯, 蜀人懦,楚人轻,齐人多诈,越人浇薄,海岱之人壮,崆峒之 人武,燕赵之人锐,凉陇之人勇,韩魏之人厚。

且勇怯在谋,强弱在势。谋能势成,则怯者勇;谋夺势失,则勇者怯。 既言秦人劲:申屠之子,败于峣关;杜洪之将,北于[氵戏]水;则秦人何得而称劲?吴人怯:吴王夫差,兵无敌于天下,败齐于艾陵,长晋于黄池,则吴人何得而称怯?蜀人懦:诸葛孔明,撮巴蜀之众,窥兵中原,身为僵尸,而威加魏将,则蜀人何得而称懦?楚人轻:项羽破秦,虏王离,杀苏角,威加海内,诸侯俯伏,莫敢窥视,则楚人何得而称轻?齐人多诈:田横感五百死士,东奔海岛,及横死,同日而伏剑,则齐人何得而称诈?越人浇薄:越王勾践,以残亡之国,恤孤老之众,九年灭吴,以弱攻强,以小取大,则越人何得而称浇薄?燕赵之人锐:蚩尤败于涿鹿,燕丹死于易水,王浚缚于蓟门,公孙戮于上谷,则燕赵之人何得而称锐?所以勇怯在乎法,成败在乎智;怯人使之以刑,则勇;勇人使之以赏,则死。能移人之性、变人之心者,在刑赏之间。勇之与怯,于人何有哉!

唐朝人都知道“勇怯在乎法,成败在乎智”的道理,现代人却不知道,这也只能说是古人太高明了吧。

家园 古人还真不见得不高明呢。

俺一个朋友就说,其实中国思想的最高峰,已经在春秋战国时完成了。

家园 【原创】开贴慢慢讲太祖建国以来军事文稿(七)

第七贴接着第六贴开始讲。在一九七二年二月二十一日,太祖会见尼克松时做了一次谈话:《中美两国现在不存在互相打仗的问题》。

来自美国方面的侵略,或者来自中国方面的侵略,这个问题比较小,也可以说不是大问题,因为现在不存在我们两个国家互相打仗的问题。你们想撤一部分兵回国,我们的兵也不出国。可是我们两家也怪得很,过去二十二年总是谈不拢,现在的来往从打乒乓球算起只有十个月,如果从你们在华沙提出建议时算起来有两年多了。我们办事也有官僚主义。你们要搞人员往来这些事,要搞点小生意,我们就死也不肯。十几年,说是不解决大问题,小问题就不干,包括我在内。后来发现还是你们对,所以就打乒乓球。

有些人看到这段对话,可能会很兴奋的说:你看,你看,是吧,是毛泽东太保守,太官僚了吧,人家美国是愿意跟我们合作的。但是,这个世界真的是那么直观和容易相处的吗?

巴基斯坦前总统介绍你和我们认识。那时候我们驻巴基斯坦的大使坚决反对跟你来往,说是有个比较,是民主党的那位前总统约翰逊,还是你尼克松,究竟哪个比较好。我们这方面也不那么高兴那位约翰逊总统。从杜鲁门到约翰逊,我们都不那么高兴的。这个中间有八年是共和党的总统,那个时候你们也没有想通。

其实看了这一段,就知道太祖上一段说的话,只是在照顾客人的情绪。自己的大使反对跟美国来往,领导要不要听意见?如果不听意见,可能现在某些人又会说太祖专制,什么事都要自己做主了。其实尼克松访华,是各种外部条件都比较成熟之后的水到渠成,要我们这边的人不反对,要美国那边的人都想通,至少大体上双方都默认,情绪不抵触的情况下才能成功到访的。毕竟做为一国领袖,不能独断专行,事情是大家一起做的,所以,也要等到大家都有一致的默契之后,有些事才会有转机。这一点,也是太祖一向做事的性格。反正在没有美国的日子里,自己也会走路,所以不急。这一点,就是改革开放后所缺少的。没有美国的日子里,我们就不会走路了,就慌了神了。

一九七二年七月十日,太祖会见法国外交部长舒曼,说:《苏联的政策是声东击西》。这篇谈话很有意思,其实可以看做是外交战场上的朝鲜战争理念。

你们欧洲现在比较乱吧?我讲乱,就是讲有六百亿美元在你们欧洲横冲直撞,又不兑现。哎哟,我看这个事也难了。美国它是一大霸哟。不过隔着个大西洋。几个大国,总是闹别扭的。我们不希望你们欧洲那么乱。你们还要注意,苏联的政策是声东击西,口里讲要打中国,实际上想要吞并欧洲,危险哟。

太祖在回顾抗美援朝时就曾经清楚的说过:

就是你要保家,你要卫国,要到那个地方去保,那个地方去卫。

要想让苏联这个巨无霸不要老针对中国,不要老是搞事威胁中国,那么就要让他在别的地方闹心,使之对中国不能专心一意。这个别处,最好的地方当然就是与之接壤的欧洲啦。

以太祖当年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他说的话,法国会不做参考吗?而法国在当年,又是个在欧洲有很大影响力的国家。

如果战火要烧到本土才醒悟到要保家卫国,就算能保成,那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被动防御,惨了。只有在本土之外来保家卫国,才有主动回旋的余地,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苏联这个国家,我是很喜欢的,也觉得要以白种人来看,苏联男人最英俊,苏联女人最漂亮。但是对于苏联的倒台,我是一点也不惋惜。

他太大了。

虽然走社会主义道路,却并没有在文化思想上得到革命和更新,依然是一个奉行传统强权的国家,希望拥有霸权的国家,行事与美国如出一辙。美国和欧洲如此害怕苏联,其实是因为他们文化同气连枝,根本就是互知就里的。在他们眼里,他们自己是强盗,而苏联更是一个超级强盗,强盗就是要抢别人的地盘和财富的,所以一定要整垮他。

而美国和欧洲对中国的猜疑,其实也在于他们用自己的文化猜度中国,但是中国和俄罗斯始终还是不一样的。所以现在的中国,令美国和欧洲总是看不懂。同样的手段,不明白为什么可以搞垮苏联土共,却无法令中国土共倒台。

现在苏联解体,俄罗斯虽然还是大国,但到底不同于从前。中国周边多了数个小国家,其实就是一道屏障,使中国和俄罗斯距离产生美,反而能相安无事。就算俄罗斯日后走回社会主义道路,俄罗斯也不会再有咄咄逼人的老大哥气势了。双方平等了,也就好说话了。如此之俄罗斯,如果能走回社会主义之路,倒会是真正的俄罗斯人民之幸。

一九七二年十二月十日,太祖在《国务院关于粮食问题的报告》的批语:

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

这三条经过六十年建设之后成效如何呢?当年深挖的洞,现在很多地方已经建起了地下商城,地铁,为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只是不知在建这些商城,地铁的时候,那些逃生通道管理的怎么样?会不会一个炸弹下来,一车地底的人都报销了呢?

至于粮食,反转和转派正在为中国人的餐桌激烈对战着,暂时也没什么好说的啦。

不称霸?现在我们别说称霸,有没有挺起我们应该挺起的腰板,也是个问题吧。

一九七三年十二月,太祖在政治局会议上讲话。有意思的是这几条:

我和剑英同志请邓小平同志参加军委,当委员。是不是当政治局委员,以后开二中全会追认。

我提议,议一个军事问题,全国各大军区司令员互相调动

一个人在一个地方搞久了,不行呢,搞久了油了呢。你们还要工作呢,还要保持晚节。有几个大军区,政治委员不起作用,司令员拍板就算。

互相对调,这个办法是河南人发起的。这个军分区呆不了,就调得远一点去,那个军分区就欢迎。那个军分区调到这里,也欢迎。

我们现在请了一位总参谋长,有些人怕他,但是办事比较果断。他一生大概是三七开。你们的老上司,我请回来了,政治局请回来了,不是我一个人请回来的。你呢,人家有点怕你,我送你两句话,柔中寓刚,绵里藏针。

这位总参谋长,就是邓小平。从这段话也可以看出,邓小平会三上三下,也是与他个人的性格,以及部下的看法很有关系的。太祖对他的评价也是三七开。

当时的军区司令员:

陈锡联:沈阳军区。

李德生:北京军区,而且兼任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

杨得志:济南军区。

曾思玉:武汉军区。

许世友:南京军区。

丁盛:广州军区。

韩先楚:福州军区。

皮定均:兰州军区。

最后,太祖说:

我向基辛格讲了差不多三个小时,其实只有一句话:当心,北极熊要整你美国,一整太平洋舰队,第七舰队,二整欧洲,三整中东

现在这三整,全变成美国来整了:一整中国,二整俄罗斯,三整中东。

家园 梳子梳过三年后,绝对没有一万多漏网的

有限的给养不可能维持那么多人。

有不少都是几个人、几十个人下山,拿到政府lisence以后,以新四军的名义就地现招整编,才拉出一万二千人的队伍。

家园 越看越模糊

太祖的很多决策放到现在来看,绝对是不可思议的举动。朝鲜出兵到底是赌博还是运筹帷幄?中美和解到底是出于何种动机?三个世界的划分是要称雄亚非拉吗?八大军区对调,这纯粹是个人魅力了,比赵匡胤杯酒释兵权还要容易。领袖的魅力或者说能力,应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6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