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忙总请进,问一个旧事 -- 冰与火

共:💬343 🌺1858 🌵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3
下页 末页
家园 不知道他们当年对黑石那帮人的背景做了调查没有?

雷曼兄弟在80年代曾经倒过一次,第一波士顿后来也衰落了,重要原因就是内斗。黑石头目的背景就很恶心人,真不知道我国怎么会和这群人合作……

家园 stone和rock搞错了,这是我听到的笑话
家园 那是心思不正,想学犹太佬赚歪门邪道的钱

金融的本质是货币层面上的资源优化配置,现在变异为钱生钱,看人家来钱快来钱轻松眼红了,结果呢。

还好大多数还是坚持本业,坚持实干的,才没有都给拖下水。

家园 放到大背景下,经济战争是现在战争的新形式,当局的主要矛盾

一是对外求生存空间,二是对内求稳定,什么都能理解了,不理解也不需要问了。这我在西西河看贴学到的,一步走错,倾家荡产,到处是洞,平平安安,咋咋乎乎,虚虚实实,不在其中,一片迷雾,置身其中,反被已误。

不过,好奇心害死猫,是天性。

家园 谈判结束以后龙永图直接把此君打法公费留学读博士去了。
家园 看到利比亚革命,惊讶其大学生毕业后无所事事,国民收入还高

那时候就想,要是我们中国人不是那么勤奋,那么任劳任怨的话,现在的中国局面会怎么样?

家园 忙总,能具体说一下金融方面开放过度的事情吗?

看了回帖,您似乎说的是投行领域一些投资失败的案例。我比较关心银行方面的问题。

(入世那会儿我年纪尚小,一些事情记得不太清楚,请原谅。)

感觉银行方面大家议论的比较多的就是,贱卖银行股引入国外的战略投资者。一方面是前后股价方面的巨额价差,另一方面是对国家金融安全方面的威胁。

情况是这样的吗?还有没有其他方面的影响?

而就银行业而言,入世前大家似乎都担心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后,国内银行将在竞争中失败。当时的担心看上去也挺有道理的,大量的坏账,落后的经营管理,低落的员工士气(当然,讨工资的士气是高昂的)——简直一副摇摇欲坠的样子。

但是这么多年下来,银行的日子不仅没变坏,反而越来越好了。看到金融危机那会儿,工商银行居然取代了花旗银行成为全球最大(?具体指标不记得了)的银行,我都有种做梦的感觉。这是什么原因呢?

总之挺困惑的。我也不知道是对事实的了解不准确,还是对其中变化发展的因素不了解。忙总您可否在您可以透露的范围内,谈一谈这方面的问题呢?谢谢!

家园 他在黑石好几年了

现在他是黑石集团高级董事总经理大中华区主席(类似业务员一样的角色),像高盛、大摩....这些金融机构,很混到里面的都可以叫“董事总经理”,实质就是大鳄眼下的业务员。

梁是高级业务员,目前在开拓内地市场,涉足的行业很多。不评价他的道德问题,如果谁有忽悠中投花钱的本事,只要他们钱花出去,拥金能进了自己口袋,就是大爷。

我个人认为梁是NB的角色,这家伙太挑食,这老家伙太挑食了。

这种人中央应该高官厚禄养着,保不准哪天就给国家挣来天大数字的钱。

家园 黑石当时我以为是个交换呢

因为肯定是个米犹的陷阱,但是也想不出来交换了啥。不过当时觉得50亿赔光了还是赔得起的。不放点血不交点学费,以后还会被忽悠。不过很多人忘性大。记吃不记打。

家园 金融必须学,就算是为了生存和米犹对抗也得学明白
家园 应该还有

零售业、汽车业:这两个领域都是外媒、外企、外国专家/政客们夸赞中国入WTO后做得最好、开放程度最高的行业,常常被他们当成/期望是中国其它所有产业学习、看齐的“标兵”行业。

(称霸美国walmart之类在德国等欧洲各地基本是落荒而走的,咋也整不明白,象卡福等这种出了法国国界几乎无处可寻的零售连锁店竟然占据了中国零售业的大好河山,可以肆意呼风唤雨。。。)

部分粮油加工企业(尤其是黄豆/大豆)陷落外人之手,看看河里范适安兄的大豆的陷落,可谓触目惊心。

要不是2008美国自各玩大发了,中国的金融也估计早也亦步亦趋地跟进了;现在不知道有多少金融精英、买办的脑子还是被人家洗得彻底空空的?

WTO就是欧美人开的场子:规矩我定,该咋玩我主导,形式不利时规则解释权、判决权在我这。国内决策者如果不看透这点,中国最后只能就是人家倾销德国汽车、法国香粉皮包、美国金融产品的消费地;中国现在就是这些消费品的黄金市场和这些商家的利润增长来源。

关键词(Tags): #WTO标兵行业
家园 在金融方面,我觉得我们要树立自己的价值观

货币是什么?这是个根本的问题。货币本身不是财富,而是财富生产和交换的媒介。货币存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财富的生产和交换而不是阻止这个过程。

美国现在的金融界积聚了巨额的资金,却不肯向工业界放贷,我不知道这是在创造财富还是在毁灭财富?

家园 中投就投了黑石10%的股份

能有多大阴谋,就为了坑这10%来自中国的钱?

真有人想搞中国也得等大部队进伏击圈嘛,哪儿有把探路的包饺子的。

家园 中国入世金融开放承诺是一笔糊涂账

忙总,可悲之处在于中国政府自己认为没有承诺的开放也会被认为承诺了。比如,美国告中国银联垄断一案。中国入世时提交的服务贸易市场准入承诺表中漏洞、错误很多,估计是当时美国故意预设的陷阱,而中国政府至今少有明白的人。(中国的体制在处理国际贸易谈判时有很大的问题。)只是不知在世贸的官司对中国影响有多大。比如银联一案,如果中国被裁决必须将这一块市场开放,政府知道如何应对吗?

家园 说得对!

可能是现代经济学都是欧美定规则,特别是美国,而中国经济学界的人大多师从美国制定的理论,所以一旦ZF做法违背欧美理念,就惊慌失措地大呼违反规律。效果就是看他们拼命维护西方经济利益,而忘了自己的立足点在哪里。

真正的规律应该是寻求对自己最大化的经济利益。西方理论制定是针对他们最大化利益而定的,所以西方对计划经济从不感冒,因为那将抑制资本获取最大利益,所以计划经济是邪恶的, 尽管他们也在需要的时候利用政府干预获取利益。如果我们的利益和他们不一致,当然不能对他们的所谓先进理论唯唯诺诺。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