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虎妈的牛爸是电子学界的爱因斯坦,好象理论和实践很不结合 -- nua

共:💬11 🌺4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虎妈的牛爸是电子学界的爱因斯坦,好象理论和实践很不结合

上星期在文学城发现一篇有关虎妈的文章---才知道虎妈的爸爸才是更牛.

学习了一下有关MEMRISTOR忆阻效应记忆体才发现原来理论和实际如此脱节.

http://knol.google.com/k/the-business-landscape-for-memristor-electronics#

牛爸蔡绍棠在1971年预言MEMRISTOR的文章里已经说到MEMRISTOR可以用做记忆体.之后甚至之前已经有其他很多的公司和学校研究记忆体的研究成果发现了MEMRISTOR.可是居然从牛爸蔡绍棠到这些发现MEMRISTOR的都没有把这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直到HP2008年才在发现一种新的记忆体后才和牛爸蔡绍棠提出的MEMRISTOR联系起来---这理论和实践太脱节了吧?

虎妈那么厉害,是因为她有一位牛爸

来源: 蒲汇塘渔夫 于 2011-03-01 18:50:20 [档案] [博客] 旧帖] [转至博客] [给我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20576次 字体:调大/调小/重置 | 加入书签 | 打印 | 所有跟帖 | 加跟贴 | 查看当前最热讨论主题 美国虎妈蔡美儿的战歌嘹亮,不光搞得美国人心潮激荡,连太平洋对岸的我们也跟着激动起来。关于虎妈的教育方式的讨论可谓热烈。不过,在关心虎妈蔡美儿的同时,很少有人注意到虎妈的父亲,蔡绍棠先生,其实是一位更有成就的的物理教授,在我看来(还有很多和我一样观点的网友。)蔡绍棠先生绝对是可以获得诺贝尔物理奖的一个人,当然,给不给是评奖委员会的事,但是,他的成就已经不容质疑了,因为,在当今物理界,蔡绍棠先生发现的忆阻已经被确定下来,而且单位就是“蔡”(chua)。虽然这个单位其实和欧姆是一个东西,但是,就像其他许多物理单位一样,对于一个崭新的东西,人们为了纪念它的发现者或者发明者,都会用当事人的姓名作单位。蔡绍棠教授其实是菲律宾的华侨,我查不到蔡教授的祖籍资料,但是,从已有的信息来看,蔡绍棠教授是在菲律宾受的高等教育,然后在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读的博士,在普渡大学任职一段时间后,就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担任物理教授至今。我因为准备给母校高中做讲座的关系(题目就是忆阻),最近连看了有几部蔡绍棠教授的演讲资料。(在YouTube上,大陆人需要要翻墙的。)蔡教授已经七十多岁,依然精力充沛,还在写论文,带研究生。而从他的演讲来看,他是一个非常博学的人。蔡教授的学生如今是伯克利的一个学院的院长,在他介绍蔡教授时,让我也吓了一跳:他回忆道:当年,蔡绍棠教授是一个经常不吃午饭的人,因为他要抓紧时间,而且,经常通宵工作,有时候,在早上4点钟打电话给学生,告诉他们功课有问题,让他们立刻改正。(真的是只争朝夕啊)蔡绍棠的成果在网上,尤其是维基百科或者伯克利校方的网站都可以轻易查到,当今越来越多的奖项正在源源不断地颁给蔡绍棠教授。可能是因为太过专业的关系,或者我们这里对这些基础性的发现并不是很热衷,(我们这里可能比较喜欢快的东西,热闹的东西。),尽管PC杂志曾经把忆阻列为当年最伟大的发现,而这里恐怕知道忆阻名字的人也不是很多。蔡绍棠教授其实也非常自信,他对于一些问题的看法已经超出许多人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了,不过,他非常清楚这一点,而且还非常幽默的阐述他的看法。我会逐步把蔡教授的演讲资料变成中文,让大家分享。现在一直在纠结的是用什么样的方式,因为忆阻这个东东要讲清楚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而学物理的是不会有精力来做这种科普工作的,鄙人虽然不才,但是,凭着一股热情和爱好,也会做下去的。如果你对忆阻这个话题有兴趣可以先看本人两年多以前翻译的文章。(失落的第四元件)其实,忆阻在我们身上到处都是,每个细胞就是一个忆阻,神经上的触突,轴突,都是忆阻。在我看来,经络其实就是忆阻以特定方式的串接,虽然这个只是我个人的猜想,我相信在30年内会被证明的。再回过头来说说虎妈吧,如果你知道蔡绍棠教授是这个情形,那么他的女儿如此厉害也就不足为奇了,顺便说一下,蔡教授的太太,虎妈的妈妈也是一位教授,不过是机械方面的,按照我们工科学生的观点,这家人什么都齐了,而如今女儿属于文科类的,外孙女更是全才,(蔡绍棠自己也是一个全才啊),一点也不令人惊奇了。其实,我的观点可能比较偏激,虎妈的孩子那么优秀,一大半是他们家族的基因问题,所以,虎妈的方式,可能不适合许多人,因为大多数人根本做不到,他们本身就不是那么坚强,而从蔡绍棠教授来看,这个家族绝对是一个吃苦耐劳型的,加上天资聪慧,自然过人了。再说的通俗一些,许多孩子无论怎么逼,都是没有用的,这一点,可能更多的老师会有同感,天才可遇不可求,只是我们根本无法知道,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天才,如果是,只要环境合适,他们会冒出来,如果不是,可能就是悲剧收场了。如果逼得太过的话。说实话,现在的环境,大概很难出天才了,除非家长愿意不随大流,例如丁俊晖的父亲就是一个例子。仔细想想虎妈在美国大概也算另类的,至少是非主流的,所以,对于家长来说,有的时候很纠结的,到底采用什么方式才是最合适的?其实没有人知道,只有天知道,等小孩变成天才以后才知道。可是,这些方法都没有办法重复,因为每个人不一样,所以,家长可能采取的就是多种试验,不断引导,自然养育,否则,自己会很失望,小孩更失望,因为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的父母欣赏自己,如果没有外人欣赏,自己父母欣赏也可以安慰一下,如果父母都成天哀愁或者愤怒地看着自己,这个孩子不长歪倒是奇迹了。虎妈其实就是一个纯美国人了,唯一的就是其华裔血统,可是,考虑到蔡绍棠已经是菲律宾的华侨了,和大陆又远了一层,准确地说,蔡教授家的传统可能是更加古朴的中国传统,从而在某些方面更加的优秀,如果夹杂现在的东西,说不定是另外一个结果了。我会想象一个场景,如果有一天蔡绍棠教授获得了诺贝尔奖,他们家是不是要变成集市了,三代成名,多不容易的事情啊。蔡美儿教授或许可以写另外一本书,《有牛爸,才有虎妈》。

家园 期待科普

送花成功,可取消。有效送花赞扬。感谢:作者获得通宝一枚。

参数变化,作者,声望:1;铢钱:16。你,乐善:1;铢钱:-1。本帖花:1

家园 “memristor"不就是非线性响应的问题吗?

值得提到诺贝尔奖的高度吗?说memristor无处不在,不如说非线性无处不在。

至于应用价值,等crossbar?(好像是这个吧)技术取代光刻的那天再说吧。

家园 这远不光是非线性"响应",而是记忆能力---"MEM"

因为不是动态"响应",这记忆效应不象三极管一样需要电压才能保持.

牛爸爸吹牛自比牛顿,说:亚里斯多德错误的认为速度和作用力成正比,直到牛顿才引入了加速度这个概念,他的这个记忆效应/项就类似“牛顿引入的加速度”。

按照传统保守科学定义:光刻是工具,是发明,不是科学。

所以牛爸爸要拔高他的科学理论是发现,而且不是简单发现;是预言,而且不是简单预言---是极为基础的预言。

家园 牛爸爸是这样吹牛科普的
<object style="height: 390px; width: 640px"><param name="movie" value="http://www.youtube.com/v/Tq2F3K0muHc?version=3"><param name="allowFullScreen" value="true"><param name="allowScriptAccess" value="always"><embed src="http://www.youtube.com/v/Tq2F3K0muHc?version=3"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 width="640" height="390"></object>

牛爸吹牛自比牛顿,说: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错误的认为速度和作用力成正比,直到“牛顿”才引入了加速度这个概念,他的这个记忆效应/项就类似“牛顿引入的加速度”。这“加速度”基本到什么程度?就是牛顿第二定律。

所以牛爸要拔高他的科学理论是发现,而且不是简单发现;是预言,而且不是简单预言---是极为基础的预言。

家园 chua应该是 Prof UC Berk EE ?

蔡绍棠和郭(Koh)守仁还合作写过几本很好的教材。80年代初,上海交大的林争辉,电子科大(成都)的虞觉邦都曾在其下做过访问学者,并先后把这些教材译成中文。

印象中,蔡绍棠和郭守仁在VLSI的representation and analysis, analysis of nonlinear circuits贡献较大。

现在IC上用的SPICE基本上就是他们initiated。

真没想到他就是虎妈的老爹啊!

家园 看过HP Lab的那篇文章

当时想根据他们的结果写个proposal.他们做得确实是个成功的实验室级别的演示器件.蔡绍棠教授是出色的教授,确实有非常厉害的学术成就,当然对自己的成就也是无比的自信.至于这个memristor能不能成为半导体工业的未来,现在还看不到明确的前景.

蔡绍棠教授一家是菲律宾人,其实跟我们没有什么关系.至于虎妈,她当然是很成功母亲,但是她的成功也没有什么普遍的指导意义,听听就算了.

家园 没错,虎妈和美国媒体硬把中国文化和虎妈画等号

其实中国人象虎马一样教育子女的不多,尤其现在.

美国人也有象虎马一样的父母.

家园 这个貌似真的很NB

如果真的达到1cm^2 100G, 1cm^3 1P的存储密度,现在的flash,硬盘之类通通下岗。更重要的是,实现俺梦想中的可变架构CPU似乎也没什么太大难度,甚至可能有根据需要自动调整架构的智能CPU,直接跑函数式语言的架构,根据任务自动生成新的CPU也不是不可能,这样各种并行计算模型共存共同计算也可以啊。以后的硬件都“软”了,软件也可以“硬”了。

家园 是与电阻、电容和电感等价的第四个基本电路元件

电路中电压和磁通量相对电流与电荷的变化分别对应电阻、电容和电感,但缺少磁通量对电荷的变化,因此蔡提出忆阻猜想。但直到前几年才由惠普公司做出。原来这是虎妈的爸做出的,真是牛爸!

家园 good man

I used to take his class, very nice man, leo chua, many of his students are big cows in academic now....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