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好有诚意的房地产税征收 -- gogreen

共:💬46 🌺47 🌵1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家园 西方是一刀切?好像各种减免也不少?减免举证责任是纳税人。
家园 很可能在放烟幕弹

等细则出来再说,很可能在放烟幕弹,诱惑跟风的接最后一棒,反正早晚会过渡到所有房产,规定半年过渡也是好事。

笨狼建议先消灭(楼市)部分热钱再加息升值http://www.talkcc.com/article/3255200

家园 很简单,制定一个比人均平均水准高33%的起征标准

把大多数平民排除在外即可。

另外,赖着不交不要紧。你将来要继承, 转让, 总要过户吧, 到时请交清所有欠费外加滞纳金。

家园 考虑的中国人的聪明才智

歪点子肯定多

家园 这么做肯定乱了。

首先住房与个人财富不直接挂钩。现在是全民炒房,所谓的大多数平民已经不是当初的概念了。此外比如北京,家庭只有一套房的情况一般是两种,外地落户北京的小年轻,北京当地的穷苦土著(原来就无房的双职工或者无业)。大量北京市民已经在目前的开发大潮中直接升级,成为拥有大量财富的无业游民,并且在拆迁安置对于房产置换没有套数上的定义。这总体上造成两种群体性情况,无法以收入确定个人财富总量,无法以房产数量确定个人财富水平。

其次,假定每年交三万块的房产税,房主还能活30年,那么到该继承过户的时候,考虑上房子70年限期的减少,房产税本身将达到比房价还高的地步,如果你继承了这样的房子,为什么要去过户呢?换句话说,不过户对个人会有什么问题么?

谢谢你提醒了一种新问题,那就是如何在不介入房产过户的情况下达到房屋交易?虽然匪夷所思,但既然可能存在有人不得不如此的情况,那么就很有可能催生市场。在国家监管力度不够的情况下,各种可能性都会出现。

家园 不能正式过户的房子一直有交易的。

以前有卖使用权的,现在的小产权房,军产房之类也都是不能正式过户的。不能正式过户的房子就是卖不出价,比商品房便宜很多贝。

你第一段住房与个人财富不挂钩,不知道怎么不挂钩?要收税也不用确定你财富总量,你占的房子多了超标了就收税,交不起就卖房子贝。

家园 这几种情况是不一样的

首先,我在文中提到的不能过户的房子本身是有大产权的。房产税政策的出台,本身很可能会催生房产黑户化。

其次,大多数小产权房的售价的确赶不上商品房,因为本身属于没有法律保障,但也有不少的例外情况,有些小产权项目想买都买不着。但军产房等房子的主要问题不在于产权本身,而在于人际关系风险,换句话说,没人告就没事。军队里吃饱了撑的闲人还是很多的。有部队把盖多了的家属楼拿出来正常卖,也没事。同时,小产权房子的售价也不是很低,亦庄在商品房卖18000时,小产权也能卖到16000. 现在北京四环内的军产房,最多也就比附近低1000-2000块,这个幅度,跟普通改底单的房子也差不多。

关于住房和个人财富的问题,实际上是当初的开发模式决定的。比如拆迁时的补偿方式的,很多家庭在拆迁时换取的补偿实际是多套小户型,面积不大但公摊高,套数多。对于这些家庭,让他们卖房不现实,让他们叫房产税也没钱。再比如刚刚推出9070政策时,市场上出现一批的1+1甚至1+1+1的大户型,一套房子多张房产证。这种情况在现在也有不少项目一直在做。从房产数量上,这些家庭吃了暗亏.

从单位面积的角度来说,如果单位面积定的比较低,比如人均50平米以下,考虑到建筑设计的客观性(后面会说到一部分),他们肯定吃亏也不少。但在这个面积指标下,在社会上其他人里已经开始出现炒房人群了。

单纯以人均面积作为指标还有一个实际问题,家庭的居住空间数量和大小是有变化的。比如三口人住一个三居室,本身刚刚好免税,这时儿子要结婚,如果买新房的话,老两口就凭空要面临税费的问题。

ps,如果住房要求略微舒服一点,零居室的面积应当在45-55平米,一居室应当在50-65平米,二居室应当在65-90平米(舒适性可以到110),三居室应当在95平米以上。由于这个不是线性增长的,所以按人均算时,小户型肯定吃亏。同时别墅、多层板楼、小高层板楼、高层板楼、高层塔楼等等使用率并不一样,会直接造成指标的无法计算。曾经建设部要求以使用面积为房产交易单位,现在这个规定也是由于太天真,已经悄悄地夭折了。

如果说我这个套型面积数据不对,比如万科的三居室可以做到91-93平米,我只能指着图一点一点给你分析他是怎么做到这么小的。

家园 深圳90平方以下的户型多着去了。

所以年轻人买房的高,和其他地方没可比性。其他城市估计啃老的比较多。

家园 再过几年深圳住房结构就会变了

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人对于房子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在年龄结构比较完整的社会里,三居室必然应当有一定的比例。

深圳还是太年轻了。

家园 小户型和啃不啃老有啥关系

可以把老家的卖掉,买深圳

可以拿父母的钱买

小户型和不啃老有因果关系吗?

家园 深圳的90平,确确实实是3居室。而且这个户型,关内外都多
家园 嗯,这是有几个前提的,我掰碎了说

1.居室面积过小;

2.存在偷面积的行为;

3.以区域特色来解释以上行为;

首先,各个居室有两个面积指标,一个是最小面积,一个是舒适面积。最小面积保证能把基本家具塞进去,舒适面积保证住在里面比较舒服。比如卧室,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第一次贴图,不知能不能成,嘿嘿;

主卧室明显是满足了舒适面积,而两个次卧室只满足了最小面积。

舒适面积一般是满足能够摆布大多数卧室配置家具的需要,通常包括双人床,两个床头柜,一个大衣柜。那么从进深上说,满足舒适度的卧室应该能容纳:大衣柜的进深(58-60cm)+床两边的站人宽度(65cm*2)+床垫的宽度(150/180cm)+床边(15cm)+窗帘宽度(20cm)+摆家具及装修的误差(10cm)=385cm/415cm,卧室宽度应该能容纳:床垫长度(200cm)+床头及床边(10cm)+电视柜(考虑可能采用壁挂电视,45/60cm)+电视柜前走道(60cm)+装修误差(5cm)=320/335cm,因此考虑墙厚,舒适性卧室的轴线最小尺寸是405*340cm。对比万科的三居室,仅仅主卧室满足要求,其他两个卧室实际上也只能摆单人床,书桌,衣柜这三样了。

其次,偷面积的行为在南方盛行,北方以前也很流行,现在收敛了许多,但哪里都存在。这里所说的偷面积是俗称,实际上还是利用法规的漏洞,政府也睁一眼闭一眼。南方有入户花园,有室内通层,有大开敞阳台,有超标的空调板,甚至公共空间也偷面积,用阳台做走道,管线挂在外墙外面等等,这样可以降低公摊,增加使用率。重庆这方面是做到了极致,有些80平米的户型,偷面积能偷60平米。偷面积是跟行政规定紧密相关的,常常同样的户型换一个城市就基本不成立了。

最后,区域特色可以解释很多以上行为的。比如的确不需要每个房间都舒适,只要满足最小面积也能生存,当初六七十年代的人在鸽子笼里也住过;比如南方在解决通风、潮湿、日照等等问题上,半开敞空间更有利等等;再比如来深圳打工或者独自创业的人短期并不需要考虑可能存在三代同堂的情况等等。

总之,任何情况是可能的,但无论哪种情况,即使可以大范围推广,也不能占据商品房市场的主流。

家园 房产税,就是一个笑话

用房产税来调控房价,就是一个更大的笑话。

中央假装不明白,自己的小算盘打得噼啪作响。

家园 【商榷】谈点自己的立场和看法

谈点自己的看法,本人一线大城市土人,妻子那里老人留下套房子,面积还可以,自己夫妻早年按揭了一套,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努力同时业余兼职),妻子在生活上也精打细算,还清了房贷,还在远郊又买了一套小房子(新政前按揭),也就是我一家三口手上现在三套房子,一套自己住,一套出租,一套还没交房,这套面积很小打算以后可以住也可以出售。在很多人网上提的房产税建议和方案里,我这样的明显被看做是要被征收的对象(当然和现在上海的新政的提法不一样),我想我这样的情况城市里应该有不少,我就谈谈自己的几点想法:1.凭啥么要收税,从法理上我买房的时候相当于一次性交了七十年的税。这土地本身也不是属于我的,我租一块地还要交税就和租房还要交税一样无法理解,从财产来源上说,我的房子要么是自己努力工作凭借自己的脑力老老实实赚钱买来的。或者是妻子老人留下的,完全是来历清白,完全没有灰色和黑色收入构成,这样的个人财产,自己要保住它,还要额外交税,实在是打击中产阶级的一个“好办法”。房产是中国人现在最大的个人财产。中国从解放时候大家一样穷到现在不少人有了自己的财产,难道又要回老路?(就是这个打击面的问题,针对的对象是老实得中产阶级,还是一些有权有势的,你如何保证有势力的不逃避而转嫁到普通中产阶级身上?)2.要征税,可以,那是不是要全国一样证呢?我有几个外地同事,他们都想在本地买房落户,据我了解。这些人在自己老家(中小城市或县城)都有房子,面积都比较大,比较极端的一位同事在当地有三套房。这些人不是没有房子而只是没有大城市的房子,这些人如果当地不征税,那对大城市的土著或者工作多年买了房的人,这个政策的公平性何在?我个人认为政府提出的廉政房或者建设一批经济适用出租房,倒是一个解决大城市房价的办法,当然是要切实做到而不是以前调控的纸上谈兵。其实现在我在本地一些房产论坛里碰到一些比较言辞激烈的。私下了解,不少是毕业没几年的。毕业没几年,就想在大城市里买房,买不到就骂这个那个,这是不是本身就是有点操之过急了,谁不是从年青时苦过来的,这个苦都要吃的。以中国的地区差异和城市化水平。大城市的房价确实高了,可即使降也不会降到刚工作几年就能轻松搞定的。政府有保障房给你住,你自己有积累可以买好房子,这不是很正常?我看很少有有房阶层的看法,我就谈点自己的看法,当然那些借贷款,用各种灰色手段炒房的我也很反感,但问题是中国的历来房产调节政策有几次调节到这些人了,误伤的只能让子弹飞啊!

通宝推:南渝霜华,
家园 这事儿太不靠谱了

1.按什么单位收?按人还是按家庭?离了婚的那种怎么算?

2.按什么标准收?147么?你这个147是怎么算出来的?你的依据又是怎么来的?

3.收多少?凭黄大炮的一句话么?那国家税务总局算什么?

4.谁来收?国税还是地税?

…………

需要确认的细节太多了,黄大炮真是____(空处自己填吧)到极致了,TG的这种官员简直令人无语。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