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漫谈北美动物(1):河狸生平 -- 浣花岛主

共:💬48 🌺369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家园 【原创】漫谈北美动物(1):河狸生平

链接:

【原创】漫谈北美动物(2):落基论爪

似乎数年前西西河狸(噢,好象打错字了)有过一个征集吉祥物的活动,河狸曾经是有力候选之一呢。有点纳闷,为什么河狸还没有被选上呢?俺决定为河狸同志郑重地投下庄严的一票。下面简要介绍一下河狸同志的生平事迹。

点看全图

1)先进事迹

人类为了建设各种版本的和谐社会至少已经奋斗了上万年,但据说(此说被怀疑中)宇航员在太空中能够看到的人工建筑至多有两个:中国的长城与荷兰的海堤。从太空的角度看,即便是自称高度文明的人类,也只不过在地球上留下这点儿痕迹,动物们能留下啥?这是合理的的疑问。但这是河狸的疑问吗?好象不是…

某加拿大著名生态学家的研究方向是北方永久冻土区的减少问题。这门研究其实不难,把Google Earth和NASA公开的,所有的,历年的,完整的,全部的,加拿大北部的卫星地图看完了就差不多可以写一篇大论文了。唯一的问题就是这加拿大也太大了。这位老哥是否看完了所有地图俺不太清楚,但有一点很清楚:人家在2007年清楚地在卫星照片上看到了一个清楚的河狸大坝(如下图)。

点看全图

毋庸置疑,河狸改造自然环境的能力仅次于人类。这座史上最牛的河狸大坝,全长835米,坝区面积相当于8个橄榄球场,动工于1970年代,是由几代N只河狸合力施工,历经至少35年才完工的。该坝位于阿尔伯塔省的伍德布法罗国家公园(Wood Buffalo National Park)内,距离世界各地劳苦大众梦寐以求的油砂前线不算远(按照加拿大的标准)。该公园面积有瑞士那么大,园内不是森林就是湿地,人烟稀少,实际上就是河狸族的自治区啦。坝区位于公园深处,公园管理员去不了也不想去(夏天盛产享誉海内外的加拿大蚊子,冬天气温摄氏零下四十度),所以连管理员们都不知道河狸同志默默无闻地修筑这座大坝的先进事迹。

2)生的伟大

河狸同志的一生,是平凡的一生,伟大的一生。

众所周知,河狸伐木截流,修筑大坝的目的是在坝区的狸工岛上修建河狸小屋。小屋的出入口都在水下,所以水面无冰时,天敌(不会游泳)来不了;而水面有冰时,小屋的墙体稀泥被冻硬,天敌的爪呀牙呀都是枉然。作为啮齿类动物,河狸的牙齿终生生长,生生不息。伐木对于河狸来说是有理(门牙锋利如凿),有利(伐木的过程中正好磨牙,倒下的树干用于截流,树枝用于筑坝建屋,美味的树皮那叫一旦拥有,别无所求呀),有节(只喜欢杨树和柳树)的事情。

也许有人会说这河狸乱砍滥伐的,简直就是破坏自然环境嘛。其实河狸认真汲取了美军在朝鲜战场的教训,善于在正确的时间(昼伏夜出),正确的地点(小河边),选择正确的对手(大小合适,而且比较可口的树木)打一场正确的速决战。河狸同志筑坝后形成狸工湖和狸工湿地,被淹没的树林变成枯树。这一切条件很适合各族动物聚居,实际上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稳定与繁荣。

当然,大家显然不希望河狸在市中区筑坝,所以有些城市(比如卡尔加里)市内河岸上的杨树和柳树的树干是用铁丝网围起来的。俺估计河狸一定很郁闷:“这看上去很爽口的杨柳为什么就搞不定,这个真是,那个什么阴沟狸翻船。”河狸筑坝相当专业(高速高效),而且非常非常敬业(每晚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视察大坝,看看是否需要修补)。直接破坏河狸大坝没有任何用处,河狸很快就会把它补好。再破坏就再补。这样多折腾几次,河狸会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干脆在附近修一系列N个大坝。因此,不难理解为什么卡尔加里市政府要花血本把河边的每一颗杨柳都围起来。

河狸同志的座右铭是:“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口。”河狸同志的生平愿望是:“老婆孩子冰炕头,三十亩林一栋楼。”

点看全图

3)死的光荣

河狸同志的生,对于广大爱好河蟹的各族动物来说很重要;而河狸同志的死,对于唯恐天下不乱的人类而言很重要。

河狸肉显然被很多人惦记着(不怕贼来偷,就怕贼惦记)。对河狸肉感兴趣的不仅仅是原住民。17世纪时,罗马的天主教皇正式回答了魁北克大主教的问题:河狸住在水里,所以河狸肉就是鱼肉,再所以教民们在大斋期不能吃猪肉牛肉羊肉但是可以吃河狸肉解馋。另外,海狸香(其实多出自河狸)可以做香料,食品添加剂和药物(老河狸啃了一辈子柳树皮,体内有的是阿司匹林)。

海狸香价格不菲,所以早就有歹人打算谋财害命了,但真正招来杀身之祸的是它那身漂亮的毛皮。河狸的毛皮那可不是一般地好。在流行毛皮大衣和河狸帽子(不流行洗澡,倒是连王公贵族们都流行挠痒痒,捉虱子)的年代,旧大陆的河狸早就全军覆没了。北美新大陆的河狸皮运到欧洲去可以卖个天价,河狸皮是新大陆的硬通货,主要商品是直接用河狸皮计价的。在下面这张很老的哈得逊河流域图(今天的纽约市附近)上面,河狸的七大姑八大姨的家都被画出来了。因此,毫无悬念,美国东部的河狸很快就消失了。

点看全图

加拿大的开拓史,很大程度上可以说就是哈得逊湾公司的兴衰史;而哈得逊湾公司的兴衰史,也是皮货商人的恩仇录。不夸张地说,河狸曾经撑起了整个加拿大的经济。当年法国败给英国,在谈判桌上讨价还价时,法国人可是宁可丢掉整个法属加拿大(魁北克为主),也要保住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法文:Saint Pierre et Miquelon)呀。为什么?那时候技术落后,加拿大的农业乏善可陈,工业还没有起步(现在也不怎样),除了河狸皮外还真没有啥值钱的东西了。反倒是那个群岛,附近有海量的鳕鱼,真是摇钱树呀。对法国老国王来说,整个加拿大加起来都不如这几个岛值钱(贫穷,象影子一样跟在加拿大人民身后,甩也甩不掉…)。

美加西部地区开发,后期的主要动力是金矿,而前期的最大动力就是河狸皮。哪里有河狸,哪里就有猎人,哪里还有皮货商人。据说在皮货贸易兴起以前,北美大约有一亿只到两亿只河狸。而到了皮货贸易走下坡路的19世纪中叶,河狸差不多绝迹了。哎,这偌大一个北美,难道就没有小河狸的藏身之处?

河狸同志永垂不朽!

4)荣誉称号

鉴于其生前死后所做的巨大贡献,河狸同志受到了北美人民各种形式的隆重表彰。

河狸对于加拿大人来说有特别的意义,河狸成为加拿大的国兽是理所当然的。河狸的像被刻在了五分硬币上面(参见下图);加拿大公园管理局的标记里也有一只河狸;河狸被选为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的吉祥物;皇家军队的多个部队和各级警察的多个单位都采用河狸作为标记;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点看全图

下面这张写着英文Roots(根源)的河狸图片是一家加拿大服装公司的商标。本贴显然是一个八卦贴,俺当然没兴趣给他们打广告(如果由此引发任何经济纠纷,本岛主恕不承担任何责任)。当然如果他们开价河狸(俺倒是希望),那么还是好商量滴。之所以引用这个商标,是因为河狸图像与Roots 文字的组合在加拿大具有深刻的含义。该品牌在加拿大家喻户晓,男女老少皆宜,实乃居家旅游,馈赠亲友之佳品也。个人认为他们家的衣服其实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卖点就是那个商标本身:老河狸的肉体早已随风而去,但其灵魂还在发挥余热。

点看全图

哈得逊湾公司(Hudson's Bay Company,字 HBC,号The Bay)由英国老老国王授权成立,跟英国王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公司章程里面的重要一条是:每当老国王查理二世或者其继承人踏上HBC下属某地(在过去,大部分加拿大都是该公司的地产)时,当地的HBC经理必须亲自恭迎陛下的大驾,并献上两张马鹿皮和两张黑河狸皮。如果HBC不能严格照办,就会失去经营权。因此,据说在每一家HBC 的商店里面都存有足够的毛皮,经理们随时准备着冲到飞机场,向英王敬献河狸皮--哪怕陛下的座机只不过是停下来加油而已。史上最后一场献狸大典发生在1970年。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恩准HBC献上两只活河狸(陛下那么慈爱,河狸这么可爱,杀不得哟),然后把河狸宝宝恩赐给了温尼伯动物园。

河狸在美国的地位自然没有在加拿大高,但也深受大众的喜爱。麻省理工学院等学校,纽约州纽约市等政府,都采用了河狸的图像。在纽约市,河狸已经绝迹200多年了。所以在2007年当一只流浪狸顺流而下,突然出现在布朗克斯河(Bronx River)的时候,它受到了贵宾级的接待,并被取名为“何塞”(布朗克斯选区的众议员名叫何塞)。2010年又来了一只河狸(多半是家庭团聚移狸啦),所以纽约的狸口立马就翻了一番。

综上所述,河狸同志永远活在北美人民的心中。

(后记:在皮货贸易已经衰落多年的今天,北美的河狸数终于反弹到了1000万只到1500万只左右。)

关键词(Tags): #北美动物#河狸#皮货贸易通宝推:神仙驴,acxp,西瓜子,myDday,雪个,赫然,善良的恶霸地主,池塘中的雨滴,喜欢就捧捧场,老马丁,潮起潮落,大圆,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河狸咬狗

去年夏天在red deer那嘎达有个小湖,附近居民经常去遛狗,没事朝湖里扔个木头棍子啥的,让自家的狗去叼回来。某天一居民照常遛狗,结果狗在湖里刨了几下,主人发现不对头。等狗狗落荒逃回来,屁股上被河狸啃掉一大块皮。

http://www.albertalocalnews.com/reddeeradvocate/news/Rodent_rage_under_investigation_98314179.html

家园 河狸对这种不知天高地厚的狗,自然不会客气

“我是国兽我怕谁?”

家园 好cute的小东西。

想问一声,这家伙全靠两颗门牙打天下了,没有牙就全歇了。它会像我们人一样一过年纪牙口就不好了吗?

以前老人们常讲贵重的毛皮是貂皮和水獭皮。我一度觉得河狸和水獭是近亲呢。刚刚查了一下,水獭和河狸根本是两回事,(Otter vs beaver)

Summary:

1. The otter is a carnivore.

2. The beaver is an herbivore.

3. The otter belongs to the order Carnivora.

4. The beaver belongs to the order Rodentia.

5. The otter is related to the weasel.

6. The beaver is related to the rat.

7. The otter is longer, thinner, and has a tapered tail.

8. The beaver is shorter, stockier, and has the tell tale long, flat tail.

9. Beavers live in dams.

10. Otters live in holts.

11. Beavers prefer shallower waters with two shore lines (if possible).

12. Otters live along the edge of hunting grounds.

家园 啮齿动物,门齿无根,终生生长,生生不息

河狸是啮齿动物的一种。“啮齿”二字可不是开玩笑的,要多少东西才够该类动物咬呀?如果不磨牙的话,那两颗门牙一直长啊长啊,恐怕至少会超过它们的身长吧。它们应该担心的不是牙口不好的问题,而是牙口太好的问题。总之,这些小家伙“牙好,胃口好,吃饭倍儿香,身体倍儿棒。”

您说得对,河狸和水獭是两码事--虽然都在水里谋生,虽然都被某些教派(在某些不妥的时候)很方便地当作“鱼类”来考虑。

家园 妙文:)

这分明是给河狸放着哀乐逗大家笑嘛,追思会似的:)

哈哈

家园 Eager Beaver

谢潮兄鼓励。

俺写这篇动物系列随笔,除了博君一笑外,还想探讨一些人与自然的深层问题。西方文明把人推到了自然的对立面,在数百年工业化的瞎折腾以后人类目前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而古代中华文明讲究人与自然的和平相处,内涵相当深刻,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虽然河狸一族的先辈历尽人为的苦难,但是其后辈至少在加拿大获得了其应有的自由和尊严,算是善有善报吧。其实河狸这小东西身上有一种神秘的顽强和坚毅,令人敬佩。河狸的英文是beaver,有个英文短语叫eager beaver,意思是说象河狸一样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工作的人。

家园 忽发奇想:)

beaver筑坝,蚂蚁掘坝,千里之堤...那啥。“eager 蚂蚁”会不会有勤勤恳恳干坏事的意思呢?:)

家园 那就是Eager Ant啦
家园 关于河狸的灭绝再多说两句~~~

早期的时候,Canada的河狸面临的是英法两家的竞争,不过两家都在使用同样一种竞争方式:

到达某个区域后,不管自己有多大运输量、多大销路、or whatever多少必需的相关资源,先拿起猎枪,把所有能找着的这些河狸杀光再说。

这么做的原因不是想要它的皮毛,而是不想把这些皮毛留给自己的竞争对手。

在同一时期,英法两家也试图将这个方法运用在另外两个商业领域:美洲野牛(Bison),以及印第安人。

家园 那些清教徒最早也是皮货商人

刚来的时候他们最大的现金收入就是和印第安人交易皮货卖到欧洲,这样才能从欧洲换回必需的物资。

家园 跟说一直在改似的:)

本来想导向一下,逗谁把一直在改给抬出来。

没人说就我来说吧:)

家园 这帮强盗不说也罢

兄台所言甚是。

用枪打死河狸的做法太缺德了。这样河狸皮就废了,还白白搭上一条小命。损人不利已呀,邪恶。

法国人被赶跑以后,哈得逊湾公司在加拿大享受了一段时间的垄断利润。后来西北公司在蒙特利尔成立,跟哈得逊湾公司展开了激烈竞争,甚至大打出手,闹出了人命。

家园 蒙特利尔城郊有个皮毛交易博物馆,介绍了一个关于河狸的事

法裔皮毛商和原住民交易的时候,把一杆猎枪立起来,原住民把河狸皮一张一张摞起来,达到猎枪的高度,这一堆河狸皮就换这杆枪。至于子弹嘛,再拿更多的皮毛来换。。。

法裔和英裔对原住民还是有点区别的。法裔和当地原住民女青年搞联谊,弄出一批混血儿,叫“梅蒂人”(Metis),这批人和法裔一起往边疆去,充当法裔和原住民皮毛交易的中间人。现在梅蒂人享受原住民待遇,他们聚居的马尼托巴就是法国在北美势力的最西端。

家园 国王的女儿

谢兄台的补充。

要达到猎枪的高度,需要多少张河狸皮呀?真是奸商。皮货贸易的恩仇录可以写成一本巨著。

法国后裔跟原住民通婚原因很多,俺估计首要原因是血气方刚的年轻商人们实在是找不到白人的老婆。很多年轻人去了西部以后就在当地成家立业,再也不回蒙特利尔了。这个问题让法国殖民政府很头疼,后来甚至不得不以法王路易十四的名义赞助(多半是坑蒙拐骗)了700到900名法国年轻女士移民新法兰西,史称“国王的女儿”(英文:King's Daughters 或者 King's Girls;法文: Filles du Roi 或者 Filles du Roy)。

另外,正如您所说的,曼尼托巴那里有很多梅蒂人。梅蒂人最初主要被蒙特利尔的西北公司聘用。有一伙彪悍的梅蒂人皮货商在1816年七株橡树之战(Battle of Seven Oaks)中,甚至干掉了哈得逊湾公司的北美老总。这件事震动很大,后来哈得逊湾公司也开始聘用梅蒂人。两家公司争得不可开交,直到最后西北公司被哈得逊湾公司兼并掉为止。

梅蒂人大概是史上最牛的皮货商人了:既懂西洋文化,又懂丛林法则,呵呵。

关键词(Tags): #梅蒂人(大圆)#Metis(大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