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文摘】观千剑见闻录 -- 热血龙魂

共:💬19 🌺8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文摘】观千剑见闻录

看大家对传统功夫都挺感兴趣,转贴一个幽默版的功夫日记。

观千剑见闻录

屈指算来,观千剑学艺已有近4年时光了,忝列天津宋氏门墙亦三年有余。虽天资驽钝,又不敏而向学,功夫没怎么上身,但胜在身边所见所闻皆为高手,若论嘴上功夫,套句周华健的话,那是天下无敌,若论真打,那恐怕和诸君一样了――无能为力啊。

观千剑在网上也是很少露头,以潜水为乐事,不过人的肺活量总是有限的,潜水久了,也该上来换口气,于是也学人发帖。

谈些什么呢,就讲讲观千剑的几年来的一些见闻吧,今天先拿本门大师兄下手。

想必大家从我师兄师弟的口中多少听过本门大师兄的一些事,略微对他有个印象。不过,我的师兄师弟都不如我对大师兄的功夫了解深刻――那可是亲身体验出来的!(另两位,哼,胆小鬼,不敢上)。好,闲言少叙,正文开始。

本门大师兄,姓刘名鸿,三十多岁年纪,身材不高,体型偏瘦,但很壮实。平时说话总是带笑(这点是最可恶的,以至造成观千剑的第一次误判,铸成大错!)。大师兄年少时就比较好斗,喜欢弄拳使棒,又肯下工夫,本门的长辈们也为了管教大师兄,也是为了喜欢大师兄的灵性,于是合力培养大师兄,列为本门大弟子,拜在本门掌门大师伯门下。霍霍,那一身功夫可不是盖的,真是集本门长辈之长于一身,以技艺多变,劲力通透见长。

本期领衔主演兼友情客串人物简介完毕,下面开始讲讲观千剑的亲身经历。记得第一次见大师兄,是刚入师门一年多的一天,跟着老师去大师兄那里蹭饭。初次见面,观千剑心里感觉实在是――大失所望。平常师父师叔们交口称赞的大师兄就是这么一个笑模呵呵的小个子?看上去很好欺负么。于是吃完饭把嘴一抹,提出让大师兄讲讲手。大师兄倒也很好说话,说好,就讲讲咱们怎么破拳击吧(那时大师兄正在研究拳击的特点与长处)。大师兄摆个拳击姿势,说来吧。我们就动起手来。

当事时,观千剑依足高手该有的风度、规矩,那真是气停如山岳,神定更悠闲;功架严密,神意照敌;并不轻举妄动,决不抢先出手……(以下省略约2百字)。大师兄见状,轻轻一笑,欺身进步,前手轻挥一拳奔观千剑面门袭来,观千剑暗吃一惊,好快的速度,待要变招已经来不及了,只能双手护头,一整功架,准备硬扛,谁知师兄前手只在我手臂上一扶,后手已轻击在我的脸上,让我骨头一阵疼。观千剑心里当然不服,再来。这次双手高举,取以面打线之意,专等大师兄的拳来,大师兄又是一笑,还是那手,前手一挥,拳来,观千剑不敢怠慢,双手疾劈而下,只觉触手一硬,面上左右两边骨头一疼。原来大师兄以肩头接化我下劈,前手不停击中我面,后手紧跟而上,再次击中我。观千剑心下怒甚,大叫不算,我都是后出手,这次换我先攻。大师兄笑笑,曰可。这次观千剑憋足了劲,身形左右一晃,一起一伏,满拟借左晃下伏之式,偷到大师兄左侧便可得手。结果没等我到位,大师兄身子一让我来势,手一甩撂在了我耳门边。此式有个名头,唤作“拘马鞭“。大师兄笑笑说:“手头上得有劲啊。”我心下雪亮,知道师兄是给我个示范,指点我那一式下劈无有功力呢。于是后来在拘马鞭上下了些功夫,此是后话了。

此后与大师兄又有几次学习,以后再谈。

家园 继续

有的朋友说没有看懂怎么打的,那我就尽我所知简单解说一下,不到之处还请方家指教。

我写这个帖子其实主要目的是打破一些神话。怎么说呢,就是一些人还有一些认识上的误区,认为传统武术真的打斗如何如何,什么搭手飞人啊,动辄丈外啊等等,这些能否做到,我承认一部分可以实现,但是前提条件是对方对你极为配合或是对方水平差你太多。显然,这些都不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我们要的是实际的现实的格斗能力。

那么,这里不得不谈一下格斗是什么。我个人的理解是人体搏击能力的比较,这样就给以小搏大留出了可能性。因为所谓的人体能力是一个综合的评判标准,它包括:速度、反应、体能、经验、打击力、抗打击力以及关键的身体协调和控制能力。说它关键是在于传统武术正是在这一点上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胜人就在这里。

继续
家园 再继续

而传统拳手,练的就是怎么作到这个"一击必杀".由于其打法所追求的目的与现代搏击并不完全相同,所以决定了传统拳手的打法手段与现代搏击相近,却也有很多差别.

以我大师兄为例,虽然他研究拳击的东西,但只是选择其频率的优点,而不是全盘拿过来_那样就失去了传统的味儿,自身的一些优点也就丢了.所以那天他与我动手时也不是纯粹的拳击,不然也不会胜我那么轻松了.

家园 还继续

我现在功夫还差得远,只是嘴皮功夫而已。大师兄与我过手总要抑制着自己的功力,不能尽全力。

习功夫,练动手,总是要明个理,要打出个传统的味道来。正是这传统的理保证了不同体重级别的人才能打到一块儿。什么是这个理呢?我们不妨从最基本的一一道来。

1、保护自己、抑制对手发挥。这是最基本的道理。打斗总要是如此的,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抑制了对手的发挥才形成了对自己的保护;保护好自己是建立在对手不能很好发挥的基础上的。对自己的保护,其根本是建立在身法、步法地基础上的,手法反而是次要的。其理论依据就是对于重心的控制。这就好比打台球,以自己的重心或说是体重冲击/撞击对手的重心,迫使他不断的处于需要调整重心的失蘅状态,这样他就不能发挥出来,自己也就得到了很好的保护。所以,身法的变化调整能力、步法的走位、经验判断,这些结合起来的冲击力等等十分重要。最后才加上手法的配合,和听劲能力。因为对对方的失重控制只需在一瞬间完成就可以了,不必长时间,只在一瞬间对手失态时补上一下即可。

家园 小结

2。现在谈谈实战时的动作问题,如我们所知,实战时,大家都力求最快的击倒对手,而自己最大限度的得到保护.而实战时,尤其是实力相近的对手搏击时,由于双方的对冲击,动作的变形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在练习单操手时,就可以根据这个经验选择最有效的动作.所以这类动作必然有以下特征:

1\简单,越是简单的动作越有效,越利于动作速度的发挥,以及越容易作到位,一个不到位的动作是无用的.

2\有身步法的配合.合理的动作是身步及手法一致的.这三者的结合是最佳的单操手.步法趋利,身法避害.

3\是闪打合一的.不是化打,是闪打合一,这样即使动作变形,不能很好的击中对手,起码对方也打不到你.

4\接续无穷.左右调式就是接续变化,连续无穷.没完没了是最好的进攻.

5\左右手的配合,一手护/控/防,一手打.

家园 这个好像大家都忽略了啊,先浮上来再看。

初生牛犊不怕虎,大师兄处处留情。

小结
家园 精彩,逐篇献花了。
家园 顶顶顶,热血兄来了,西西河武术版热闹啦。

呵呵。

家园 请教热血兄,有没有一击制敌而又不造成大伤害的招式

我是外行,可有时侯事情赶上了,那边受伤都不好,不行俺就只有一招--跑

家园 多谢众位朋友捧场!!!

多谢龙城兄献花!

家园 穿皮鞋么?朝对方小腿干正面来一些,然后赶紧跑

家园 胡言几句,请指正。

鱼兄,我有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既制敌又没有伤害,买支麻醉枪,哈哈,开个玩笑!!!

从武术的角度来说,想制服对手而又能控制住伤害程度,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当个武功超群的大高手。因为格斗的结果完全是双方综合实力强弱决定的。想制服对手而又能控制住伤害程度,就象大人打孩子一样,想打那就打那,想怎么打就怎么打,想打成什么样子就打成什么样子,除非你的格斗综合实力高出对方一大块,才能打出这样的结果。实际上,真传内家功夫的格斗训练体系的终极目的,就是为了人为的制造出这种差距来,也最擅长制造这种差距。

家园 多谢热血兄,指正可是万万承担不起。

听人说,武斗乘早,过了25就只能文斗了。热血兄对此有何感想?

家园 小子继续乱谈几句

对于年龄问题,内家功夫往往是大气晚成,25岁这个年纪不是什么门槛。现代搏击因为其训练体系偏于外在,所以对年轻力壮比较在意。而传统内家功夫,因为其训练体系的完善,一个拳师的格斗生涯可以延长到很高的年纪。小子个人浅见,内家拳师,其格斗的黄金年龄应该是25岁以上以至50岁左右,有些功夫高超的老拳师因其修习得法,在六七十岁仍旧拥有超群的格斗能力。呵呵,以老打壮,以小胜大,这正是内家功夫的魅力所在啊!

举个例子说明:孙禄堂先生25岁学形意,成为一代宗师,格斗能力超群有目共睹就不需要小子我讲了。讲个小子身边的例子,小子师爷的一位师兄弟孟洪福先生,47岁学形意,照样成为一代大家,如果有朋友到天津,问问武林老人,当年天津形意拳界有位“孟大胡子”就是这位爷。所以,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再加上真传,肯定能成功。

家园 你,你,你。。。

“就象大人打孩子一样,想打那就打那,想怎么打就怎么打,想打成什么样子就打成什么样子”。。。。。

也需要送进非老师私塾里好好学习反省一下。。。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