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人神对决,东方曙光 -- 唵啊吽

共:💬143 🌺1575 🌵20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家园 中国的是仙,西方的是神

中国的仙是后天修炼的,而且中国人崇拜的是天道,讲究天人合一,坚信只要努力,机缘,德行到了,摸到天道的门了,一个普通人都可以成为仙人,所以骨子里都有种努力向上,生命不熄,战斗不止的劲头。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就是先民对天道的理解,就是自强不息,与天争命。五十而知天命,要一直努力,到五十岁才可以放松自己。

西方的神是先天血统上的,从奥林匹斯山诸神开始,所有的大神都是先天血统最好的,半身都是混血的。凡人没有成神的。凡人是不可以成神的,只能等待末日审判,上天堂或者下地狱。

家园 为家我也没觉得很有问题啊

为家我也没觉得很有问题啊

我等小民,不知道帝王贵族怎样为他们“家”和宗族安排后事

我们为家,说白了就是向上为了年龄大的父母年老有所依靠,能幸福安详的度过晚年;向下就是为了自己的孩子后代能快乐健康成长。不知道这等小小心愿哪里是“吃人”了?想想父母年轻时候忙碌劳累,也不过是为了自己的奶奶爷爷姥姥姥爷晚年过得好点,让自己上学的时候不用担负太多生活的负担,安心读书,那么自己现在这么做,又有什么好抱怨?抱怨家庭老人孩子牵扯自己太多精力,自己不能自由自在的旅行?抱怨不能摆脱俗世的纠葛和羁绊,不能脱离庸俗的社会家庭关系,直接达到下至格物献身科学,上至致知献身哲学、宗教的“自由自在”的人?这是自私还是“人本”?也可能这种想法是偷换概念了,那么“人本主义”的定义和含义到底是什么?

百度了一下:人本主义是德文Anthropologismus的意译,又译人本学。希腊文词源antropos和logos,意为人和学说。通常指人本学唯物主义,是一种把人生物化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学说。以19世纪德国的费尔巴哈及之后俄国的车尔尼雪夫斯基为代表。费尔巴哈由于把庸俗唯物主义同一般的唯物主义混为一谈,避免采用甚至反对“唯物主义”这个术语,因而将自己的哲学称作“人本主义”或“哲学中的人本主义原则”。

车尔尼雪夫斯基也将他的唯物主义学说称作“人本主义”,并把他的哲学著作命名为《哲学中的人本主义原理》。他们都反对把灵魂和肉体分割为两个独立的实体,反对把灵魂看作第一性的唯心主义观点。但他们所了解的人,只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自然人,只是抽象的、一般的人 人本主义书籍,而不是社会的人。他们不是联系具体历史、联系社会实践来考察人,因而看不到人的社会性。

也许网上查出的资料颇偏,希望有大牛来订正。但就这段资料来看,人本主义的关键在于人的唯物客观性,即人的存在决定人的意识。这个在不信教的中国人看来,确实是天然正确的东西,何以往“自己脸上贴金”。

要说“贴金”的,大概想说的是这个吧:“首先,在历史上人本主义是14世纪下半期发源于意大利并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的哲学和文学运动,它构成现代西方文化的一个要素。人本主义也指承认人的价值和尊严,把人看作万物的尺度,或以人性、人的有限性和人的利益为主题的任何哲学。 前者是文艺复兴的一个基本方面,当时思想家从这一方面把人重新纳入自然和历史世界中去,并以这个观点来解释人。在这个意义上人本主义是造成17世纪科学革命的基本条件之一,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促使“科学主义”诞生的一个条件。”从这句话看出,“人本主义”对促进人类认识水平和改造自然能力的科学及科学主义的诞生发展,只是必要非充分条件。即:不从宗教的思想禁锢中解放出来,一定没有科学主义的诞生发展;但有了人本主义,也不一定就能促成科学主义的诞生和发展。到现在我都认为科学主义和工业化才是西方先进的根本,而不是人本主义。承认人的主体性,客观性和价值需求中国自古都有,但未发展出现代意义上的科学,也没赶上工业化,这是中国落后挨打的根源,也是一些中国人自卑的根源,究其原因有很多。但认为中国的人本主义与同时代的欧洲相比缺失绝对不是其中之一。中国人从未信神,历朝历代都有促进生产力发展农耕的愿望,各种大型水利设施的建设,即说明有发展生产力的需求,也有实践活动。农民生产为家里积蓄,父母养老儿孙传代都需要更多的粮食,可工程需求与工程实践最终没有发展出科学体系,人本存在,缺失了什么,这点很有意思,也值得思考。

最后再说下,帝王贵族大地主为自家而挤占剥削压榨他家,不给他家一点点生存空间的时候,基本就是烽烟四起各路起义军大肆活动的时候。人类社会的力量对比总在动态运动,你让我活不下去了,你让我父母受苦让我子孙没有路走了,那就“时日曷丧,吾与汝皆亡”,而不是认命,认为这是“神的安排”。这样为家,怎么不是“人本主义”?鲁迅的“礼教吃人”,至少在中华文明辉煌的很长一段时间,秦汉唐宋,都没有中国封建末世那两个朝代严重。而唐宋元之间那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西方宗教对于普通人思想的禁锢是何样子的,讲中世纪宗教的书里面有很多很多。中华文明从雄浑豁达走向细琐保守是一个遗憾,但承认曾经的事实并非“贴金”,而是“复兴”。从中世纪走出来的欧洲人,不也在先祖的辉煌与故纸堆中找寻自信与依靠,并完成“文艺复兴”的么?

家园 书念得真多!

书读得多,应该知道,外姓人,外乡人,外地人这些概念吧,中国人信仰的是"家",在"家"信仰的基础之上的,却是对家族内人的压抑,对家族之外人的岐视,对公共利益的漠视.

"家"处于至高无尚的地位,为了家,人性是可以被压抑的,为了家,报仇可以杀别人鸡犬不留,为了家,父母之命,和亲,换亲都会被美化.还有哪些祖宗祠堂里的肮脏事,无一不是对人性压迫.连赌咒,发誓,骂街,都是死全家,人家80老母,稚龄幼童惹到谁了?不知您看到了什么人性尊严?

西方压抑人性的神,而中国压抑人性的却是"家"."家"信仰下,人的价值和尊严,从来就不是第一位的.宗族的利益才高于一切,中国从来就没有人本主义,只有"家"本主义.

神是什么?原始宗教,天,地,日,月,甚至是一根木头都能成为神,中国人的"家"为什么就不能成为神呢?东西方同样有信仰,只是拜得东西不同,恐怕不能说中国人不信神吧,或者说拜日月得就是原始宗教,拜木头得就不是原始宗教?

"家"是中国人心中的神,“时日曷丧,吾与汝皆亡”,这句话,你侵犯了我的神,我要与你皆亡,恐怕应该理解为宗教战争.中国缺少的是文艺复兴,缺少把中国从神权下解救出来的革命.后来有人做到了,但不彻底.

说别人不好容易,说自己不好有点难,可以理解.

通宝推:brentpyz,
家园 蝴蝶奇遇记

蝴蝶祝英台对蝴蝶梁山伯说:亲耐滴俺们生在这个神奇的国度真是不幸,“这个神奇国度的人信仰的是"家",在"家"信仰的基础之上的,却是对家族内人的压抑,对家族之外人的岐视,对公共利益的漠视.为了家,父母之命,和亲,换亲都会被美化。我们去(欧亚)大陆彼岸找寻自由神圣的世界吧?”

之后在梁山伯蝴蝶“亲耐滴你慢慢飞”的追赶声中,于亚平宁半岛看到两具骷髅相亲相爱的搂在一起,亲切的向东方来得两只蝴蝶打招呼:hi,你们好,我叫罗密欧,这位是俺滴爱人朱丽叶。

家园 两只蝴蝶离开了人类世界获得自由.

罗密欧,朱丽叶在人类的世界获得自由,你能明白两者的区别吗?

家园 他们在人的世界获得了自由吗

朱、罗不是都挂了吗?

家园 不信神所以信自己,信自己所以自强不息

儒家的天命观不就是虽凭天命,但尽人事么?

家园 谢谢。很好的视角

我一直把英文humanist翻译为人本主义,不知道和德文的Anthropologismus有多大区别。

我探讨人本主义的一些帖子如下:

唵啊吽:【原创】人本哲学读书笔记

唵啊吽:【原创】从什么是“精神”说起(1)

唵啊吽:【招兵买马】华裔人本主义宣言

家园 中国的现状其实就是放大版的洋务运动

我们受的中学历史教育,都把洋务运动归结为一次不成功的尝试,而且定论为方向性错误。这个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不论国共都是革命党出身,必须要坚持革命的不可避免,唯有革命才能救中国,这样才能坚持政权的合法性。

但是仔细看看,中国近代到今天包括改革开放实际上已经回归了洋务运动。中学为体,除了废除了皇帝,依然沿用着中央集权加地方大员式的官僚制度。公务员考试是科举制的变相回归。外来引进的马克思主义基本上已弃用,而传统儒家呈现复兴之象。西学为用,西方的科学技术为全民所接受,经济上通过大量引进外资设厂来提高产业水平,并建立了威权下的市场经济格局。总体上我们今天是成功的。所以现实证明,当初的洋务运动虽然失败,但原则上方向上其实是正确的,应当重新评价。

家园 你这么说也不算错,可为何要用负面情绪来看待“家”呢?

楼主说“神”与“人”相对,这“人”原本就是指“人世间”,而不是您偷梁换柱所希望表达的“个人”。血脉传承所代表的基因的传承当然是人世间最重要的纽带与最真实的存在。家族是这个传承在旧时代的核心标志。所有的人都重视家,重视子女教育,只是儒家把这个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使全社会对“基因传承”的实践由自发上升到自觉,使“家”成为中国人心灵的归宿,安生立命的所在,使春运列车上涌动的游子归心成为所有中国人不灭的信仰。

中世纪的“家”当然有家族宗法带来的扼杀自由等种种弊端,可中世纪的“神”不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吗?

我信人不信神,这“人”也不是我遇到的每一个人,而是人类作为一个整体,有能力逐渐了解这个世界,一步步解决自身遇到的问题,而无需依赖神的救赎。

以神为核心的西方文化的自然推导是崇尚“个人”“独立”“自由”“享乐主义”——也就是你认同的“人”。

以“人世间”为核心的中国文化的自然推导是“集体”“责任”“发展”“名垂青史”——这是“家”“家族”“国家”的价值取向。

当然,在我看来,本来就没有神,西方人也是人,他们的血液里也是流淌着同样的人性,也有着亿万年进化的来得传承基因的本能。他们也一定拥有"teamwork""patriotism""responsibility""family value"。不同的是,虚无的“神”的信仰弱化了他们免对现实的能力,使他们不能了解自己真实的利益所在,以为来世的审判要重过子孙的基业。1000年前他们错了,没能在同样流淌着奶与蜜的欧洲建立起人民富足安定的社会,100年以后的历史将证明他们在这一点上还是错了:对人性的解放必须建立在“人世间”的基础上才谈得上真实彻底,以虚无的“神”为基础的人的解放虽然可以在初始阶段有效,但在长期的竞争中则必然展现出它的固有的缺陷。

通宝推:唵啊吽,
家园 洋务运动的思维也许是正确的

但是他所想做的事情在清朝与当时的社会结构和人民的思维方式格格不入。我天朝老子第一的惯性不打破,是不可能成功的。

家园 这里有个陷阱

我们完全不需要用宗教这个词,信仰就可以。所以任先生的话可以改成

儒就是中华民族的信仰

其实宗教这个词从字面意思来说还是好的:祖宗的教诲。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不反对用宗教这个词。

家园 这里的儒肯定是要重定义的

应该是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优秀文化。当然通三统是一个大工程,加上马毛,要通五统。不过这个只是时间问题。

一旦确立了这个思想武器,我们就掌握了改造世界道德体系的大杀器。儒的核心是仁,仁者爱人,就必须尊重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并实行教化。推论就是不尊重这些基本权利的做法就是不对的,需要被纠正。

家园 基调已经有了啊

人最基本是权利是生存权和发展权。

由此可以衍生到反对战争,反对压迫,反对霸权主义和不公正的国际旧秩序,进而提倡和平共处为基础共建和谐的国际新社会。

民主自由的道德制高点要让位于反对贫困,共同发展,促进和谐的新普世道德。

儒家的仁者爱人,马的反对资本对人的异化,启蒙运动的人本主义都在这一刻得到了统一。

我一直觉得资本对人的异化其实是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本质的最深刻批判。焦虑,忧郁症,房奴,傍大款等等说到底都是资本对人的异化。

家园 有道理,

但洋务运动在当时是不可能成功,因为缺乏经济发展相应的基础:土地革命,文化大革命,政治问题是家天下,民族问题是少数民族统治主体民族。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