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估算“长期经济增长”的合理增长率 -- 陈经

共:💬18 🌺19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估算“长期经济增长”的合理增长率

如果一个国家GDP持续1000年每年“仅”实质增长2%,那么共增长4亿倍。如果1000年前,人口数是十分之一,那么人均GDP增长了4000万倍。千年以前的人生产力再弱,总得吃饭,一年100元的GDP应该有。如果能2%持续增长,现在的人均GDP应该是40亿,这显然是胡扯。所以,在千年的尺度上,2%是一个“不可持续”的增长率。

如果1000年每年实质增长1%,共增长2万倍。人口变十倍,人均增长2000倍,从GDP人均100元的起点会发展到现在人均20万元。这就看上去象那么回事了,人均GDP达到20万人民币的国家不少。所以,可以认为在千年的尺度上,1%似乎是一个“可持续”的增长率。但这个问题只有理论意义,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有1000年的和平稳定发展时期,中间总是会被战乱毁灭几乎归零,不可以累计。

在百年的尺度上,从农业社会发展到现代国家,人均GDP增长往少算也不止100倍,往多算不会超过1000倍,人口变成3倍应该是个合理估算。这样得到年均增长率为6%-8%。也就是说,如果落后国家用100年的时间实现现代化,那么增长率应该在7%上下。这个估算就是有意义的,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工业化以后,除去战乱的发展时间确实长达百年。虽然有战乱,但工业化成果不会归零,可以累计。如果和平发展时间累积有200年,进行类似估算,对应年均增长率3-4%。

如果算50年完成现代化,人口变成2倍算合理,人均GDP增长合理区间估为25-50倍,总量50-100倍。大致相当于吃的变成5-10倍,恩格尔系数降成五分之一。对应年均增长率8-10%,约9%左右。

我对这几个估算较有信心,放的余量足够了。就算差个几倍,几十年的指数效应,不会差过1个百分点。根据历史经验,50年实现现代化是很快的,对应年均9%的增长率,正好和中国改革开放30余年的年均增长率差不多,再用这个速度搞20年肯定能现代化了。有些发达国家用百年时间实现现代化,如日本,对应7%的年均增长率。有些国家用2百年的时间,对应3-4%的年均增长率,如美国英国。我们列个表:

50年 9%

100年 7%

200年 3-4%

1000年 1%

这样纯数学估算出来的,和人的感觉确实差不多。中国人不会觉得9%增长很好,但也不会觉得慢,7%就会感觉出事了没搞好。这表明中国人是按照50年实现现代化来规划的。印度搞到7%就开吹了,3-4%就吹不出口,应该是认为100年走向发达可以接受,200年就太遥远。美英等西方发达国家觉得3-4%就是过得去的增长了。实际经济增长会有波动,但长久运行下来,这些神奇数字就会真实地影响人的心态。

千年对应的1%也是有意义的。它的意义是,如果不在50至200年的“快速现代化”的过程中,那么以这种低速增长才是合理的。这个数字决定了经济危机的必然性。在本文中,1%并不是一个精确数字,我不知道是多少,只是用它代表极低的增长率。

在人的感觉中,1%的增长率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是非常差的。在全社会感觉经济还可以的时候,总得有2%-3%以上的增长。失业率、工资增长、社会福利要过得去,需要一定的经济增长。社会财富体系,也需要一定的经济增长来实现平衡。如保险资金之类的资本,总要投资回报。公司利润需要增长,不然股票会跌,投资人就对管理层有压力,就要裁员。也就是说,人们对“经济好”的要求,要高过自然约束的1%许多。如果低到只有1%,社会就会有压力,政府与公司就要用各种法子来刺激经济,至少端出一些投资计划。而且这些计划通过信贷是可以实施的,真的弄出超过1%不少的增长率。

由于1%的长期硬约束,这是一种瞎折腾。瞎折腾必然就会出乱子。一般瞎折腾的表现是各种形式的信贷增发,货币发行过多。最后,乱子实在太大,搞不下去了,就必然会出现经济危机,经济衰退,把平均经济增长又拉到1%去。这是我对经济危机的解释,社会与政府对增长的要求高过了自然规律,必然会出现危机降低平均增长率。人们可以想办法延迟危机出现的时间,但在千年的尺度看来,就算延了十年,也是无意义的折腾,还是必然危机。

对中国来说,如果长期高于9%,可能说明搞得过快了,就会掉到7%之类的数字去平衡一下。2002-2010年,年增长率经常在10%以上,所以2010-2018年,应该有不少年头低于8%。

对印度来说,年均7%可能比较合适,人的“干劲”对应的就是这么多。如果想办法整到9%,可能就过高了,持续几年就会出事,掉到5%去。因此,如果三五年内印度经济增长率超过中国了,总得高过9%。这必然不可持续,印度经济就会出现危机,增长率急剧下滑。

从1%的“千年增长约束”来看,日本近20年来的经济表现可能反而是“正常”的。当然人说这是日本经济“失去的20年”,感觉不好,欲振乏力,走下坡路一样。这可能是因为,日本人是最厉害的经济动物,在发达国家中最快速地搞到了顶峰,就率先进入“千年僵死状态”。其它发达国家应该也会这样,先后“僵死”。但这只是人们不接受,非得增长好才觉得好。如果接受了,说不定也可以称之为安居乐业,安心地在极低增长状态中过下去,不再折腾。但这对社会运行机制的影响是极大的,很难调整过来。

这是我拿计算器胡想胡算的,不知道经济学界有没有类似的观察。

(完)

元宝推荐:月色溶溶, 通宝推:dkeocjdfhj,饽饽饽饽,
家园 写得好

河里经济学家的文章我觉得陈经的我能看懂。没那麽多我不懂的理论,很生动。

咋就把沙发忘了呢!

家园 来点人种论(客观论证,绝非人种歧视)

这样的经济增长不是每个人种都能享受到的,只有白种人和东亚黄种人有这个能力。印度因为有少量白人后裔,也许能有这个这个增长吧。

事实上,白种人自从搞了现代科技以来,经济发展脱颖而出占据了科技制高点,靠殖民抢劫和专利盘剥,一直占据着发达国家高位。其他国家要想达到这个高度,除了吃资源饭的,几乎是不可能的。有些国家猛冲一阵,到了半山腰就瓶颈了,我估计印度也是这命。要想后发而达到山顶,看来需要两个条件:100以上的平均智商和吃苦耐劳的文化。这两个条件显然是为东亚黄种人量身定做的。

日本从明治维新开始出发比较早,很快赶上了第一梯队。虽然二战经济被打残,但科技实力还在,战后的高速发展属于恢复性发展,占到山顶不奇怪。后来的亚洲亚洲四小龙以及改开后的中国正在爬坡中,我觉得应该能爬到山上。

其他人种,就免谈了。

家园 回错地方了,删除...
家园 社会生产力发展应该不一定是"硬性"必然发展的.比如,

现在不是还有原始食人族吗?他们应该也不会是刚刚从猴子变成人的.....

所以有些地方一直一团浆糊发展极其缓慢也是很可能的.

家园 感觉非常像是倒因为果
家园 有钱才回

胡思乱想的东西都比经济学家更有逻辑

家园 月色总是能一句话就讲出事物的本质
家园 农业、工业、后工业时代不可比。

农业的技术进步几千年来并不大,GDP受制于人口和耕地的数量,工业化后有化肥和种子培育,但总体增长并不多。

农业GDP跟工业不好对比,农产品和工业品的定价权都在在军事技术发达的工业国家手里,农产品和矿产资源的价格被压得及其之低,而工业品、特别是中国还不能生产出来的工业品,价格奇高;这个GDP无法比较。发达国家对农业的补贴完全可以支撑这个畸形的掠夺式的国际游戏规则。

工业和后工业时代的GDP就更难比较,花街操纵全球的金融市场,微软Windows和Office光盘的边际成本几乎是0,Facebook可以被定价到250亿美元,等等。

家园 觉得,发展的限制只有两个

1.是这个国家的活动范围。

2.是在这个范围内所能摄取的能量总数。

家园 这个要看增长内容

投资出口消费,这三架马车,哪个占的比例高?

比如中国为什么老百姓觉得收入和生活水平没同步增长,是因为我们是出口和投资拉动的。

家园 我觉得是有道理的

财富在纸面上可以很容易一直累积下来,但在实际上,物质财富会不断贬值。多收了三五斗麦子并不能存下来给十年后用,实际上财富要增长,必须要落在生产力上面才会起作用,要么科技进步,要么土地扩大。地理大发现是个跃升,工业革命是个跃升,但到了现在,又是一个瓶颈了。

家园 很有道理

觉得陈大这篇文章出发点很清晰,抓住了“合理增长率”这个概念,也点破了我一直以来隐约的一种想法。这个世界上不同的文化圈和人种,都有一个与其对应的“合理增长率”,低了就落后,高了也受不了,会出乱子。就像公司一样,年增长率100%,200%阶段的公司,扩张的太快,里面员工的压力和工作强度一定很大,团队内部矛盾也容易激化,如果没有一个远大的愿景凝聚员工,或者高额的待遇吸引员工,公司很容易崩盘。如果一个年增长率10%,20%的公司,里面员工就会悠闲很多,没那么大的业绩压力。想想一个国家,应该也是这个道理。

家园 我觉得师兄低估了战乱的影响。

我觉得师兄低估了战乱的影响。二战后的核恐怖平衡时代是人类历史上最和平,大规模战乱最少的65年(我个人认为核武器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如果人类没有发明核武器的话,我们现在很可能正在打第五次或第六次世界大战。我们现在享受到的繁荣很大一部分是拜核武器带来的长期基本和平所赐。)。拿这个时代的经济增长套到千年有点太远了。古代的一次大规模长期战乱常常可以把GDP和社会财富抹掉80%乃至于90%,轻易地抹去一个国家一两个世纪太平岁月的积累。经济危机/衰退/萧条的影响和战乱相比至少差一到两个数量级。祖宗说“国之大事,唯祀与戎”嘛。

所以我认为和平时期的“合理增长率”应该远高于1%,至少2%,也许3%。因此楼主文中说“在全社会感觉经济还可以的时候,总得有2%-3%以上的增长。”其实是比较准确的感觉。

家园 有个问题

生产力的发展不是线性的演化式的,而是突变的革命式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