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文摘】 老山绞肉机!《悲壮的211高地》 -- 诸葛神候

共:💬10 🌺4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文摘】 老山绞肉机!《悲壮的211高地》

作者:大将军

老山绞肉机!《悲壮的211高地》(大将军:本人不会贴图,那位高手补上谢谢。遗憾啊)

该文是根据67军199师参战老兵:浪迹天涯、 怀念211、不堪回首、 松毛岭(均为网名)的回忆等整理而成。和以往不同,这篇文章并没有千篇一律地歌颂我们的胜利,也没有官方宣传的那样正面,相反却真实揭示了我军在85年5.31~6.11一段时间在老山战场上的一场失利战例。

211是老山战场我军伤亡较大的一场战斗,前因后果非常复杂。67军的将士们在这场战斗中的顽强和英勇是有口皆碑的。但这场战斗的惨烈给人带来许多反思;令人对许多后果不免要提出质询:这么重大的牺牲是否值得?211被我军夺回后,越军同样不惜血本拼死争夺,结果也在这个小高地上前后搭上近三百多人的巨大伤亡,损失更加惨重!

211因此被称为老山绞肉机!

这个小高地的具体位置,有参战老兵拍的实地照片和网友们通过论讨和咨询参加过211战斗的67军战士的注解和回忆。

此图为一老山参战老兵在211最激烈的战斗后的第二天上午所拍,拍照时仍有冷枪冷炮在周围响着。

照片中间那座被炮火炸得白花花的小山就是令中越双方不堪回首的211

F:是我军146高地,出击211的部队都要先在146集结;

D:是我军255高地,这是出击211的最近一站。全部冲击211的战士都从这里滑下211;

C:211高地。白花花的山头诉说了这里发生的一切。

O、Q:是211上越军占领的哨位。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85年6月11号以前,这里是一片绿色,6月11号67军为夺回被越占领的211高地,组织595团反复进攻。战斗打的异常激烈,造成595团丧失团规模作战能力。战斗不得不停止,这是第二天我拍摄的211高地照片,正个山头被炮火削去了4米!整个高地变成了石灰厂!

图中黑色文字标出的从“J”到“Q”为越军阵地,“R”为越军的一个很浅的交通壕,199师597团坚守那拉口时,曾截获越军情报并成功破译,越军一个副营长通过这里前往其阵地,该团三营果断炮击,用200多发炮弹将其炸死在这里。 (照片由浪迹天涯提供,松毛岭标记)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张照片是从255高地上拍摄的211高地,红色的1和2分别代表211高地的1号和2号哨位,5.31时,越军攻战了这两个哨位,1号哨位前面有一块大石头,越军曾将我军牺牲的一位排长(一排长贾柯)的尸体吊挂在这块石头上“示众”,行为极其残忍和恶劣!3号哨位在211与255的结合部稍微往211上一点的地方,照片中没有显示出来,6.11时我军绝大部分勇士就是在255高地到211高地3号哨位之间被越军炮火封锁而壮烈牺牲的(牺牲的烈士绝大部分来自595团,也有差不多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来自增援的597团3连,该连是师预备队,531时曾机动到“松毛岭”,211两个哨位失守后被火速从“松毛岭”调往211参加战斗)。图中黑色圈出的部分是越军盘踞的地方

A: 老山主峰, B: 松毛岭, C: 662.6高地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前言

1985年5月31日凌晨5:10分,越军突然对我那拉地区的阵地进行密集炮击。密集的炮击持续了45分钟,5:55分,越军炮火延伸,越军982团4营兵分两路对211、156、和166三个高地实施攻击,同时982团5营在140、142高地实施佯攻。高地上的我守军拼死对越军进行还击。但越军在凶猛的炮火掩护下以占优势的兵员数量成功占领了211高地的1、2号哨位,在上面坚守的一个班的士兵大部分牺牲,1号哨位的战士李××被越军俘虏,班长鲍虎民跳崖在阵地下潜伏了7天后回到阵地。与此同时,156高地的表面阵地也被越军占领,7:51分驻守156高地的分队进行反扑恢复了156的表面阵地。佯攻140高地的越军先后三次组织以连规模的冲击在我猛烈的炮火压制下被击溃,越军兵员死伤惨重,丧失战斗力被迫后撤。喘息后的越军在炮火掩护下多次对140、156、166高地再次发起冲击,直到夜晚9:30分,越军停止进攻。这就是越军的“M-1”作战计划,按越军的作战意图:在142、140高地方向实施佯攻然后重点出击我156、166、211高地,进而一举收复156、166、211高地。但越军在我军强大的炮火压制下,对156、166、140高地的攻击并未取得成功,但是越军还是成功占领了211高地上的1号和2号哨位。211高地并不大,于越军驻守的227高地接连,整个211上面就仅仅布置三个哨位,换言之,越军成功占领了211高地。

211高地是1军在85年2月11号拔点的阵地,67军接防后,将这个阵地移交给67军。在5.31战斗中211高地失守了。67军在向上汇报中说211高地仍然在控制中,但总参来人了,要求从211高地叫个战士下来谈话,67军没办法了,于是下令不惜一切代价夺回211高地的1、2号哨位。

该文是根据67军199师参战老兵:浪迹天涯、 怀念211、不堪回首、 松毛岭(均为网名)的回忆等整理而成。和以往不同,这篇文章并没有千篇一律地歌颂我们的胜利,也没有官方宣传的那样正面,相反却真实揭示了我军在85年5.31~6.11一段时间在老山战场上的一场失利战例。

战斗经过

1985年6月1日,67军组织595团1营在255高地集结伺机向211高地进行反冲击,由副营长王朝栋负责一线指挥。凌晨,在倾盆大雨的掩护下第一突击队在的带领下向211出击,与此同时,在二排长叫王忠远带领下的第二突击队从908高地上向211高地出击。为避免过大的伤亡,采用“添油战术”按照先共产党员、班长、共青团员的顺序先后组成战斗小组分别出击,二个突击队通过一片凹地直扑向211高地的1、2号哨位。与此同时,211高地上的越军发现我军的突击队,于是战斗在一瞬间就打响了。居高临下的越军立即向我投弹扫射,密集的子弹象倾盆大雨瞬间而至,同时呼唤炮火对我冲击路段进行火力封锁,我方的炮火也向211高地作压制性炮击。在255、211高地上面,双方的炮火打成一团,弹雨横飞。在这段泥泞的冲击路上,有两个副班长先后被击中当场牺牲,在211山脚下的一块5米高的大石下,10余名突击队员牺牲在那里,鲜血与雨水混杂在一片泥泞中,逐渐僵硬的尸体任凭雨水的冲刷。这块大石与我固守的3号哨位仅15米,剩余的突击队重整后从3号哨位向1、2号哨位出击。在211高地和越军227阵地的接合部,双方又打成一团。在一轮惨烈的战斗后,1、2号哨位相继被收复,在227上面的越军立即进行了增援。随即,刚占领211高地1、2号哨的我突击队就被越军包围。在力量极为悬殊的情况下,突击分队被迫撤退。一排长贾柯在激烈战斗中阵亡,余下的突击分队回撤到3号哨位,与越军继续对持。剩下在3号哨位的突击队仅剩下8人,8个人中还有5名伤员。越军的炮火极为凶猛,从255通往211的道路被完全封锁,增援部队上不去,上面的也下不来,在随后几天中,5名伤员先后死去。在其后的战斗中,越军竟然在1号哨位前的一块大石头上吊起我方阵亡士兵尸体向我示威(事后查明,阵亡者为595团1连的副连长贾柯)。越军的恶劣行径更激起了我方的怒火!于是,前一批突击队倒下了,后一批突击队接着上,反反复复不惜一切代价地向211高地冲击。在861电台里,不断听到我方突击队呼喊占领了1号、2号哨位,但其后这些冲上去的突击队大部分不是牺牲就是身负重伤。这时候,双方的炮火都覆盖到255、211高地上,伴随着炮弹的撕裂声是我冲出去的突击队一批接着一批地倒下,炮火实在太猛烈了,而211高地上的越军也占有居高临下的有利地形,因此冲出去的突击队几乎没有办法接近211高地就倒下了,某连组织3个突击队向上冲,到次日下来,只剩下2个人。为保证211高地不失,直到最后时刻,前来增援的部队中三位副营长在67军一位参谋长“不惜一切代价收复211高地,三位副总理在中南海等待我们胜利的消息”的命令下带着最后的通讯员冲上山顶……

反思

在6.1到6.11十天的战斗里面,中越双方投入了大量的兵员和物资对211进行反复争夺。6.11战斗后,由于越军炮火封锁,我方部分阵亡人员尸体无法抢回,尸横遍野的情景极为凄惨。战后为抢回尸体,军、师下达死命令,不惜代价也要把烈士的遗体抢回来,为此199师还进行了几次掩护性的攻击。在10天的战斗中,67军199师595团损失惨重:2个营被越军打垮,团连建制完全被打乱,为了增援595团,作为师预备队的597团3连也在毫无胜利希望的冲击中损失惨重。120多名突击队员将生命永远留在了211高地上,轻重伤员不计其数,在211高地上的大小数百个山洞石隙中都有我方突击队的伤员,只是当时我们并不知道,在10天的各自为战中,他们绝大部分人都牺牲了,在其它阵地上也有我方走失的人员在坚守,有些人负伤后被送到后方或牺牲也失去了联系,在这次战斗后能撤出阵地的突击队不到十分之一……整个595团已经丧失了战斗能力,无法再执行作战任务,被紧急调离前线修整,为接替595团,济南军区紧急从后方调上200师598团接替595团原来的任务,由199师统一指挥。直到3个月后伤员陆续归队,595团才重新恢复战斗力。

从地形上看,211高地没有任何军事价值,但因为211高地是67军从1军手中接过来的,当然不能丢失,在“绝不丢失一寸阵地”的口号下,无谓地将大量的有生力量一次又一次地送入越军的炮火中,6.11之所以惨败人为的因素是主要的,在整个战斗期间,双方的炮火太猛烈了,我方的突击队员根本没有办法接近211高地,而我们还要持续地派突击队上。根本就不可能夺回211高地。67军199师595团在211高地失利的消息传出,全军一片哗然!然而对那次战斗中阵亡的595团人员来说,遗憾不仅如此,在这些在身前已经为国尽忠的官兵中,大部分人身后却并未得到相应的荣誉。在济南军区轮战部队近百位被授予一二级英模和荣立一等功的烈士名单中,除了贾柯外,鲜见在6.11战斗中阵亡的595团官兵名字。

1985年8月31日,199师侦察连副连长原明,副指导员霍光明带领17个人组成的突击队在211高地3号哨位潜伏7天后,改夜袭为白昼突击,于9月8日凌晨沿3号哨位左上方一段悬崖下爬上越军占领的2号哨位,然后以两人轻伤的代价全歼211高地7名越军,其后越军进行报复性炮击,造成突击队伤亡(原明左眼受伤失明,一名刘姓班长受伤后在送往救护所的过程中牺牲)。99师侦察连拿下211后,由595团7连接替防御任务,后来越军为争夺该阵地重演了一场595团式的战斗,在44天之内被我打退98次反扑和120次偷袭.被击毙300多名,轻重伤员不计其数。 由此可见,一味的顾面子蛮干并不能换来胜利的果实,正所谓“好汉不吃眼前亏”,根据战场态势采取灵活多变的手段、方法才能取得胜利并且减少不必要的伤亡。两支风格相近的军队,两支战斗作风同样顽强的军队,在同一个地方犯同一样的错误,在仅仅50多米长,30多米宽的211高地上,留下了400多条生命,以及不计其数的伤残,使得211高地成为不折不扣的绞肉机,实在值得深思。

任振宪烈士(1963-1985)

宫桥镇大康留村人,1983年1月入伍,中共党员,985年6月在对越自卫反击作战中光荣牺牲,追击三等功。

211高地是1军在85年2月11号拔点的阵地,这个阵地交给67军后,在531战斗中就丢失了,丢失后,67军对上说211在自己手中,211失利后,总参来人了,要求从211高地叫个战士下来谈话,67军没办法了。

611之所以惨败人为的因素是主要的。6.11那天双方的炮火太猛烈了,我们的突击队员根本没有办法接近211高地,我们还要持续的派突击队上。我们怎么可能夺回211呢?我现在一想那炮弹的撕裂声....

595团打的苦,是因为反复进攻,出去一个突击队没有完成任务,然后再派突击队,伤亡就在这样反复中增加了,大家从照片上可以看出来,211没有任何军事价值,因为211阵地是67军从1军手中接过来的,当然不能丢失了,因为我们的口号就是‘绝不丢失一寸阵地“。

现在回头来看,你当时就是把老山等地区都不设防了,越军就能占领麻栗坡吗?回答当然是不可能的!

怀念211(595团一连四班长):

松毛岭:

我的好兄弟很感谢您!

你的帖子勾起了我的回忆,被吊起的这位烈士就是我的好排长一排长贾柯(山东省济南市人,他现在是否安息在英雄山我不知道,请你能否查一下?),还有我们的三班长也是济南人我记不清他的名字,他们是第一突击队正副队长,我们的二排长叫王忠远(安徽省肖县人)和我是二突击队正副队长,我们是从两个不同的方向进攻211的。听说王忠远三年前在济南陆军学校,我一直想找他,您能发动网友找吗? 看到这幅照片我感概万千,在85年6月1日凌晨我正是从255高地出发,通过一片凹地夺取211高地的1、2号哨位,当时雨下的很大道路泥泞,在这段生死线上,我的两个副班长都倒下了,我冲锋的时候,只记得是从255冲锋,一下就下去了,冲击的路线是一个滑梯,当我到达211山下时,枪管里灌满泥浆,山下是一块大石头,有5米高,在这块巨石下面,有10余名烈士倒在一起,从这块石头到3号哨位仅15米,从3号哨位我们开始了冲锋,从地形上看出和越军的227是联在一起的,在211与227结合部我们和越军发生了战斗,越军利用从上而下的优势向我们投弹,我们班发起反击(2号哨位口向西,一号哨位口在山顶向上),在夺取两个哨位后,当时我肯定是进入了227高地,后来可能是在227高地被越军包围的,突围时我是从211的北面跳下去的,在三号哨位我们三人(阜阳的刘海洋、定陶的一位班长我已记不清名字)和5个伤员(全部牺牲)坚持了7个昼夜,直到等来增援的597团,6月11日利用夜色我们三人从雷场回到255……这就是著名的611战斗,我想当时参加战斗的人是记得我们的…… 对于这场战斗,多少年过去了,我们不愿提起是因为这是我军伤亡最大的一次争夺战。 211高地是1军交到我们手中的,但我们团坚守仅10天左右,5月31日就在越军的M-1反攻中失守,我们坚守的一个班大部分人牺牲,战士李林海被俘,班长鲍虎民跳崖在阵地下潜伏了7天后回到阵地,他是当时唯一了解211情况的人,我们所有参加战斗的同志,在冲锋前仅从他了解得知有3个哨位,3号哨位情况较明,在255和211结合部向上,下方有一块大石头。后来在坚守时我才清楚,3号哨位是两个相邻的石缝隙,被用碎石和工字钢堵成两个洞口相对的短洞,主洞可以容6人,副洞3人。主洞中有一钟乳石。二号哨位在我印象中是一个“人”字洞,开口向小青山,当时洞口里全部是麻袋片和散布的手榴弹。一号哨位在山顶部,洞口向上,是汉阳越军直瞄火炮的封锁点,大部分战友都是在山顶牺牲的。 1、 关于出发地为何在225?因为当时我们连是预备队,在5.31战斗中,一直机动在662.6、无名1、2、3到146之间,146高地在那拉口海拔较高,在反敌面有一个较大的山洞,为连指挥所,而255高地也有一个大天然石洞,于是在255和146高地之间形成了预备队的出发地和屯兵地。当时211失守后,我们连两个突击队分别从255和908(是否图中164,为乱石山,有大小20多洞,洞洞相连交错)在“寸土必争”的口号下作为增援冲向211的,在6月1日晚,在255高地屯兵洞内,一营副营长王朝栋为一线指挥,在近20小时的反复争夺战中,可以说山摇地动,枪林弹雨的形容毫不过分,为避免伤亡,当时是“添油战术”,先是共产党员、班长、共青团员,分突击队一个个战斗小组冲出山洞,冲向211,所以形成了我们在861电台中听到不断有报告占领211一号和二号哨位的信息,但后来这些同志都牺牲或负伤退出阵地,为保证211不失,直到最后时刻,前来增援的部队中三位副营长都在67军一位参谋长“不惜一切代价收复211,三位副总理在中南海等待我们胜利的消息”的命令下带着最后的通讯员冲上山顶……我可以证实说211始终有我们的战士,三号哨位始终没丢。在6月10日,我们将坚守了8个昼夜的三号哨位交给597团一位增援的副连长(高大泉江苏省人)时,我们被接到落水洞军指向军领导汇报了211的坚守情况和地形、哨位方位,为9.8原明他们突然袭击2、3号哨位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2、 在211战斗中,595团的营连建制被打乱,比如我们最后坚守211三号哨位的7人来自6个连队,在211上的大小数百个山洞石隙中都有我们的伤员,只是当时我们不知道,在10天的各自为战中,他们绝大部分人都牺牲了,在其它阵地上也有我们走失的人员在坚守,有些人负伤后被送到后方或牺牲使我们也失去联系,在这次战斗后我们一连共同撤出阵地的不到十分之一,直到3个月休整时,大部分人才归队。形成597同时防御两面的状况,修整后重上阵地,我们连仍守在146、142(李海欣高地)、111,都在211旁。 第3个照片角度拍的不太好,看不清全貌。但我今生也忘不了!攻打211我们连只剩下四人,全部是残废,80%死于炮击。我是82年3月上的前线,大小仗打了几十次,我没怕过!打211我差点崩溃,一个字:惨

不堪回首:

首先向在211高地牺牲的战友致敬!

 我是595团的,曾参加了211高地的战斗,当时我带了一个突击队从255高地发起冲击,在211与敌人进行了战斗,我连上去了3个突击队,到了次日只回来我俩个人,战争是残酷的,哪次战斗我连牺牲了5个班长,副连长及排长全部负伤,哪次战斗我们上去的伤亡人数应该在80%以上。我回答前面楼主的两个问题。一是在211高地定陶的一个班长应该是我连的一班长周广喜,战斗的前一天,我们一起在166及166前无名高地看的地形,第二天我们连参加211高地的收复战斗,他在第一突击队,我是在第二突击队,他牺牲后追记二等功。二是我们团当时有5个连参加的211战斗,战斗打的很残酷,后来596团支援我们,我记得他们有一个连长在支援我连中也牺牲了,战斗结束后,我连休整后,补充了一部分兵源,在908.142.左6号又执行了4个月的防御任务,在这期间,我连伤亡近10人。与各位战友保持联系,我的QQ号:84116968 注:战友。

松毛岭、595团一连四班长

两位战友介绍的情况我可以证实,你们说的情况是一致的。我们是在12点从255向211发出的冲击,到211高地大约有100多米,当时已有好多战友牺牲和负伤,双方的炮火全部履盖到255、211高地,当时在255没有一点可以隐蔽的工事,在冲击时,越军的机枪在疯狂扫射,当时我们20多人伤亡也很大,在大石头旁也有歼灭越军的尸体,当时我们在211与越军作战时已与部队失去了联系,人员各自为战,我时而听到叫喊声,到了晚上,我到了大石头旁,大约在晚上9点,遇到说是从3号哨位下来的2个人(记不清是哪里的战友了)说3连可以撤退了,哪时我们上去的战友只剩我们2个人,当时已找不到回去的路线,什么地方有地雷也不知道,真是万幸,没有碰上地雷(冲锋时,我连有9人踩上了地雷)。夜幕下,我俩开始向回爬行,我当时负伤已9个小时,左胳膊已不听使唤,除了身上带的冲锋枪和子弹外,全部丢掉,真是连爬行的力气都没有了,从211到255的上坡有点土地,但从225到前沿指挥所全是石头,两个高地的距离大约有500米吧,我的双腿被石头划的鲜血直流,记得上去时有一个一米多高的坎吗?我一手按空滚了下山去,被摔的失去知觉,醒来后摸一下背着的枪还在,继续向回爬,当时我想,只要有一口气,我也要回到祖国的怀抱,哪天晚上还下着小雨,爬行了6个多小时后遇到了5连的收询队,把我接到了前沿指挥所。回想当时全身连血带泥,已不象个人样了。这是一线的真实写照,哪次战斗,我团2个营失去了战斗力,牺牲哪么多战友,真是惨不忍睹。

595团一连四班长:

你连一班长应该是定陶的,姓孙,在211战斗中牺牲,追记一等功。在211高地3号哨位的班长是定陶的,他在7连,姓刘,荣立一等功,目前已转业回来。真正在211高地参加战斗能活着回来的已为数不多。希望能和你取得联系。QQ84116968

松毛岭:

至于“渔夫”战友,俺可以为其做证,他是沾了211高地的“光”,才得以上老山的。事情是这样的,85年5.31我们199师丢失了211高地2个哨位,经过6.11的血战,我们595团5个连队丧失了战斗力,还搭上了当时担任师预备队的我们597团3连,由于战场形式势突变,我们师不得不将595团全团撤出阵地,临时改由我们597团坚守松毛岭和那拉口两个团的防御正面,但如果这样长期下去,我们597团的任务就太重了,所以67军决定紧急抽调在后方的200师598团增援我们(也就是“渔夫”所在部队),598团到位后划归我们199师指挥,“册封”为我们师独立团,经过短时间的临战训练后接防了我们597团的松毛岭一线阵地,我们团才得以腾出一只手休息休息,专心担负那拉地区的作战任务。后来595团经过休整,回笼了部分兵员(负伤的战士归队),重新恢复了战斗力,于是我们团才将那拉地区的防务重新交还595团后全团撤出阵地休整(在此期间的85年12月上旬我们597团在598团的松毛岭阵地上实施了一次出击拔点作战,收复了405高地,经历了12.2和12.10两次大的战斗,坚守了10天后移交给了598团)。

家园 文中这句:“我是82年3月上的前线,大小仗打了几十次,

我没怕过!打211我差点崩溃,一个字:惨” 看得我心酸!

家园 无法忘却
家园 太难得了

我还没正儿八井的看见过那个真正的战场呢

不过 高地编号一般应该是 他的海拔高度

221怎么比146还低

家园 年纪大了, 对很多事情都看淡了.

但这篇文章我是眼中含泪看完的.

惨!

文中似乎暗示211不该守?

家园 我觉得文章的意思应该是打而不守,去消耗越南的有生力量。

可以用炮击结合突击队的方式消灭攻上高地的越军。达到消灭目的后,突击队后撤监视。

家园 文中好象提到越军攻上高地后

只摆了3个哨位在上面守着,大部分依托和211相连的那个高地(227)防御.

这样的话, 炮击很难造成有效杀伤, 而突击队冲锋又会遭到敌人的火力覆盖.

感觉这个仗很难打,是不是该把227高地也一起端掉?

家园 是的,文中说211是被我军拔点得来的高地。

实际是和227连在一起的,如果想稳固占据,必须和227一起解决才可以。而文中的“寸土必争”似乎太局限于211了。如果当初不换防,也许会好一些,这样部队看待211会认为是得来的便宜,拿的起来放的下去。换防之后就变成人家给的东西不能丢了。意义不一样。其实就算抱着这样的心理,也应该从扩大战果方向考虑全面夺取周边阵地,反而事半功倍。

家园 岂止是暗示,简直是怒吼

作者已经很明显的表达了这个观点:付出这么大代价去争取一个毫无军事价值的阵

地不为别的,只为军领导文过饰非。

这领导是不是该上军事法庭?

家园 致敬

以前看过一部中篇小说(85-89年之间,应该是在高中前,我也记不清了),说对越作战,某部军(师?)长在阵地丢失后,头脑发热,严令夺回,不顾伤亡,犯兵家大忌,逐次添兵,造成重大损失。我军将士之英勇无畏,在文中作了重点描述。强攻失败后改变策略,派遣小股突击部队,出敌不意,以极小的伤亡夺回了阵地。当时读这篇文章的时候,一个是因为惊人的写实,再一个是因为难得看到描写我军失误,所以虽然当时年纪小,还是印象深刻,记忆犹新。文章中的一句话我现在还记得,大意是:(胜利夺回阵地后)该军长看着捷报,心情异常沉重,原来损失可以这么小的!

当时以为是个故事,今天看到各位的文字才知道原来有所本。我记得清楚,是发表在一个小说类刊物上,而且应该还是类似小说月报,十月,昆仑这个级别的刊物上的。

说了这些,一方面是向我军英勇的将士致敬,另一方面也是想告诉各位,我军将士的鲜血和英勇从未被忘记过,也许就在一个小小的角落里面,某人挥毫写下,某人编辑发表,某人排版,某人印刷,某人传递,在某个孩子幼小的心灵里面,留下的种子,在20年后,在一个偶然的时刻,心中重新燃起20年的一样炽热的敬意。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