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资料】汴都赋 -- 人间树

共:💬25 🌺33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家园 【资料】汴都赋

说明:

任何语言文字,只要它还是活的,就会不断产生新词汇,

只有停滞不前的语言才能逃避这个过程。

但是,语言的发展并不意味着越来越重的负担,因为语言在纳新的同时也在吐故,当今天不学英语的人也能自如地使用DVD,PC,CPU之类词汇的同时,他们就不那么需要懂得算筹,简帛,灾梨祸枣之类的词汇。

如果没有主动吐故纳新的精神,那就是个悲剧。

既是自己,也是他人的——

周邦彦,字美成,钱塘人。疏隽少检,不为州里推重,而博涉百家之书。元丰初,游京师,献《汴都赋》余万言,神宗异之,命侍臣读于迩英阁,

——宋史

这篇赋进御以后,神宗就在朝会结束后交给宰相。按照惯例,每当有文字降出,宰相必须朗诵一遍。当时,押班宰相不知是谁写的,但根据经验,知道赋中一定有很多难字,就传给了身边第二个人。第二个人也心知肚明,就这样传下去,到了尚书右丞李清臣手里。他是最后一个,没办法,就展开文稿,高声朗诵了一遍。退朝以后,其他人就问他怎么认识这么多冷僻古怪的字,李清臣就说:"乃以偏傍取之尔。"

外链出处

看来,读字读半边我们是有高官带头的传统的。

下面附上原文,大家看看读半边能读出什么结果。

汴都赋

周邦彦

臣邦彦顿首再拜曰:自古受命之君,多都於镐京,或在洛邑。惟梁都於宣武号为东都,所谓汴州也。后周因之乃名为京,周之叔世,统微政缺,天命荡杌,归我有宋。民之戴宋,厥惟固哉,奉迎銮舆至汴而止,是为东京。六圣传继,保世滋大,无内无外,涵养如一。含牙戴角,莫不得所。而此汴都,高显宏丽,百美所具,亿万千世,承学之臣弗能究宣,无以为称伊。彼三国割据方隅,区区之霸,言余事乏,而三都之赋,磊落可骇人,到於今称之。矧皇居天府,而有遗美,可不愧哉!谨拜手稽首献赋曰:

发微子客游四方,无所适从。既倦游,乃﨑岖邅回,造於中都。观土木之妙,冠葢之富,炜煜焕烂,心骇神悸,瞁□而不敢进。於是夷犹於通衢,彷徨不知所届。适遭行流先生,目而招之,执其祛,局局然叹曰:“观子之貌,神采不定,状若失守,岂非蔽席隐茅,未游乎广厦;诛草鉏棘,未撷乎兰□;被褐怀緼,未曳乎绮縠;微邦陋邑,未覩乎雄藩大都者乎?”

发微子姡然有赧色,曰:“臣翺翔乎天下,东欲究扶桑,西欲穷虞渊;南欲尽反户,北欲彻幽都。所谓天子之都,则未尝厯焉。今先生讯我,诚有是也。然观先生类辩士,其言似能碎昆仑而结溟渤,镂混沌而形罔象。试移此辩,原此汴都,可乎?臣固不敏,谨愿承敎。”先生笑曰:“客知我哉。”

於是申喙据牀,虚徐而言曰:“噫,子独不闻之欤?今天下混一,四海为家,令走绝徼,地掩鬼区。惟是日月所□,隂阳之中,据要总殊,掲键制枢,拱卫环周,共安乗舆。而此汴都,禹画为豫,周封郑地,觜觿临而上直,实沈分以为次。推蓬泽之固境,昔合縻之所至,芒砀涣涡截其面,金堤玉渠累其脊,雷夏灉沮绕其胁,累邱訾娄夹其腋。梁周帝据而糜沸,汉唐尹统而寜一,故此王国袭故不徙。恢圻甸域,尊崇天体,司徒制其畿疆,职方辨其土地。前千官而□朝,后百族而为市,分疆十同,提封万井。舟车之所辐辏,方物之所灌输,宏基融而壮址植,九鼎立而四岳位。仰营域而体极,立土圭而测晷。蜀险汉坌,荆惑闽鄙,惟此中峙,不首不尾,限而不迫,华而不侈,环睎睋於郡县,如岣嵝之迤逦。观其高城万雉,埤堄鳞接,缭如长云之方舒,屹若崇山之□□。坤灵因贔屓而跼蹐,土怪畏榨压而妥贴,靡胥不可缒而登,爵鼠不可噣而穴。利过百二,险逾四塞。鄙秦人之践华,陋荆州之却月。倾捷步与超足,矧蹒跚与蹩躠。

阚城为门,二十有九,琼扉涂丹,金墉镂兽。列兵连卒,呵夜警昼。异物不入,诡邪必究。城中则有东西之阡,南北之陌,其衢四达,其涂九轨。车不理轚互,人不争险易,剧骖崇期,荡夷如砥。雨毕而除,粪夷茀秽。行者不驰而安步,遗者恶拾而恣弃。跨虹梁以除病涉,列佳木以安况瘁。殊异羊肠之诘曲,或踠蹏而折轊。顾中国之闤闠,丛赀币而为市,议轻重以奠贾,正行列而平肆。竭五都之环富,备九州之货贿,何朝满而夕除,葢趋赢而去匮。萃驵侩於五均,扰贩夫於百隧,次先后而置叙,迁有无而化滞。抑强贾之乗时,摧素封之専利,售无诡物,陈无窳器。欲商贾之阜通,乃有廛而不税,消卓郑猗陶之殖货,禁乗坚□肥之拟贵。道无游食以无为,矧敢婆娑而为戏。其中则有安邑之枣,江陵之橘,陈夏之漆,齐鲁之麻,姜桂藳谷,丝帛布缕,鲐鮆鲰鲍,酿盐醯豉。或居肆以鼓炉槖,或鼓刀以屠狗彘。又有医无闾之珣玕,□稽之竹箭,华山之金石,梁山之犀象,霍山之珠玉,幽都之筋角,赤山之文皮,与夫沈沙栖陆,异域所至,殊形妙状,目不给视。无所不有,不可殚纪。\r

若夫帝居安丽,人所未闻:南有宣徳,北有拱辰,延亘五里,百司云屯。两观门峙而竦立,罘罳遐望而相吞。天河羣神之阙,紫微太一之宫,拟法象於穹昊,敞闾阎而居至尊。朴桷不斲,素题不枅,上圆下方,制为明堂,告朔朝厯,颁宣宪章。谓之太庙,则其中可以叙昭穆;谓之灵台,则其高可以观氛祥。后宫则无非员无录之女,佞幸滑稽之臣。陋甘泉於楚宫,缪延夀与阿房。信无益於治道,徒竭民而怠荒。故今上林,仙籞不闻乎鸣跸,瓴甋岁久而苔苍。

其西则有宝阁灵沼,巍峩泛滟,缭以重垣,防以回堤。云屋连簃,琼栏压墀。池水则溶溶沄沄,洋洋湜湜,涵潣滉漾,潇□浩溔。微风过之,则澜泦瀺灂,漫散洄淀,潗□涟漪。大风过之,则汨涌湁潗,□□湢□,掀鼓渼溢,不见津灖。舞櫩景以断续,漾金碧而陆离,恍湡浯与方壶,帝令鬼凿而神移。其中则有菰蒻萑芦,菡萏莲葭,薲苹蘮茹。其鱼则有鱣鲤鯋鮀,□鮅鰋鮧;鲂鳟鰼鰝,鳜鯞王鲔。科斗魁陆,鼃鼍鼈蜃,含螿巨螯,容与相羊,荫藻依蒲。其鸟则有鹎鷞鹈鹕,鵞鹭凫鷖,□□鵁鶄,鶤鴸鹇鹤。鶬鶊楚雀,鹤□挥霍,□□雥雥,羣□孴啄。其木则有檆檟栟棢,楩枏栴枞,棂橒槟榔,□柘桑杨,梓杞豫章;句科扶疏,蔽芾竦寻,集弱椅施,拏枝刺条。修干蟠根,矫躩鳞□。其下则有申叶兰茝,芸芝荃荪,发布丝匀,馥郁清芬,其气袭人。上方欲与百姓同乐,大开苑圃,凡黄屋之所息,銮辂之所驻,皆得穷观而极赏,命有司无得弹劾也。於时则有绝世之巧,凝神之技,悦人耳目,使人忘疲。是故宫旋室浮,□舰移也,蛟螭蜿蜒,千桡渡也。虓虎□□,角抵戏也,星流电掣,弄丸而挥劒也。鸾悲凤鸣,纤丽歌也,鸿惊燕居,绰约舞也;霆震雷动,钧天作也,犇驫□驋,羣马闯也。□輷□□,万车辙也,洒天翳日,扬□□也。杭山荡海,欢声同而和气浃也。震委蛇而唬罔象,出鲛人而舞冯夷者,潜灵幽怪,助喜乐也。

若乃丰廪贯廥,既多且富。永丰万盈,广储折中,顺成富国,星列而棊布。其中则有元山之禾,清流之稻,中原之菽,利高之黍,利下之稌;有虋有芑,有秠有秬,千箱所运,亿廪所露。邑既夥而委积,食不给而红腐。如坻如京,如冈如阜,野无菜色,沟无捐瘠。攟拾狼戾,足以厌鳏夫与寡妇,备凶旱之乏绝。则有九年之预,又将敦本而劝稼。开帝藉之千畞良农,世业异物不覩;播百谷而克敏,应三时而就绪。跖鎛铠哄,灌畷雨霔,孰任其力;侯强侯以,千耦其耘,不怒自力。疏遫其理,稂莠不植,奄观坚皂,与与薿薿;沟塍畹畦,亘万里而连绎,丑恶不毛,硗陿荒瘠,化为好畤,转名不易。

惟彼汴水,贯城为渠,并洛而趋。昔在隋叶,禩丁大业,欲为流连之乐,行幸之游,故凿池导水,南抵乎扬州,生民力尽於畚锸,膏血与水而争流。凤艒徒见於载籍,玉骨已朽於高邱。顾资治世以为利,迄今杭筏而浮舟。桃花□涨,竹箭比驶,汹涌淈□,□渱沸澅。揈防嶏岸,湱瀥迅迈,匪江匪海,而朝夕舞乎滂湃。掀万石之巨□,比坳堂之一芥,舵橹不时而相值,篙师鼯拱而俟败,智者不敢睥睨而兴,作緜千禩而为害。岂积患切病,待圣人而后除邪?厥有建议,导河通洛,引宜禾之清源,塞擘华之浑浊,蹙广堤而节暴,纡直行而杀虐。其流舒舒,经炎凉而靡涸。於是自淮而南,邦国之所仰,百姓之所输,金谷财帛,岁时常调;舳舻相衔,千里不绝。越舲呉艚,官艘贾舶,闽讴楚语,风帆雨楫。聮翩方载,钲鼓镗鎝,人安以舒,国赋应节。

若夫连营百将,带甲万伍,控□贯石,动以千数。其营则龙卫神勇,飞山雄武,奉节拱圣,忠靖宣效,吐泽金吾,掷颺万胜,渤海广备,云骑武肃。材能蹶张,力能挟輈,投石超距,索铁伸钩,水执鼋鼍,陆拘罴貅。异党之寇,大邦之讐,电鸷雷击,莫不系累而为囚。於是训以鹳鵞鱼丽之形,格敌击刺之法,剖微中虱,贯牢彻札,挥铊掷□,举无虚发。人则便捷,器则犀利,金角丹漆,脂胶竹木,以时取之。遴弃恶弱,割蛟革以连函,剫兕觡以为弭,剸鱼服以怀锷。百工备尽,鋥磨锲削,其成鉴钢而鋹鏸,植之霜凝而电烁。故有强冲劲弩,云梯□车,修锻延鏦,銛戈兊殳。繁弱之弓,肃慎之矢,溪子之弩,夫差之甲,□蛇之旐,鸟隼之旟,军事蚤正,用戒不虞。

其次则有文昌之府,分省为三,列寺为九,殊监为五,左选为文,右选为武;曰三十房,二百余案,二十四部。黜隋之陋,更唐之故,补弊完罅,剔巧焚蠧,人夥地溥,事若织组。滋广莫治,亹亹成蛊,纤弱不除,将胜戕斧。虽离娄之明目,迷簿书而莫覩。豪胥倚文以鬻狱,庸吏瘝官而受侮。各怀苟且以逃责,孰肯长虑而却顾。官有隐事,国有遗利,纷讼牍於庭所,絷累囚於囹圄。此浮彼沈,甲可乙否,操私议而轧沕,各矛盾而龃龉。於是合千司之离散,俨星罗於一宇。千梁负栋,万楹镇础,诛乔松以为煤,空奥为厚。魁梧卓行,□锋露颖,不驱而自就。

复有佩玉之音,笾豆之容,弦歌之声,盈耳而溢目,错陈而交奏。焕烂乎唐虞之日,雍容乎洙泗之风,夸百圣而再讲,旷千载而复觏。又有律学以议刑制,算学以穷九九,舞象以道幼稚,乐徳乐语,以敎世胄。成材茂徳,随所取而咸有。若夫□圣之宫,是为原庙。其制则般输之所作,其材则匠石之所抡,万指举筑,千夫运斤,挥汗□雾,吁气如云。鼛鼓弗胜,靡有谂勤,赫赫大宇,有若山涌而嶙峋。下盘黄垆,上赴北辰,蕊珠广寒,黄帝之宫。荣光休气,朣胧往来,葱葱郁郁而氤氲。

其内则檐橑榱题,杗槛楹栭,閍拱闱闼,屏宇□阍。耸张矫踞,龙征虎蹲,延楼跨空,甬道接陈。黝垩备昈,灿烂诡文,菱阿芙蕖之流漫,惊波回连之瀷淢,飞仙降真之缥缈,翔鵷□鶠之□□。地必出竒,土无藏珍,球琳琅玕,璠璵瑶琨。流黄丹砂,玳瑁翡翠,垂棘之璧,照夜之蠙。鹄象觷角,剒犀剫玉,锲刻雕镂,其妙无伦。焜煌焕赫,璀错辉映,繁星有烂,彤霞互照。轩庑所绘功臣硕辅,书太常而铭鼎彞者,环列而趋造。龙章凤姿,瑰形玮貌。文有伊周,武有方召,犹如謇谔以立朝;图寜社稷,指斥利害,踟蹰四顾而不挠。

其殿则有天元太始,皇武俪极,大定辉徳,熙文衍庆,美成继仁,治隆之名。重瞳隆准,天日炳明。皇帝步送,百僚拜迎。九卿三公,挟輈扶衡,仪仗卫士,填郛溢城。於时黔首飙集,百作皆停,地震岳移,波翻海倾。足不得旋,耳不得听。神既安止,穷闾微巷,惟闻咨嗟叹异之声。於是山罍房俎,牺樽竹篚,践列於两楹。瞽史陈辞,宰祝行牲,案刍豢之肥臞,视物色之犂騂,登降裸献,百礼具成。

至于天运载周,甲子新厯,受朝万方,大庆新辟。於时,再鼓声绝,按矟收镝,俨三卫与五仗,森戈矛与殳□。探平明而传□,趣校尉而唱籍,千官鹜列以就次,然后奏中严外辨也。撞黄钟以启乐,合羽扇以如翼,佽飞道驾以临座,千牛环帝而屏息。炉烟既升,宝符奠瑞,聆乾安之妙音,仰天颜而可观。羌夷束发而蹈舞,象胥通隔而传译。宣表章以上闻,奏灵物之充斥。羣臣乃进万年之觞,上南山之夀,太尉升奠,尚食酌酒,乐有嘉禾、灵芝、和安、庆云;舞有天下、大定、盛徳、升闻。饮食衎衎,燔炙芬芬,威仪孔摄而中度,笑语不哗而有文。故无族谭错立之洞众,躐广布武之纷纭。葢天子以四海为宅,有百姓而善羣廷。内不洒埽而行礼,则天下云扰而丝棼。故受玉而惰知,晋恵之将卒;执币以傲知,若敖之不存。闻乐而走者,为金奏之下作,虽美不食者,为牺象之出门。赋湛露彤弓而武子不敢答,奏肆夏大明而穆子不敢闻。葢礼乐之一缺,则示乱而昭昏。是以宣王享士,责以肴烝,而刑三晋之法。高祖因叔孙之制,而知为帝之尊,岂治朝之礼物,尚或展翳而沈湮?此所以举坠典而定彝伦者也。其乐则有咸池、承云、九韶、六英,采齐肆夏,箫韶九成。神农之瑟,伏羲之琴,倕氏之钟,无句之磬,铿铿鍠鍠,和气薰蒸。於以致祖考之格,於以广先王之声。昔王道既弱,淳风变浇,乐器遭郑卫而毁,蒙瞽适秦楚而逃。朝廷慢金石之雅正,诸侯爱歌管之敖嘈。文侯聴淫声而忘倦,桓公受齐乐而辍朝。季子始无讥於郐,仲尼乃忘味於韶。故使制度无考,中声寖消,非细则摦,非庳则高。惟今也,求器得耕野之尺,吹律有听凤之箫,或洒或离,或鼖或毊,或镛或栈,或□或筊。众器俱举,八音孔调,鸑鷟离丹穴而来集,鸣嗈喈而舞修□。

又有宾旅巴渝之舞,杰佅狄鞮之倡,逺人面内而进跋,逾山海而梯航。故纳之庙者,周公所以广鲁,观之庭者,安帝所以喜其来王。若其四方之珍,以时修职,取竭天产,发穷人迹,砥其逺迩,陈之艺极。厥材竹木,厥货□贝,厥币锦绣,厥服絺綌。斿贡羽毛,祀贡祭物,嫔贡丝枲,物贡所出,器贡金锡,砺砥砮丹,鈆松怪石。惟金三品,惟土五色,泗滨浮磬,羽畎夏翟。龙马千里,神茅三脊,方箱椭棐,肆陈乎殿陛;丰苞广匮,亟传乎骑驿;连樯结轨,川咽涂塞,邪许终岁而不息。至於羌氐僰翟,儋耳雕□,兽居鸟语之国,皆望日而趋,累载而至。怀名琛,拽驯兽,以致於阙下者。旁午乃有帛□罽□,兰千细布,水精琉璃,轲虫蚌珠,宝鉴洞胆,神犀照浦,山经所不记,齐谐所不覩者,如粪如壤,軨积乎内府。或致白雉於越裳,或得巨獒於西旅,非威灵之遐畅,孰能出瑰竒於深阻。葢徼外能率夹种来以修好,则中土当有圣人出而寜宇。

然皇帝不宝逺物,不尚殊观,抵金於嶃岩之山,沈玉於五湖之川。洞□之劒,乃入骑士之鞘,啮膝之马,或服鼓车之辕。至於乾象表贶,坤维荐祉,灵物仍降,嘉生屡起。晕适背鐍,虹霓抱珥,鸣星陨石,怪飙变气,垂白鲐背者,不知有之。况能言孺倪,岂独此而已也。复有穹□负图,龙马载文,汾阳之鼎,函徳之芝,肉角之兽,箫声之禽,同颖之禾,依生之谷,游郊栖庭,充畦冒畤。非烟非云,萧索轮囷,映带乎阙角,慈蔚乎城垒,鸷鸟不攫,猛兽不噬,应图合牒,穷祥极瑞,史不绝书,岁有可纪。

发微子於是言曰:“国家之有若是欤?意者先生快意於吻舌,而及此邪?”先生曰:“国家之盛,乌可究悉。虽有注河之辩,折角之口,终日危坐,抵掌而谈,犹不能既其万一。此特汴都之治迹耳。子亦知夫所以守此汴都之术,古昔之所以兴亡者乎?”客曰:“愿闻之。”

先生曰:“繄此寰宇,代狭代广,更张更弛。黄帝都涿鹿,而是为幽州。少昊都穷桑,乃今鲁地。伏羲都陈,帝喾都亳,尧都平阳,乃若昊天而授人时。舜都蒲坂,乃觐羣后而辑五瑞。公刘处豳,而兆王业之所始;太王徙邠者,以避狄人之所利。文王作酆,方□难而称仁,武王治镐,复戎衣而致乂。葢周有天下三百余年,而刑措不用。及其衰也,亦三百余年,而五霸更起,星离豆割,各据谷兵以専列,强侯胁带於弱国,不领人君之经费,天下日蹙而日裂,中国所有者无几。当时权谋为上,雌雄相噬,孰有长距,孰有利觜,兵孰先选,粮孰夙峙,孰有翘闗之卒,孰有凭轼之士,孰有素徳,孰有强倚,孰欲报恵,孰欲雪耻。或奉下邑以赂讐,或举连城而易器,骸骨布野,甲胄生蚁,肘血丹轮,马鞌销髀,势成莫格,国墟人鬼。

噫!彼土宇,凡几吞而几夺,几完而几弛。秦中形势之国,加兵诸侯,如高屋之建瓴,水神皋天,邑以先得者为上计。其他或左据函谷,右界襃斜,号为百二之都;东有成皋,西有崤渑,定为王者之里。以至置舂陵之侠客,兴泗上之健吏,扼襟控咽,屏藩表裏,名城池为金汤,役诸侯如奴隶。拓境斥地,蹂躙荒裔,东包蟠木,西巻流沙,北绕幽陵,南裹交趾。厥后席治滋永,泰心益侈。或慢守以启戎,或朋淫而招宄,横调无艺而垂竭,游役不时而就毙。卢令日纵而不绁,鹭翿厌观而常值,睚眦则覆尸而流血,愉悦则结缨而佩璲。粉墨杂糅,贤才逆曳,肿微□□而窃肉食,贼臣回穴而图大器。郡国制节,侯伯方轨,或为大尾而不掉,或为重膇而屡疐。室有丹楹,城有百雉,朝廷无用於扬燎,冠冕不杌於执。□天维披裂,地轴杌棿,羣生□□而殄瘁。虽有城池,周以邓林,萦以天汉,曳辇可以涉崇巘,设泭可以济深水。故武侯浮西河而下,自哆其地而进戒於呉起。葢秕政肆於庙堂之上,则敌国起於萧墙之裏,奚问左孟门而右太行,左洞庭而右彭蠡。

发微子曰:“天命有徳,主此四方,如辐之拱毂,如桷之□极。其硈巩者,天与之昌;其辟砢者,天与之亡。且非易之所能坏,亦非险之所能藏,非愚之所能弱,亦非贤之所能强。故将吞楚也,白蛇首断於大泽;将继刘也,雄雉先雊於南阳。龙漦出椟而檿弧隐亡周之语,蓐收袭门而天帝贻刑虢之殃。人力地利,信不能偃植而支仆,而皆听乎彼苍。故鲸鲵□解,决一死於吻血;兕虎□□,践巍岳为平冈。蹂生灵如塌块,簸天下如扬糠。其败也,抉目而扸骨,其成也,顶冕而垂裳。由此观之,土地足以均沛泽而施灵光而巳,易险非所较,贤否亦未可议也。”

先生曰:“以易险非所较者,固已乖矣;以贤否非议者,乌乎可哉?客不闻王公设险以守其国,有徳则昌者乎?地欲得险,势欲参徳,迫隘卑陋,则无以容万乗之扈从,供百司之廪饩;据守偏隅,则无以限四方之贡职,平道里之逺迩。膴原申区,割宅制里,走八极而奔走,正南面而负扆。举天下於康逵,力士□而不敢取,贪夫汗缩不敢睨者,恃徳之险也。襟冯、终南、太华之固,背负清渭浊河之注,搤人之吭而拊人之脊,一日有变而万卒立具。然而布衣可以窥隙而试勇,匹夫可以争衡而号呼。被天府之衍沃,适为人而保聚,此以地为险者也。地严徳畅,然后为神造之域,天设之阻。

大哉炎宋!帝眷所瞩。而此汴都,百嘉所毓。前无湍激、旋渊、吕梁之绝流,后无太行、石洞、飞狐、句望、浚深之岩谷。丰乐和易,殊异四方之俗,兵甲士徒之须,好赐匪颁之用,庙郊社稷,百神之祀,天子奉养,羣臣稍廪之费,以至五谷六牲,鱼鼈鸟兽,阖国门而取足。甲不解累,刃不离韣,秉越匈奴而单于奔幕,抗旌西僰而冉駹恺伏,南夷散徒党而入质,朝鲜畏菹醢而修睦,解编发而顶文弁,削左衽而曳华服。逆节踯躅而取祸者,折简呼之而就戮。眈眈帝居,如森鍉利镞之外向,死士逡巡而莫触。仁风冒於海隅,颂声溢乎家塾。伊昔天下阽危,王猷失度,皇纲解纽,嗥豺当路。帝怀宝厯,未知所付。可受方国,莫越艺祖,图纬协期,讴谣扇孺。赤子云望而风靡,英雄螽趯而蝇附。玉帛骏奔者万国,冠冕充塞乎寰宇,绝塞税铠而免□,障垒熄□而摧橹。拜槛神威,有此万旅,奕世载徳,蔑闻过举。发栉禾耨,子携稚哺,击果懋穂,拔恶鉴妩,鈋觚角之碜刻,刜欃枪而牧圉。

爰暨皇帝,粉饰朴质,称量纤钜,鍠鍠奏庙之金玉,璨璨夹楹之簠簋。训典严密,财本丰阜,刑罚纠□,布施优裕。田有愿耕之农,市有愿藏之贾,草窃还业而敛迹,大道四通而不□。车续马连,千百为羣,肩舆捆载,前却而后跙。搏壤歌咢者,万井未闻欭嚘而告;愈虽立壝为界,其谁敢□膊以批捭?况此汴都者乎?抑又有天下之壮客,未尝覩其奥也。且宋之初营是都也,上睇天时,下度地制,中应人欲,测以圣智,建以皇极,基以贤杰,限以法士,坦以大师,屏以大邦,扞以公侯,城以宗子。以义为路,以礼为门,键钥以柄,开阖以权,埽除以政,周裹以恩,乃立室家,以安吾君。有庭其桓,社稷臣也;有梴其桷,众材□也;有闱孔张,通厥明也;有牖孔阳,达厥聪也。其槛如衡,前有凭也;其壁如削,后有据也;其陛则崇,止陵践也;其极则隆,帝居中也。邑都既周,宫室既成,於是上意自足,乃驾六龙,乗徳舆,光警跸,由黄道,驰骋乎书林,下观乎学海。百姓欣跃,莫不从属车之尘而前迈,妙技皆作,见者胆碎。乃使力士提挈乎阴阳,搏捖乎刚柔,应乎成器,方圆微硕,或粉或由,随意所裁。上方咀嚼乎道味,斟酌乎圣泽,而意犹未快。又欲浮槎,而上穷日月之盈昃,寻天潢之流派,操执北斗之柄,按行二十八星之次,夺雷公之枹,收风伯之韝。一瞬之间,而甘泽□霈,囚孛彗於幽狱,敷景云而黯霭,统摄阴机,与帝唯诺而无阂。如此淫乐者,十有七年,疲而不止,谏而不改。吾不知天王之用心,但闻夫童子之歌曰:‘孰为我巳,孰厘我载,茫茫九有,莫知其界。’”

客乃覤覤然惊,拳拳然谢曰:“非先生无以刮吾之蒙药。吾之聩臣,不能究皇帝之盛徳,谨再拜而退。”

关键词(Tags): #汴都赋(当生)#周邦彦(当生)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能纳新,还不尽吐故也是本事

据说我们一般人能读明白原文的史记,比如我

英国一般人读明白不了原文的莎士比亚作品

这赋你非要读出来干吗,能看懂大概意思也就行了呀,

我真不知道普通英国人是否能看懂大概意思的莎士比亚原文

家园 苦笑

你没明白我的意思。

莎士比亚原文难吗?

那是当时的剧本呀,对时人来说可不难。

而这赋是大才子写出来,连受过高等教育的高官们都没办法。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我们这个民族喜欢向后看,喜欢守旧而不喜欢纳新,前不久不还有一个高考古文奇才吗?(过两天写一篇)

如果大家坚持业余练习打结,只怕绳结文字到今天还有效。

这赋你非要读出来干吗,能看懂大概意思也就行了呀,

这话不该问我,该问让他们读的人。

彻底一点,该问写文章的人,为什么不只写大家读得懂的。

记住,直接阅读古史永远只是少数人的要求,不应该让他们的要求绑架整个社会。

你能读史记对社会并没有多大意义。

而西方普通人不能读拉丁原文,并不意味着人家没有历史感。

对中国普通人来说,国家出的白话系列已经足够。

对西方普通人来说,当代语文的历史书已经足够。

苦笑
家园 读得懂,和 读得出 是两个概念

当时朝堂上的人你让他明白这赋的意思是没问题的,读音读不准罢了

剧本的目的是要让听众听懂,甚至让下里巴人听懂

赋的目的往往有炫耀文采,炫耀能力的作用,有一个目的就是让人看不懂

直接阅读古史永远只是少数人的要求,不应该让他们的要求绑架整个社会。

你能读史记对社会并没有多大意义。

而西方普通人不能读拉丁原文,并不意味着人家没有历史感。

对中国普通人来说,国家出的白话系列已经足够。

对西方普通人来说,当代语文的历史书已经足够。

没明白你想说什么,你不是想说:

让后代能看明白当代的语言,其实毫无价值?

向后兼容而且不妨碍新功能的实现,反而有错了?

嚼过的馍吃着更香?

家园 如果向后兼容不用付出任何代价

我当然举双手赞成。

如果不是,就必须权衡取舍。

简体字在向后兼容方面是远远无法和繁体字相比的。

是否就说明简体不如繁体呢?

显然不是,那么标准在哪里?

台湾人觉得,正体字就是最好,简体根本没必要。

这里很多人觉得,简体很有必要,但到此为止最好,进一步简化根本没必要。

你觉得,这是理性还是情绪?

家园 莎士比亚比史记好懂

首先,莎士比亚的剧本是诗体,诗从来都比散文难懂的多。我读20世纪的英语诗,许多第一遍都不能领会意思,需要多看几遍才能理解诗人的意思。类似的,汉赋要比史记难懂得多,我翻过,完全不知所云。因此,莎士比亚和史记是苹果和橘子在比。

如果你看同样是17世纪初的King James Bible,英美人稍微有点文化教育的人都能读懂。更早的,15世纪后期的阿瑟王之死,也要比莎士比亚好懂,因为这些都是散文体。

莎士比亚在今天的难度在于词汇量大,而且一些词现在已经不用了,一些词现在还用但是意思已经变了(这些最麻烦),对现代人有些难度。这些问题史记都有,但是比莎士比亚还严重。如果你读的是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的注释版本,即使没有受过任何训练,理解莎士比亚原文的意思不成问题。但是是否能体会出原诗的美感就是另一个问题了。我读过六七个莎士比亚的剧本,除了麦克白以外,其他并不觉得特别了不起。

莎士比亚用的也是现代英语,语法上没有什么区别。而史记同现代汉语的语法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因此,现代人没有受过任何文言文的训练,就能读懂史记的可能性不大。我经过六年的中学语文课训练,而且在中国也读过不少古文,现在翻看注释本的莎士比亚和史记,我觉得莎士比亚要好懂一些。

比莎士比亚更早的乔叟属于中世纪英语。由于也是诗体,同史记比也不太合适。我翻过坎特伯雷故事集,如果没有受过任何训练,即使有注释,读起来也有困难。但是他的语法同现代英语差别还是不大的。我有个朋友是研究英国文学的,她说下功夫,啃个四五天,困难就不大了,因此比史记还是要容易。

更早的古英语,对现代人来说就是另一种语言。我在图书馆翻过Beowulf的原文版,我一个单词都不认识。因此比史记难得多。不过英语由于诺曼人入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我不知道法语、意大利语等读一千多年以前的著作也有这些问题。拉丁语据说是极稳定,两千年来变化很小。但是有人认为正是这样,拉丁语才是死的语言。英语的活力就在于它日新月异的变化。

家园 同感

好像看到过有人说英语国家一般人读莎士比亚都会很困难,这不是不可能,但也许有些夸张。我英语不算好,但前几年读英文资料比较多,算是强化了下,读莎士比亚和圣经还勉强可以,当然查字典是少不了的。

不过正如楼上所说,莎士比亚时代的英语和现在差得不太多,时代也近,和中国古文不好比。

文言文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门槛并不低。文言文对多数人来说营造出的阅读障碍(当然可能和心理有关)其实和英文差不多。身边有不少人,还是读文科的,让他读外文资料可比读古文要愿意。西西河有不少业余文史牛人,应该都是额外下过些功夫的。这和多数人学完中学和大学英语课程,要真想能读复杂一点的东西,需要另外下些功夫差不多。

古文里的史书,特别像《资治通鉴》,是相对比较容易读的。但我现在读起来望文生义,有边读边这些毛病还是会犯。很多时候意思虽然理解,但阅读快感真的比读英文多不了多少。

家园 一千年前法语还都是土话,都还是在口头历史的阶段

流传下来的都是史诗性质的吟唱文字。还是基督教圣徒传教诗

wiki

The earliest extant French literary texts date from the eleventh century. The first literary works written in Old French were saints' lives. The Canticle of Saint Eulalie, written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ninth century, is generally accepted as the first such text. It is a short poem that recounts the martyrdom of a young girl.

The best known of the early Old French saints' lives is the Vie de Saint Alexis, the life of Saint Alexis, a translation/rewriting of a Latin legend. Saint Alexis fled from his family's home in Rome on his wedding night and dwelled as a hermit in Syria until a mystical voice began telling people of his holiness. In order to avoid the earthly honor that came with such fame, he left Syria and was driven back to Rome, where he lived as a beggar at his family's house, unrecognized by all until his death. He was only identified later when the pope read his name in a letter held in the dead saint's hand. Although the saint left his family in order to devote his life more fully to God, the poem makes clear that his father, mother, and wife are saved by the Alexis' intercession and join him in Paradise. The earliest and best surviving text is in St. Albans Psalter, written probably at St Albans, England, in the second or third decade of the twelfth century.

意大利话就是拉丁文了. 罗马人说的话, 凯撒的高卢战记一直都是当中世纪贵族拉丁文教材用的. 既学拉丁文,又学历史,政治,军事, 能比的就毛选了.

家园 请教一下,古希腊语和现代希腊语差别大吗?
家园 古希腊语和现代希腊语其实就是客家话和普通话的区别

随着时代发生发音变化和旧词淘汰。很长一段时期,希腊口头语和书面语有和中国类似的口语和文言区别, 19世纪的希腊从土耳其独立后,曾用古希腊的单词掺合更简单的当代语法的纯希腊语 Katharevousa当官方语言,直到1976才废除。

现代希腊人要看懂荷马和圣经时代的古希腊文字,也要认真学习一下。再早的线形文字和现代希腊语就没有什么联系了。

古今希腊语的演绎

家园 莎士比亚和史记的确是苹果和橘子在比

和莎士比亚比的应该是元曲,和坎特伯雷故事集比的是水浒传,最多和三国演义相比。文言文的史记应该和拉丁文作品比。

法语作品比如巨人传,也是应该同水浒传比。现代法国人看巨人传应该比现代中国人看水浒吃力,但是不用注释也还是基本看得懂的。不过巨人传是十六世纪的,水浒是十三十四世纪的。

这样比的话,现代中国人都能够比现代英美法人更看得懂同一类型的古代文章。文言文的训练当然不是容易的,但是比训练看拉丁文容易多了。法国的中学生都有拉丁文课的,但学下来要达到中国人看史记那样看高卢战记就不可能了。

家园 那个不是向后兼容,而是适应性

事实上现代汉语并不向后兼容,古人应该是看不懂现代文章的,现代人看古人文章也看得出那是古人文章而非今人文章。这个性质应该说是适应性强。作点改动,但是无需做大改动,就可以满足吐故纳新的需要。

家园 现存的水浒最早版本是16世纪中期

13,14世纪的水浒是否易懂,现代人没人见过。类似的,三国演义最早的版本也是在16世纪,比乔叟晚150年,而且乔叟的作品都是诗体,同三国不好比,如果同比三国早40年的阿瑟王之死比,由于三国是半文半言写成的,我觉得阿瑟王之死还好懂点。

你怎么只选汉语里最好懂的经典同英语比呢?明清时的文言文怎么算,象聊斋志异,也按拉丁语算?用类似的方法,我可以说,聊斋志异比同时的鲁滨逊漂流记难懂得多,因此阅读汉语经典更困难,你是不是也觉得不公平呢?

英语的本源是德语,又经过诺曼入侵,发生极大的变化,同拉丁语没有多少亲源关系。因此你要比较别的语言是否能够阅读他们2000年前的经典,更合适的例子是拉丁语和意大利语,古希腊语和现代希腊语。下面三力思提到古希腊语和现代希腊语同文言文和现代汉语的难度差别差不多。因此在阅读经典方面,汉语不见得比别的语言有特别的优势。

家园 文言是文言,白话是白话

不是说文言的语法和白话的都不同吗?明清时的文言文象聊斋志异,可以和当时欧洲的拉丁文作品比啊,又不是当时欧洲人不写拉丁文了。鲁滨逊漂流记自然应该跟红楼梦这样的作品比。我没有选“汉语里最好懂的经典”,如果你愿意的话,什么肉蒲团痴婆子传什么的拿出来也可以啊。

下面三力思的帖子里我没有看见比较古希腊语和现代希腊语同文言文和现代汉语的难度的东西。你如果有类似的比较材料(拉丁语和意大利语的也可以),可以拿出来看看。

家园 问题在于从16世纪开始,用拉丁语写文学,历史作品的英国人

问题在于从16世纪开始,用拉丁语写文学,历史作品的英国人几乎没有了,大多数的学术作品也都是用英语写的。从十八世纪开始,用拉丁语写学术著作的也没有了。而文言文在中国一直用到二十世纪初。所有的学术,历史著作都是用文言文写成。大多数文学作品(诗,散文,一部分小说)都是用文言写成。除非你认为这些不算汉语,那么中国人阅读16世纪到20世纪初著作的困难其实是大于英国人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