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外事工作见闻(序)不定期更新 -- 简裕

共:💬47 🌺626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家园 外事工作见闻(序)不定期更新

在河里发过《国安》和《外教》两个系列,都和我的工作有关。

平日的工作还有些杂事,想写些专题又觉得太散。但觉得记下来还是有些意思的,就写些随笔吧。

家园 据说,我们单位将分配到一个朝鲜来的博士后

那天,指定带他的导师跟我们八卦这个学生,说上面每个月给他2000人民币,我给该导师说,那你还要补三千啊。因为我们单位博士后不管房子最低工资5000元人民币。该导师说美不死他,他又不用出房租,2000元能够顿顿吃肉比他国内不知要幸福多少倍,两年下来,回家带几件电器的钱也绰绰有余了,当时把我们乐得不行。

过了一小会,想想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出国进修、留学的人,是不是与这位朝鲜博士后一样呢?

家园 【原创】一、第一次看见活的朝鲜人,和棒子在一起。

新学期开学了,又有留学生们要体检了。

来到国际旅行保健中心的一个认证室,里面的椅子已经坐满了,门口候着五六个人。看了他们几眼,一水的黑裤子,黑皮鞋或凉鞋(穿着袜子),上身不是白衬衣就是那种色彩黯淡、只有在小县城市场才买得到的T恤。——哦,又是哪些农民工要出国搞劳务了,——诶,不对呀,有两个戴着眼镜,难道农村小学教师也要出去打工?——再仔细一看,有两个人胸前戴着个像章,比衬衣纽扣大不了多少,上面是金日成同志!

很激动啊,第一次在现实生活中看见朝鲜人!

过了一会儿,我们都进去坐着了。我前头有一二十人,趁这机会好好欣赏一下。

都说朝鲜和我国文革时期差不多,但我觉得有一点还是不一样的——他们有几个人的头发明显是打理过的,貌似上了摩丝,在我国文革时期,这就是资产阶级思想。

这几个人坐在两个东亚人旁边,我开始以为是日本人,后来,他们和坐我旁边的一个东亚MM说话了,一听,不是日语。呵呵,是棒子。我以为,朝鲜人在海外碰见棒子,会搞搞统战,唱唱《统一是我们的心愿》什么的,不料这两伙人直接把对方当空气。

这两伙人坐在一起正好给了我比较的机会。

朝鲜人:黑瘦,年龄偏大,有一个头快秃了,只有一个人是二十多岁的样子,其他都是40左右(我自己的判断)。难怪我刚才把他们当成了农民工。

韩国人:白皙(一男两女,有一个丰满,有些少女肥的样子,另两个也比朝鲜人肉多),时尚(也就是说走在大街上和同龄中国人分不出来),估计和中国的大学新生年龄差不多。

室内各国的人都有,整个一小联合国。

两个非洲小伙活泼,用俗话说,就是满身都是消息机关。

几个肥瘦不一的法国MM叽叽喳喳,房间里主要是她们的声音(我走过一个胖妞,体味很不好闻的说)。棒子偶尔聊天,音量比法国人降了一半。朝鲜同志窃窃私语,我在他们旁边都听不大清楚。

朝鲜人的到来让我打发了无聊的等待时间,我办完事后高高兴兴地走了,我度过了有意义的一个上午。此记。

家园 【原创】二、因公出国不容易

如果你出国用了国家的经费,那你出去得拿因公护照出去。要办因公护照得先向省外办申请,省外办审批处发给你因公出国任务批件,你再拿批件去护照签证处申请护照。护照拿到后,你得弄好去目的国的签证材料,由本省外办的签证处替你申请。

流程如下:外办办事窗口收下签证材料,寄给外办驻京办事处(因公出国的签证只能在北京的各国大使馆办),驻京办拿材料去外交部备案,外交部再向目的国的大使馆发照会,和签证材料一起送到大使馆,大使馆签好后送回外交部,然后把流程反着再来一遍到你手上。

从上面的流程看,拿因私护照去申请签证方便多了(当地公安局是15个工作日,再加上大使馆规定的天数)。

因公出国有规定:一次只能去两个国家,最多只能去10天。

如果去两个国家的话,护照的旅行线路是这样的:

外办—驻京办—外交部—大使馆A—外交部—大使馆B—外交部—驻京办。

因公出国还有规定:副厅级以上干部出国必须由分管省长审批。所以,我们学校校领导每次出去得报省里。分管省长是很忙的,万一在北京开个会或去国外访个问一时半会儿回不来那你就等着吧,申请放在省长办公室里睡大觉是常有的事。所以,如果领导干部要想出去,打好提前量吧。从开始申请到拿到护照至少要一个多月。

我作为帮领导跑腿的小喽啰有一回很悬,出发前两天才拿回签好的护照。因为外国大使馆自己的节日要放假,中国的节日也要放假。

所以,这样的流程只会麻烦我这样的小喽啰,领导才不管呢,他只要最后的结果。

有人说:这么麻烦,领导拿个因私护照不就行了?

自从安徽省的副检察长闹出国际笑话,和前两年温岭等几个市闹出“假考察,真旅游”的事,再加上若干年前贪官的外逃,有一定级别的干部要拿因私护照基本上没门,因为得要省委组织部批准,本地公安局才会发因私护照。所以,裤裆里没屎的干部基本上不会去惹那个骚。

不过呢,因公护照的规定对有些教授是无效的,他们有时等不起,于是出去开个会什么的都是拿因私护照,反正他自己有项目,只要财务没意见,他就从项目里头出钱,虽然理论上项目的钱也是国家的。

因公出国的可以说100%的都要旅游一番(国家的钱),好点的办了公事再旅游,很多都是不办公事全部旅游。所以那个赵燕被美国警察打了我一点也不愤怒。

虽然有两国10天的规定,有人会超出时间,或额外去有些对中国因公护照免签的国家。这个规定可以说形同虚设。

家园 【原创】三 台办的咬文嚼字

出国很麻烦,去台湾更麻烦。

如果是旅游的话,问题不大。如果不是私人原因,比如去开个会,走的程序我真是难以理解。

首先你得向省台办打个立项报告,你得提前3个月申报,为什么?因为省台办要报到国台办,由国台办立项,国台办立项后,在拿着批件去省台办办手续。

这种事我前天还是第一次办。我们学校有位教授应台湾某大学的邀请去开个学术交流会。我拿着材料去了省台办。

在省台办的事情让我开眼了。

一位中年妇女拿着我的材料细细研究起来。把台方的邀请函,台方机构简介,日程和参会人员名单拿来逐字逐句地审。好,问题来了。

下面摘录一点台方的机构简介(是某大学某系的简介):

西元**年,,日人创设了**大学(为**大学前身)。…………光复后,由***教授接收……是国内在**领域从事学术研究及人才培养,历史最久,早就精英最多的单位。

有兴趣的话,大家站在台办的角度找找bug,看看哪些地方政治不正确?答案很快公布。

家园 我来找bug

…………光复后

这个光复说的是常凯申吧。。。

是国内在**领域

明目张胆啊~~

家园 再找找
家园 应该是“国内”“历史最久”。台大始建于1928年,

应该不会有领域在历史上比大陆更早,前面加“国内”那可就是赤裸裸的台独了。

家园 呵呵

98年去老巴搞项目,在一个地方就把出国的所有手续办完,那就是精密机械进出口公司的办公楼里。效率高得令在下这个乡巴佬目瞪口呆。

家园 del
家园 【原创】三 续 台办的咬文嚼字

主要是“国”这个字有问题。

我个人认为,深究起来,这个“国”字也算不了什么问题。

1 这份机构简介里通篇没有出现“中华民国”,你也可以理解成为中国。如果理解成为中国的话,诸如“是国内在**领域从事学术研究及人才培养,历史最久,造就精英最多的单位”这样的话是不是值得商榷呢?大陆的院校总是说“自己的某个什么什么国内最强”,甚至“世界领先”(是不是这样只有天知道),也没见哪个主管部门去追究。

2 好吧,就算是这个国指的是“中华民国”,我们不总是说“一个中国,各自表述”吗?你要台湾方面承认这个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估计答应的人不是很多。——那个中年妇女办事员后来对我说:“你让台湾方面把这些字眼改过来。”呵呵,我听了之后没吱声,——我让他改他就改?换了你是台湾方面的,你会改吗?你爱来不来,缺了你这个研讨会照样开。

实际上,碰到这样的情况大家都知道怎么做,心照不宣罢了。

我回来后,找到那个教授,把情况跟她一说,她犯难了:怎么可能让台湾方面改?看到我含笑不语,她恍然大悟:好好好,明天把改好的跟你送来!

真不理解为什么对“国”这个字这么敏感。因为后面的手续还需要提供台湾方面提供的入台证,这个入台证上可是用中英文赤果果地写着:中华民国!中华民国四个字的左下方,照片上方写着:大陆地区人民,而且入台证上还有这样的字眼:依据中华民国法律,贩卖及运输毒品可判处死刑!

要不国台办给马特首说说,把入台证全部改过来?

至于说“光复”之类的,办事员倒没什么意见,另外一个有问题的词是:西元!

我倒想打破砂锅问到底,可她不跟我解释,只是说:你不改也行,我也可以把材料送到国台办,他们批不批我就不知道了。

我一向不喜欢和上级机关的人废话,这些人,尤其是中年妇女那是得罪不起的。把他们搞烦了最后事办不了还是我吃亏。

好吧,反正得改,就按你的要求来吧。

我的推测

以我对官僚部门的了解,可能是这样的。

某个领导有一天看了“西元”这个词不顺眼,便把某个材料给驳回了,下级部门便把这个领导的一时糊涂当成了领导意图,奉为圭皋。于是,碰到这个字眼就全部拿下。

发了一通牢骚,可能政治不正确。但我实在看不惯政府机构什么都要管,又什么都管不好的做派。种种做法措施除了增加像我这样的办事人员的麻烦之外,有哪样奏效了。一个小教授去台湾都得国台办批复,出国去使馆申请签证还要外交部照会,你有那个功夫去干点其他有意义的事好不好?

家园 送宝送宝!

送花赞扬 关闭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成功送出,消耗 铢钱 1 个,可能得宝。可通过工具取消

提示: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加乐善、声望、帖得花总数】。

送花赞扬 关闭

家园 应该突出是高校因公出国手续

简兄在学校工作,接触的出国手续主要针对学校员工。但是好些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员工也拿因公护照出国,他们的出国手续好像有点不一样。

我工作中的商业伙伴是上海的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中方控股,受上海国资委监管,所以它的工作人员出国都拿因公护照。他们的出国手续至少在以下几点和简兄描述的不一样。

1,签证在各国驻上海领事馆办理。

2,在国外逗留的时间限制没那么严格。如有需要,在外培训好几个月也不稀奇。

3,签证好像和外交部没什么关系。护照归上海外办管。

家园 【讨论】受教了!

1 您说的情况估计是外交部放权给上海了

2 我说的主要是出国访问一类。培训不在此列。不过培训得经过外专局。你得提前半年报计划,办护照时得要外专局的审核件(奇怪吧)。

3 有回在省外办,旁边的人骂骂咧咧:“早就改制了还要我们办因公,非要韵这个味!自己去办因私不晓得几方便!”估计这个要韵味的和您说的商业伙伴性质差不多。

说个外专局和教育部扯皮的事。

教育部和日本一机构有长期协议,日方免费培训中方日语老师。

某年我们学校有个名额,去办护照的时候审批处灵机一动,给外专局打了个电话征求意见,结果外专局说教育部没有提前向国家外专局报项目。

我又和教育部某司联系,他们说这是两国的长期协议,从来没报过项目也不需要项目。我又piapia跑到外专局,外专局说其他司的培训都有国家外专局的审核件,怎么偏这个司没有?我又哇啦啦给某司打电话,某司说这个真没有,要不给发个司里的情况说明函?我又piapia跑到外专局,外专局说不行!我再piapia跑到审批处,审批处倒也不为难我们,跟领导请示后说先把情况说明函拿来看看吧。我又哇啦啦给某司打电话,某司工作人员改口了,说没什么情况好说明的,给你们的培训通知上把事情都说清楚了(实际上培训通知上只有“根据中日两国政府协议”这几个字)。要不你们做做省里的工作?

为一个老师出去进修做工作?这个想法学校还真没有。我很无奈地对那个老师说,要么不去,要么自己去找找路子。可巧老师在省外办的一个下属单位实习过,原来的老领导一说情,过两天,办好了!

这个部门有规定,那个部门有协议,就是我这个小喽啰在中间受夹板气。

家园 咬文嚼字,还是应该的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