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客熙熙

主题:【原创】买书琐记一 -- 俺老孫

共:💬8 🌺32 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家园 【原创】买书琐记一

  那天看到萨苏买了好书,发文与大家共享,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俺也发俺写的买书的文字。

  《买书琐记》这是前段时间刚看完的一本书的名字,是《闲趣坊》系列丛书中的一本,是范用辑许多名家记述自己逛书店买书,特别是旧书摊淘旧书的经历的文集。看了之后,不禁也想把自己的一些买书经历写下来。

  我这个人大学是学理工的,毕业后先搞技术,后搞销售工作。但特别喜欢看书,尤其是各种非专业的闲书,从小学时起就如此,至今未变。与上面提的那部书中的名家不同,名家是以文为生,书是谋生的手段和工具,所以买书是投资而非消费。我则不然,工作以前家里不甚宽裕,所以买书的机会少,工作以后有了收入,才开始了我的买书生涯。我买书全然是消费,不会有一文钱的回报,但仍乐此不疲。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走过小半个中国,每到一地办完公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当地的书店走上一遭,我的很多书都是在旅途中买的。从以下列举的书名各位就能知道我各个时期喜欢看的书的类型,进而了解我这个人。

  91年我出差去湖北的襄樊,在火车站书摊买了一本《尼米兹传》。

  93年在深圳,那里的书店不用交税,站在书店里看书店员也不烦,我几乎天天没事就站在书店里看书,买的只有《基度山恩仇记》一卷本、《福尔摩斯探案全集》三卷本、当代人物丛书的《刘伯承传》。

  94年在哈尔滨军人服务社买了岳麓书社的《资治通鉴》和《续资治通鉴》。

  95年到上海,当时在常德路上有一家军事书店,我经常去光顾,还有福州路上的书店,买的书有《战争论》、王火的《战争和人》三部曲、日本陆战队战史研究室编的《朝鲜战争》三卷本、《美国兵在朝鲜》三卷、蒂佩尔斯基赫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宋希镰的自传《鹰犬将军》——这本书就是在常德路的军事书店买的,在买这本书时在书店里还遇到一位抗战期间曾经到过印度,报道过国军抗战的老先生,他叫黄诚霖,见我对宋感兴趣,还邀我到家中一座,当时他老伴随孩子们出国了,剩他孤身一人,那时他已经七十左右了,过了这么久也不知他现在如何。

96年在北京,经常去王府井新华书店和同在王府井大街上的中华书局及商务印书馆的读者服务部。买的书有《拿破仑文选》、《中央情报局50年》——这本书是在一家叫哲学书店里买的,店名起的好,里面的书也都是精品;《陈毅传》、《徐向前传》(这两部书是在书市里5折买的)。

家园 买书琐记二、随着年龄阅历,读书的偏好有改变

 高中至大学期间我迷武侠小说,买过梁羽生、金庸、温瑞安、古龙的不少作品,太多,就不一一列举了,总之梁、金、温三大家的作品我全部都看过,古龙的作品太多,而且有些是人代作,所以没全看,但也看了有百分之八、九十。梁、金、温、古的作品不算稀有,我有一套(日本)小山胜清的《宫本武藏》共四册(中文译名《日本剑侠宫本武藏》),是接续吉川英治的《宫本武藏》的,写武藏在岩岛与小次郎决战后继续修业,到入仕,直到死的经历的,是在地摊上买来的。

  有一个时期我迷上了西方的古代史,买了不少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汉译名著,计有《希罗多德历史》、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亚历山大远征记》、阿庇安的《罗马史》、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凯撒的《高卢战记》和《内战记》、《拿破仑时代》。2000年有一个时期我被派长驻南京,每当无事时就骑自行车去新街口的新华书店一直泡到打烊,忍不住时就会带本书回宾馆,伏尔泰的《路易十四时代》、《草原帝国》就是那时买的。

  前些年我偏好军事,所以军事题材的作品收集了不少,会逐步列出,这里先说几部:赫尔曼沃克的《战争风云》、《战争与回忆》和《凯恩舰哗变》、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

我还爱好推理探案的作品,除上面提到的《福尔摩斯探案全集》外,还有《艾勒里奎因探案集》、《月亮宝石》、厄尔斯坦利加德纳的《梅森探案》和《妙探探案系列》、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云中奇案》。

家园 买书琐记三、淘降价书

  随着书价的不断上涨,清贫如我者分外感觉负担不起买书的奢侈,但积习难改,就从买新书转向了买旧书和降价书。

  在南京的降价书店里买到过梁实秋翻译的《莎士比亚全集》,南京书摊上买过《战典》四册——这部书前三册与最后一册水平之差不可以道里计,前三册内容详尽、见解高明,文笔流畅,第四册则完全是狗尾续貂,后来才发现前三册分明是翻译自JFC富勒的《西洋世界军事史》,其内容只少了俄国革命和波兰战役二章,似乎全书是从俄文译本转译的。(这种翻译方式也不罕见,我的那本蒂佩尔斯基赫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是译自俄译本的,连俄译者的注也译了出来。)现在一套《西洋世界军事史》全三册要人民币180元整,而我当年买《战典》只花了35元。

在山东淄博淄川区的一个降价书店里买到过《史记》(缩印本),把全部《史记》缩印成一本,字小,看得眼睛痛。

在江苏出差期间买过《外蒙古独立始末》和《中印战争纪实》

在浙江温州书摊上买过一本温瑞安的《刀丛里的诗》。

在杭州时买过一本《名家谈吃》。

在哈尔滨的降价书店买过:路易斯拉摩的《美国西部传奇》、彼得赖特的《抓间谍者》、《谍海孤舟》、詹姆斯克拉威尔的《幕府将军》、《旋风》和《香岛风云》、威廉夏伊勒的《第三帝国的兴亡》、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美国智囊六人传》、《朱可夫元帅战争回忆录》。

在上海福州路的降价书店里买过《华盛顿传》、《林肯传》、《贺龙传》、《隆美尔传》、《凯恩斯文集》;南京东路修地铁,新华书店搬到西藏路南京路的临时地址时,打折出售一批书,我买了《施瓦茨科普夫自传》;西藏路上的工人文化宫有一年过什么节时办书市出售打折书,我买的有《日本帝国的兴衰》、《唐诗鉴赏辞典》;在沪太路长途汽车站附近的一个降价书店里买到过《格瓦拉传》,买来后与当年做为内参下发的《切格瓦拉在玻利维亚的日记》互相印证。上海地铁二号线的明君书店办会员卡可以打8折,我买过《汉魏六朝辞赋及骈文赏析》及《华西列夫斯基战争回忆录》。有一次在长寿路的书摊上买了来新夏的《北洋军阀史》,此书作者自述为客观公正的记述历史,绝无贴标签、戴帽子的情况出现,但实际读来就发现作者仍未能摆脱戴政治有色眼镜看人的历史观,距作者想达到的境界尚有很大差距。

家园 买书琐记四、找书记:

我这人呢,很是怀旧,小时喜欢看书,书的来源主要是我父母所在学校的图书馆,看过就得归还,不能据为已有,但对其中一些书一直很是怀念。因此我逛旧书摊遇到时会感到意外的惊喜。97年我到湖北宜昌出差,在地摊上看到一本我上初中时读过的书,我立刻蹲下拿起翻开来,书的第二页上印着“献给那些拯救过很多人的为数不多的人”,熟悉的文字唤起久远的记忆,我立即掏钱买了下来,连价也没还。此书名《涅曼案件》,却是战争题材,而不是探案类,讲的是战争期间三个侦察员抓间谍的故事,写得曲折生动,扣人心弦,作者是(苏)弗鲍戈莫洛夫。

今年在孔夫子旧书网上找到了一本《布拉格之春前后》,这本书当年还是内部发行的,我父母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干部学院,所以我当年有幸读过。这本书是美国人塔德舒尔茨写的,讲的是从二战结束直到布拉格之春事件发生前后这段时间内所发生的事。我当时还年轻,未能完全明了书中的人和事,只是觉得触动了我心中的某根神经,令我忘不了。现在终于可以将其揽入怀中,我买到的这本还曾是某位藏书家的收藏,第二页上有他的彖文图章。

我98年在上海南京东路新华书店买到中华书局出版的姜克夫先生著《民国军事史略稿》第四卷(两册),此书虽曰《略稿》,但资料详实,文字洗练,秉笔公正,是不可多得的好书,就写民国那一段时间的军事历史来说,比来新夏的《北洋军阀史》要好得多。其后在图书馆看了前三卷,就有了拥有一套的想法。只是此套书是陆续出版的,第一卷出版于八十年代,当时还是做为内部发行,印数少,市面上早已不见踪影,连出版社都没有存货了。我每到一地都去当地的旧书店或旧书摊上搜寻,但始终没有所获。直到后来互联网越来越发达,大量书店开设网上书店出售旧书,我在04年从中华书局邮购到第三卷(两册),05年孔夫子旧书网上找到第二卷和第一卷,总算是凑齐了一套。

家园 买书琐记五、找书记之二

91—92年的时候我家那里的省报连载了一篇长篇纪实文学《奠边府会战》,是钱江写的,记述50年代越南抗击法国殖民军队的决定一战——奠边府会战的前后经过,是以中国援越军事顾问团的视点来写的,但不知为什么连载了一半就没了。看到关键地方断了,这种情况就和掉进老萨的坑里一样,真是让人苦恼。其后我每到一个地方,都要去当地书店、书摊寻找《奠边府会战》这部书,但始终也找不到。市面上的书要么是六、七十年代越南战争方面的,要么是七九年中越之战的,就是没有五四年奠边府会战的。直到2000年我的同事在网上购买余秋雨的某部作品,问我想不想买书,合起来可以节省送货费。我浏览着书目,忽然眼前一亮,《秘密征战——中国军事顾问团援越抗法纪实》作者钱江,这一定就是我一直想找而找不到的那部书,怪不得找不到呢!原来根本就不叫《奠边府会战》。我立刻下了订购单。书送来后我才知道,我剪报收集的《奠边府会战》是这部书下册的前半部分,整个下册讲述了奠边府会战的全过程;上册讲的是中国共产党派出的军事和政治顾问团入越援助越军,陈赓大将(当时还未授衔)亲自指导越军发起边界战役,解放越北地区;法国政府派出宿将塔西尼来越指挥及越军的几次失利。

  看着书,仿佛置身战场,如烟的往事从眼前飘过…………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家园 花上

看来老兄从来不在网上下载书?

花上
家园 比较少
家园 现在可就简单咯,我刚才baidu了一下,马上就有pDF了

不过还是印刷品的手感好啊。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